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67张PPT)
景美 人美 情意美
——社戏
社戏
1.感知旧时江南水乡村民的生存状态,理解当地淳朴、和睦、善良的民风民俗。
2.理解课文的儿童叙述视角,体会作者对早年乡村生活的留恋之情。
3.理解文中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
4.领悟鲁迅作品的语言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特点。
学习目标
童年——美好难忘
回忆——浪漫徜徉
民俗——文化传承
童年是一枚小小的铃铛,不管春夏与秋冬,永在记忆深处……
今天我们将追寻鲁迅童年生活中的一段难忘的经历。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被誉为“民族魂”。1918年5月,他首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热风》《且介亭杂文》等。
作者介绍
短篇小说《社戏》写于1922年10月,当时辛亥革命已经过去10余年,但由于革命不够彻底,当时的中国仍处于封建军阀的统治之下,战乱依旧,民不聊生,社会混乱。目睹此情此景,鲁迅深有感触。
社会黑暗,农民痛苦,使他自然回忆起心中保留的一块净土——平桥村。那里有外祖母的慈爱,也有纯朴善良农民的抚爱,更有热情能干的小伙伴们的友爱,那里还有一片可以摆脱封建教育和封建伦礼观念的自由天地。他热爱农村,热爱劳动人民,热爱农村孩子,向往美好自由的生活,这种思想感情容于融于作品中。
写作背景
在这期间,鲁迅写了不少回忆故乡的作品,这些作品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通过可爱的故乡与黑暗的社会的对比,表达自己对光明前景的向往和人与人之间淳朴关系的追求。《社戏》就是其中的一篇。
《社戏》取材于作者的童年生活,采用回忆的形式,用第一人称写就。但不是作者的自传,而是在生活基础上的艺术概括。原文写了“我”二十年来三次看戏的经历:两次是辛亥革命后在北京看戏,一次是少年时代在浙江绍兴小村看社戏。课文节选的是看社戏部分。
小说: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情节的展开和环境的渲染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小说的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文体知识
关于社戏
“社”,原指土地神,后指土地庙,在绍兴一带,社是一种区域名称。社戏就是社中每年所演的“年规戏”。
惮 ( ) 潺 ( )
撮 ( ) 棹 ( )
撸 ( ) 桕 ( )
归省( ) 撺掇( )
凫水( ) 行辈 ( )
欺侮( ) 蕴藻( )
家眷( ) 皎洁 ( )
xǐng
dàn
cuō
fú
wǔ
juàn
háng
zhào
cuān duo
chán
yùn zǎo
jiǎo
字词积累
lǔ
jiù
字音标识
偏僻( )
照例( )
pì
欺侮( )
絮叨( )
宽慰( )
嘱咐( )
怠慢( )
凫水( )
踊跃( )
宛转( )
皎洁( )
纠葛( )
lì
wǔ
xù dɑo
wèi
zhǔ
dài
fú
yǒnɡ
wǎn
jiǎo
jiū
·
·
·
·
·
·
·
·
·
·
·
·
·
字形易错。
字音易错。
字形辨析
掇( )撺掇
duo
辍( )辍学
缀( )点缀
棹( )棹船
zhào
淖( )泥淖
掉( )掉进
chuò
zhuì
nào
diào
注意“掇”字在“撺掇”“拾掇”等词中读轻声。
词语理解
【归省】指出嫁的女儿回娘家看望父母。
【行辈】排行和辈分。
【撺掇】从旁鼓动人做某事。贬义词。常用于口语。
【踊跃】形容情绪热烈,争先恐后。
【漂渺】就是“缥缈”,指隐隐约约,若有若无。
【屹立】像山峰一样高耸而稳固地立着。
【装模装样】常写作“装模作样”。故意做作,装出某种样子给人看。
词语理解
【怠慢】冷淡待人,客套话,表示招待不周。
【潺潺】形容溪水、泉水等流动的声音。
【凫水】游泳。凫,在水里游。也有“野鸭”的意思。
【弄潮】在潮水中搏击、嬉戏。
整体感知
1.本篇文章主要写了什么事件?
本课主要写了“我”随母归省小住平桥村时,夜晚航船去赵庄看戏的事情。
2.依据故事的发展,本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一、(1-3)平桥村是我的乐土
二、(4-30)写到赵庄看社戏的全过程
三、(31-40)看戏后的余波
3.本文的线索是什么?文章是按照什么思路来写的?
线索:到赵庄看戏。
文章按照“盼看社戏”—“去看社戏”—“怀念社戏”的思路来划分段落。
4.文中的迅哥儿是鲁迅吗?
不是。本文是小说,作者取材于自己的童年生活,却在生活基础上进行了艺术概括。
5.课文写了哪几件事?哪些事是详写?哪些事是略写?
①随母亲归省,小住平桥村;
①②⑦。
详写的是:
③④⑤⑥;
略写的是:
⑦六一公公送豆。
⑥看社戏后归航偷豆;
⑤看社戏;
④夜航去看社戏途中;
③看社戏前的波折;
②钓虾放牛的乡间生活;
课文选材安排上,为什么有的情节详写?有的情节略写?
因为文章主要写看社戏,所以,看社戏前的波折,夜航去看社戏途中,看社戏,看社戏后归航偷豆等详写;其他情节与看社戏关系不大,所以略写。
通读全文,用四字短语概括本文所写的几件事并说说哪几件事详写,为什么这样安排?(并填写课后习题—思考探究)
平桥概况
伙伴游玩
无船出行
夏夜行船
赵庄看戏
停船吃豆
月夜归航
再谈吃豆
详写
对自由、快乐生活的向往
6.本文情节跌宕起伏,请指出下列情节的起伏情况,并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平桥概况
伙伴游玩
无船出行
夏夜行船
赵庄看戏
停船吃豆
月夜归航
再谈吃豆
伏
起
起
起
余波
伏
好处:使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
合作探究
1.随母亲小住平桥村与写看社戏有什么关系
①交代了看社戏的时间、地点、机缘;
②引出了同去看社戏的人物——乡间生活的小朋友;
③还交代了“乐土”中的乐事,为下文写“我在那里所第一盼望的——看社戏做了重要的铺垫。同时,平桥村的生活也是作者所深深怀念的。
第一部分
2.平桥村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我”为什么称它为乐土?
平桥村是一个离海边不远,极偏僻的,临河的小村庄;住户不满三十家,都种田,打鱼,只有一家很小的杂货点。
(1)我在这里不但得到优待,又可以免念“秩秩斯于幽幽南山”了;
(2)许多小朋友伴我来游戏,掘蚯蚓,钓虾,放牛;
(3)没有封建礼教的约束,人人平等;
(4)可以去赵庄看戏。
这嘲笑是善意的,实际是鼓励“我”大胆些、勇敢些。“我”怕牛,还因此被嘲笑,却还是跟着去放牛,哪怕去了只是“远远地跟着,站着”,可见“我”是多么愿意和这些小朋友放牛,自有一种很浓的乐趣。
3.放牛时,小朋友全都嘲笑“我”,为什么“我”还觉得这是“乐土”
1..课文第4—9段写戏前风波尤为精彩,标记出去看戏前的三次起伏。
盼望看戏
叫不到船
八叔船回
大人有工作
伙伴同去
怕孩子不可靠
写包票
第二部分
2.感受下列句子中的童真童趣,体会作者的心理。
“到下午,我的朋友都去了,戏已经开场了,我似乎听到锣鼓的声音,而且知道他们在戏台下买豆浆喝。”
“我”非常想去看社戏,但又不能去,于是想象社戏表演的情景,以及看戏人喝豆浆的情景,表现了一个孩子的悲伤、失落的情绪。
3.体会作者写看戏前三次起伏的好处。
戏前风波的三次起伏,写出“我”在希望与失望中交替的煎熬与惊喜,生动表现了“我”盼望看戏的热切心情,衬托下文没看到盼望中的精彩社戏时的无趣、失望,为后面的败兴而归埋下了伏笔。
4.当我可以去看戏后,作者写道“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揣摩这个句子的好处。
“我”既然可以出门看社戏了,心情变好了。“忽而”表明孩子的心情易于突变,“轻松”“舒缓”与前面看戏不成而沮丧的心情完全不同。“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是夸张手法,非常形象地表明“我”的心情无限之好。
5.我去看社戏出发之后,表示朋友们开船动作的词有哪些?这些动词有什么好处?
动词:跳、拨、点、磕、架
作用:表现小伙伴们驾船熟练敏捷的技巧、勤劳能干的性格和去看戏时的愉快的心情。
6.作者从哪些感官写看戏途中景物的?
视觉:碧绿的豆麦、淡黑起伏的连山、朦胧的月色、依稀的赵庄、几点渔火。
听觉:潺潺的水声,小伙伴的说笑、嚷声,远处的歌吹”。
嗅觉:豆麦和水草的“清香”。
触觉:扑面地吹来。
感觉: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7.写看戏途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有何好处?
不仅表现了小伙伴们友爱、能干的优秀品质,而且通过我的嗅觉、听觉、视觉、想象四方面对平桥村优美景色的描写,热情地歌颂了美好的自然风光。
8.在作者笔下,“我”所急切要看到的戏好看吗?为什么?
①想看铁头老生翻筋斗,但那老生却没翻。
②想看“蛇精”和“跳老虎”,但是等了许多时都不见。
③最怕看“老旦”,然而“老旦终于出台了”,并不停地唱着。
④文中孩子们“喃喃的骂”“不住的吁气”“打起呵欠来”等。
正面描写
侧面描写
不好看
9.体会“我不喝水,支撑着仍然看,也说不出见了些什么,只觉得戏子的脸都渐渐的有些稀奇了,那五官渐不明显,似乎融成一片的再没有什么高低。”一句中作者的心理。
儿童对看戏很有兴趣,但在夜间容易犯困,所以台上戏子的形象变得模糊,这里真切地描写出了儿童看戏的精神状态,富有奇趣。
10.看好戏的强烈愿望没有得到满足,但是,心情却没有变化,仍然是充满了诗意。这是为什么呢?
关键不在看戏,而在看戏的过程中的人。作家为之感动的不完全是戏,而是这些陪着他来看戏的小伙伴,是他们看戏前的主动、慷慨,水路上的能干,看戏时的兴致,甚至他们的骂人、牢骚、失望都是美好的。
11.看社戏回家的路上,发生了哪些趣事?
偷阿发家和六一公公家地里的罗汉豆。
在八公公船上煮豆吃。
12.写归航偷豆要表现什么?
偷豆这一情节,表现了农家少年的天真、热情、纯朴和稚气。正是因为偷豆吃的童心和野趣,才使普通的罗汉豆有了无比的美味,才使“我”终身难忘。
你如何理解“偷”罗汉豆这一行为?
“偷”中凝结着小朋友们诚恳待客的热情,“偷”中跳动着小朋友们纯洁无私的心,“偷”中反映着小朋友们周到细致、天真纯朴的天性。“偷”,一改一般意义上的“品德败坏、遭人唾弃”的意义,而成为一种热情的、无私的、天真质朴的“偷”,“偷”出了情趣,“偷”出了欢乐。
当“我”看不成戏,“急得要哭”时,他马上能想出“好主意”,并且能举出让“外祖母和母亲也相信“的理由。 ——心细如发,聪明伶俐
铁头老生夜晚不翻筋斗,让“我”很失望,双喜又用“谁肯显本领给白地看”来安慰“我”。 ——大哥哥般的亲切体贴
当老旦唱个没完没了,大家都已经厌倦但又不好说回去的时候,又是他提议回家。 ——能拿主意,表现了双喜在孩子们中的地位
回程时大家偷阿发家的豆,双喜以“再多偷,倘给阿发的娘知道是要哭骂的”为由劝止大家。 ——考虑周全、为他人着想
13.整个看戏的过程中,双喜令人喜爱并难以忘怀,结合文章内容说一说双喜是一个怎样的人?
双喜是一个聪明能干、亲切体贴、善解人意的孩子,他考虑周全,充满自信,有组织才能和号召力,是孩子们的领袖。
1.六一公公对自家罗汉豆被偷这件事有怎么的反应?
刚开始怪孩子们踏坏了不少,得知是请客人吃,说是应该的,还送了很多罗汉豆到我家里。
第三部分
2.你认为六一公公是个怎样的人?结合文章内容说一说。
对于孩子们偷他的豆,只是责备“不肯好好的摘,踏坏了不少”,听说摘豆是为了请客,马上说“这是应该的”。——他不是吝啬之人
后来他又亲自送豆。 ——热情好客
“我”夸了他一句,他竟非常感激起来。 ——老实厚道的农民本色
3.豆是很普通的豆,戏也是让“我”昏昏欲睡的戏,但是文章最后却说是“好豆”“好戏”,对此你是怎样理解的?
“我”所难忘的是平桥村的环境和乡民。此地有美丽的风光、自由的空气,还有朴实、率真的老人和孩子,人与人之间有着亲密和谐的关系。“我”还目睹了他们的劳动本领、办事能力。这一切都是“我”童年未曾见到过的,在后来的人生路途中也很少再见到。由于这种心理的、情感的因素,让“我”觉得那晚的戏是“好戏”,那晚吃的豆是“好豆”。另一方面,早年在平桥村短暂的生活片段,留下的不仅是一些记忆,更是一种情感。时间越久,这种记忆中的影像越珍贵,所以作者赞之以“好豆”“好戏”。
4.联系文章内容说说你对桂生、阿发、六一公公这几个人物的印象。
桂生因没有给“我”买到豆浆,要给“我”舀一瓢水来喝;为补偿对“我”的歉意,他想出了偷罗汉豆的主意,可见他的热忱。 阿发建议小伙伴们偷摘自家的豆。他多么纯真无邪、憨厚无私。 六一公公只对小伙伴们摘豆“踏坏了不少”表示惋惜,这是劳动人民珍爱劳动成果的本色;他亲自给“我”送罗汉豆,又表明他的淳朴、好客。
景物描写赏析
从视觉、嗅觉、触觉角度写出了两岸的景象和迷人的月色,描绘了一幅水乡月夜美景图。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
夏夜行船
这是一个儿童眼中的景物描写,非常有诗意。“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是儿童才有的想象。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以动写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船行之快,说明小伙伴们熟练敏捷的驾船技巧和“我”去看社戏时的急迫、兴奋的心情。
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
夏夜行船
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从视觉和听觉角度写快到赵庄了。“似乎”“或者”“也许”都表示猜测,提示可能是错觉,与下文相呼应。
夏夜行船
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从听觉角度写出了自己为音乐所陶醉。“自失”指听得出神,忘记了自己,这是被美丽的夜景陶醉了。
夏夜行船
夏夜行船——调动多种感官和修辞手法描绘江南水乡月下行船的美丽景色,表现作者去看社戏的愉快心情。
夏夜行船
月还没有落,仿佛看戏也并不很久似的,而一离赵庄,月光又显得格外的皎洁。回望戏台在灯光中,却又如初来未到时候一般,又漂渺得像一座仙山楼阁,满被红霞罩着了。吹到耳边来的又是横笛,很悠扬;我疑心老旦已经进去了,但也不好意思说再回去看。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戏台在红霞笼罩下时隐时现,如同画上仙境一般美丽动人。从视觉、听觉方面写出了我对赵庄的依恋之情。
月夜归航
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连夜渔的几个老渔父,也停了艇子看着喝彩起来。
这是半想象、半纪实的描写,同时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船行之快,从侧面衬托孩子们的驾船技术高超和欢快的心情,也表现了孩子极富浪漫色彩的想象力。
月夜归航
月夜归航——景美,船快
月夜归航
美
景 美
情意美
人 美
1.景物描写极具特色
作者采用写意笔法,从色彩、气味、声响等方面,描绘了月夜行船、船头看戏、月下归航等几个画面,情景交融,充满水乡特色。作者还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增强了景物的描写效果。
2.人物描写非常成功
作者写了一群淳朴可爱的农村少年,最突出的是双喜。他聪明、能干、善解人意,富有同情心,而且反应灵敏,考虑周到,办事果断,充满自信,又有组织才能和号召力,是孩子们的领袖。作者还描写了一个淳朴厚道的乡民——六一公公。
3.围绕中心选材,详略得当
“看戏”这一部分写得最详细,如看社戏之前遇到的波折和转机,看社戏后深夜归航的情景等,详写这些内容,是为了着重表现农村劳动人民的诚恳、无私、善良等特点。
艺术特色
分析表达方式
文中运用各种写作手法来表现人物,塑造了一些“我”童年时代遇到的热情的伙伴和淳朴的乡民形象,平桥村老老少少那种淳朴、善良、真挚的感情以及人与人之间和谐亲密的关系让“我”念念不忘。而作者在叙述事件的过程中,融合了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请同学们以本文所写的某件事为例,具体分析这些表达方式各自的作用。
示例一:第1段,讲述了“我”的外祖母的家乡平桥村的情况,用的都是描叙语句,大概说了几件事:一是“我们鲁镇的习惯”,二是“我”随母亲来平桥村的缘由,三是平桥村的地理概貌、村民状况。层次非常清楚,语言非常简略。“但在我是乐土:因为我在这里不但得到优待,又可以免念‘秩秩斯干幽幽南山’了”,是充满感情的议论语句,尤其是“乐土”二字分外醒目,表达了“我”对平桥村的热爱和怀念,以及对自己在城里读书生活的厌倦。
示例二:课文最后两段,讲述了“我”再次吃豆的经历和感觉。六一公公不仅不指责孩子们偷豆,反而给“我”家送来新豆,并且夸奖“我”有见识,说明他这个人除了心地善良外,还有一些可爱的虚荣心,想博得他人的夸赞。最后一段关于吃豆的议论,是全文的总结性议论,表达了“我”的内心想法——“我”觉得那夜的豆好吃,觉得那夜的戏好看,是因为有那种特殊的经历,让“我”感到新鲜、愉快。这一议论句起着点明主旨的作用。
阅读《社戏》选入教材时删减的部分内容。说一说作者在北京两次看戏的感受如何。
第一次看戏:戏文已经开场了,在外面也早听到冬冬地响。我们挨进门,几个红的绿的在我的眼前一闪烁,便又看见戏台下满是许多头,再定神四面看,却见中间也还有几个空座,挤过去要坐时……用了心,才听到他是说“有人,不行!”……原来是一条长凳,然而他那坐板比我的上腿要狭到四分之三,他的脚比我的下腿要长过三分之二。我先是没有爬上去的勇气,接着便联想到私刑拷打的刑具,不由的毛骨悚然的走出了。
第二次看戏:身边的胖绅士的吁吁的喘气,这台上的冬冬喤喤的敲打,红红绿绿的晃荡,加之以十二点,忽而使我省悟到在这里不适于生存了。我同时便机械的拧转身子,用力往外只一挤,觉得背后便已满满的,大约那弹性的胖绅士早在我的空处胖开了他的右半身了。我后无回路,自然挤而又挤,终于出了大门。
作者在看戏的叙述中多次写到“挤”。物如刑具那样令人望而生畏,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是冷漠疏离得令人窒息。狭窄拥挤的生存空间、喧嚣噪乱的环境气氛使得“我”几乎失去了做人的生趣。拥挤中的孤独、热闹中的凄凉,在两次看京戏过程中体现得淋漓尽致。这两次看戏,透露出一种沉重的压抑感。
从《社戏》全文来看,作者抑前扬后,甚至将叙述视角由成人转换成儿童。课本选文与删节内容有何异同?
三场戏都枯燥乏味,都没看到什么,看戏的“我”三次都中途退场,但心情意绪、表达方式却截然不同。两次看京戏都窝窝囊囊心绪极坏,而看社戏却是意趣盎然永生难忘;描述“我”在北京戏园中的感受时用杂文手法,语言尖刻带有讽刺性;而在回忆看社戏时,使用的是浪漫主义的叙述方式和优美的抒情散文式笔调,字里行间荡漾着诗情画意。
探查作品思想
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社戏》不仅仅是在写一群天真无邪的少年驾着轻舟往赵庄看社戏的事件,而是一个在城市流浪多年、饱经世事沧桑的成年人在描绘记忆中理想的农村画卷。“我”在平桥村这片理想“乐土”感受到的朴实真挚的友情、和谐质朴的民风、温馨甜美的风光等等一切自由与美好,都在针刺苦难的现实,都在表达对中国社会和中国农民生存状态的期望,它的本质与《呐喊》中其他篇章如《狂人日记》《故乡》《孔乙己》等是一脉相连的。
本文通过叙述“我”童年时与农村孩子看社戏的美好往事,展示了农村自由天地中充满诗情画意的儿童生活画卷,刻画了一群栩栩如生的农家孩子形象,表现了劳动人民淳朴善良、友爱无私的美好品质,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厚情感和对童年美好生活的怀念之情。
小说主题
看戏后
看戏前
看戏时:
伙伴游玩(乡间生活)
平桥概况(随母归省)
无船出行(戏前风波)
夏夜行船
赵庄看戏(船头看戏)
深夜返回(月夜归航)
停船吃豆(偷豆煮豆)
再谈吃豆(戏后余波)
追忆童年往事
向往美好生活
板书设计
社戏
布置作业
课余时间阅读鲁迅的《故乡》《孔乙己》《祝福》,感受作者的乡村情结。
你参加过哪些具有乡土特色的民俗活动?试仿照本课所学的写作方法写一个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