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历史上的疫病与医学成就
一、历史上的疫病
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释曰:“疫者,民皆病也。”。
明代医学家吴有性所著《温疫论》是我国论述温疫的专著。他认为“温疫之为病,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感。”
疫病:指由细菌、病毒等强烈致病性微生物感染人体
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历史上重大疫病示意图
思考:人类历史上出现过哪些影响深远的重大疫病?
1.历史上的疫病
天花是由天花病毒引起的一种烈性传染病,因为感染者最后会在脸上留下永久性的瘢痕,故而得名天花。其具有极强的传染性,感染患者通常在3到5天内就会死亡。病人去世以后,病毒依然能存活数月之久。
1.历史上的疫病
彼得二世
拉美西斯五世
路易十五
1.历史上的疫病
鼠疫是一种由鼠疫杆菌借鼠蚤传播为主的烈性传染病。感染者会出现高热、毒血症、呼吸困难等,在面部、腋下、腹股沟长出大肿块,并且皮肤会出现黑斑,因此又被称为“黑死病”,大多会在感染48小时内死去。
1.历史上的疫病
西班牙流感的全球传播示意图
1918~1919年的西班牙流感(最早出现在美国),曾经造成全世界约10亿人感染,全球死亡人数在2000万以上。
2.疫病的特点及影响
思考:归纳历史上的疫病有何特点?给人类社会带来了什么影响?
疫病
传播速度快
波及范围广
持续时间长
死亡率高,危害极大
2.疫病的特点及影响
材料一:公元前323年,亚历山大大帝在巴比伦身染疫病而亡,亚历山大帝国随之土崩瓦解。
材料二:鼠疫带来的人口锐减,没有放过任何群体,……引起劳动力的大量短缺,产生了社会动荡。
——杰里 本特利等《新全球通史》
材料三:鼠疫的肆虐使得人们的基督教信仰陷于崩溃,快乐主义和各种颇具宿命色彩的异教哲学复兴。……而城市当局在面对鼠疫侵犯时,则采取保障食物供应、建议检疫所、招募医生,制定相关行为规范等方式做出反应。
——威廉 麦克尼尔《瘟疫与人》
劳动力短缺,生产停滞
动摇宗教信仰,思想解放
社会动荡,政治更迭
促进公共卫生和医学进步
威胁健康,人口大量死亡
3.古代疫病的防治
(瘟疫治疗与预防之法)沟衢宜打扫清洁,衣服宜浆洗干净,水泉宜早汲,用沙沥过,鱼蔬忌久顿,用冰更佳。房屋大者宜多开窗濬,小者须急放气孔。而尤要者,则厕桶积秽之处,日施细炭屑其上,以解移恶。
——(清)陈虬《瘟疫霍乱答问》
思考:概括材料和图片中瘟疫的治疗与预防之法?
重视公共卫生
古罗马发达的排水设施
东晋葛洪所著《肘后备急方》记载了青蒿对疟疾的治疗作用。
3.古代疫病的防治
为预防天花,中国人首先发明了人痘接种术,在明中期已广泛使用。后传到欧洲,18世纪末,英国医生琴纳将之改进为牛痘接种法。
探索防疫方法
西汉后期,政府对疫病患者进行隔离,“民疾疫者,舍空邸第,为置医药”;
《南齐书》载:“太子与竟陵王子良俱好释氏,立六疾馆以养穷民。”
隋唐时期,寺庙病坊也收治患病的贫民;
宋朝由政府出资兴办免费医疗机构“安济坊”;民间集资创办免费医疗机构“养济院”。
3.古代疫病的防治
设立救治机构
二、中医药的成就
1.战国:扁鹊发明望、闻、问、切四诊法
扁鹊像
2.秦汉时期:中医药学的奠基时代
(1)战国至西汉《黄帝内经》——中医基础理论奠基之作
《黄帝内经》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著作,是古代医家托轩辕黄帝之名而作。
它总结了先秦、秦汉时期的医疗经验和学术理论,运用阴阳五行、天人合一学说,解释人体的生理现象和病理变化,阐明人与自然的联系,是中医基础理论的奠基之作。
《黄帝内经》书影
2.秦汉时期:中医药学的奠基时代
(2)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奠定中医临床学基础
“医圣”张仲景
共16卷,分为“伤寒”“杂病”两部分。
尤其《伤寒论》10卷,专门论述伤寒类急性传染病。分析伤寒的原因、症状、发展阶段和处理方法,创造性地确立了对伤寒病的“六经分类”的辨证施治的原则,奠定中医临床学的基础。
2.秦汉时期:中医药学的奠基时代
(3)东汉华佗创制“麻沸散”和健身方法“五禽戏”
神医华佗
3.隋唐时期:中医药学的大发展
唐朝医学家孙思邈著有《千金方》,集前代诊治经验之大成,是中国第一部临床百科全书,后人尊称他为“药王”。
唐朝政府组织编修《新修本草》(即《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颁布的药典。
“药王”孙思邈
4.两宋时期:针灸学成就显著
5.明朝:李时珍《本草纲目》——东方药物巨典
收录药物 1892种(之前1700多种)
新增药物 374种
记述内容 性、味、主治、用药法则、方剂、配伍、产地、形态、采集、炮制
插 图 1160多幅
收入药方 11096个(之前不到3000个)
字 数 52卷192 万字
6.现代:中医药事业重新焕发生机
在中西医结合方针的指导下,中西医不断总结临床经验;全国广泛设立中医院和中医院校;中医药工作者不断整理中医典籍,开发中成药制剂。屠呦呦团队受到葛洪《肘后备急方》中关于青蒿抗疟记载的启发,从青蒿中分离出青蒿素,对防治疟疾发挥巨大作用。2015年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年代 人物 中医药成就
先秦 战国 扁鹊 发明望、闻、问、切四诊法
秦汉 西汉 《黄帝内经》中医基础理论的奠基之作
东汉 张仲景 《伤寒杂病论》“辨证施治”奠定中医临床学基础
东汉 华佗 创制“麻沸散”“五禽戏”
魏晋 东晋 葛洪 《肘后备急方》记载青蒿对疟疾的治疗作用
隋唐 唐朝 孙思邈 《千金方》中国第一部临床百科全书
唐朝 《唐本草》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颁布的药典
两宋 针灸学成就显著
明朝 李时珍 《本草纲目》集中药学知识之大成“东方药物巨典”
新中国 屠呦呦 发现青蒿素,2015年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中医药成就总结表
三、西医在中国的传播
1.近代西医的进步
17世纪,英国生理学家威廉·哈维著《心血运动论》,揭示血液循环的规律;荷兰人列文虎克手工磨制显微镜观察微生物
18世纪英国医生琴纳发明牛痘接种法
19世纪,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发明巴氏灭菌法;实验药理学创立
1928年,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发现青霉素
2.西医传入中国
澳门白马行医院旧址
原名圣拉法埃尔医院,始建于明朝隆庆三年( 1569年),是中国乃至全亚洲第一家西式医院。
1999年澳门回归后,改为葡萄牙驻澳门总领事馆。
(1)明末清初,西医开始传入中国
(2)鸦片战争后,西医大规模引入中国
中国早期西医医院和诊所分布图
1876-1905年,全国范围内的教会医院由16所增加至166所,诊所由24个增加至241个
2.西医传入中国
思考:鸦片战争后,西医大规模引入中国的原因?
西医借助实验科学
医疗技术日益进步
3.西医传入对近代中国医学事业的影响
医疗技术的科学化(借助医疗设备与实验手段诊断治疗)
医疗机构的近代化,医疗条件大为改善(近代西式医院和西医院校的建立)
普及公共卫生知识,强化政府在公共卫生方面的职能
清末北京地区颁布的主要卫生行政管理法规
中国公共卫生建设开始于1901年的清末“新政”,其中帝都北京的卫生法规建设最为完备,内容主要涉及清道、防疫、食品卫生、市场卫生及娱乐业管理等诸多方面。
【本课小结】
美国环境史学家威廉 克罗农说道:“人类并非创造历史的唯一演员,其他生物也作用于历史,人的历史只是大历史中的一部分,人也只是大自然链条中的一个环节。”
“吹哨人”李文亮
“国士无双”
钟南山
“巾帼英雄”
李兰娟
“硬核主任”
张文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