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汉语和汉语的特点》ppt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1.1《汉语和汉语的特点》ppt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22.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语文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04-10 08:55:55

文档简介

课件47张PPT。本讲的课文共六个小节,可以分为三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节,汉语的特点。在这一节里,设了三个小标题来分析了汉语的特点,在学习中,可以归纳为语法与词汇两个方面:
第一方面,汉语语法的特点:借助虚词和语序来表示语法意义和语法关系。第二方面,汉语词汇的特点:在语音上,汉语有声调,声调是汉语构词的重要手段;在构词上,汉语语素是单音节的,而词汇以双音节为主,汉语一个音节对应多个词(语素)。汉语重意义不重语法,词汇组合灵活有如“七巧板”的特点,影响了汉语文学的一些特殊的形式。
第二至四节,这三节的主要任务是解决汉字与汉语的关系。汉字教学在小学已经进行,这里只补充了汉字的性质和汉字的特点这两个问题,因为这两个问题直接关系到汉语。汉字是表意文字,它与汉语的发展和应用有非常直接的关系。这三节合在一起,要注意的是:汉字是表意文字,又是两维构形的方块字,并且记录的是音节语素,这三点是相关的,而且都与汉语的特点有关。汉字因为表意,所以早期反映物象,构成象形字;后来又按左右、上下两个维度拼合部件,构成会意字和形声字;加上整齐、均衡的美化过程,形成了方块字的特点。也因为表意,所以必须按照汉语的有意义的单位来构字,汉语的语素大多是单音节的,所以汉字根据汉语的单音词或单音语素的意义来造形是必然的。汉字的超方言性,也正是这三个特点的延伸。汉字与汉语的关系是辩证的,有一致的地方,也有不一致的地方。汉语影响汉字是主要的,汉字也有反转过来影响汉语的地方。汉字和汉语是密不可分的,又是不能混淆的。
第五节,应充分认识语言是文学的媒质。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文学样式和文学特点要受到语言特点的直接影响。学习好语言,对增强文学修养,提高文学阅读能力、感受能力、鉴赏能力与创作能力,是有直接影响的。第六节,汉字与汉语都需要进行规范,这是为了更好地发挥它们的社会性能,体现他们作为社会交际工具的作用。国家已经制订不少有关规范,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现代常用独体字规范》、《标点符号用法》等等。同学们不仅在学习和运用汉语汉字时要有规范意识,掌握规范标准,而且要关心全社会运用语言文字的动态,为社会的语言文字规范应用作出贡献。1.护士看到病人在病房喝酒,就走过去小声地叮嘱说:“小心肝!”病人高兴地微笑道:“小宝贝。”
2.有个人去化验科,护士指着前方一个牌子说:“非本科人员不得入内!”那人大怒,骂道:“我就化验个尿,还要本科文凭!!!”一 汉语和汉语的特点 趣味开篇 两个小故事中的人物都是因汉字谐音和多义而产生了误会。
1.“小心肝”是“小心肝脏被酒精损害”之意,病人错误地理解为“小+心肝”,“心肝”和“宝贝”同义。
2.“本科人员”是“本科室的人员”之意,病人错误地理解为“本科(学历)+人员”。
由此可见,汉语文字表意是丰富的,汉语句子的表述是含蓄的,汉语的文意理解有多向性。让我们走进神奇的汉语世界,去探索其中的奥妙。【解说】 异日者,更羸与魏王处高台之下,仰见飞鸟,更羸谓魏王曰:“臣为王引弓虚发而鸟下。”魏王曰:“然则,射可至此乎?”更羸曰:“可。”有间,雁从东方来,更羸以虚发而下之。魏王曰:“然则,射可至此乎?”更羸曰:“此孽也。”王曰:“先生何以知之?”对曰:“其飞徐而鸣悲。飞徐者,故疮痛也,鸣悲者,久失群也。故疮未息而惊心未去也。闻弦音,引而高飞,故疮陨也。”
(《战国策·楚策》)文言拾贝
惊弓之鸟 从前,更羸(人名)和魏国国王在一个高台之下,仰望看见飞鸟,更羸对魏王说:“我可以为您表演拉弓不发箭但有鸟掉下来。”魏王说:“是吗,射箭的技术可以达到这种程度吗?”更羸说:“可以。”一会,有大雁从东边飞过来,更羸用虚发便射下了大雁。魏王说:“啊,射箭的技术可以达到这种程度啊?”更羸说:“这是惊惧的原因啊。”魏王说:“先生你怎么知道呢?”回答说:“它飞得慢并且鸣叫的声音悲凉。飞得慢的原因是有老的伤痛,鸣叫悲凉的原因是离开群体的时间很长了。老伤没好那么惊惧的心就没消散。听到弓弦的声音,努力舞动翅膀往高处飞,老伤发作就掉下来了。”【译文】 这篇寓言本意在说明惊心未息则往往导致不应有的失败。后来这一成语多用来比喻受过惊吓见到一点动静就惊惧的人。【思悟】 这两句诗中的“新”“陈”两字,揭示出新陈代谢规律,而“催”字又表现出新生力量的进取精神,“让”字又表现出老一辈的让贤风范。形象鲜活,寓意丰富,耐人寻味。①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唐·刘禹锡《乐天见示伤微之敦诗晦叔三君子皆有深分因成是诗以寄》)名句赏读赏读: 这两句话写暮春纷飞的杨花,以杨花不肯飞入权贵人家的画堂朱户,隐喻自己不愿凭借兄长势力猎取高官。 ②不肯画堂朱户,春风自在杨花。(宋·王安国《清平乐·春晚》)赏读: 这两句抓住了西湖“六月”的特点,集中描写荷叶、荷花的景象,写景真切,天光、水色、荷叶连成一片,阳光、荷花相互映照,景象开阔,壮观无比。 ③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赏读: 展示了梅花傲霜斗雪、欣然绽放、清香飘逸的奇姿俏态,也是在赞美一种气节,一种在尔虞我诈的官场中保持洁身自好的高贵品质。④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宋·王安石《梅花》)赏读: 重新:再一次。例:同样,依靠四项基本原则的力量,我们战胜了国内外敌对势力的破坏,纠正自己工作中的错误,终于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重新走上顺利发展的康庄大道。
从新:基本上同“重新”。例:一面胡说八道,一面想着将来的变化,就越加缩进暗地里去,准备情势一变,就另换一副面孔,另拿一面旗子,从新来一回。慧眼识珠
重新·从新“重新”和“从新”都是副词,两个词的意思基本一样,现在用“重新”的居多。不过这两个词也有细微的差别:“重新”是再一次,但不是旧的重复,而是有了新的发展;“从新”还有从头做起的意思,“从新来一回”,是说从头再做一遍,而无什么变化。 “集腋成裘”:狐狸腋下的皮虽然很小,但是许多块聚集起来就能缝成一件皮衣,比喻积少可以成多。(腋:腋下,指狐狸腋下的皮。裘:皮袍。)“聚沙成塔”:把细沙聚成高塔,比喻聚少成多。集腋成裘·聚沙成塔【释】 二者意思相同,都用来比喻积少成多,都是连动结构,一般常用来强调要注意节约、积累、储蓄,或者强调集合众人的力量,如“从此他对楹联产生了兴趣,无论走到哪儿,见有楹联就抄下来,集腋成裘,不到三年,一部二十万字的《楹联选粹》就编成了”;又如“一两粮食虽少,但聚沙成塔,如果每人节约一两,全国就是一亿多斤”。这两个成语有时也连用,以加强语气,如“但是‘渺小’是从个人角度来看的,聚沙成塔,集腋成裘,党是永远重视群众的力量的”。二者的区别在于:“聚沙成塔”,使用范围较广,书面语、口头语都常用;而“集腋成裘”则仅见于书面语。【辨】 请按要求把下列词语进行归类,只填写序号。
①恍惚 ②流苏 ③滥觞 ④佳丽 ⑤歇斯底里 
⑥法西斯 ⑦仓皇 ⑧婵媛 ⑨氤氲 ⑩啾啾
一个语素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个语素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①②⑤⑥⑦⑧⑨⑩③④A.并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偏正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支配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补充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陈述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附加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G.重叠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括号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将答案写在后面
的括号内。
(1)淳朴 (A.实在 B.虚伪 C.恶毒 D.浪费)(  )
(2)坚韧 (A.坚固 B.破败 C.脆弱 D.破裂)(  )
(3)狭窄 (A.宽阔 B.大量 C.辽远 D.高大)(  )
(4)松弛 (A.激烈 B.抓紧 C.紧张 D.坚硬)(  )
(5)簇新 (A.破坏 B.陈旧 C.粗糙 D.低劣)(  )
(6)寂静 (A.杂乱 B.混乱 C.喧闹 D.波动)(  )
(7)光荣 (A.丑恶 B.恶劣 C.羞辱 D.耻辱)(  )
(8)痛苦 (A.幸运 B.幸福 C.享受 D.香甜)(  )3.BCACBCDB(9)顽强 (A.弱小 B.投降 C.懦弱 D.头版)(  )
(10)纯洁 (A.肮脏 B.繁杂 C.掺假 D.伪劣)(  )CA分别指出下列各组词语中感彩不同类的一项,
将字母填在括号内。
(1)A.巍峨 B.富丽 C.漂亮 D.不可一世(  )
(2)A.天真 B.愚蠢 C.狡猾 D.洋洋自得(  )
(3)A.忙碌 B.较量 C.合拢 D.自吹自擂(  )
(4)A.尊重 B.爱慕 C.炫耀 D.朴素自然(  )4.DADC试修改下面这些外国学生写的病句,并说说这些错
误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
①我还把今天的家庭作业没做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小偷儿被警察已经抓到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都我们班同学喜欢这个电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我们不非常同意你的意见。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⑤同学们练习打排球在操场上。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我的汉语水平好一点儿比他。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我们来到中国为了学习汉语。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⑧我们要团结问题讨论一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了解汉语的一些常
用虚词的用法特点。答案 ①我还没把今天的家庭作业做完。(“没、不”
只能放在“把”前面,不能放在“把”后面)
②小偷儿已经被警察抓到了。(副词应该放在“被”前
面)
③我们班同学都喜欢这个电影。(“都”作范围副词应
该放在它所限制的主语名词的后面,即谓语动词的前
面)
④我们不很同意你的意见。(“不”不能加在“非常”
前面,但可以加在“很”前面)
⑤同学们在操场上练习打排球。(汉语的介词结构状语
要放在谓语动词前面)⑥我的汉语水平比他好一点儿。(汉语比较句的格式是
“名词1+比+名词2+形容词”,即介词结构要放在谓
语动词前面)
⑦我们为了学习汉语来到中国。(“为了学习汉语”是
表示目的的状语,要放在谓语动词前面)
⑧我们要讨论一下团结问题。(汉语动宾结构的宾语一
般都应放在谓语动词的后面,即使放在谓语动词前面,
通常是放在句首作全句的话题)答案 (1)借助虚词和语序来表示语法意义和语法关系。
(2)汉语属于有声调的语言,声调是汉语构词的重要手
段。
(3)从音义对应的角度来看,汉语一个音节对应于多个词
(语素)。汉语与世界上其他类型的语言相比,有什么特点?一、问题讨论二、知识结构同音字词常以其谐音双关而用在歇后语、对联和诗词等文学形式中。
歇后语中有一类,经常利用异形同音字来起谐音双关的作用。例如:“小葱拌豆腐——一青(清)二白”,“狗头上插角——装羊(洋)”,“瞎子盖被——反正都是里(理)儿”,“空棺材出葬——木(目)中无人”,“半山崖的观音——老石(实)人”,“二两棉花——弹(谈)不上”,“两代寡妇——没公(功)夫”,“矿山的火车出轨——倒霉(煤)”,“瞎子背瞎子——盲(忙)上加盲(忙)”,等等。三、方法技巧同音的妙用对联和诗词中也经常要用到同音的字词。有时可以运用异形同音字使“联内”字与“联外”字谐音。例如,明代宰相李贤在招婿前指着桌上的果品道出“因荷而得藕”的上句,陈敏政马上领会其意,随口答出下联“有杏不须梅”。此联以“荷、藕、杏、梅”与“何、偶、幸、媒”的谐音特点,隐含另一层意思是“因何而得偶?有幸不须媒”。一谈蔬果花卉,一谈人事姻缘,联意隽永,引人入胜。金圣叹在刑场离别子女时作出“莲子心中苦;梨儿腹内酸”一联,联语表面意思是写莲心之苦、梨核之酸,实际上是以“莲”谐音“怜”和“连”,寓含“可怜、连累”之意;以“梨”谐音“离”,寓含“离别”之意。全联意为“怜(连)子心中苦,离(梨)儿腹内酸”,准确、形象、生动地表现了父子刑场离别时的心情,确为对偶精工、文辞优美的佳联。有时也可以在对联内部运用异形同音字,使“联内”字与“联内”字谐音。例如“李打鲤,鲤沉底,李沉鲤浮;风吹蜂,蜂扑地,风息蜂飞”,其中的“李(子)”与“鲤(鱼)”、“风”与“蜂”谐音。“牧童伐木,木打牧童双目木;梅香烧煤,煤抹梅香两眉煤”,其中的“牧”、“木”与“目”,“梅”、“煤”与“眉”谐音。“移椅倚桐同赏月,点灯登阁各攻书”,其中的“椅”与“倚”,“桐”与“同”,“灯”与“登”,“阁”与“各”谐音。“无山得似巫山好,何水能如河水清”,其中的“无”与“巫”,“何”与“河”谐音。有时还可以运用同形同音字,使“联内”字与“联外”字谐音。例如毛泽东的《蝶恋花·答李淑一》中“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表面上指的是杨花、柳絮,实际上指的是杨开慧、柳直荀两位烈士。这里使用谐音双关的修辞手法,高度赞扬了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英勇献身的杨、柳两位革命烈士。
1.汉语在语音上的特点,最主要有两条。(1)汉语有声调。汉语音节的音高变化都有区别意义的作用。例如普通话中“七、齐、起、气”,声母和韵母相同,声母都是“q”,韵母都是“i”,但声调不同,表示的意义就不一样,在书面上也就写成四个不同的汉字。由于普通话中的声调只有四个,所以它负载的区别意义的任务就比声母、韵母重得多。四、相关知识汉语跟其他语言(主要是印欧语言)比较,在语音、词汇和语法上的特点。(2)汉语音节性强。汉语的音节是基本的表意单位,一般说来每个音节都有意义,最小的声音和意义的结合体基本上都是单音节的,音节之间界限分明。汉语的音节构造简单而且有规律,每个音节都可以分折成“声母、韵母、声调”三个部分。
2.汉语在词汇上的特点,最主要有两条。(1)双音节词占优势。古代汉语主要是单音节词,现代汉语里则是双音节词占优势。使用频率最高的现代汉语8 000个常用词中,双音节词占70%以上;不过如按照口语词语统计,则单音节词较多。(2)合成词占优势。从汉语双音节词的构词上来看,世界语言中三种主要构词方式“派生、重叠、复合”在汉语中都存在,其中又以复合式合成词为主。3.汉语在语法上的特点,最主要有三条。(1)汉语不是通过动词的词形变化来表示“时、体、态”的语法意义,也没有像印欧语言那样的定式动词和不定式动词的区别。例如汉语里的动词可以作谓语、带宾语、带补语、作主语、作宾语、作定语,也可以受定语修饰,而在形式上则完全一样。汉语谓语动词的语法意义是靠一套表示时态的助词(如“着、了、过”等)和表示语气的助词(如“了、呢、吗”等)来表现的。(2)汉语没有通过名词词形变化表示的“性、数、格”的语法意义,而特别突出语序和虚词的作用。汉语的基本语序是:主语在谓语之前,宾语在动词之后,修饰语在中心语之前,补语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后,语序变动,结构关系和意义随之改变。(3)汉语的句子结构比较自由。一方面词类和句法成分之间不存在有形态语言那样的一一对应关系。汉语里相同的词类序列,可以代表不同的句法构造。另一方面汉语里几乎任何一个实词或主要词组,只要加上一个句调就能成为句子。而且汉语的句子只要语境允许或不引起误解,很多成分都可以省略。
——宋·蒋捷《一剪梅·舟过吴江》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  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漫漫古典情】“流光容易把人抛”,指时光流逝之快。樱桃和芭蕉这两种植物的颜色变化,具体地显示出时光的奔逝。蒋捷抓住夏初樱桃成熟时颜色变红,芭蕉叶子由浅绿变为深绿,把看不见的时光流逝转化为可以捉摸的形象。春愁是剪不断、理还乱。词中借“红”“绿”颜色之转变,抒发了年华易逝,人生易老的感叹。
词人在词中逐句叶韵,读起来朗朗上口,节奏铿锵,大大地加强了词的表现力。这首节奏感极强的思归曲,读后让人有“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意味。语言缺少了智慧,便如同大地少了阳光,多了些许暗色,少了些许明媚;就像佳肴少放了盐,枯燥乏味,人们便失去了欣赏的乐趣。只有智慧的语言,才耐人寻味。语言的智慧英国著名剧作家肖伯纳到莫斯科旅游,在街上遇到了一位聪慧的小女孩,十分投缘,便站在街头天南地北地和她聊了很久,临分别时,肖伯纳说:“回去告诉你妈妈,今天你在街上和世界名人肖伯纳聊了很久。”小女孩看了一眼,也学着他的口气说:“回去告诉你的妈妈,你今天和漂亮的苏联小姑娘安娜聊了很久。”我们不能不为小姑娘的机智所折服,并从中受到深深的感悟:一个人不管有多大的成就或多高的地位,对任何人都不能不平等对待。国共两党谈判期间,在以周恩来、王若飞为代表的中共代表团义正词严、咄咄逼人的气势下,国民党代表理屈词穷、恼羞成怒:“和你们共产党谈判真是对牛弹琴。”“对,牛弹琴!”周恩来巧妙一击,不仅充满机趣,也包含智慧。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写了一部著名讽刺作品《镀金时代》立刻引起轰动,在记者招待会上马克不禁脱口说道:“美国国会议员中有些人是狗婊子养的。”报上连篇累牍加以报道。有些美国议员纷纷抗议,要求马克在报上公开道歉。马克答应了,于是在报上公开发文:“日前,小的在宴席上信口雌黄,说美国国会议员中有些人是狗婊子养的,议员先生们对此大加问责,细细考虑,此言确有不妥,现修改如下:美国国会议员中有些人不是狗婊子养的。”妙极!妙极!如此智慧之语焉能不引人注目。唐伯虎为一老妇祝寿,儿女欢天喜地,恭请唐伯虎为之写祝词。伯虎也不推辞,提笔写道:“这个女人不是人”,一言既出,老妇脸现怒色。“九天仙女下凡尘”,老妇由怒变喜。“生儿个个都是贼”,儿女皆惊,恨上心头。“偷来蟠桃献母亲”,结语一出,众人欢娱。真是一波三折,充满机变,令人叹为观止。安徒生是丹麦著名童话作家,尽管受到孩子们的喜爱,但有些人就是不喜欢他。有一次,一个绅士见到安徒生,讥笑他:“安徒生,你脑袋上面的玩意儿,能算个帽子吗?”安徒生回应:“你帽子下面的玩意儿,能算个脑袋吗?”语气一致,词语移易,令人为之捧腹。
只有智慧的语言才有魅力,让我们在语言中学习智慧,用智慧打造亮丽的语言,这样我们的语言才富有魅力,我们的文章才受人欢迎。一 汉语和汉语的特点
基础演练
1.“有点儿”和“一点儿”都可以表示程度不深,但用法并不相同。如外
国学生常常说“他今天一点儿难过”这样的句子,就因为分不清“有点
儿”和“一点儿”的区别。请比较下面的几组形容词作谓语的句子,看看
哪句对,哪句不对,并找出在形容词谓语句中使用“有点儿”和“一点
儿”的规律。
①东西有点儿贵/不贵。  东西一点儿贵/不贵。
②东西有点儿便宜/不便宜。 东西一点儿便宜/不便宜。
③房间有点儿干净/不干净。 房间一点儿干净/不干净。
④房间有点儿脏/不脏。 房间一点儿脏/不脏。
⑤请你慢有点儿。 请你慢一点儿。
⑥你有点儿慢了。 你一点儿慢了。
解析 本题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了解汉语词语搭配的特点。
答案 首先通过语感可以判断其中有些句子是正确的:①东西有点儿贵。/
东西一点儿不贵。②东西有点儿不便宜。/东西一点儿不便宜。③房间有点
儿不干净。/房间一点儿不干净。④房间有点儿脏。/房间一点儿不脏。⑤请
你慢一点儿。⑥你有点儿慢了。其他各句都是错误的。从正误句的对比可
以总结出以下规律:(1)词语搭配的语序特征。“有点儿”只能放在形容词
之前;“一点儿”既可以放在形容词之前,又可以放在形容词之后。(2)词
语搭配的选择限制。“有点儿”在形容词前时,既能修饰形容词的肯定形
式,又能修饰形容词的否定形式;“一点儿”放在形容词前只能修饰形容
词的否定形式。(3)词语搭配的色彩区别。“有点儿”后的形容词多半是消
极意义的或贬义的,“有点儿不”后的形容词多半是积极意义的或褒义
的;“一点儿不”后的形容词没有这种限制。
2.把下列对联补充完整。
a.江山永固,社稷__________。
b.松竹梅兰,__________。
c.久旱逢甘露,______________。
d.洞房花烛夜,金榜__________。
e.枝上鸟声声,屋内喜____________。
f.追先贤,做____________。
g.五彩缤纷礼花绽,九州____________换新颜。
h.声声鸟语催人早,____________春光入户明。
i.一腔热血化作满天彩虹,三生壮志________遍地青松。
j.渭水东流,华岳____________。
k.刚直不阿,留得正气冲霄汉;幽愁发愤,____________信史照尘寰。
答案 a.长存 b.诗词歌赋(经史子集)(琴棋书画)(江河湖海) c.他乡遇
故知(遇亲人) d.题名时 e.洋洋 f.仁人(好人) g.烂漫(昌盛)(祥
瑞)(喜庆) h.缕缕 i.生成 j.高耸 k.著成
3.选出下列短语类型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
A.我的老师 小明听话 可爱的中国 李林的书
B.聪明伶俐 漂亮美观 老师和同学 勇敢顽强
C.谈谈理想 统筹方法 最可爱的人 洗洗手绢
D.打开文件 主要原因 北京立交桥 新闻记者
答案 B
4.改正下面句子中用错的“不、没、又、再”。
①来中国以前我不学过汉语。
②我眼睛近视,所以昨天不看见你。
③我一直对战争片没感兴趣。
④她的男朋友以前没抽烟,没喝酒。
⑤他才丢了钱,昨天再丢了书。
⑥今天我再发烧了,还不能去上课。
⑦我没听清楚,请又说一遍。
⑧别着急,又等一会儿他就会回来。
答案 句子的错误就在于没有注意句子中动作发生的时间而用错了副词。
①、②两句表示已发生的情况,应该用“没”;③、④两句表示经常性的
情况,应该用“不”;⑤、⑥两句表示已发生的情况,应该用“又”;
⑦、⑧两句表示未发生的情况,应该用“再”。
5.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错的一项是 (  )
A.石栈(zhàn) 盘飧(sūn)  凤夔(kuí)  咨嗟(zhī)
B.飞湍(tuān) 馔玉(zhuàn) 夜唳(lì) 戍边(shù)
C.荆杞(qǐ) 谲诈(jué) 孤迥(jiǒnɡ) 朝暾(tūn)
D.稗官(bài) 猿猱(náo) 妍媸(chī) 欢谑(xuè)
解析 A项,“咨”应读zī。
答案 A
6.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
A.采撷(jié)  解剖(pōu)  庇护权(bì)
绰绰有余(chuò) 自怨自艾(yì)
B.症结(zhēnɡ) 沉疴(kē) 黑魆魆(xū)
锲而不舍(qiè) 强颜欢笑(qiǎnɡ)
C.巨擘(bò) 酗酒(xù) 削铅笔(xiāo)
相机行事(xiānɡ) 舐犊情深(shì)
D.誊写(ténɡ) 辟谣(pì) 滞纳金(chì)
呱呱坠地(ɡū) 觥筹交错(ɡōnɡ)
解析 A项,“撷”读xié;C项,“相”读xiànɡ;D项,“滞”读zhì。
答案 B
7.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不相同的一组是 (  )
A.笨拙 茁壮 相形见绌 咄咄逼人
B.菁华 倩影 技艺精湛 俊男靓女
C.哄抢 烘托 供不应求 众星拱月
D.纤维 歼灭 见异思迁 阡陌纵横
解析 A项,“拙”读zhuō,“茁”读zhuó,“绌”读chù,“咄”读duō;
B项,“菁”、“精”同音,读jīnɡ,“倩”读qiàn,“靓”读liànɡ;C
项,“哄”、“烘”同音,读hōnɡ,“供”读ɡōnɡ,“拱”读ɡǒnɡ;D
项,“迁”、“阡”同音,读qiān,“纤”读xiān,“歼”读jiān。
答案 A
8.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不相同的一组是 (  )
A.譬如 癖好 巨擘 避让 劈波斩浪
B.反省 省亲 省察 省略 不省人事
C.闲暇 假借 遐迩 烟霞 美玉无瑕
D.缟素 竹篙 艾蒿 犒赏 槁木死灰
解析 A项,依次读pì、pǐ、bò、bì、pī;;B项,“省略”的“省”读shěn
ɡ,其余读xǐnɡ;C项,“假”读jiǎ,其余读xiá;D项,依次读ɡǎo、ɡāo、
hāo、kào、ɡǎo。
答案 A
9.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
A.倾轧/轧钢 道观/洋洋大观 螳臂当车/独当一面
B.供认/供奉 载体/载歌载舞 如法炮制/炮烙之刑
C.星宿/住宿 屏蔽/孔雀开屏 曲突徙薪/曲高和寡
D.勾结/勾当 铜臭/遗臭万年 咬文嚼字/味同嚼蜡
解析 A项,依次读yà/zhá、ɡuàn/ɡuān、dānɡ;B项,依次读ɡònɡ、zài、
páo;C项,依次读xiù/sù、pínɡ、qū/qǔ;D项,依次读ɡōu/ɡòu、xiù/chòu、
jiáo/jiáo。
答案 B
10.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各不相同的一项是 (  )
A.刊载/载体 行伍/行若无事 所向披靡/靡不有初
B.起哄/哄骗 上乘/千乘之国 重在参与/与人为善
C.殷切/殷红 翘楚/翘首以待 桃红柳绿/绿林好汉
D.框定/框架 当真/螳臂当车 参差不齐/斗转参移
解析 A项,依次读zǎi/zài、hánɡ/xínɡ、mǐ;B项,依次读hònɡ/hǒnɡ、chén
ɡ/shènɡ、yù/yǔ;C项,依次读yīn/yān、qiáo、lǜ/lù;D项,依次读kuànɡ、
dànɡ/dānɡ、cēn/shēn。
答案 B
高考巡礼
1.(2011·江西卷)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
A.行(háng)伍   彳(chì)亍
着(zháo)装 少不更(gěng)事
B.造诣(yì) 校(xiào)对
珐(fà)琅 茕(qióng)茕孑立
C.蟊(máo)贼 弹劾(hé)
勖(xù)勉 鲜(xiān)有所闻
D.圭臬(niè) 肖(xiào)像
迤(yǐ)逦 咄(duō)咄逼人
解析 A项,着(zhuó)装,少不更(ɡēnɡ)事;B项,校(jiào)对;C项,鲜(xiǎn) 有所闻。
答案 D
2.(2011·安徽卷)下面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
A.角色∕角逐  砥砺∕抵消  载歌载舞∕载誉归来
B.贝壳∕地壳 和蔼∕暮霭 锲而不舍∕提纲挈领
C.和谐∕调和 屡次∕步履 称心如意∕拍手称快
D.模块∕楷模 誊写∕家眷 呱呱坠地∕沽名钓誉
解析 A项,jué/jué;dǐ/dǐ;zài;zài。B项,ké/qiào;ǎi/ǎi;qiè/qiè。C
项,hé/hé;lǚ/lǚ;chèn/chēnɡ。D项,mó/mó;ténɡ/juàn;ɡū/ɡū。
答案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