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 结晶现象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下列相关说法所利用相关知识解释错误的是( )
相关说法 解释
A 酒精溶液不导电 溶液中没有能自由移动的粒子
B 物质的热胀冷缩 分子或原子间的间隔随温度改变而改变
C 浓硫酸可以用作气体干燥剂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D 氢氧化钠可以除去炉具上的油污 氢氧化钠能与油污反应
A.A B.B C.C D.D
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空气中氮气和氧气的质量比约为4:1
B.过滤可降低水的硬度
C.自然界中的水经沉淀、过滤、吸附后变为纯水
D.可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
3.利用下图可以制取并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移动铜丝能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B.实验中浸有石蕊溶液的棉花会变蓝
C.可以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完成实验
D.可以用铁丝代替铜丝来进行实验
4.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过滤 B.称取氯化钠
C.稀释浓硫酸 D.测溶液的pH值
5.实验室制取CO2的有关操作如下图,不正确的是( )
A.检查气密性
B.制气
C.收集
D.验满
6.除去溶液中不溶性固体杂质时应用的是( )
A.蒸发 B.加热 C.结晶 D.过滤
7.在室温下,将下列物质各5g分别放人50g水中,现象最相似的是( )
A.CaO、CaCl2 B.CuSO4、NaCl
C.CaCO3、BaSO4 D.NaOH、NH4NO3
8.给130mL液体加热,需使用的仪器有( )
①试管②烧杯③试管夹④酒精灯⑤蒸发皿⑥石棉网⑦铁架台(带铁圈)
A.①③④⑤ B.②④⑥ C.①③④ D.②④⑥⑦
9.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手持试管加热
B.酒精灯的火焰用嘴吹灭
C.把滴管靠在试管内壁上滴加药品
D.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液体体积一般不超过试管容积的
10.关于仪器用途的说法错误的是()
A.量筒用于量度液体的体积
B.集气瓶用于收集或贮存少量气体
C.滴瓶用于盛放固体药品
D.玻璃棒用于搅拌、过滤时转移流体引流
11.医用外科口罩,以聚丙烯[(C3H6)n]为主要原料,对细菌、病毒有很强的阻隔作用,聚丙烯是丙烯(C3H6)的聚合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丙烯是由9个原子构成
B.丙烯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
C.丙烯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口罩的作用原理相当于过滤
12.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用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B.测量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C.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
D.向一定量的二氧化锰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二、填空题
13.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据图回答问题.
(1)温度为 ℃时,A与C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小到大的顺序为 (填字母代号);
(3)t2℃时,把A、B物质各50g分别加到100g水中,不能形成饱和溶液的是 (填字母代号),若要使之达到饱和状态,还需要向溶液中加入 g该溶质.
14.如图是与铁有关的部分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甲 乙 丙
(1)甲中获得铁的化学方程式是 。
(2)乙中证明铁发生反应的依据是 。
(3)丙中能发生反应的原因是 。
15.将接近饱和的澄清石灰水变成饱和的,可采用的两种方法是 .
16.根据如表回答问题.
温度(℃) 20 40 50 60 80
溶解度(g/100g水) NaCl 36.0 36.6 37.0 37.3 38.4
NH4Cl 37.2 45.8 50.4 55.2 65.6
KNO3 31.6 63.9 85.5 110 169
①20℃时,溶解度最大的物质是
②50℃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NaCl g
③量筒的局部示意见图,量取水时应沿 视线(选填“a”或“b”)进行读数, 视线(选填“a”或“b”)对应的读数较大.
④A是80℃含有120g水的KNO3溶液,经过如下操作,得到102gKNO3固体.
Ⅰ.A溶液为 (选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Ⅱ.对以上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选填编号)
a.A到B的过程中,溶质质量没有改变
b.B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169:100
c.开始析出KNO3固体的温度在60℃至80℃之间
d.A溶液的质量等于222g.
17.小红同学取一些白糖、面粉分别在 中加热至完全烧焦,请回答:
①烧焦后的黑色固体叫 ,因此它们都发生了 变化.
②该实验可说明白糖、面粉中都含有 元素,也可说明不同的物质中可以含有 的元素.
18.同学们按如图所示装置利用红磷燃烧法进行“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实验,化学反应的方程式为 ,要使该试验成功的注意事项是 (答一条即可)。
三、综合题
19.海洋一个巨大的资源库。例如,可以从海水中提取食盐,也可以从海水中提取用途广泛的金属镁,其制取工艺流程如下:
(1)从海水中提取食盐,是利用 和风力使水分蒸发,得到食盐。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是 。
(3)操作甲的名称是 。
(4)小李观察到老师每次拿镁条来做实验时,镁条表面总是有一层灰黑色的“外衣”,用砂布擦去才露出银白色的金属光泽。他请教老师后知道,这层“外衣”是镁条与空气中某些物质化合生成的一种化合物。他猜想,可能是MgO,也可能是Mg(OH)2,老师引导他分析,该“外衣”不可能是MgO,原因是 。
(5)小李收集了一些干燥的该“外衣”,放入一个与空气、其他物质相隔绝的容器中加热,并将生成的气体依次通入装有干燥剂(只吸收水分,不产生新的气体)的干燥管和装有足量澄清石灰水的烧杯中。结果,干燥管质量增加,澄清石灰水变白色浑浊。
①该“外衣”不可能是Mg(OH)2,原因是(不能只答实验现象) ;
②组成该“外衣”的所有元素的元素符号是 ;
③参加反应生成该”外衣”的所有物质是 。
20.我市农村饮水多是河水,由于河水中含有较多泥沙、悬浮物和细菌,在把河水饮用水使用之前,通常要进行以下处理:河水→(A)加明矾→(B)过滤→(C)加漂白粉→饮用水.
(1)在A步中加明矾的作用是 ;
(2)能够消毒杀菌的步骤是 ;
(3)可以除去水中泥杀、悬浮物的步骤是 ;
(4)经上述几步操作处理后得到的饮用水是 (填:“纯净物”、“混合物”),其原因是 .
21.自来水厂净水过程的主要操作流程如图:
资料:常用的絮凝剂有明矾[KAl(SO4)2 12H2O]、消毒剂有液氯(Cl2)。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X的名称是 ,试剂A的名称是 。吸附的过程主要发生的是 变化。(选填“物理”或“化学”)
(2)明矾作絮凝剂是因为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铝胶状物,氢氧化铝的化学式为 。
(3)高铁酸钾(K2FeO4)能作消毒剂与絮凝剂,它杀菌时会生成氢氧化铁胶状物,高铁酸钾中铁元素的化合价是 。
(4)漂白粉中的 Ca(ClO)2可用于饮用水消毒。工业上制备 Ca(ClO)2的化学方程式为 ,X 的名称为 。
(5)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 (填“能”或“不能”)将硬水软化成软水,生活中将硬水软化的方法是 ,生活中想判断是硬水还是软水常常加入 根据产生浮渣或泡沫的多少进行判断。
(6)氢气在氧气中燃烧也可以生成水,已知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相同体积的气体具有相同的分子数。20 L氢气充分燃烧消耗O2的体积可能是______。
A.10 L B.20 L C.30 L D.40 L
22.如图是某药业公司生产的氯化钠注射液包装标签上的部分文字.请回答:
(1)该注射液里的溶质是 .
(2)要配制100g此葡萄糖注射液,需要葡萄糖的质量是多少?
(3)常温下,一瓶合格的葡萄糖注射液密封放置一段时间,是否会出现浑浊现象?为什么?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2.【答案】D
3.【答案】A
4.【答案】C
5.【答案】B
6.【答案】D
7.【答案】C
8.【答案】D
9.【答案】D
10.【答案】C
11.【答案】D
12.【答案】D
13.【答案】t1;C<A<B;A;30g
14.【答案】(1)
(2)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热量,并生成黑色固体
(3)铁的金属活动性强于铜
15.【答案】①升高温度;②增加溶质[Ca(OH)2];③恒温蒸发溶剂;④加入CaO(任写2种,只要合理即可)
16.【答案】氯化铵;37;a;b;不饱和;ac
17.【答案】蒸发皿;炭黑;化学;碳;相同
18.【答案】;红磷必须过量或装置要气密或待装置冷却后再打开弹簧夹或开始弹簧夹要夹紧,塞塞子的动作要快,导管中要注满水
19.【答案】(1)日光
(2)Ca(OH)2+MgCl2=CaCl2+Mg(OH)2↓
(3)过滤
(4)MgO是白色,而此“外衣”是灰黑色
(5)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此“外衣”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含有碳元素,而Mg(OH)2中不含碳元素;Mg、O、H、C;H2O、CO2、O2
20.【答案】(1)除去水中悬浮物
(2)C
(3)B
(4)混合物;水中还含有一些可溶性物质
21.【答案】(1)过滤;活性炭;物理
(2)Al(OH)3
(3)+6价
(4)氯化钙(写化学式不得分)
(5)不能;煮沸;肥皂水
(6)A
22.【答案】(1)葡萄糖
(2)需要葡萄糖的质量=100g×5%=5g
(3)不会,因为合格的溶液是均一、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