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七年级(上)试卷(长春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试卷(长春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04-09 16:51: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试卷(最新长春版)
一、阅读
(一)积累与运用
1、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2、春潮带雨晚来急,□□□□□□□。 (韦应物《滁州西涧》)
3、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与苏轼“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橘黄橙绿时”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
4、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用黄花比喻人的憔悴,以瘦暗示相思之深的句子是
□□□□□。
5、曹植在《赠白马王彪》中写道:“丈夫四海志,万里犹比邻”,让我们不由想起王勃的诗句□□□□□,□□□□□。
6、朋友贬谪无法挽回,袒露自己的心声,李白把明月人格化,表达对友人不幸遭贬的深切同情与关怀的名句是□□□□□□□,□□□□□□□。
7、古人读书,讲究既要眼到手到,又要心到,这说明了学习与思考相辅相成的密切关系,正如《论语》中所言:□□□□□□,□□□□□□。
8、交友的标准关乎人格质量和生命质量。《陋室铭》中,刘禹锡在描述陋室生活的同时,也谈及了他的交友原则: □□□□□,□□□□□。
9、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用□□□□□□□,□□□□□□□的诗句表达了自己的雄心壮志,并借此与朋友共勉。
10、李清照《一剪梅》中,用“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一句来写无尽的离愁。李煜《相见欢》中则用“ □□□,□□□,□□□。”来描写交织纠缠的无尽的家愁国恨。
11、故乡,是游子魂牵梦萦的牵挂;思乡,是人类亘古不变的主题。请你从所积累的有关游子思乡的古诗中选出一句□□□□□,□□□□□。
12、马是古代重要的交通工具,也是建功立业的战具,至今还流传着许多与之有关的确成语。如:比喻富有经验,熟悉情况,称为□□□□;比喻光阴迅速,谓□□□□;说年老雄心在,称为□□□□;祝事业有成,则言□□□□。
(二)文言文阅读
(甲)阅读《论语八则》选段,回答问题。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子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尔》)。

13、孔子,名 字 是 (时期)思想家、教育家, (学派)的创始人。
14、解释下列加横线的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1)不亦说乎 ( ) (2)人不知而不愠 ( )
(3)诲女 ( ) (4)是知也 ( )
15、本文有谈学习态度的,也有谈学习方法的。结合本文写出孔子的话对你在学习有哪些指导意义。
1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提出的“快乐学习”,结合本文和自己的生活谈一谈你的体会。

(乙)阅读下面选文,回答下面问题。
颜回好学
回年二十九,发尽白,蚤死。孔子哭之恸曰:“自吾有回,门人益亲。”鲁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
[注释]①回:颜回,又称颜渊。②蚤:同“早”。③恸:哀痛之至。④迁:转移。⑤贰:重复。⑥亡:同“无”。
1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的意思。
(1)发尽白( ) (2)门人益亲( ) (3)弟子孰好学( )
18、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语句。
19、相传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在孔子眼中,颜回的最大特点是什么?
20、读罢此文,你认为颜回的优秀品质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三)现代文阅读
难忘的一躬
  上初三的时候,人气最高的是语文课老师孙老师。他不但课讲得有特色,待人处事也无可挑剔。最叫人难忘的是每堂课在班长喊起立之后,他总要鞠躬还礼后才正式上课。
  孙老师最讲信用,答应我们什么事,他总会做到。对我们这些学生来说,孙老师就是我们学习做人的一本活教材。孙老师所说、所做的,几乎成了我们的行动指南。中考前几天的一个下午,第三节是语文辅导课。
  上课铃敲响,进来的却不是孙老师,而是我们的班主任李老师。
  “同学们,孙老师有点事,不能来上课了。不过他让我转告大家,放学前后,他一定赶回来,把大家的课补上。”
那时我们还小,谁也没有去想孙老师会有什么事,也没有人想到去问,但大家都认为,孙老师到时一定会来上课。
放学的铃声响了,孙老师还是没有来。
  大家谁也没有动,因为同学们都相信,孙老师一定会来。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教室外站满了接孩子的家长。一刻钟过去了,不少家长走进教室领孩子,但没有同学走。
  “孙老师说了,他一定会回来的。”
  家长们只好退出去,静静地在教室外面等。
  校长过来了。他轻声地告诉大家,一个小时前,孙老师的家属在校门口出了车祸,正在医院抢救。孙老师可能不会回来了,大家可以回家了。
  不少家长再次走进教室领孩子,但依然没有人动。同学们还是认为,孙老师说过他会回来,他就一定会回来的。
  教室里正因家长劝孩子回家而出现骚动时,孙老师的身影出现了。他来不及擦掉额头的汗水,就向依然在教室外的家长深深地鞠了一躬,连连说了几个“对不起,请多原谅”。然后,他走进教室,又向我们深深地鞠了一躬:“对不起,让大家久等了,今天就不必起立了,我们直接上课。”
  教室内外静得出奇。
  孙老师平静地讲完了准备的课程,再次向同学们深深地鞠了一躬:“谢谢大家的支持。我还有点事,有什么不明白的,明天继续。”
  然后,对着教室外的家长们,孙老师又是深鞠一躬:“给你们添麻烦了,请多原谅。”
  不一会儿,他的身影消失在了全体同学和家长的目光中。
  中考后我们才知道,孙老师的家属在那次车祸中去世了。
  同学们泣不成声。
  那个下午,孙老师的鞠躬一直深深地印在我的记忆里。成为一名教师以后,我一直把孙老师那几个抱歉的鞠躬作为自己对待学生和做人做事的准则,并把它当作我人生中一笔最宝贵的财富……
  
21、文中的孙老师“待人处事也无可挑剔”,这体现在哪些方面?

22、本文写孙老师,采用了概括叙述与具体描述相结合、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请结合选文的有关内容对此作简要的分析。


23、“那个下午,孙老师的鞠躬一直深深地印在我的记忆里”,将句子中的“印”换成“留”好不好?为什么?

24、本文开头便介绍说“孙老师最讲信用”,后来,他因家属出车祸,依然恪守信用,赶回来给学生上课。作者写这件事仅仅告诉我们“孙老师最讲信用”吗?请就此对孙老师的为人做一点评价。

25、如果你是孙老师所教的这个班级的学生,望着孙老师匆匆远去的背影,此时此刻你会想些什么?请结合上文展开合理想像,写一段反映心理活动的文字(30字左右)。

(四)名著阅读
A曰:“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B曰:“谁能当之?” A以手指B,后自指曰:“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A耳。”B闻言,吃了一惊,手中所执匙,不觉落于地下。时正值天雨将至,雷声大作。B乃从容俯首拾曰:“一震之威,乃至于此。”A笑曰:“丈夫亦畏雷乎?”B曰:“圣人迅雷风烈必变,安得不畏?”将闻言失缘故,轻轻掩饰过了。A遂不疑B。

26、以上情节选自《 》,作者是 ,这一情节可以概括为 。

27、文段中A、B分别是谁?反应了各自怎样的心理?
  
二、作文
(1)半命题作文(补全题目后作文)
题目: ,你好吗?
(2)阳光收集在瓶子里,瓶子便有了温暖;阳光收集在心里,内心便有了爱。如果经常收集阳光,我们的内心也便有了阳光的普照,滋润着爱的大地。
请以“收集阳光”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参考答案:
一、阅读
(一)积累与运用
1、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2、野渡无人舟自横。
3、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4、人比黄花瘦。
5、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6、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7、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8、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9、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10、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11、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符合要求即可。
12、老马识途 白驹过隙 老骥伏枥 马到成功
(二)文言文阅读
13、丘,仲尼 春秋 儒
14、通”悦”愉快 恼怒 通“汝”你 通智智慧
15、16 略
17、全,全部/更加/谁
18、自从我有了颜回,学生们更加亲近我。
19、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20、做一个有学问,知书达理的人。

(三)现代文阅读
21、文中的孙老师“待人处事也无可挑剔”,这体现在哪些方面?体现在两个方面:⑴学生起立后,他总要鞠躬还礼⑵最讲信用,答应学生什么事,总值做到22、本文写孙老师,采用了概括叙述与具体描述相结合、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请结合选文的有关内容对此作简要的分析。 先概括介绍孙老师“待人处事也无可挑剔”,再叙写一件事具体说明“无可挑剔”。写孙老师的鞠躬,写他抱歉的话,这是正面描写;写学生坚信孙老师“一定会回来”,是对孙老师的侧面描写。多种手法,相辅相成,使人物形象个性鲜明,真实感人。 23、“那个下午,孙老师的鞠躬一直深深地印在我的记忆里”,将句子中的“印”换成“留”好不好?为什么?不好。“印”字突出了孙老师的鞠躬给“我”留下深刻的记忆,不可磨灭,用“留“字显得平淡。24、本文开头便介绍说“孙老师最讲信用”,后来,他因家属出车祸,依然恪守信用,赶回来给学生上课。作者写这件事仅仅告诉我们“孙老师最讲信用”吗?请就此对孙老师的为人做一点评价。作者用孩子的眼光来看他们的孙老师,用孩子的口吻来评价他们的孙老师,他们的“讲信用”包涵了丰富的内容。孙老师是在失去家属的情况下坚持给学生上课的,这不仅仅是讲信用的问题,更反映了他的敬业态度和奉献精神。25、如果你是孙老师所教的这个班级的学生,望着孙老师匆匆远去的背影,此时此刻你会想些什么?请结合上文展开合理想像,写一段反映心理活动的文字(30字左右)。此题答案开放。可以表达自己对孙老师的感激之情、畅想孙老师的行动对自己的影响、表示对孙老师家属的祝福等。26、三国演义 罗贯中 青梅煮酒论英雄27、A曹操B 刘备 曹操试探刘备 刘备掩饰自己,韬光养晦。
七 年 语 文(长春版)
第一学期教与学调研测试
一、知识与运用积累(18分)
(一)名句积累与运用。(14分)
1.羁鸟恋旧林, 。(陶渊明《归园田居》)
2. ,锁清秋。(李煜《相见欢》)
3.窈窕淑女 。(《诗经》)
4. ,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
5. ,海不厌深。(曹操《短歌行》)
6.孔子认为学习和思考的关系是 , 。
7.《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诗中,委婉地让杜少府排解开缠绵悱恻的感情的名句是 , 。
8.《木兰诗》中表现木兰谢绝高官的句子是:
, 。
9.写出两句描写优美的自然风光的古诗名句,并写出作者或出处。
诗句: , 。
出处或作者: 。
10.将词语中正确的字工整地写在( )内(2分)
 lài cuì sè sè
万( )俱寂 鞠躬尽( ) 茅( )顿开 十分羞( )
11.常识判断,正确的画“√”错的画“×”(2分)
A《最后一课》——小说——都德——德国人。       ( )
B《傻 瓜》——散文诗——屠格涅夫——俄国人。    ( )
C《不会叫的狗》——童话——贾尼·罗大里——意大利人。 ( )
D《犀粪蜣》———科普文——法布尔——德国人。     ( )
二、阅读(45分)
(一)课内文言文阅读(11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小石潭记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12.解释加点词语:(2分)
水尤清洌 潭中鱼可百许头
悄怆幽邃 隶而从者
13. 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抓住了小石潭的哪些特点?作者对小石潭的整体感受是什么?(3分)
顺序:
特点:
感受:
14. 文章前面写“心乐之”,后面又写“悄怆幽邃”,一乐一忧似难相容,该如何理解?(2分)

15. 写游鱼一节,极为细腻传神,游鱼表现出怎样的情态?“似与游者相乐”展示了怎样的境界?(4分)
情态:
境界: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5分)
阅读《管宁割席》,回答问题
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观.宁割席分座,曰:"子非吾友也.”
16.解释下列词语中的加点字。(1分)
①捉而掷( ) ②宁读如故( )
17.从文中可以看出管宁具有怎样的优秀品质?(2分)


18.读过此文后,你有什么感想?(2分)

(三)现代文阅读(17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心田上的百合花开
[台湾]林清玄
(1)在一个偏僻遥远的山谷里,有一个高达数千尺的断崖。不知什么时候,断崖边上长出了一株小小的百合。
(2)百合刚刚诞生的时候,长得和杂草一模一样。但是,它心里知道自己并不是一株野草。
(3)它的内心深处,有一个内在的纯洁的念头:“我是一株百合,不是一株野草。唯一能证明我是百合的办法,就是开出美丽的花朵。”
(4)有了这个念头,百合努力地吸收水分和阳光,深深地扎根,直直的挺着胸膛。
(5)终于在一个春天的清晨,百合的顶部结出了第一个花苞。
(6)百合的心里很高兴,附近的杂草却很不xiè,它们在私底下嘲笑着百合:“这家伙明明是一株草,偏偏说自己是一株花,我看它顶上结的不是花苞,而是头脑长瘤了。”
(7)公开场合,它们则讥讽百合:“你不要做梦了,即使你真的会开花,在这荒郊野外,你的价值还不是和我们一样。”
(8)偶尔也有飞过的蜂蝶鸟雀,它们也会劝百合不用那么努力开花:“在这断崖边上,纵然开出世界上最美丽的花,也不会有人来欣赏呀!”
(9)我要开花,是因为我知道自己有美丽的花;我要开花,是为了完成作为一株花的庄严使命;我要开花,是由于自己喜欢以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不管有没有人欣赏,不管你们怎样看我,我都要开花!”
(10)在野花和蜂蝶的bǐ夷下,野百合努力地释放内心的能量。有一天她终于开花了,她那灵性的白和秀挺的风姿,成为断崖上最美丽的颜色。
(11)这时候,野草和蜂蝶都再也不敢嘲笑它了。
(12)百合一朵一朵的盛开着,花朵上每天都有晶莹的水珠,野草们以为那是昨夜的露水,只有百合自己知道,那是极欢喜所结的泪滴。
(13)年年春天,野百合努力地开花.结籽。它的种子随着风,落在山谷.草原和断崖边上,到处都是开满洁白的野百合。
(14)几十年后,远在百里外的人,从城市,从乡村,千里迢迢赶来欣赏百合开花。许多孩童跪下来,闻嗅百合花的芬芳;许多情侣互相拥抱,许下了“百年好合”的誓言;
无数的人看到这从没见过的美,感动的落泪,触动内心那纯洁温柔的一角。
(15)那里,被人称为“百合谷地”。
(16)不管别人怎么欣赏,满山的百合花都谨记着第一株百合的教导:
(17)“我们要全心全意默默地开花,以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
19.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拼音填写汉字(4分)
①闻嗅( ) ②脑瘤( ) ③不 xiè( ) ④ bǐ 夷( )
20.断崖边上的小百合,它的心愿是什么?为此它做出了怎样的努力?(2分)


21.面对杂草的讥讽与蜂蝶鸟雀的劝说,百合是怎样做的?这表现她怎么样的精神?(4分)

22.根据文意属对:(2分)
上联:小百合执着追求奉献花香与山谷
下联:
23.对文章的标题,你是如何理解的?(2分)


24.由此文你能联想到哪一句俗语?结合你对本文的理解谈一谈你受到了哪些启示?(3分)


(四)名著阅读(3分)]
阅读下列情节回答问题:
操曰:“适见枝头梅子青青,忽感去年征张绣时,道上缺水,将士皆渴;吾心生一计,以鞭虚指曰:‘前面有梅林。’军士闻之,口皆生唾,由是不渴。今见此梅,不可不赏。又值煮酒正熟,故邀使君小亭一会。”
25.这个选段是曹操对刘备讲述以前征张绣时的一件往事,写出由这个故事留传下来的一个成语。(1分)

27.众军士为什么听了曹操的话行军中就能够摆脱口渴?(2分)

三、综合实践:(6分)
28.四大名著是中学生必读书籍,但是有的中学生还没有意识到读书的重要性,请你在此写一段100字的话,推荐这四部或者其中的一部书。











四、29.写作(40分)
1.题目: ①母爱(或父爱),触动我的心灵
②给     的一封信(符合书信格式)
2.要求: ①两个题目任选其一。
②作文中请不要出现真实姓名,人名可用“啊华”代替。
③选择你最擅长的文体,恰当的表达方式,抒写你最真实的情感。
④书写认真,力求工整美观,500字.左右。
初一二期语文月考试卷(二)
一、基础知识、基本能力(14分)
(一)从下列各组注音中选出完全正确的一项(2分)( )
A含蓄(xù ) 鞠躬(jǖ ) 亘古 (gèn  ) 哽咽 (yàn)
B瞬息(shùn )延绵(yàn ) 宰割(zǎi ) 钦佩(qīn )
C深邃(suì ) 赫然(hè ) 炽热(chì ) 气氛 (fēn )
D污秽(suì ) 冗杂(rǒng ) 嗔视(chēn )吞噬 (shì )
(二)给下列成语填空并解释所填的词(4分)
A( )而不舍: B 人迹( )至
C义愤填( ): D ( )尽心血:
(三)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2分)( )
A他一来就谈起巴黎的事情,讲述着这个贪图享受、寻欢作乐并十分活跃愉快的巴黎。 。
B我认识奥本海默时他已四十多岁了,已经是妇孺皆知的人物了。
C一条浩浩荡荡的长江大河,有时流到很宽阔的境界,平原无际,回环曲折。
D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
(四)古诗默写填(6分)
1 、云从窗里出。 (《山中杂诗》吴均)
2、江山代有才人出,     (《论诗》赵翼)  
3 ,送儿还故乡。(《木兰诗》)
4、古代送别诗中有很多名句流传千古,请写出一组对偶句。

5、写出一句你最欣赏的宋词中的名句。
二、阅读
(一)文言文 阅读并回答(20分)
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处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必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未几,夫 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1本文选自清朝 编的笔记小说 作者是 朝的 (2分)
2解释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2分)
(1)会宾客大宴 (2)众妙毕备
(3)虽人有百手 (4)奋袖出臂
3第一段中起统领全文作用的一个词是 。(2分)
4用浪线画出第2、3、4、段中侧面描写的句子,并写出这些句子的作用。
(4分)
5文章开头结尾都提到“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其作用是什么?
(2分)
6本文的主要内容应如何概括?
(2分)
7口技艺人的精湛的表演对你有什么启发?
(2分)
8默读“匡 衡 字 稚 圭 勤 学 而 无 烛 邻 舍 有 烛 而 不 逮 衡 乃穿
壁 引 其 光 以 书 映 光 而 读 之”然后为之画线断句。(2分)
9第8题中内容可以概括为一个成语典故,它是 ,常用来形容
(2分)
(二)现代文 阅读并回答(24分)
我的早年生活
丘吉尔
(1)“每个人都是昆虫,但我确信,我是一个萤火虫。”
(2)刚满十二岁,我就步入了“考试”这块冷漠的领地。主考官们最心爱的科目,几乎毫无例外地都是我最不喜欢的。我喜爱历史、诗歌和写作,而主考官们却偏爱拉丁文和数学,而且他们的意愿总是占上风。不仅如此,我乐意别人问我所知道的东西,可他们却总是问我不知道的。我本来愿意显露一下自己的学识,而他们则千方百计地揭露我的无知。这样一来,只能出现一种结果:场场考试,场场失败。
(3)我进入哈罗公学的入学考试是极其严格的。校长威尔登博士对我的拉丁文作文宽宏大量证明他独具慧眼,能判断我全面的能力。这非常难得,因为拉丁文试卷上的问题我一个也答不上来。我在试卷上首先写上自己的名字,再写上试题的编号“1”,经过再三考虑,又在“1”的外面加上一个括号,因而成了(1)。但这以后我就什么也不会干了。我干瞪眼没办法,在这种惨境中整整熬了两个小时,最后仁慈的监考老师总算收去了我的考卷。正是从这些表明我的学识水平的蛛丝马迹中,威尔登博士断定我有资格进哈罗公学上学。这说明,他能通过事物的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他是一个不以卷面分数取人的人,直到现在我还非常尊敬他。
(4)结果,我当即被编到低年级最差的一个班里。实际上,我的名字居全校第三。而最令人遗憾的是,最后两位同学没上几天学,就由于疾病或其他原因而相继退学了。
(5)在这种尴尬的处境中,我继续待了近一年。正是由于长期在差班里待着,我获得了比那些聪明的学生更多的优势。他们全都继续学习拉丁语、希腊语以及诸如此类的辉煌的学科,我则被看作是个只会学英语的笨学生。我只管把一般英语句子的基本结构牢记在心——这是光荣的事情。几年以后,当我的那些因创作优美的拉丁文诗歌和辛辣的希腊讽刺诗而获奖成名的同学,不得不靠普通的英语来谋生或者开拓事业的时候,我一点也不觉得自己比他们差。自然我倾向让孩子们学习英语。我会首先让他们都学英语,然后让聪明些的孩子们学习拉丁语作为一种荣耀,学习希腊语作为一种享受。但只有一件事我会强迫他们去做,那就是不能不懂英语。
(6)我一方面在最低年级停滞不前,而另一方面却能一字不漏地背诵麦考利的1200行史诗,并获得了全校的优胜奖。这着实让人觉得自相矛盾。我在几乎是全校最后一名的同时,却又成功的通过了军队的征兵考试。就我在学校的名次来看,这次考试的结果出人意料,因为许多名次在我前面的人都失败了。我也是碰巧遇到了好运——在考试中将要凭记忆绘一张某个国家的地图。在考试的前一天晚上我奖地球仪上所有国家的名字都写在纸条上放进帽子里,然后从中抽出了写有“新西兰”国名的纸条。接着我就大用其功,将这个国家的地理状况记得滚瓜烂熟。不料,第二天考试中的第一道题就是:“绘出新西兰地图。”
(7)我开始了军旅生涯。这个选择完全是由于我收集玩具锡兵的结果。我有近1500个锡兵,组织得像一个步兵师,还下辖一个骑兵旅。我弟弟杰克统领的则是“敌军”。但是我们制定了条约,不许他发展炮兵。这非常重要!
(8)一天,父亲亲自对“部队”进行了正式的视察。所有的“部队”都整装待发。父亲敏锐的目光具有强大的威慑力。他花了20分钟的时间来研究“部队”的阵容。最后他问我想不想当个军人。我想统领一支部队一定很光彩,所以我马上回答:“想。”现在,我的话被当真了。多年来,我一直以为父亲发现了我具有天才军事家的素质。但是,后来我才知道,他当时只是断定我不具备当律师的聪慧。他自己也只是最近才升到下议院议长和财政大臣的职位,而且一直处在政治的前沿。不管怎样,小锡兵改变了我的生活志向,从那时起起,我的希望就是考入桑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再后来,就是学军事专业的各项技能。至于别的事情,那只有靠自己去探索、实践和学习了。
1.给加 点字注音(4分)
几乎( ) 显露( )尴尬( )( )开拓( )
2、在“考试这块领地”丘吉尔与社会有哪些矛盾?
(2分)
3作者怎样描述自己答拉丁文试卷时的情形   ( 3分)
4、作者对威尔登博士“直到现在还非常尊重”的原因是什么?
(2分)
5在教过你的老师中哪位老师令你一直非常尊重?原因是什么
(2分)
6作者是怎样认识自己在哈罗公学的处境的?
(2分)
7作者又是怎样对待自己在哈罗公学的处境的?
(2分)
8从文中(2)、(7)、(8)段中可以看出作者早年生活中的爱好、志趣、理想分别是什么?
(3分)
9你从作者早年的生活中得到哪些有益的启示
(4分) 三、写作 (42分)
(一)对对联:上联 下联:百年树人。
(二)作文:
1那次,我学会了
2 我想对你说
3以《我的早年生活》为材料,自拟文题作文
要求:以上三题任选其一,文题1、2在空白处填上适当的词语,文章要有真情实感,规范书写。
四、附加题:古诗词默写填空:
1、庄生晓梦迷蝴蝶, (李商隐《锦瑟》)
2 ,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离思五首》)
3 ,花月正春风。 (李煜《望江南》)
4、两情若是久长时, 。(秦观《鹊桥仙》)
5两位好友分之际,其中一位引王博《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诗句相赠

6苏轼的《水调歌头》中“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和李白《把酒问月》中相似的句子是
7诗人常借花草树木抒发感情,写出古诗中和“花”、“草”、“树”有关的诗句及作者
花: 作者
草: 作者
树: 作者
五、课外阅读填空:
1、《三国演义》第一百回是:汉兵劫寨破曹真,武侯斗阵辱仲达。其中的武侯和仲达分别指的是谁
2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