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1.2 人口迁移课件(共5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1.2 人口迁移课件(共54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4.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3-02 21:01: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4张PPT)
“春运”(The Spring Festival transport)一词最早出现于1980年的《人民日报》。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对人员流动限制的放宽,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离乡外出务工、求学。诸多人群集中在春节期间返乡。2022年春运期间,我国铁路、公路、水路、民航共发送旅客约10.6亿人次,真是名副其实的全国人口大规模移动。
·第一章 人口
第二节 人口迁移
一、人口迁移的概念及分类
(1)人口迁移:指人口居住地发生长期或永久改变的人口移动。
①居住地变更
②时间限度:长期或永久(达一年以上)
③空间位移:跨越一定的行政界线
三个条件
(2)人口流动:指因探亲、出差、旅游等原因暂时离开原居住地的现象。
人们总是不断地进行空间移动,从一个地方移动到另一个地方,人口移动有时数量少,有时却是成批的大规模移动。
辨 析
北京学生李明在做课题《调查家庭人口的增长和迁移》时,发现家族的迁移轨迹。爷爷在年轻时响应国家号召,支援边疆,携带全家人口到了新疆;爸爸为了寻找好的工作,迁到了北京;叔叔求学移民美国,并且在美国结婚,全家在美国定居。春节期间,爸爸会把爷爷接到北京过年。叔叔也会回国到新疆看望爷爷,并带爷爷出门旅行。
人口迁移
人口流动
请结合材料,说明哪些现象属于人口迁移
请结合材料,说明迁移的区别
判断人口迁移必须依据空间位移、时间限度、居住地的变更这三个条件进行具体分析。
一、 人口迁移的概念及分类
国际迁移
国内迁移
由农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是发达国家历史上和发展中国家当前国内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
2.分类:
按照是否跨越国界,可分为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
按照迁移方向,可分为农村到城市、城市到城市、城市到农村,农村到农村的迁移
人口迁移使得某区域人口数量发生变化,称为人口机械增长。
区域人口机械增长率为正时,为人口净迁入区
区域人口机械增长率为负时,为人口净迁出区
人口机械增长率=
年内迁入人口数—
年内迁出人口数
年平均人口数
x
100%
一、人口迁移的概念及分类
3. 人口机械增长
人口机械增长= 年内迁入人口数-年内迁出人口数
注意增长数和增长率的区别
(人口净迁移率)
(人口迁移差额率)
>0,人口增长
<0,人口减少
=0,人口不变
3、人口机械增长:
人口迁入率=年内迁入人口数/年平均人口数×100%
人口迁出率=年内迁出人口数/年平均人口数×100%
2019年户籍总人口 2020年户籍总人口 出生人口数 死亡人口数 迁入人口数 迁出人口数
1500.1万 1519.7万 18.3万 15.7万 29.6万 12.6万
练一练
计算2020年成都市的人口迁入率、迁出率和机械增长率
迁入率1.96%、迁出率0.84%
人口机械增长率=
年内迁入人口数—
年内迁出人口数
年平均人口数
x
100%
=迁入率 -迁出率
机械增长率1.12%
一个地区或国家的人口数量的变化是由人口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共同决定的。
人口数量变化=人口自然增长数量+人口机械增长数量
人口自然增长数量=出生人口数量—死亡人口数量
一、人口迁移的概念及分类
世界人口的变动是人口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变化的结果。
练一练
1.人口状况对一个地区的社会和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如图为“上海市人口机械增长率与自然增长率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题。
(1) 图示上海市人口增长率最高的年份是(  )
A.2003年 B.2008年
C.2010年 D.2012年
(2) 图中反映上海市人口总量的变动态势是(  )
A.基本稳定 B.逐年增加
C.先增后减 D.整体趋减
B
B
4.人口迁移的影响
有利影响 不利影响
迁入地 缓解迁入地劳动力短缺的状况; 促进迁入地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 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④ 青壮年的迁入,延缓人口老龄化的进程; ⑤ 提高了城市化水平; ① 大量人口迁入,增加公共设施和土地资源的负担和城市管理的难度;
② 带来交通拥挤、就业困难、住房紧张、社会秩序混乱、环境污染等问题。
迁出地 减轻人口对资源环境压力,保护生态环境; 加强与外界的经济、科技和文化交流; 导致迁出地人才外流;
迁出地劳动力减少;
影响迁出地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思考:简述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有利和不利影响。
【思维整合】——人口迁移的影响的分析角度
(1)从辩证角度: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
(2)从区域角度:对迁出地的影响和对迁入地的影响。
(3)从三大要素角度:对生态环境、经济、社会三方面的影响。
(4)从具体方面:
①人口数量:迁入地增多,迁出地减少
②性别比:轻工业区降低,重工业区增加。
③年龄结构:大量青壮年劳动力的迁出,会使迁出地人口老龄化加重;使迁入地人口老龄化减轻。
④职业构成:迁入地第二、三产业就业比重上升。
⑤交通运输:迁入地交通压力增大。
⑥社会问题:迁入地的治安问题,迁出地的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
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人们为什么要从一个地方迁移到另一个地方呢
对更好生活的向往是人类历史发展的首要驱动力。——布洛赫《希望原理》 
推拉理论
+
+
+
+
+
+
+
+
_
_
_
_
_
_
_
_
迁出地
迁入地
+
_
推力因素
拉力因素
迁移障碍
人口迁移的推力和拉力示意
人口迁移的动力由迁出地的推力(排斥力)与迁入地的拉力(吸引力)共同构成。
任何一个地区都同时存在着某些吸引人口迁入的因素和某些排斥人口迁入的因素。一般来说,迁入地拉力因素大于推力因素,迁出地推力因素大于拉力因素。
不同的人作出迁移决策时,考虑的因素不一样。
战争
自然灾害
环境污染
贫困
收入
工作
医疗
食物
教育
城市生活
和平
推力
拉力
你还能列举出更多人口迁移的推力因素和拉力因素吗?
政策、自然资源开发等
气候干旱、淡水缺乏
地形崎岖、土地贫瘠
教育、医疗落后、资源枯竭等
人口迁移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在特定时期特定条件下,某一种因素往往起决定性作用。人口迁移是自然因素与人文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影响
人口
迁移
因素
自然因素
气候
土地
水源
矿产
自然灾害
经济因素
政治因素
社会文
化因素
人文因素
政策
战争
政治中心变革
家庭婚姻
文化教育
宗教信仰
民族、种族
经济发展水平
交通通信条件
请同学们判断,下列人口迁移事件的主要影响因素是什么?
影响因素 人口迁移事件
美国本土老年人在退休后向南方的“阳光地带”迁移。
沙漠地区因缺水引起的人口外迁
清末、民国初,山东、河北等地近2000万人民闯关东(关东指东北地区)
大庆(石油)、攀枝花(铁矿)吸引大量工人、技术人员和家属迁入
南太平洋岛国图瓦卢因海平面上升举国搬迁新西兰
从1845年起,爱尔兰连续数年因土豆病害严重歉收,引发大饥荒。导致100多万人背井离乡,形成大规模的移民潮。
淡水
气候
土地
矿产资源
生态环境
自然灾害
自然因素
请同学们判断,下列人口迁移事件的主要影响因素是什么?
影响因素 人口迁移事件
墨西哥大量移民流向美国
三峡工程建设导致百万大移民
近几个世纪以来,人类越来越大规模、大范围大跨度的人口迁移,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交通和通讯的发展
2011—2017年饱受内战摧残的叙利亚,有400多万人逃离家园,约占该国总人口的1/5.
我国六、七十年代知青下乡
巴西首都巴西利亚,在建都前荒无人烟,建都后20年就发展成为拥有80多万人口的大城市
经济因素
经济发展水平
工程建设
交通和通讯
政治文化
战争
政策
政治中心变革
主导因素
影响人口迁移的经济因素——经济发展水平
经济因素对人口迁移是主要的,经常起作用的因素,是人口迁移的基本动因。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就业机会多,收入高,吸引人口迁入。
美国劳动力每小时收入大约是墨西哥的8倍,巨大的收入差异让墨西哥大量移民流向美国
美墨边境的高墙墙
影响人口迁移的社会文化因素
文化教育的发展
改变了人口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期望,也改变了人们认识外部世界的态度,从而促进了人口的迁移。
家庭婚姻
婚姻是影响青年人人口迁移的重要因素。而家庭因素则在未成年人和老年人口的迁移中起着重要作用。
文化与宗教
宗教类电影:
《小萝莉的猴神大叔》
《贫民窟的百万富翁》
1947年印巴分治,1500万穆斯林从印度迁往巴基斯坦。巴基斯坦境内则有200万左右的印度教徒迁入印度。
影响人口迁移的社会文化因素
影响
人口
迁移
因素
自然因素
气候
土地
水源
矿产
自然灾害
经济因素
政治因素
社会文
化因素
人文因素
政策
战争
政治中心变革
家庭婚姻
文化教育
宗教信仰
民族、种族
经济发展水平
交通通信条件
自然环境的影响在减弱,社会经济因素在增强;
经济因素是主要的,经常起作用的因素;
在特定的时空条件下,任何一种因素都有可能成为促使人口迁移的决定性因素
大量难民涌入欧洲,德国成为叙利亚难民的“希望之地”。有媒体指出,若无移民,每年德国人口将减少 20 万人以上。
德国总理默克尔在2015年预计,可收容80万名难民,德国民众亦采取欢迎态度。这些难民在允许的范围内寻找工作机会,可以免费入住集体宿舍,德国政府承担住宿、医疗费用,还可以免费申请生活必需电器,未婚人士每月可以领取352欧元的补贴,适龄子女免费教育,并且德国联邦移民和难民署2013年公布的报告显示,三分之一的难民是因为亲友关系而选择来德国避难的。
叙利亚难民长途跋涉迁往德国的原因是什么?请列举其影响因素。
战争
经济
政策
文化教育
投亲靠友
【活动】——分析影响美国本士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美国本土人口迁移非常频繁,曾出现几次迁移的高潮。19世纪中期南北战争造成人口大规模西移; 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伴随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人口由乡村大量流向城市; 20世纪20年代到60年代,由于农业危机、自然灾害等原因,南部人口大量迁往北部;从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东北部老工业区的人口
大量迁往南部和西部油气资源
丰富、新兴工业兴起的“阳光
地带”。
结合背景资料,归纳美国不同阶段国内大规模人口迁移的主要流向,填表。
【活动】——分析影响美国本士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美国本土人口迁移非常频繁,曾出现几次迁移的高潮。19世纪中期南北战争造成人口大规模西移; 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伴随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人口由乡村大量流向城市; 20世纪20年代到60年代,由于农业危机、自然灾害等原因,南部人口大量迁往北部;从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东北部老工业区的人口大量迁往南部和西部油气资源丰富、新兴工业兴起的“阳光地带”。
阶段 流向 迁移原因
南北战争时期 东到西 战争
19C和20C之交 乡村到城市 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
20C20T—60T 南到北 农业危机和自然灾害
20C60T末开始 东北到 南部、西部 ①东北部传统工业区就业压力大,环境污染严重;
②东北部纬度高,气候寒冷;
③油气资源丰富、新兴工业兴起
④西部南部气候温暖阳光充足,环境质量好
【方法专题】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的分析方法1
1.抓主要:
影响某地人口迁移的因素不止一个,要抓住主要因素作重点分析。一般情况下,在现代社会中,经济因素是主要的经常起作用的因素。
2.重具体:
人口迁移因素的分析没有固定模式来套用,看似相同的人口迁移现象,其原因可能是不一样的,因此一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例如:
A.同样迁入区,美国老年人(气候因素)与年轻人(经济因素)向“阳光地带”迁移的原因不同。
B.同样是老年人口的迁移,美国老年人口(气候因素)向“阳光地带”迁移,中国老年人则多出与家庭因素考虑而向成年儿女居住地迁移。
【方法专题】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的分析方法2
1.不同阶段、不同区域、不同人群人口迁移的成因分析
(1)年龄差异:①青壮年:经济因素或婚姻因素。
②老年人口:家庭因素或环境因素。
③少年儿童人口:家庭因素或教育因素。
(2)性别差异:①男性人口,迁入区可能重工业发达。
②女性人口,迁入区可能轻工业发达,以或第三产
业的服务业为主。
(3)文化差异:
①学历水平较高的人口迁入区一般为高新技术产业发达;
②学历水平较低的人口迁入区一般劳动力导向型较多。
(2018年江苏卷)图7为“某国2017年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读图回答3题。
1.导致该国青壮年性别比严重失衡的因素是
A.政局动荡 B.生育观念
C.产业结构 D.自然灾害
2.该国最可能位于
A.北美 B.西亚
C.西欧 D.南美
C
B
【方法专题】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的分析方法2
1.不同阶段、不同区域、不同人群人口迁移的成因分析
(1)年龄差异:①青壮年:经济因素或婚姻因素。②老年人口:家庭因素或环境因素。③青少年人口:家庭因素或教育因素。
(2)性别差异:①男性人口,迁入区可能重工业发达。
②女性人口,迁入区可能轻工业发达,以或第三产业的服务业为主。
(3)文化差异:①学历水平较高的人口迁入区一般为高新技术产业发达;②学历水平较低的人口迁入区一般劳动力导向型较多。
2.产业结构调整对人口迁移的影响
高新技术的发展,促进了高端技术人才的迁入,加快了普通劳动力技能的提升;伴随着劳动力导向型产业的转移,劳动力迁移方向发生了变化。
【巩固训练】(2016年全国3卷)与2014年相比,2015年上海市常住人口减少了10.41万人,外来常住人口更是减少了l4.77万人,这是近20年首次出现的人口负增长。调查发现减少的外来常住人口主要流向上海周边的中小城市。上海市已制定“十三五”期间人口增长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的策略。
7.导致2015年上海外来常住人口减少的主要原因是近年来上海
A.交通拥堵加重 B.食品价格大增
C.环境质量下降 D.产业转型升级
8.上海市减少的外来常住人口多流向周边中小城市,主要原因是这些中小城市
①承接了上海市转移的产业 ②服务设施齐全
③生态环境较好 ④适宜就业机会多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D
B
目录
一、什么是人口迁移
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三、人口迁移的时空特点
(一)国际人口迁移
(二)国内人口迁移
国际人口迁移
·19世纪
·第二次世界大战



(一)国际人口迁移
(1)19世纪以前国际人口迁移:总特点是以集团性、大规模的移民为主。
时期 19世纪以前
特点 以集团性、大规模的移民为主
迁出区 旧大陆(欧洲、非洲、亚洲)
迁入区 新大陆(美洲、大洋洲)
原因 欧洲殖民主义扩张
新大陆的发现
意义 开发了新大陆,传播了工业文明改变人种空间分布
(一)国际人口迁移
(2)19世纪到20世纪上半叶国际人口迁移
19世纪到20世纪上半叶一战前这段时间,欧洲各国在自身人口增长的压力和北美急需劳动力的拉力共同作用下,形成了涌向美国的移民潮。
美国是一个典型的移民国家。来自欧洲的移民在美国人口中的比例是相当高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美国经历了两次移民高峰。
第一次移民的高峰发生在1870—1898年,1885年达到顶峰,当年的移民数量接近60万。
第二次移民的高峰发生在1900—1935年,1905年达到顶峰,当年进入美国的欧洲移民数量达到90万。
方向:欧洲→美洲、大洋洲
(一)国际人口迁移
Ⅰ.劳务输出
(外国廉价劳动力)
①方向:
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
②原因:发达国家和地区劳动力不足,寻找更多的就业机会。
③影响:缓解发展中国家就业压力,赚取外汇。
目的地:接受劳务输入主要集中在西欧、北美和中东
外籍工人逐渐成为国际人口迁移的主要形式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人口迁移呈现新的变化,人口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典型的案例有劳务输出、技术移民与国际难民.
(3)二战以后国际人口迁移——经济为主导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一些发达国家人口增加缓慢,与经济发展的需求不适应。这些国家出于政治、经济等方面的考虑,不愿意增加外来移民,而是选择临时输入劳动力的方式解决矛盾。与此相反,不少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较快,向外输出劳动力,也是改善经济状况的办法。据粗略统计,目前世界外籍工人主要集中分布在北美、西欧和中东三大地区。
西欧是最早出现外籍工人的地区,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外籍工人较多的地区,主要来自南欧和北非各国。
美国的外籍工人增加很快,主要来自拉丁美洲的墨西哥、波多黎各等地。
中东是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外籍工人集中区。这是因为1973年以来,中东各石油出口国成为世界最富有的地区,纷纷从巴基斯坦、印度、埃及、也门等地招募大量劳动力。沙特阿拉伯和伊朗的外籍工人人数最多,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和科威特的外籍工人占全国人口的一半以上,卡塔尔的外籍工人甚至超过本国人口的一倍。
【案例分析】——沙特阿拉伯外籍人口占比超三成
一提到沙特阿拉伯,人们想到的是“石油王国”得天独厚的油气宝藏。位于阿拉伯半岛上的沙特阿拉伯,石油资源极其丰富,已探明的石油储量居全球之冠,约占世界总储量的1/5。盛产石油的沙特阿拉伯经济发展较快,而且生活富足,吸引了大量的外国人前来打工谋生。沙特阿拉伯政府也希望通过吸引外来人口解决国内劳动力短缺问题。目前,在沙特阿拉伯约有1 000万名外籍劳工,他们大部分工作在石油、服务、建筑等行业。据统计,沙特阿拉伯人口数为3 170万(2016年),其中外籍人口占总人口的30%以上。
为什么沙特阿拉伯外籍人口占比超三成?
原因:
①沙特是个富有的国家,工作机会多,报酬也比其本国要高。
②沙特阿拉伯的公民生活都比较富裕,不愿意从事服务行业和体力劳动。外籍人员基本上是从事服务行业和建筑行业的。
③沙特的女性因受社会传统观念影响和束缚,不能够抛头露面去外面工作。所以很多服务行业的女性员工都是周边国家的
(一)国际人口迁移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人口迁移呈现新的变化,人口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典型的案例有劳务输出、技术移民与国际难民.
(3)二战以后国际人口迁移——经济为主导
Ⅱ.发展中国家的科技移民(高素质人才)
①方向:
迁出区:拉丁美洲、亚洲、非洲
迁入区:西欧、北美、西亚和北非
②原因:寻找更好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条件。
③影响:发展中国家在人才和经济承受双重损失
(一)国际人口迁移
典型的案例有劳务输出、技术移民与国际难民.
(3)二战以后国际人口迁移
Ⅲ.国际难民迁移(战争和政治难民)
①方向:流向和平国家,能给难民提供避难需要的国家。
②原因:战乱、种族冲突、政治迫害。
③影响:给迁入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带来许多问题。
国际难民主要是由于国际国内战争、政治形势变化、种族与民族冲突以及政治迫害等原因而造成的大量人口流亡异国他乡的人口迁移。
近年来,由于战乱等原因,西亚、北非的大量难民迁往欧洲。
【思维整合】 国际人口迁移的时空特点
时期 19世纪以前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特点 以集团性、大规模的移民为主 发展中向发达国家,定居移民减少,短期流动人口增多
迁出区 旧大陆(欧洲、非洲、亚洲) 拉丁美洲、亚洲、非洲
迁入区 新大陆(美洲、大洋洲) 欧洲、北美、西亚和北非
原因 欧洲殖民主义扩张,新大陆发现 经济发达,西亚、北非石油资源的开发
意义 开发了新大陆,传播了工业文明改变人种空间分布 促进迁入国的经济发展,缓和迁出国的人口压力,造成迁出国人才流失
政治性迁移
经济性迁移
国内人口迁移
·新中国成立前
·改革开放



(二)国内人口迁移
农业经济脆弱,战争频繁,自然灾害多。大批迁移(自发性为主),迁往自然条件好、社会较安定的地区,如安史之乱致使中国第一次人口重心南移。
(1)中国古代与近代人口迁移——新中国建立前
典型案例:走西口(山西省居民迁到今内蒙古西部)、闯关东(山东省河北省居民迁到东北地区)、下南洋(东南沿海居民迁到东南亚一带)。
(二)国内人口迁移
(2)中国1949年至80年代人口迁移——改革开放前
国家实施计划经济体制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国内人口迁移主要是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
其中,20世纪50年代,为了开发边疆,国家有组织地移民边疆的各类人员达百万之众,例如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新疆建设兵团等。
方向:
由东部前往东北和西北
(二)国内人口迁移
(3)中国改革开放至今人口迁移
在快速工业化和城镇化推动下,大量农村人口向城镇迁移;
沿海地区经济发展较快,吸引大量内陆人口迁入。——民工潮(春运大潮)
方向:
流动人口大量增加,自发流动;流向发生明显变化。
方向:
由经济落后地区向经济发达地区迁移
方向:
由经济落后地区向经济发达地区迁移
由中西部向东部迁移
由农村向城市迁移
【思维整合】 国内人口迁移的时空特点
时期 迁移方向 迁移原因 迁移特点
古代 迁往社会环境、自然条件好的地方 农业经济脆弱、战争、自然灾害频繁 大批移民
(自发性)
新中国成立后 改革开放前 东部→向西北、东北地区 国家计划经济体制、严格的户籍制度 有计划、有组织
改革开放后 落后区→发达区、乡村→城镇 国家的改革开放政策、寻求好的收入 迁移的流量增大、流向明显变化、自发性
小结
人口机械增长率
练一练
下图分别示意1995年、2010年美国本土人口迁移。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 1995年美国本土人口净流入的地区是(  )
A.东北部 B.南部
C.中西部 D.西部
(2)与1995年相比,2010年美国本土人口(  )
A.数量减少 B.向中西部大量回流
C.迁移规模变小 D.净流入的地区减少
(3)影响美国本土人口迁移变化的主导因素可能是( )
A.经济 B.交通 C.文化 D.教育
B
C
A
下图为某地某年人口迁移与年龄关系统计图。读图回答(1)~(2)题。
(3)从图中判断,影响该地区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最可能是(  )
A.人口的老龄化 B.婚姻家庭
C.政治因素 D.经济因素
(4)图中甲~丁不同年龄段的人口迁移,有明显相关的
是(  )
A.甲、乙 B.甲、丙
C.乙、丙 D.乙、丁
4.A 解析:
甲年龄段人口是随父母进行迁移,以年龄特征分析,与乙年龄段人口相关性最为明显。
3.D 解析:
从年龄段看,20~34岁人口迁移数量大,最可能是因工作而产生的人口迁移,属于经济因素。
D
A
练一练
1.当代国际人口迁移主要由亚洲、非洲及拉丁美洲等迁入欧洲、北美洲和大洋洲。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影响这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  )
A.政治 B.社会文化
C.经济 D.自然生态环境
(2)这种人口迁移对迁入地的主要影响是(  )
①弥补劳动力不足 ②减轻人口压力 ③制约经济发展 ④推动科技创新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C
D
(2020·浙江省1月选考)
4、下图为人口迁移示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若该图表示目前我国人口迁移的主流,则乙地可能表示( )
A.西北内陆地区 B.人口众多的农村
C.风景优美的山区 D.经济发达的城市
(2)若该图表示目前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则该图可能表示( )
A.从北美迁往拉美 B.从欧洲迁往亚洲
C.从亚洲迁往非洲 D.从亚洲到北美
·
D
D
春运,即春节运输,是中国在农历春节前后发生的一种大规模的高交通压力的现象,以春节为中心,共40天左右。每年农历腊月十五到次年正月二十五,由国家发改委统一发布,交通运输部、民航局按此进行专门运输安排的全国性交通运输高峰叫作春运。“春运”一词最早出现于1980年的《人民日报》,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对人员流动限制的放宽,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离乡外出务工、求学,诸多人群集中在春节期间返乡,形成了堪称“全球罕见的人口流动”的春运。近30多年来,春运大军已经从1亿人次增长到2019年的29.8亿人次,占世界人口的近3/7,相当于全国人民进行了两次大迁移,中国春运入选世界纪录协会世界上最大的周期性运输高峰,创造了多项世界之最。
5、京沪人口迁出和迁入都进入了前三名,形成一个对流高峰,其主要原因是(  )
A.京沪的外来定居人口和流动人口都很多
B.京沪高校多,外地大学生迁入多
C.春节期间到京沪旅游的人数增多
D.京沪与其他省份人才交流频繁
A
2.A 解析:上海、北京经济发达,外来就业的流动人口非常多,这部分人要回老家过年,因此人口迁出量大;部分年轻人在大城市定居后,不再回老家过年,而让自己的父母到大城市来团聚,因此人口迁入量大。故京、沪两地人口迁出和迁入形成对流高峰,A对;京沪高校多,外地大学生春节回家过年,应是迁出多,B错;春节北方气温低,旅游人数应是南方城市多,C错;人才交流不一定要在春节期间进行,D错。
闯关东 山海关城东门,界定着关外和关内中原大地,从明清到民国期间,以山东、直隶为主的关内人开始兴起了闯关东。
在19世纪,中国黄河下游连年遭灾,黄河下游的百姓,闯入东北,数量规模历史最高。
走西口 是“中国近代史上最著名的五次人口迁徙”事件之一,从明朝中期至民国初年四百余年的历史长河中,无数山西人、陕西人、河北人背井离乡,打通了中原腹地与蒙古草原的经济和文化通道,带动了北部地区的繁荣和发展。
下南洋 中国人去南洋区域活动(官事、经商、打工、迁徙),历史上称为“下南洋”或走南洋。欧洲列强统治南洋各区域时期希望引华人去开发,加之中国几次大乱,讨生活的移民出现了洪流。明末、清朝和民国时期,中国人去东南亚经商(海上丝绸之路)、打工、乃至迁徙到东南亚.规模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