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 牛顿第一定律 课件(共19张PPT) 2022-2023学年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7.7 牛顿第一定律 课件(共19张PPT) 2022-2023学年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952.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3-03-04 10:12: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第七节 牛顿第一定律 
第七章 运动和力
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这种性质叫惯性。
在杯子中盛满牛奶,突然急速拉动杯子,会看到什么现象?为什么?
你能用惯性的知识解释下面这些现象吗?
牛奶向右洒出。因为牛奶开始处于静止状态,当杯子突然向左运动,牛奶因为有惯性,要保持静止状态,所以向杯子右侧洒出。
在杯子中盛满牛奶,突然急速拉动杯子,会看到什么现象?为什么?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八年级 | 下册
物体的惯性无处不在
紧固锤头
跳远
掷铅球
课堂讨论
我国公安交通部门规定,从1993年7月1日起,在各种车辆前排乘坐的人必须系好安全带,为什么?
答:汽车紧急刹车时,突然减速,乘客由于惯性,将会撞在前面造成危险,系上安全带就可以靠安全带的拉力而随汽车一起减速,避免危险。
用手快速向左弹动卡片,卡片上的鸡蛋为什么没有跟着卡片运动,而是落入水杯中?
静止的鸡蛋具有惯性。
课堂讨论
物体原来的运动状态
条件的改变
物体由于惯性
保持原来的
运动状态不变
应用惯性解题步骤:
引入
既然运动的物体具有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那么为什么沿水平地面匀速运动的汽车还需要动力呢?
同学们思考,这是为什么?
思考
运动是否需要力来维持呢?
亚里士多德思想:如果要使一个物体持续运动,就必须对它施加力的作用;如果撤去这个力,物体就会停止运动。
伽利略思想:通过实验表明物体的运动并不需要力来维持,运动之所以会停下来,是因为受到了摩擦阻力的作用。
到底哪个说法正确呢?
观察与思考
实验1
实验2
实验3
物体有保持静止状态的性质
观察与思考
观察与思考
实验4
斧头下落
实验5
投球或投篮
实验6
动车行进过程中竖直向上抛球并落回原地
物体有保持运动状态的性质
观察与思考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八年级 | 下册
概念解读:
1.惯性没有条件。任何物体任何时候都有惯性。
2.惯性没有方向。物体只是保持之前的运动状态。
3.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
惯性的大小与其他因素无关。
4.惯性有时是对我们有益的,需要利用惯性;有时是有害
的,也要避免惯性带来的危害。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八年级 | 下册
投篮
雨雪天减速
开车系安全带
分析哪些是利用惯性的例子?哪些是避免惯性带来的危害的例子?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八年级 | 下册
归纳总结
惯性: 我们把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不变,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探究运动和力的关系实验中,平面越光滑,受到的阻力越小,小车运动的距离越长 ,速度减小得越慢 。
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质量越大,惯性越大。惯性的大小与其他因素无关。
课堂小结
1. 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
2. 此定律无法直接通过实验得出,需要抽象推理得到。
惯性:
牛顿第一定律:
运动和力的关系:
1. 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运动状态的性质叫做物体的惯性。
2. 一切物体在任何时候都具有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
1. 物体的“运动” 不需要“力” 来维持。
2. “力” 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 的原因。
课堂练习
汽车急刹车时,人为什么向前“冲”?
原来静止的物体,具有保持静止状态的性质
原来运动的物体,具有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
判据
人和车一起向前运动,急刹车后,车停下来,人具有保持原有速度匀速直线运动的性质,所以向前“冲”。
课堂练习
用手推一本书在桌面上运动,手离开书后,书立刻停了下来。据此,能否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书之所以停下来,是因为摩擦力的作用。如果没有摩擦力的作用,手离开书后,书会继续运动。所以,力改变了物体的运动状态,而不是维持物体的运动。
物体在不受外力的情况下,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如果物体的运动变慢或变快,或者方向发生改变,或者静止的物体开始运动,就说明它受到了外力,外力迫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判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