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 有机物的常识 同步练习(含答案) 2022-2023学年科粤版九年级下册化学

文档属性

名称 9.1 有机物的常识 同步练习(含答案) 2022-2023学年科粤版九年级下册化学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03-03 15:53: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9.1 有机物的常识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日常生活里常见的下列饮品中,可能不含有机物的是(  )
A.果汁 B.牛奶 C.矿泉水 D.啤酒
2.“分类法”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某同学对所学的部分化学物质进行分类,其中完全正确的是(  )
选项 甲 乙 丙 丁
A 氧化物 一氧化碳 过氧化氢 氧化铜
B 污染物 二氧化碳 PM2.5 二氧化硫
C 有机物 甲烷 红磷 乙醇
D 纯净物 空气 盐酸 碳酸钙
A.A B.B C.C D.D
3.在装有酒精的试剂瓶上应贴的标签是(  )
A. B.
C. D.
4.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分析推理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各种酸溶液中都含有H+,所以酸溶液有许多相似的化学性质
B.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碱溶液的pH大于7,所以pH大于7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D.有机物是指含碳元素的化合物,所以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都是有机物
5.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方法。现有以下类推结果,其中错误的是(  )
①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②碱的水溶液显碱性,所以碱性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③单质一定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则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④有机物都含有碳元素,所以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
A.只有① B.只有①②③ C.只有②③④ D.①②③④
6.化学在能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实现垃圾分类和回收可改善环境
B.沼气、乙醇是可再生能源
C.露天焚烧秸秆以增肥效
D.推广CO2制淀粉可促进CO2相对“零排放
7.创建无烟校园,人人有责,吸烟有害健康,香烟的烟气中含有的尼古丁(化学式C10H14N2)对人体危害很大,下列有关尼古丁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尼古丁由C、H、N三种元素组成
B.尼古丁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23.1%
C.尼古丁是有机物
D.尼古丁中C、H、N三种元素质量比为60:7:14
8.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
A.合金:生铁、赤铜、青铜
B.有机物:甲烷、酒精、葡萄糖
C.纯净物:冰水混合物、纯碱、98%浓硫酸
D.氧化物:双氧水、生石灰、烧碱
9.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化学反应前后由于原子种类不变,所以元素种类不变
B.蔗糖的饱和溶液不能再溶解蔗糖,也一定不能再溶解其他物质
C.向某固体滴加稀盐酸,若有气泡产生,则固体中一定含有碳酸根
D.有机物一定含碳元素,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也一定是有机物
10.为及时发现燃气泄漏,常在燃气中加入少量有特殊气味的乙硫醇(C2H5SH),乙硫醇在煤气燃烧过程中也发生燃烧,其反应如下:2C2H5SH+9O2 4CO2+6H2O+2X,下列关于X的说法正确的是(  )
A.X由碳、硫、氧三种元素组成
B.X属于有机化合物
C.X中硫、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2
D.X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0%
11.食醋是常用的调味品.食醋中含有的乙酸,化学式为CH3COOH.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乙酸由三种元素组成
B.乙酸由C、H、O三种原子构成
C.乙酸中所含氧元素质量分数最大
D.乙酸属于有机物
12.科学家采用“组合转化”技术,可将二化碳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重要的化工原料乙烯,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是1:4
B.无机物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有机物
C.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
D.乙烯的化学式为C2H4
二、填空题
13.甲烷和乙醇都可作为燃料,但甲烷易被压缩而乙醇不易被压缩原因是   ;微观上看甲烷分子的构成是   ;乙醇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14.阿莫西林(阿莫灵,AMOXYCILLIN)是一种被广泛使用的广谱抗生素类消炎药物,相对分子质量为419,其化学式可表示为C16HxN3O5S 3H2O.阿莫西林由   种元素组成,属于   (填“有机物”或“无机物”),化学式中x的值为   ,其分子中氢、硫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
15.可随身携带或随时喷洒的小剂量皮肤消毒液是   。喷洒该消毒液进行消毒的过程中发生的变化有   。不能通过饮用或注射消毒液来预防新冠肺炎。厨房中,我们对食品通常采用的消毒方法是   。
16.每年的11月是“119消防宣传月”,2021年其主题是“落实消防责任,防范安全风险”。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用锅盖盖灭或放入较多蔬菜,其原理是   ;家中消毒用的酒精,存放时要远离火源,酒精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17.燃烧与人类生活、生产有密切的关系。
西侯度遗址是中国最早的人类用火证据,曾为全国二青会圣火采集留下了举国关注的佳话。圣火采集,选用主要成分为   的天然气作为清洁燃料(填物质名称),圣火燃烧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18.新冠疫情期间,常用的消毒剂有酒精、过氧乙酸等,75%的医用酒精溶液中溶剂的化学式为   ,写出酒精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三、综合题
19.化学与我们的生活联系密切。
(1)生活中通过   的方法可以降低水的硬度。
(2)天然气有   性,常用作燃料。
(3)除去冰箱中的异味,常用   吸附。
20.寒假到了,小明参加了学校组织的户外拓展训练营,活动中他学到了许多与化学相关的知识。
(1)小明可以通过   的方法,既可以杀灭水中的细菌,又可以降低水的硬度。净化水过程中用到活性炭,其作用是   。
(2)活动中小明发现了一个未开发的溶洞,为确保安全,进入溶洞前他应先做   ,从溶洞出来后小明用沙土灭了火把,他灭火的原理是   。
(3)小明对花粉过敏,老师发现营地外有几棵杨树正在开花,他让小明戴上口罩预防花粉过敏,口罩的作用相当于化学实验中的   操作。生产口罩的主要原料是聚丙烯,聚丙烯由丙烯(C3H6)制得,丙烯易燃烧,产物与甲烷燃烧产物相同,请写出丙烯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4)活动中,老师带大家参观了一个石灰厂,小明看到工人先把石灰石粉碎后放入煅烧炉中,石灰石煅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粉碎石灰石的目的是   ,反应产物氧化钙能与水反应,利用该反应可用于   (写字母序号)。
A 某些食品干燥剂 B 制Ca(OH)2 C
.加热食物
21.俗称摇头丸的毒品能使人手舞足蹈,呈癫狂状态,严重危害人的身心健康和社会稳定,有一种“摇头丸”的化学式为C12H19OxN,测得其相对分子质量为209.试回答下列问题:
(1)该物质由   种元素组成,它属于   (填“有机物”、“无机物”).
(2)该物质的一个分子中含氧原子   个.
(3)该物质中,碳元素与氮元素的质量之比为    (最简整数比).
22.二氧化碳若合理利用,是一种与水一样重要的原料.
Ⅰ、最近,美国研究人员利用镍和钯作催化剂,将二氧化碳转化为具有多种用途的一氧化碳或甲醇.
(1)该转化属于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其催化剂是两种   (填“金属”或“非金属”).
(2)在能源领域,一氧化碳是液态氢的一种重要补充物.氢是一种   (填“化石能源”或“清洁能源”);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可大力开发和利用的新能源还有   (至少一条)
(3)甲醇(CH3OH)可用作赛车燃料.若其燃烧产物与乙醇相同,则其化学方程式为   .
Ⅱ、日本核灾难后,清洁煤电受到追捧.我国已成功运行燃煤电厂二氧化碳捕集技术,使液态二氧化碳成为最终产品.
(4)以二氧化碳为原料可生产更环保的碳基钾肥,如碳酸钾等.碳酸钾中的阴离子是   (用离子符号表示).
(5)该技术的重要一步是在低温条件下用化学溶剂吸收烟气中的二氧化碳.控制低温条件的原因是   ,所用化学溶剂可能是   (填一种物质的化学式)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2.【答案】A
3.【答案】B
4.【答案】A
5.【答案】D
6.【答案】C
7.【答案】B
8.【答案】B
9.【答案】A
10.【答案】C
11.【答案】B
12.【答案】A
13.【答案】甲烷分子间间隔大于乙醇;每个甲烷分子由1个碳原子和4个氧原子构成;C2H5OH+302 2CO2+3H2O
14.【答案】5;有机物;19;25:32
15.【答案】医用酒精;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加热/蒸煮(合理即可)
16.【答案】隔绝氧气;
17.【答案】甲烷;
18.【答案】H2O;
19.【答案】(1)煮沸
(2)可燃
(3)活性炭
20.【答案】(1)煮沸;吸附异味和色素
(2)灯火试验;隔绝氧气(或隔绝空气)
(3)过滤;
(4);反应更充分;ABC
21.【答案】(1)4;有机物
(2)2
(3)72:7
22.【答案】(1)化学;金属
(2)清洁能源;太阳能(或风能或地热能或潮汐能等)
(3)2CH3OH+3O2 2CO2+4H2O
(4)CO32﹣
(5)低温时二氧化碳溶解度大,利于吸收;NaOH(或KOH或NH3.H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