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湖南省株洲市中考语文复习试卷 专题二 文化常识(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年湖南省株洲市中考语文复习试卷 专题二 文化常识(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3-03 21:14: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专题二 文化、文学常识
一、方法指导
1、熟记初中课文中出现或生活中比较熟悉的文化常识,中考主要考查初中生在课文中学过或生活中比较熟悉的内容。如窗花、对联、匾额、戏剧、名胜古迹、字谜等;文学常识主要考查学生学习过的课文中的作家和作品。
2、识记初中课文中出现的作家姓名和作品名字,要能正确写出来。还要熟记初中课文中出现的中外作家和作品的经典语句和主要内容,平时多记多背,到考试时,运用起来就会得心应手。
3、归类记忆。把相关作家或作品放在一起记忆,按时间、空间、风格、内容等进行归类,进行记忆。如记忆中国古代文学史、韵文类可以分为:诗经—楚辞—乐府民歌—唐诗—宋词—元曲。文体知识相对较为简单,只需把握对古代文体(如古体诗和近体诗、词、曲以及史传文、论说文、应用文)现代文体(主要是小说、诗歌、戏剧、散文和其他实用文体)的识记和梳理即可。采用归类记忆更为有效。
4、口诀记忆。把要识记的文化常识编成口诀,讲究押韵,朗朗上口,容易记忆。如记忆鲁迅的作品:《鲁迅全集》,著作颇丰,小说集有三,《彷徨》《呐喊》《故事新编》;散文一部,《朝花夕拾》……
5、联想记忆。由此及彼,联想记忆。如记忆屈原。由屈原→《离骚》→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西方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西方浪漫主义文学三大家:雪莱、雨果、拜伦→中国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等。
二、知识梳理
1、古代重要文体:
(1)诗,按音律可分为古体诗(楚辞、乐府,如《木兰诗》)和近体诗(唐代形成的格律诗)。
(2)词,是配合宴会乐曲而填写的歌词,句式长短不一,有婉约派(李清照等)和豪放派(苏轼等)两种。
(3)曲,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文艺形式,包括杂剧和散曲。(《山坡羊·潼关怀古》)
(4)说,古代一种散文体裁,一般叙事兼议论,大多一事一议,表明作者对社会生活中某个问题或某种现象的看法。(《马说》《爱莲说》)
(5)表,表达臣子对君主的忠诚和希望。(《出师表》)
(6)序,放在著作或正文之前的文章,古代另一种序是惜别赠言的文字,叫“赠序”,多表达对所赠亲友的期许、推崇或勉励之情。(《送东阳马生序》)
(7)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一般用韵。(《陋室铭》)
(8)记,大多为游记,用来记叙旅途见闻或某地政治生活、社会面貌、风土人情、山川景物及名胜古迹等的散文体裁。(如《醉翁亭记》《小石潭记》)
(9)书,即书信,多记事陈情。(如《答谢中书书》)
2、重要作家作品:
(1)《诗经》、《乐府诗集》、《论语》、《孟子》、《庄子》、《左传》、《礼记》、《史记》、《战国策》、《列子》、《世说新语》
(2)王勃、王维、李白、杜甫、岑参、白居易、韩愈、苏轼、吴敬梓、鲁迅、老舍……
3、称谓:尊称、谦称、代称(如,布衣:平民;汗青:史册)年龄称谓(如,襁褓:未满周岁的婴儿,而立:三十岁)
4、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的风俗习惯及在古诗词中的呈现。(如,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5、古代记量:寻(飞来山上千寻塔)仞、钟、石、金(家书抵万金)尺、方等。
6、古代科举制度:乡试、会试、殿试,第一名分别叫:解元、会元、状元。
三、实战训练
1.下列关于古代文化常识、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
A.《论语》,儒家经典著作,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合称“五经”。
B.蒲松龄是清代文学家,代表作有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是郭沫若对蒲松龄及其作品的高度评价。
C.2017年5月21日,“丁酉年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在湖北随州隆重举行。
D.“诗圣”杜甫的《望岳》共三首,分咏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文房四宝”是指笔、墨、纸、砚;“戏曲四行当”是指生、旦、净、丑。
B.“迁谪”谓官吏因罪降职并流放,其中“迁”指官员的调动,有升有降,但“左迁”必是升职。
C.古人以九为阳,九月初九有两个九,所以叫重阳。
D.《岳阳楼记》“庆历四年春”中,“庆历”是宋仁宗的年号。
3.下列对文学作品常识及内容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想象能给我们带来更多的审美愉悦,在老舍笔下,夕阳返照,山坡上的薄雪羞红了脸;在郭沫若眼中,流星划过,是牛郎织女提着灯在天街闲游。
B.文学作品中常有使人眼前一亮的“孩子”形象,如《皇帝的新装》中说真话的孩子;《社戏》中那一群活泼淳朴的少年。他们身上,往往闪着人性美好纯真的光彩。
C.曲折的情节,有助于丰富人物的形象,强化作品主题,《汤姆·索亚历险记》中,神秘的探险凸显了主人公的勇敢正直;《格列佛游记》以主人公航海的奇遇,折射出作者生活时代英国的社会现实。
D.作者的经历往往会在作品中留下印记,《小石潭记》中潭水映照出柳宗元被贬永州后内心的凄凉;《醉翁亭记》中琅琊山悦耳的鸟鸣反衬出欧阳修被贬后消极遁世的思想。
4.下面有关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
A.在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常常用“桑梓”“桃李”“婵娟”“丝竹”来代指家乡、水果、月亮和音乐。
B.《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社戏》都出自鲁迅先生的自传性散文集《朝花夕拾》。
C.“温故知新”“不耻下问”“左右逢源”“舍生取义”“专心致志”等成语都出自孔孟的言论。
D.《水浒传》中塑造了许多传奇英雄,像鼓上蚤时迁、小李广杨志、神行太保戴宗等,各个身怀绝技,个性鲜明。
5.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又称“诗三百”。按内容分为风、雅、颂三部分。表现手法是赋、比、兴三种。
B.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叫“铭”,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是不用韵的,比如刘禹锡的《陋室铭》。
C.《朝花夕拾》是鲁迅的一部回忆性散文集,我们初中学过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都选自这部作品集。
D.《马说》《伤仲永》《醉翁亭记》《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都是“唐宋八大家”的作品。
6.选出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 (  )
A.《左传》相传为战国时期左丘明所作,是一部史学名著和文学名著。
B.表,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如《出师表》。
C.白居易,唐代诗人,字乐天,晚年自号香山居士。《钱塘湖春行》是他的作品。
D.《山坡羊·潼关怀古》作者是张养浩,元代散曲作家。山坡羊,曲牌名。
7.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
A. 《水浒传》以农民起义为题材,深刻揭示了封建制度下官逼民反的社会现实。
B.古人将“山的南面,水的北面”称作“阴”,《愚公移山》中“达于汉阴”是指“到达汉水的北面”。
C.鲁迅,原名周树人,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他的作品《故乡》《孔乙己》均选自小说集《呐喊》。
D.《孟子》是记录战国时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孟轲及其弟子的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的书。
8.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论语》中“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里的“六十”和“七十”分别被称为“花甲”和“古稀”。
B.曹禺,本名万家宝,中国现代杰出的戏剧家,被称为“中国的莎士比亚”。其代表作有《雷雨》《日出》等。
C.《藤野先生》《阿长与<山海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散文,出自鲁迅先生“从记忆中抄出来”的散文集《朝花夕拾》。
D.我国明清时期每三年举行一次全省的考试,叫“乡试”。乡试中举,第一名叫“状元”。
9.下列有关文化、文学常识和名著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
A.《繁星》《春水》是冰心受泰戈尔《飞鸟集》影响写成的诗集,其内容大致包括:对母爱和童真的歌颂,对大自然的崇拜和赞颂,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三个方面。
B.《木兰诗》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一首北朝民歌。
C.老舍笔下的骆驼祥子,经历了“三起三落”,由一个自尊好强、吃苦耐劳的车夫,变成了好占便宜、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
D.《世说新语》主要是记录魏晋名士的趣闻逸事和玄言清谈,是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志怪小说”的代表作。
10.下面各项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
A.《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B.北朝民歌《木兰诗》选自《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
C.长妈妈是鲁迅先生的小说《朝花夕拾》中的人物,作者对她怀有深厚的感情。
D.邓稼先是中国研制和发展核武器的重要技术领导人,曾被追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11.下面对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叫“铭”,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B. 《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撰的一部纪传体通史。它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被统治者认为“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故名《资治通鉴》。
C. 《水浒传》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例如鲁智深和李逵,同是疾恶如仇、侠肝义胆、脾气火爆的人物形象,但鲁智深粗中有细,豁达明理;李逵头脑简单,直爽率真。
D. 十九世纪法国著名现实主义作家莫泊桑,被誉为“短篇小说之王”,对世界文学影响很大。其主要作品有《羊脂球》《俊友》等。
12.下面关于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
A.《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叙述了保尔的精神成长历程,其中一次写他伤寒病愈后,来到埋葬瓦利亚等烈士的公墓前悼念战友,在沉思中领悟到生命的真谛。
B.《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东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
C.“李杜”指的是唐代的伟大诗人李白和杜甫,两人的诗作分别代表了唐诗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巅峰。
D.老舍是杰出的语言艺术大师,他的代表作《骆驼祥子》大量使用北京口语、方言,读来亲切自然。
13.下列关于名著知识及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夸张手法在诗歌中很常见,如李白的诗句“白发三千丈”、岑参的诗句“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等。
B.《西游记》是明代吴承恩的一部神魔小说,全书以丰富的想象描写了师徒四人在取经途中历经磨难的过程,歌颂了取经人不畏艰险、勇于斗争、百折不挠的精神。
C.古人的年龄并不用具体的数字体现,而是使用其他的称谓来指代。如男子二十岁,称“加冠”。七十岁称“耄耋”。
D.《战国策》是西汉刘向根据战国史书整理编辑的一部国别体史书,用寓言阐述道理是其一大特色。《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此书。
1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依照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五种表达方式,可以把文章大致分为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
B.四种文学样式分别是小说、散文、诗歌、戏剧。
C.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情节、矛盾冲突。其中小说的情节可以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部分。
D.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它把文学、表演、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多种艺术综合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样式。
15.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也称“诗三百”,它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四书”。
B.林冲是《水浒》中浓墨重彩刻画的人物之一。从误入白虎堂开始,他中州劫法场,风雪山神庙,火烧草料场,最后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雪夜上梁山,是上层人物被迫造反的典型。
C.“而立”代称三十岁,“而立之年”指有所成就的年龄;“不惑”代称四十岁,“不惑之年”指遇事能明辨不疑的年龄。
D.《儒林外史》是我国第一部优秀的长篇章回体讽刺小说,作者是明代伟大的小说家吴敬梓。
16.下列关于节日习俗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吃”是节日习俗中一个亘古的话题:正月初一吃年糕,寓意“年年高”;八月十五吃汤圆,寓意“团团圆圆”。
B. “喝”是节日习俗中一道独特的风景:八月十五喝雄黄酒,表达对亲人的思念;九九重阳节饮菊花酒,表达对延年益寿的期盼。
C. 节日习俗中有许多的约定俗成的活动,元宵节赏花灯,舞狮子;清明节扫墓、踏青;端午节赛龙舟。
D. 节日习俗常与传说故事相关联:寒食节的吃生食与介子推的传说有关,中秋节的亲人团聚则与牛郎织女、吴刚伐桂的传说有关。
17.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铭、说、记、表”等都是文体的标志,无论叙事、抒情、写景,都是为了表达观点。
B.“风骚”本指《诗经》中的“国风”和《楚辞》中的《离骚》,后来泛指文章辞藻。
C.对联是我国传统文化瑰宝,上联尾字用仄声,下联尾字用平声是最基本的定则。
D.中国传统戏曲脸谱的各种颜色有不同的代表意义,如关公的红色脸谱代表忠义。
18.下面文学文化常识或文体知识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
A. 寓言一般比较短小,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迪。《农夫和蛇》《杞人忧天》《蚊子和狮子》等就是一则则耐人寻味的寓言故事。
B. 古代术数家拿十二种动物来配十二地支,如子鼠,丑牛,某人生在某年就肖某动物,如戌年生的肖狗,亥年生的肖猪。《己亥杂诗》中的“己亥”就是农历的猪年。
C. 陶渊明,东晋诗人。“世外桃源”“不为五斗米折腰”等典故表现了陶渊明远离社会黑暗,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
D. 鲁迅原名周树人,现代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故乡》都选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
专题二 文学、文化常识
1-5 ABDCB 6-10 ABDDC 11-15 BBCCC 16-18 C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