(共27张PPT)
二、行省制度
三、元朝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一、元朝疆域和民族交融
第11课 元朝的统治
一、元朝疆域和民族交融
对比秦、汉、宋、元各朝代建立者信息,概括元代有何特殊性?
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
秦
汉
唐
宋
嬴政(汉族)
刘邦、刘秀(汉族)
李渊
(汉族)
赵匡胤(汉族)
元
忽必烈(?族)
蒙古族
一、元朝疆域和民族交融
元朝疆域“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 辽左,南越海表”,超越汉朝和唐朝。
——《部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教材》
一、元朝疆域和民族交融
“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
一、元朝疆域和民族交融
超越汉朝和唐朝
元朝的版图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
一、元朝疆域和民族交融
今天的新疆、西藏、云南,东北广大地 区,台湾及南海诸岛,都在元朝的统治范围之内。
东北
阅读材料,说说材料体现了元朝的什么现象?
一、元朝疆域和民族交融
材料1:“胡人有妇能汉音,汉女亦解调胡琴。”
——元末《凉州行》
材料2:白塔寺,是妙应寺的俗称,始建于元朝,位 于北京西城区阜成门内大街,是一座藏传佛教寺院。寺内建于元朝的白塔,是中国现存年代最早、 规模最大的藏式佛塔。
民族众多,民族交融
一、元朝疆域和民族交融
在内蒙古赤峰市元宝山出土的元墓壁画中,墓主夫妇分别着蒙古服饰和汉式服饰
边疆各族同汉族等杂居相处;
契丹、女真等族与汉族长期共同生活,已同汉族没有什么区别;
回族形成。
元朝疆域和民族交融
元朝的民族融合与发展:
面对如此辽阔的疆域采用什么制度来治理更有效?
忽必烈
(1)中央:
由中书省掌管全国的行政事务,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管各项政务;设枢密院负责全国的军事事务,调度全国的军队;设御史台负责监察事务。
二、行省制度
二、行省制度
(2)地方——行省制度
除今天的河北、山东地区由中书省直辖外,全国共设10个行省。
吏部
户部
礼部
兵部
刑部
工部
中书省
(行政)
御史台(监察)
枢密院(军事)
中央
行省
路 府 州 县
二、行省制度
避免地方依靠天险形成割据势力,加强中央集权
思考:这样划分的目的是什么?
中书省是中央的中枢机构,地方上遇有重大事务,就派高级官员到地方处理,这些官员带有“行 中书省事”头衔,简称“行省”。到忽必烈在位的后期, 这些行省不再带有中书省的官衔,行省逐渐由临时性的中央派出机构转变为常设的地方最高行政机构。 行省制度在元朝以后的明清时期继续沿用。
相关史事
二、行省制度
元代中书省
印章
二、行省制度
三、元朝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元朝对边疆地区的管辖的方式是什么?
因地制宜
元朝加强对边疆地区管辖的目的是什么?
为了对辽阔的疆域进行有效的治理,加强中央对这些地区的统治。
设北庭都元帅府、宣慰司等管理军政事务
三、元朝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对西域的管辖:
我们来回顾一下元朝以前大陆与台湾交往的史实:
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卫温率船队到达夷洲,这是大陆人民到达台湾的第一次明确记录。
隋唐时期,台湾称为流求,大陆商人常到流求贸易。
元朝?
三、元朝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元朝在澎湖岛设置了澎湖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今台湾)。
对台湾的管理:
这是历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 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
三、元朝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元朝建立后,对西藏地区行使行政管理权,在这一地区设立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由宣政院直 接统辖,掌管西藏的军民各项事务。
对西藏的管辖:
从此,中央政府对西藏正式行使行政管辖。
想一想:
元朝对西藏地区的有效管理,在中国的国家发展和民族关系发展史上有什么重要的意义?
从此,使西藏正式成为中央政府直接管辖的地方行政区域,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民族歧视和压迫政策——四等人制
第一等:
第二等:
第三等:
第四等:
蒙古人
蒙古族
蒙古以外的西北、西域各族人,包括西夏、畏兀儿、回回等
北方的汉族,也包括已经入居中原的契丹、女真人
原南宋统治区的居民
南人
色目人
汉人
影响:使民族矛盾更加尖锐;加速的元朝的灭亡
课后练习
1、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始于_____朝( )
A、宋
B、唐
C、隋
D、元
D
2、历代中央政府都十分注重对边疆地区的管理,努力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元朝时为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管辖而设置了( )
A.宣政院 B.安西都护府 C.驻藏大臣 D.伊犁将军
课后练习
A
下图是某朝疆域图残片,依据图片信息,这应该是( )
A.秦朝疆域图 B.唐朝疆域图
C.元朝疆域图 D.清朝疆域图
课后练习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