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度下学期开学考试
高一地理试题
参考答案:
1-5 CCDCB
6-10
CACAC
11-15 CCACA
16-20 DDCCB
21-25 ADABA
26-30 CDAAD
31.(16分)
(1)冲积扇
图甲三角洲
图乙堆积(每空1分)
(2)Y字
宽浅的槽
(每空1分)
(3)b处堆积(每空1分)
(4)河流流至山口,地形急剧变缓,流速减慢,所携带物质在不断沉积,形成的扇形堆积体。(4分加粗是关键
词,酌情给分)
(5)BA
(每空1分)
(6)C(1分)
32.(8分)
(1)A(1分)
(2)C(1分)
(3)自北向南(北风)(1分)。流入区:气温高:气压低。(2分,写出1个得1分)流出区:气温低:气压高(2分)
(4)如图所示:(1分)
nnw地面
山林
77
地时
33.(16分)
(1)海陆间循环(2分)
(2)水汽输送、④
(每空2分)
(3)降水强度小,时间长;地面坡度小:植被覆盖率高。(任答2点,每点2分)
(4)大规模退耕还林,使③(下渗)增加,⑤(地下径流)增加;④(地表径流)减少,季节变化减小。(3点6分)
答案第1页,共1页大庆市名校2022-2023学年度下学期开学考试
高一地理试题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项单选题(每题2分,共60 分)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天文学家在太阳系所属星系中发现一颗绕昏暗恒星运转的类地行星。它距地球仅40
光年,是一个热气腾腾的“水世界”,体积相当于地球的6倍。据推测,这个“水世界”同样拥有大气层,75%的表 面区域被水覆盖,但由于温度太高,它无法支持地球型生命的存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温度适宜是地球生命存在的重要条件之一,下列叙述与此相关的是( )
A.八大行星绕日运动的共面性 B.八大行星绕日运动的同向性
C.日地距离适中 D.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
2.该类地行星所在的天体系统是( )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河外星系
在德国和日本,随处可见厂房和大楼屋顶的黑色“硅板”,这就是太阳能屋顶(如图)。晴朗的白天,“屋顶” 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把富余的电能送入电网。我国上海正在积极推广“太阳能屋顶计划”。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下图中人类活动所利用的能源不是来自太阳辐射的是( )
A.太阳能路灯 B.燃煤锅炉 C.行驶中的汽车 D.地热发电
4.上海积极推广“太阳能屋顶计划”是因为( )
A.太阳能屋顶可以美化环境 B.是我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
C.太阳能资源清洁,可再生 D.上海人口稠密,经济发达,能源储量大
5.以下有关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在太阳活动的高峰年,地球上激烈天气出现的几率明显增加
B.在太阳活动的高峰年,板块内部发生地震的几率增加
C.耀斑和太阳风容易引发磁暴,干扰电子设备
D.太阳风轰击地球高层大气,容易产生极光
北大西洋极圈附近的冰岛曾发生大规模火山喷发,火山灰蔓延使欧洲航空业蒙受重大损失。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该火山喷发的物质来自地球圈层结构图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7.这些蔓延的火山灰物质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是( )
A.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B.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C.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岩石圈D.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
近期,在福建上杭发现全球较为罕见的恐龙足迹化石(左图)。右图为地质时期(局部)全球气温、降水量变化 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8.恐龙繁盛的地质年代是( )
A.早古生代 B.晚古生代 C.中生代 D.新生代
9.恐龙统治地球时期,全球气候的总体特征是( )
A.暖干 B.暖湿 C.冷干 D.冷湿
10.地球演化历程中,恐龙繁盛的年代( )
A.联合古陆形成 B.落基山脉隆起 C.裸子植物兴盛 D.原核生物出现
2018年3月28日,北京再现雾霾天气,PM2.5超过500,污染严重。下图表示大气的受热过程,序号分别表示 各种辐射作用。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箭头④比①细,是由于( )
A.大气逆辐射 B.地面反射 C.大气的削弱作用 D.大气的保温作用
12.关于①②③④的含义,描述正确的是( )
A.①表示地面辐射 B.②表示太阳辐射 C.③表示大气逆辐射 D.④表示大气逆辐射
13.出现雾霾天气,会使( )
A.③增强 B.③不变 C.③减弱 D.③先减弱后增强
第 1 页 共 4 页
“海绵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以此
提升城市生态系统功能,并减少城市洪涝灾害的发生。左图为海绵城市示意图,右图为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 小题。
14.造成城市洪涝灾害多发的水循环环节主要是(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④⑤⑥
15.海绵城市地面材料的特点是( )
A.多孔隙、易渗水 B.质地软、不耐磨
C.密闭好、不透水 D.易获得、成本低
16.建设海绵城市对城市环境的影响是( )
A.根治城市地下水水位下降 B.导致城市气温日较差增大
C.使得生物多样性大幅降低 D.利于城、郊间的温差减小
下图示意“大洋表层海水温度、盐度、密度随纬度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7.图中表示海洋表层温度、盐度、密度的曲线依次是( )
A.①②③ B.③①② C.②①③ D.③②①
18.曲线②中,与60°S相比,60°N数值较低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蒸发量小 B.降水量大 C.陆地径流多 D.洋流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9.从青岛市出发的一艘帆船计划横渡太平洋,应借助的洋流主要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0.关于图中洋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⑤洋流不利于形成大渔场
B.⑥洋流对沿岸气候起增温增湿的作用C.②洋流对日本气候起降温减湿的作用
D.③洋流一定能减轻美国西北部海域的污染程度
读某河流域简图,完成下面小题。
21.图中河流a、b、c三处主要的流水作用是( )
A.侵蚀、搬运、堆积 B.搬运、侵蚀、堆积
C.侵蚀、堆积、搬运 D.堆积、搬运、侵蚀
22.图中c处最有可能形成的河流地貌是( )
A.瀑布 B.冲积扇 C.河漫滩平原 D.河口三角洲
一位探险者在其游记中这样写道:“……你仿佛来到一个梦幻王国。抬头看一看,满眼长着奇异板状根的参天大 树,不可思议的老茎秆上的花果、巨叶植物,根本看不到湛蓝的天空;低头望一望,眼前到处是苔藓、藤萝等,密不透风的林中潮湿闷热,脚下到处湿滑。叮当作响的小溪、飞泻的瀑布无处不在;参天的大树、缠绕的藤萝、繁茂的花 草树木汇聚成一座座美丽的绿色大迷宫,让人寸步难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3.材料所描述的植被类型是( )
A.热带雨林 B.亚寒带针叶林 C.温带落叶阔叶林 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24.材料中植被垂直分层现象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
A.热量 B.光照 C.水分 D.湿度
植被和土壤都是独特的自然体,是各种自然地理要素的集中体现。下面图左为我国古代用青、红、黄、白、黑五 色来描述我国五个方位的土壤状况,图右为我国四幅著名林木景观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5.土壤颜色从青到黄再到白,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逐渐减少,主要影响因素( )
A.水分条件 B.热量条件 C.农业类型 D.地势高低
26.下列关于图中各地林木主要特征及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根系发达-常年太阳辐射强 B.乙地叶成针状-常年降水丰富
C.丙地四季常青-常年温度较高 D.丁地生长较快-常年高温多雨
第 2 页 共 4 页
下图为大气的垂直分层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7.a层与人类的关系最密切,对其表述正确的是( )
A.水平运动明显
B.气温随高度升高而升高C.密度随高度升高而增加D.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28.与a层相比,b层( )
A.能大量吸收紫外线
B.随高度升高气温降低C.空气中水汽含量较大D.对流运动旺盛
热力环流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山坡和山谷之间常发生山谷风。读某区域高空500phA等压面分布图,完成下 面小题。
29.关于甲乙两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近地面气压甲>乙 B.高空气压甲>乙
C.甲地近地面以阴雨天气为主 D.乙处近地面以晴朗天气为主
30.下图能正确表示山风的是( )
A. B. C. D.
(1)若河流流出山口,则在山口处常形成的地貌是______,对应______(图甲或图乙);若河流注入海洋,测在入海口处形成的地貌是______,对应______(图甲或图乙)。以上两种地貌都属于河流______地貌。
(2)河流中上游河谷横断面大多呈______形,河流中下游河谷横断面大多呈______形。
(3)在丁图中,如果河中有沙金,图中a、b、c、d四处淘金点中产量最高的可能是______,以流水______作用为主。 (4)简要描述图甲地貌的成因?
(5)若图甲,乙中两地貌在图丙中都有分布,则图甲地貌在______处分布,图乙地貌在______处分布。
(6)随河流流速的减慢,河流携带的泥沙会沉积下来,并且有一定的规律;颗粒大、密度大的物质先沉积,颗粒小、
密度小的物质后沉积。由此判断,图甲中沿A→B方向的物质组成可能是( )
A.黏土、砾石、粉砂 B.粉砂、黏土、砾石
C.砾石、粉砂、黏土 D.砾石、黏土、粉砂
32.(8分)“穿堂风”也叫“过堂风”,是气象学中一种空气流动的现象,是流动于建筑物内部空间的风。我国许多地区民居设计都充分考虑了穿堂风。图为我国西南山区的传统民居穿堂风示意图。读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共40分)
31.(16分)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与“穿堂风”的形成有关的地理原理最符合的是____(单项选择题)。A.热力环流 B.温室效应 C.热岛效应 D.大气受热过程
第 3 页 共 4 页
(2)图中“石质地面”在增强穿堂风中的主要作用是____(单项选择题)。
A.增加地面的平整度,便于通风 B.减少下渗,增加湿度
C.增加房屋前后温差 D.降低夜晚庭院温度,便于纳凉
(3)图中“穿堂风”的气流运动方向是____,试比较流入区和流出区气温、气压差异。
(4)在下图中补充完整夜晚时山林与石质地面之间的气流运动方向。
33.(16分)读某区域水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水循环的类型为________。
(2)水循环环节②名称为________;南水北调是对________环节(填数字)的利用改造。
(3)能够使③环节的水量增大的条件有哪些?
(4)简述该区域实施大规模退耕还林工程对环节③④⑤的影响
第 4 页 共 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