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 溶液的浓度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1℃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升温到a2℃时仍是饱和溶液
B.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
C.a1℃时,甲和乙各30g分别加入100g水中,均形成饱和溶液
D.a2℃时,在100g水中加入60g甲,形成不饱和溶液
2.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增大
B.将一定质量的某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析出晶体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一定减少
C.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
D.将5g某物质完全溶解于95g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是5%
3.将10g质量分数为0.1的氯化钠溶液浓度变为0.2,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蒸发5g水
B.加入氯化钠固体0.1g
C.倒出一半溶液
D.加入10g质量分数为0.2的氯化钠溶液
4.现有10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食盐溶液,若使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加一倍,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 ( )
A.加入食盐10克
B.加入水50克
C.蒸发掉溶剂的一半
D.加入10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30%的食盐溶液
5.如图为四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向Na2Cr2O7溶液中加入适量KCl,经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之后得K2Cr2O7固体,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上述过程中涉及的化学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B.80℃时100g四种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小的是NaCl溶液
C.上述冷却结晶过程中,冷却到10℃时得到的K2Cr2O7固体比60℃时多
D.在0﹣100℃时,相同温度下,四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大的均是Na2Cr2O7
6.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下列欲使10%的硝酸钾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为20%的方法中,一定能实现的是( )
A.将20g1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倒掉10g
B.将20g10%的硝酸钾不饱和溶液蒸发掉10g水
C.在20g10%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10g40%的硝酸钾溶液
D.将20g10%的硝酸钾不饱和溶液中加入20g硝酸钾固体
7.如图为甲、乙两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是( )
A.20℃时,100g甲饱和溶液中含甲物质的质量是25g
B.20℃时,等质量甲、乙两种溶液中含溶质的质量相等
C.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解
D.50℃时,将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20℃,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8.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将植物油与水混合,得到的是溶液
B.配制溶液时,搅拌溶液可以增大溶质的溶解度
C.将10%的KNO3,溶液倒出一半,剩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
D.将25 g KCl溶液蒸干得到5g KCl固体,则原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
9.将纯净的氯化钠固体配制成溶液。20℃时,向4个盛有50g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一定质量的氯化钠并充分溶解。4组实验数据如表: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实验序号 ① ② ③ ④
加入氯化钠的质量/g 10 15 20 25
溶液质量/g 60 65 68 68
A.①②所得溶液时20℃时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
B.③④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C.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
D.20℃时,往②所得溶液加入2g氯化钠,溶液达到饱和
10.分析下列实验图象,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 )
A.双氧水溶液制氧气,a未使用催化剂,b使用了催化剂
B.某温度下,向饱和石灰水中加入生石灰,则y轴可以表示溶质的质量分数
C.分别向足量且等质量的盐酸中加入铁粉、锌粉,则曲线b代表的是加入锌粉的情况
D.溶质为a、b的两质量相等的饱和溶液,温度由T2降至T1,分别析出不含结晶水的a、b固体,则最终两溶液质量相等
11.下表是NaCl、K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温度/℃ 10 20 30 40 50 60
溶解度/g NaCl 35.8 36.0 36.3 36.6 37.0 37.3
KNO3 20.9 31.6 45.8 63.9 85.5 110
据此数据,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KN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在20℃—30℃温度范围内会相交
B.在60℃时,KNO3的饱和溶液105g加入95g水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7.5%
C.在20℃时,NaCl和KNO3固体各35g分别加入两只各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均不能形成饱和溶液
D.从含有少量NaCl的KNO3饱和溶液中得到较多的KNO3晶体,通常可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
12.20℃时,称取 18g 氯化钠固体倒于烧杯中,将一定量的水依次加入烧杯,并不断搅拌,使之充分溶解,实验过程如图所示。(已知 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 36g)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乙和丙两烧杯中溶液的浓度相等
B.乙烧杯中溶液的质量为 34g
C.丙烧杯中的溶液为饱和溶液
D.丁烧杯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25%
二、填空题
13.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据图作答:
(1)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是 ;在0℃~t1℃之间时,相同温度下甲物质的溶解度 (填“>”“<”或“=”)乙物质的溶解度。
(2)t2℃时,把20g甲物质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为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把该溶液降温到t1℃时,会析出甲物质 g。
14.在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KNO3溶液中加入3gKNO3和12g水完全溶解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15.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溶解实验。
①所得溶液一定属于饱和溶液的是 ,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的方法是 。
②甲物质在20℃时溶解度的范围是 (用“=”“>”“<”“≥”“≤”符号表示),B、C、D、E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 (用“=”“>”“<”“≥”“≤”符号表示)。
③t℃时固体恰好完全溶解,则此温度时甲的溶解度为 ,E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16.t℃时,将KNO3的不饱和溶液恒温蒸发少量水后,无晶体析出,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溶剂的质量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填“不变”、“增加”或“减少”)
17.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和饱和溶液里溶质的质量分数只与 有关,而与溶剂质量无关.将100g质量分数为10%的食盐溶液变成质量分数为20%的食盐溶液,应蒸发掉 g水.
18.有一瓶未开启的浓硫酸,标签如图.请阅读标签上的说明,回答下列问题:
①溶质质量分数为 ,该瓶内所含溶质的质量为 g.
②若要配制400g10%的稀H2SO4,应该取该浓H2SO4 mL.
③配制时,应先将 倒入烧杯中,然后沿器壁慢慢倒 ,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三、综合题
19.向154.7g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硫酸溶液中放入10.0g粗锌(含有不溶于稀硫酸的杂质),恰好完全反应,共收集到标准状况下的氢气2.24L.(锌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5;标准状况下氢气的密度约为0.09g/L)
计算:(均保留1位小数)
(1)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
(2)反应结束后,过滤,滤渣的质量.
(3)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20.现有30℃的不饱和KNO3溶液,与该溶液有关的量有:①水的质量;②溶液中溶质KNO3的质量;③KNO3的质量分数;④30℃时KNO3的溶解度;⑤溶液的质量。用序号填空:
(1)在该不饱和溶液中加少量硝酸钾至饱和,不变的量有 ;
(2)将该不饱和溶液恒温蒸发至饱和 ,不变的量有 。
21.现有一家庭使用纯碱样品,其中含杂质氯化钠(不含其它杂质),为了测定样品中杂质氯化钠的质量分数,李明同学进行了三次实验.实验数据如表.
编号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所取固体样品的质量/g 15 12 12
加入氯化钙溶液的质量/g 100 100 150
反应后生成沉淀的质量/g 10 10 10
完成下列计算(计算结果精确到0.1%):
(1)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
(2)加入氯化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3)恰好完全反应时,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
22.请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过程和提供的数据(步骤②产生的气体全部逸出),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过程中产生的CO2气体的质量为 g
(2)计算CaCO3中各元素的质量比 .
(3)计算反应后的CaCl2 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2.【答案】B
3.【答案】A
4.【答案】D
5.【答案】B
6.【答案】C
7.【答案】D
8.【答案】D
9.【答案】D
10.【答案】C
11.【答案】C
12.【答案】D
13.【答案】(1)甲;<
(2)不饱和;7.5
14.【答案】20%
15.【答案】BDE;加水或升温;31.6g/100g水≤S甲20℃ <45.8g/100g水;E>B=D≥C;45.8g/100g水;31.4%
16.【答案】不变;减少;增加
17.【答案】温度;50
18.【答案】98%;901.6;22.1;水;浓硫酸
19.【答案】(1)解: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为:2.24L×0.09g/L≈0.2g
(2)解:设参与反应的锌的质量为x,生成硫酸锌的质量为y,
Zn+H2SO4= ZnSO4+ H2↑
65 161 2
x y 0.2g
x=6.5g
y=16.1g
反应结束后,过滤,滤渣的质量10g﹣6.5g=3.5g
(3)解:完全反应后生成物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0%
20.【答案】(1)①④
(2)②④
21.【答案】(1)解:由图表数据分析可知,第2次是碳酸钠和氯化钙恰好完全反应生成10g碳酸钙.
设12g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x,参加反应的氯化钙的质量为y,生成的氯化钠的质量为z
Na2CO3+ CaCl2═ CaCO3↓+ 2NaCl
106 111 100 117
x y 10g z
= = =
x=10.6g
y=11.1g
z=11.7g
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 ×100%≈11.7%;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11.7%;
(2)解:加入氯化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100%=11.1%;加入氯化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1.1%;
(3)解:恰好完全反应时,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 ×100%≈11.8%
答:恰好完全反应时,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11.8%.
22.【答案】(1)4.4
(2)10:3:12
(3)解:设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生成氯化钙的质量为y
CaCO3+ 2HCl═ CaCl2+H2O+ CO2↑
100 111 44
x y 4.4g
= =
x=10g
y=11.1g
则原混合物中氯化钙的质量为12g﹣10g=2g
所得溶液中氯化钙的质量为2g+11.1g=13.1g
反应后的CaCl2 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00%≈6.3%
答:反应后的CaCl2 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