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 海水“制碱”同步练习(含答案) 2022-2023学年鲁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

文档属性

名称 8.3 海水“制碱”同步练习(含答案) 2022-2023学年鲁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8.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03-02 23:40: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8.3 海水“制碱”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区分下列各组物质,所用方法不可行的是(  )
选项 需区分的物质 所用方法
A 白酒和白醋 闻气味
B 黄铜和黄金 观察颜色
C 氧气和二氧化碳 用燃着的木条
D 水和过氧化氢溶液 加二氧化锰后观察
A.A B.B C.C D.D
2.某化工厂排出的废水的pH小于7,并含有重金属盐Cu(NO3)2,对农作物、人和畜都有害.用化学方法提取出Cu并提高废水的pH,应该加入下列物质中的(  )
A.碳酸钠和氢氧化钠 B.熟石灰和铁粉
C.石灰石和金属锌 D.食盐和盐酸
3.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或实验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镁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了白色的氧化镁
B.向一种无色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发现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入稀HNO3,沉淀不溶解,由此确认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
C.测定溶液pH值时,用玻璃棒蘸上一滴待测溶液到干燥的pH试纸上,再跟标准比色卡对照即可
D.打开浓HCl瓶盖,可观察到瓶口有白色烟雾
4.下列各组离子能在pH=2的无色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K+、Na+、NO 、SO B.K+、Mg2+、OH-、CO
C.Ba2+、Na+、HCO 、SO D.NH 、Cu2+、Cl-、NO
5.下列各组离子能在指定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在稀盐酸中:Na+、CO32﹣、SO42﹣
B.在氢氧化钠溶液中:H+、Zn2+、Cl﹣
C.在氯化钠溶液中:K+、Ca2+、NO3﹣
D.在硫酸铵溶液中:Na+、Cu2+、OH﹣
6.将下列各组物质混合后溶于水,得到无色溶液的是(  )
A.NaNO3、KCl、Na2SO4 B.FeCl3、NaOH、KNO3
C.CuSO4、CaCl2、KOH D.BaCl2、K2CO3、H2SO4
7.下列变化不能一步实现的是(  )
A.CO2→CO B.Fe2O3→FeSO4
C.CuO→Cu(NO3)2 D.Na2CO3→NaOH
8.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冷却或加入硝酸钾固体都能使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达到饱和
B.氨水是氨气的水溶液,根据气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贮存时要阴凉密封
C.在相同温度下,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它的不饱和溶液的浓度大
D.氯化钠在20℃时的溶解度是36g,该温度时,100g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含有氯化钠36g
9.70℃时的m g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在恒温下蒸发水分至有较多的晶体析出,然后冷却至30℃并保持温度不变.能正确表示此过程中溶质质量分数(x%)与时间(t)的关系的示意图是
A. B.
C. D.
10.下列依据实验目的所设计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检验二氧化碳 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
B 鉴别氮气和二氧化碳 将燃着木条伸入瓶中
C 硬水软化 加热煮沸
D 除去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 将粗盐研碎、溶解、蒸发
A.A B.B C.C D.D
11.除了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拟定的实验方案可行的是(  )
A.木炭粉(CuO)﹣﹣在空气中灼烧
B.KCl溶液(CaCl2)﹣﹣通入过量的CO2气体,过滤
C.NaCl溶液(Na2CO3)﹣﹣加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过滤
D.H2气体(HCl气体)﹣﹣依次通过足量的NaOH溶液和浓硫酸
12.向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发现有少量金属析出,过滤后往滤液中滴加盐酸,有白色沉淀生成,则析出的少量金属为(  )
A.Zn和Cu B.Zn和Ag C.Ag D.Cu和Ag
二、填空题
13.用下列物质的化学式填空:
①甲烷 ②烧碱 ③干冰 ④碳酸氢钠 ⑤硝酸铵
(1)可用于人工降雨是   ;
(2)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   ;
(3)发酵粉的主要成分是   ;
(4)属于氮肥的是   。
14. 现有生活中常见的四种未知白色粉末,它们分别是食盐、纯碱、去污粉(主要成分为碳酸钠和碳酸钙)和使用过的生石灰干燥剂。化学小组为了确定每种未知固体的成分,将它们分别标记为①、②、③、④后进行实验,实验现象记录如下:
实验过程 实验现象
实验1: 分别取样于四支试管中,加入足量的水充分溶解 ②、③ 完全溶解,①、④ 均在试管底部有白色固体,且①中有明显放热
实验2:静置一段时间后,分别取上层清液,加入试剂A ③、④均有气泡产生
实验3:分别取样于四支试管中,加入足量试剂A 白色固体均消失;①③④均有气泡产生
根据以上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1中,物质①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物质②为    ,试剂A为    。
(3)实验3中,试剂A与物质④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4)通过实验判断,物质①中一定含有的成分是    。
15.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请按要求填空。
(1)生活中的下列做法,不利于人体健康的是   (填字母序号)。
A.食用霉变的花生
B.倡导大家不吸烟
C.食用甲醛溶液浸泡的海产品
(2)早餐:A.米饭B.凉拌黄瓜C.茶叶蛋,其中富含蛋白质的是    (填字母序号)。
(3)硬水给生活和生产带来很多麻烦,生活中可用   的方法来软化硬水。
(4)我国钢铁年产量很高,但因锈蚀造成的损失也很惊人,工业上常用稀盐酸除去铁锈,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6.如图中所有物质的类别均不同,连线两端的物质常温下均能反应。
则Y、Z的化学式可能是:Y   、Z   。
17. 请根据初中常见的物质和反应,回答以下问题:
(1)常在实验室中用作干燥剂的液体是(写名称)    ;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还可用于食品制作的是(写化学式)    。
(2)一种金属单质在一种气体中燃烧,火星四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我国古代就已经发现可用铁加入硫酸铜溶液中得到金属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4)氢氧化钙可用于处理硫酸厂的污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18.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从A或B中任选一个作答,若均作答,按A计分。
A B
⑴蒸馒头时,在发酵的面团中加入纯碱能中和酸味,纯碱的化学式为   。 ⑵干冰易升华,可用于   。 ⑴生石灰常用作食品干燥剂,生石灰的化学式为   。 ⑵氢氧化钠易潮解,可用于   。
三、综合题
19.水和双氧水在生活中都有重要的用途。
(1)水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
①净水方法中,常用   吸附水的异味,常用   方法将硬水变为软水。
②日常生活中必须爱护水资源,写出保护水资源的一种措施:   。
(2)双氧水常用作消毒剂。
①双氧水需阴凉避光保存,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其原因:   。
②双氧水溶液的溶剂是   。
③配制100g6%的双氧水,需要30%的双氧水的质量是   g。用量筒量取30%的双氧水时,仰视读数,会造成所配制溶液的浓度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3)水与过氧化氢性质不同的本质原因是   。
20.本溪是一座以湖命名的美丽山城,山泉水常见。
(1)从物质分类看,山泉水属于   。
(2)用山泉水洗衣物时常出现   的现象,说明山泉水多为硬水;生活中降低水硬度的方法通常为   。
(3)兴趣小组同学模拟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对山泉水进行净化,流程如下。
①操作I的名称是   ,该操作中要使用的玻璃仪器有   。
②操作Ⅱ主要是除去一些色素和异味,应选用的物质是   。
21.客家围屋如同城堡,可以抵御外敌入侵.现有A、B、C、D、E 5种物质作为围屋的守护“卫士”,它们分别由氢、碳、氧、钠、钙中的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五种物质间建立起如图1所示的关系才能组成守护的防线,其中物质A和B是常用的灭火剂.
(1)物质A的化学式为   .
(2)生成物质D的化学方程式为   .
(3)现有下列物质作为“外敌”分别对围屋发起进攻,若该物质只要与两位相邻的守护“卫士”都能发生反应就能攻破防线,那么能攻入围屋的物质是   .
①铁 ②稀盐酸 ③氧化铁 ④稀硫酸
(4)室温下,将稀盐酸慢慢滴入装有D溶液的烧杯中,利用温度传感器测出烧杯中溶液的温度,溶液温度随加入盐酸的质量而变化的曲线如图2所示.
①请解释xy段温度变化的原因   .
②在z处溶液中的溶质是   (填化学式).
22.物质的变化及其规律:现有以下五个变化:①在点燃条件下,石蜡在氧气中燃烧;②电灯通电发光;③水受热变成水蒸气;④给水通入直流电产生氢气和氧气;⑤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请回答下列问题
(1)探究化学变化的规律始终是化学科学的核心任务,上述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填序号,下同)   ,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你判断的依据是   。
(2)化学变化中往往伴随着能量 变化。反应①中是将   能转化为   能和   能。
(3)反应⑤的实验操作中,夹持细铁丝要使用   ,盛氧气的集气瓶中应预先    ,目的是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2.【答案】C
3.【答案】C
4.【答案】A
5.【答案】C
6.【答案】A
7.【答案】B
8.【答案】D
9.【答案】C
10.【答案】C
11.【答案】D
12.【答案】C
13.【答案】(1)CO2
(2)CH4
(3)NaHCO3
(4)NH4NO3
14.【答案】CaO + H2O = Ca(OH)2;食盐(NaCl);稀盐酸(HCl);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CaO、CaCO3
15.【答案】(1)AC
(2)C
(3)煮沸
(4)
16.【答案】Na2CO3;Ca(OH)2(合理即可)
17.【答案】浓硫酸;Na2CO3;3Fe + 2O2Fe3O4;Fe + CuSO4 = FeSO4 + Cu;Ca(OH)2 + H2SO4 = CaSO4 + 2H2O
18.【答案】Na2CO3;人工降雨;CaO;做干燥剂
19.【答案】(1)活性炭;煮沸;节约用水或防治水体污染
(2);水或H2O;20;偏大
(3)分子构成不同
20.【答案】(1)混合物
(2)浮渣多、泡沫少;煮沸
(3)过滤;烧杯、漏斗、玻璃棒;活性炭
21.【答案】(1)CO2
(2)Ca(OH)2+Na2CO3═CaCO3↓+2NaOH
(3)②④
(4)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放热;NaCl和HCl
22.【答案】(1)①④⑤;②③;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2)化学;光;热
(3)坩埚钳;留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防止高温生成物溅落瓶底炸裂集气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