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 自然选择的证明——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课时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3.1 自然选择的证明——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课时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7.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3-03 10:38: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3.1 自然选择的证明
1.下列对《自然选择的证明》一文相关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如果变异或个体差异在某一方面有益于自身发展,动植物就会通过自然选择将其保存和积聚起来。
B.地球上的一些类群不断扩大规模,同时,一些物种又会灭绝,是因为灭绝的物种缺乏竞争力。
C.自然界的美无处不在,就是因为自然选择让那些动植物为了生存而变得艳丽多彩或叫声悦耳。
D.原本适合一个地区的物种后来为从其他地区迁来的物种所打败和代替,这也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2.下面的文字中,达尔文是如何得出“自然界是吝于重大革新但奢于微小变异的”这一结论的?请分析得出结论的两个前提。
由于自然选择仅通过对微小、连续且有益变异的逐步积累而产生作用,因而它不会导致巨大的突变,而只能按照短小而缓慢的步骤进行。所以,已为新知识所不断证实的“自然界中没有飞跃”这一格言也是符合自然选择学说的。我们可以看到,自然界中可以用几乎无穷多样的方式来达到一个共同的目的,其原因就在于每一种特性一经获得,便可永久遗传下去,通过不同方式变异了的构造必须适应一个同样的目的。总之,自然界是吝于重大革新但奢于微小变异的。
3.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出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许多年来,很多人都以为砍掉了树再种上,________,于是盲目地大面积植树造林,但是有时候这种举动很可能是正在用另外一种方式破坏生态圈。比如,台湾有一片被认为是最恐怖的森林林区,在那里听不到任何动物的声音。据说,那里原有的森林树种多样,______,但是后来因为“造林”运动,______,上了人工林。因为树种单一,很多动物不喜欢再在那里居住,于是整个生态圈就此崩塌。
4.下面是“中国天气网”一则应用文的一部分,在标点、字形、语法和语言得体方面存在五处问题,请找出并修改。
《中国天气网》天气新闻征稿启示
《中国天气网》内容涵盖丰富,其中《天气新闻》栏目尤其受到各界广泛关注。天气新闻在报道突发天气事件和提高防灾减灾常识方面起到重要作用。自本网2008年7月正式上线以来,每天都需要发布全国各地的重大天气新闻。由于网站影响不断扩大,公众对各地天气新闻的时效性和内容的丰富性要求不断提高,而本网编辑人数有限,现特向各省、市、区级气象局征稿,请务必踊跃投稿。
5.阅读下文,提取体现“我”(达尔文)写成“一篇纲要”的过程的三个关键词。
归国以后,在1837年我就想到如果耐心地搜集和思索可能与这个问题有任何关系的各种事实,也许可以得到一些结果。经过五年工作之后,我专心思考了这个问题,并写出一些简短的笔记;1844年我把这些简短的笔记扩充为一篇纲要,以表达当时在我看来大概是确实的结论。
6.下面是自然选择过程的图示框架,请根据图示分点概括自然选择过程。要求内容完整,语言简明、准确。
【注】基因型:它反映生物体的遗传构成,即从双亲获得的全部基因的总和。表型:具有特定基因型的个体,在一定环境条件下,所表现出来的性状特征的总和。
7.阅读课文,完成1~3题。
1.下列不属于达尔文自然选择的观点的一项是( )
A.达尔文认为,物种会随着环境改变而改变,自然选择只能按照缓慢而短小的步骤进行。
B.生物种群会随着繁殖而扩大并超过其生存空间与食物供应的极限,引起个体间的竞争。
C.资源稀缺会导致生存竞争,有利于生存的变异会被选择并被保存下来,而不利于生存的变异将会被淘汰。
D.现今存在的生物是由其他物种变化而来;生物体的器官经常使用就会变得发达,而不经常使用就会逐渐退化。
2.根据文意,下面事例不能证明本文观点的一项是( )
A.狼群中有各种变异的个体,在生存竞争中,只有最敏捷、最狡猾的狼能捕食到鹿而生存下来并传留后代。
B.大洋中岛屿上的昆虫常表现出两种类型:大部分翅退化,少数翅特别发达。海洋上常有大风,翅强大的能顶风飞行,翅退化的不能起飞,它们都能生存下来并繁殖后代,而弱翅的则灭绝。
C.长颈鹿的祖先是矮的,因为要吃高的树叶,就拼命伸“长”脖子,脖子长了,遗传给下一代;深海的鱼类,因为看不到光,眼睛退化,也遗传给下一代。
D.极地狐狸的耳朵短而圆,非洲沙狐的耳朵长而大,是因为极地风大,温度很低,短而圆的耳朵可以防止被风吹以及保温;非洲沙漠地带温度很高,又长又大的耳朵可以很好地散热,而且长而大的耳朵对声音的敏感度也要高很多。
3.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的各个观点之间有何必然联系?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从2002年4月《科学》杂志介绍中国科学家完成的籼稻基因组测序工作,到今年2月《自然植物》杂志称赞我国水稻研究,说明中国的水稻研究已经引领世界。
从跟跑、并跑,直至领跑,中国的水稻研究是如何走向卓越的呢?
与今天人们更加关心健康不同,用“7%的耕地能否养活22%的人口”,也就是粮食安全,是20世纪的中国需要首先面对的问题。1994年,植物分子遗传学家李家洋从美国康奈尔大学回到了中国科学院遗传所。回国后不久,他从拟南芥的研究转向了水稻的研究。提起这一转变,他说,这是为了和当时国家的需求相契合。随后同样回国到遗传所工作的储成才和傅向东也作出了同样的选择。
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参与了“国际水稻基因组计划”,承担了第4号染色体的测序工作。之后,中国主导的“中国超级杂交水稻基因组计划”启动。2001年,中国联合研究组后来居上完成了籼稻基因组工作框架图的绘制。
在科研人员眼中,水稻不仅是非常重要的作物,而且也是非常理想的单子叶模式植物。水稻的基因组较小,在作物中第一个完成了测序,加之较容易转化,一大批优秀的中青年科学家进入了这一领域。育种家负责培育新品种,水稻的基础研究者负责了解机理,这两者各有侧重。中国职业化的育种工作由来已久,大量的水稻突变体材料为水稻基础研究提供了便利。而育种家通常也会从生产角度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做基础的和育种家的有机组合,是水稻研究走在前列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傅向东说。
虽然与育种家合作,创制优质水稻品种,但储成才认为,在基础研究领域,不宜片面强调应用和产业化目标,基础研究常常需要耐心,研究结果的产生需要积累。就拿他认为自己“最有用”的一项关于粳稻氮肥利用效率的研究来说,前前后后也经历不少时间。四川农业大学陈学伟研究组关于“稻瘟病”的研究,从开始到成绩的取得也经历了十多年的时间。
(摘编自邸利会《中国水稻研究缘何引领世界》,《科技日报》)
材料二
北京时间4月26日,国际顶级期刊《自然》报道了“3010份亚洲栽培稻基因组研究”成果。该研究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主导,联合国际水稻研究所、美国亚利桑那大学等16家单位共同完成,这是国内外水稻研究专家大协作的重大成果,体现了中国农业科学在水稻基因组研究方面居于世界领先位置。
“3010份亚洲栽培稻基因组研究”这一重大科技成果将推动水稻规模化基因发掘和水稻复杂性状分子改良,提升全球水稻基因组研究和分子育种水平,加快优质、广适、绿色、高产水稻新品种的培育。此次研究成果的发起人、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研究员黎志康认为,此次研究成果的完成仅仅是一个开端,随着深入分析和更多数据产生,包含水稻全部优良基因多样性的数据库将更加庞大与精细,可以从中找到与任何性状相关的关键基因,并应用到育种实践中。这将为培育高产、优质、多抗水稻新品种奠定基础。
(摘编自常理《设计水稻不再是梦》,《经济日报》)
材料三
近日,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发表了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黎志康等人完成的最新成果,剖析了水稻核心种质的基因组遗传多样性,对水稻的起源、基因、分类和进化规律有了全新的更深入的认知。
这一成果表明,中国夺回了对水稻命名的部分话语权,恢复了历史的真实。
1928年,日本学者加藤茂范通过杂交等手段发现了籼稻和粳稻的区别。当时,加藤把籼稻称为“印度型”,把日本栽培极广的粳稻称为“日本型”。自此,籼稻和粳稻在国际上就一直沿用此命名。然而,中国科学家对代表了全球水稻种质约95%多样性的核心种质的3010株水稻的基因组研究表明,这种命名并不符合实际情况。根据研究结果,中国研究人员首次提出,水稻的籼、粳亚种是独立的和多地起源,要求恢复使用籼、粳亚种的正确命名。在化石证据上,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植物考古学家日前采用植硅体分析方法,在位于浙江省龙游县的荷花山遗址中找到了距今1万多年的野生稻存在以及逐渐被驯化的证据,从土壤剖面中提取的植硅体来自一些野生稻叶片和稻壳。研究人员再次认定,水稻的起源和驯化是在中国的长江中下游地区。水稻在中国推广种植后,很快传到东亚近邻国家。3000多年前,中国水稻传至朝鲜、日本。到了汉代,中国粳稻传到菲律宾。公元5世纪,水稻经伊朗传到西亚,然后经非洲传到欧洲、美洲以至全世界。
但是,这与水稻基因组研究的结果有差异——中国研究人员从基因组获得的证据则提出,无论是籼、粳稻亚种都是独立多地起源。研究人员对来自全球的3010株水稻的基因组测序后,发现亚洲栽培稻品种间存在9万个微细结构变异,同时发现了1.2万个全长新基因和数千个不完整的新基因。研究人员再次挑选出453份测序深度较高的水稻样本,分析核心基因家族和分散式基因家族,得出籼、粳稻亚种都是独立多地起源的假说。
显然,未来需要对这两种证据进行整合,同时补充证据,才能得出更可靠和令人信服的结论。
(摘编自张田勘《基因和化石结合探寻水稻起源》,《光明日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联合研究组顺利完成了籼稻基因组工作框架图的绘制,获得国内外广泛赞誉,《科学》杂志对此进行了相关的介绍。
B.“3010份亚洲栽培稻基因组研究”是中国主导的国际科研协作成果,将推动水稻规模化基因发掘和水稻复杂性状分子改良,有利于新品种的培育。
C.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员黎志康认为,在水稻基因组研究方面取得的成果只是一个开端,随着研究的深入,将会取得新的成就并运用到育种实践中。
D.中国科学家对基本可以代表全球水稻种质的3010株水稻的基因组进行了研究,从而确定水稻的籼、粳稻亚种都是独立多地起源的。
2.下列关于“中国水稻研究走向卓越”的原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20世纪面对我国粮食安全的严峻形势,一大批学者为了国家需求决心投入水稻研究,为我国水稻研究取得成绩奠定了基础。
B.水稻具有基因组较小和容易转化等自身的一些优势,吸引了一大批优秀中青年科学家加入研究行列,科学家群体扩大,壮大了水稻研究的力量。
C.水稻育种家负责培育新品种,基础研究者负责了解作物机理,在各有侧重的研究基础上有机结合,推动了水稻研究更上一层楼。
D.我国的专家学者在基础研究领域很有科研耐心,强调基础研究,注重积累,花费时间较多,也不强调应用和产业化目标。
3.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参与“国际水稻基因组计划”,到主导国际16家单位完成水稻研究重大成果,表明中国的水稻研究已实现了从跟跑者到领跑者的角色转变。
B.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黎志康等人的研究成果,使人们对水稻的起源、基因、分类和进化规律有了全新认识,恢复了籼、粳亚种的正确命名。
C.中国科学院的考古学家们在浙江龙游荷花山遗址发现的距今1万多年的野生稻叶片和稻壳,有利于证明我国是水稻起源地和驯化地。
D.作为重要的粮食作物,水稻的品质和产量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培育出高产、优质、多抗水稻新品种依然是世界水稻研究面临的课题。
4.为什么中国要夺回对水稻命名的话语权?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5.以上三则材料中,《科技日报》《经济日报》《光明日报》报道的内容各侧重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C
解析:C.文中说“在一定程度上,我们可以理解为什么自然界处处充满着美,这很大一部分应归功于自然选择”,这里面有两个限定词语,“在一定程度上”“很大一部分”,而C项表述过于绝对。故选C。
2.答案:前提一:变异具有缓慢性。自然选择仅通过对微小连续且有益变异的逐步积累产生作用,只能按照短小而缓慢的步骤进行。
前提二:遗传具有稳定性。每一种特性一经获得,便可永久遗传下去。
解析:根据语段中“由于自然选择仅通过对微小、连续且有益变异的逐步积累而产生作用”“因而它不会导致巨大的突变,而只能按照短小而缓慢的步骤进行”,可知按照短小而缓慢的步骤进行变异是自然选择的主要方式,因此可以得出“变异具有缓慢性”这一结论。根据语段中“每一种特性一经获得,便可永久遗传下去”“通过不同方式变异了的构造必须适应一个同样的目的”可知,虽然变异可能具有多种形态,但其实质特性和变异的目的是稳定不变的,由此可知,变异只是微小的、外在的,而不会有影响实质内核的重大革新。
3.答案:就可以修复被破坏的环境;生物种类也比较多;原有的树木被砍伐
解析:语段表述的是人工林的危害问题。④处,前文写人们的错误观点,后文写人们在这种错误观点的指导下盲目地大面积植树造林后产生的问题,由此可知,所填内容应是人们的错误观点,即“就可以修复被破坏的环境”之类的内容。②处,前文列举了台湾的一片被认为是最恐怖的森林林区,在那里听不到任何动物的声音,然后回忆之前那里树种是多样的,后文写“很多动物不喜欢再在那里居住”,由此可知,所填内容应是“生物多样性”的问题。①处,前文写“造林”运动,后文写“种上了人工林”,再联系开头的“砍掉了树再种上”等内容可知,所填内容应该是“树木被砍伐”之类的内容。
4.答案:示例:①将标题中的“启示”改为“启事”或“公告”;②两处《中国天气网》都应将书名号改为双引号;③将第一个“提高”改为“普及”;④将“自本网”中的“本网”移至“每天”前(或将“自本网”改为“本网自”);⑤将“务必”删掉。
解析:本题综合考查语言的运用能力。为了说明某事而登载在媒体上的文字是“启事”。“中国天气网”不是书名,只是网站名,应该用双引号。“提高”与“常识”不搭配,应将“提高”改为“普及”。“自本网2008年7月正式上线以来”语序不当,应将“自本网”中的“本网”移至“每天”前,或将“自本网”改为“本网自”。“请务必踊跃投稿”中“务必”语气强硬,使用不得体,将“务必”删掉。
5.答案:“搜集”(事实)、“思考”或“思索”(问题)、“写出”(笔记)
解析:达尔文写成一篇纲要是经过搜集和思索这个过程的。分三步写出即可。
6.答案:①环境变化使得种内成员之间为获得资源而产生竞争。②各种不同表型的成员中只有那些最适应环境的个体,才能应付环境的变化,得以生存繁衍。③能繁衍的生物体才能使基因传递下去,进入下一轮竞争。
解析:第一步,按照图示中的箭头明确自然选择的过程。第二步,分析图示框架中的文字,找出它们之间的关系。由“环境压力(环境的变化)→种内竞争(为了获得资源)”可知,随着环境的变化,种内成员之间为了获得资源,产生了竞争;由“最适表型的选择(从各种表型中)→繁殖成功”可知,各种不同表型的成员中,只有那些最适应环境的个体,才能应付环境的变化,得以生存繁衍;由“基因型(和表型)增加的频数(在下一代中)→种内竞争(为了获得资源)”可知,只有能繁衍的生物体才能使基因传递下去,进入下一轮竞争。
7.答案:1.D;2.C;
3.①地球上的各种生物普遍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都有按照几何级数增长的倾向,但是各种生物的数量在一定的时期内都保持相对的稳定状态,这是为什么呢?达尔文因此想到了生存斗争。
②繁殖过度引起的生存斗争。任何一种生物在生活过程中都必须为生存而斗争。在生存斗争中,什么样的个体能够获胜并生存下去呢?达尔文用遗传和变异来进行解释。
③达尔文认为一切生物都具有产生变异的特性。引起变异的根本原因是环境条件的改变。在生物产生的各种变异中,有的可以遗传,有的不能够遗传。但哪些变异可以遗传呢?达尔文用适者生存来进行解释。
解析:1.D项,这一项属于用进废退的观点,不属于自然选择的观点。
2.C项,谈的是“用进废退”和遗传问题。
8.答案:1.D;2.D;3.B;
4.①日本学者“印度型”“日本型”的命名并不符合实际情况,水稻的籼、粳亚种是独立的和多地起源;②水稻的起源和驯化是在中国进行的,水稻的推广种植是由中国传到其他国家的。
5.《科技日报》侧重报道中国的水稻研究已经领先世界,并分析了原因;《经济日报》侧重报道中国主导国际16家单位共同完成“3010份亚洲栽培稻基因组研究”这一重大成果及其意义;《光明日报》侧重报道中国研究人员从基因和化石两方面探寻水稻起源。
解析:1.D项,“从而确定水稻的籼、粳稻亚种都是独立多地起源的”错误,原文说的是中国研究人员“得出籼、粳稻亚种都是独立多地起源的假说”,“假说”并不是确定结论。
2.D项,“也不强调应用和产业化目标”错误,材料一说的是“不宜片面强调应用和产业化目标”。
3.B项,“恢复了籼、粳亚种的正确命名”错误,材料三只说中国研究人员“要求恢复使用籼、粳亚种的正确命名”,并未说结果如何。
4.解答此题,需要准确把握题干信息,然后回到材料中去寻找相关信息。“中国要夺回对水稻命名的话语权”相关的内容出现在材料三第二段,其后就是关于日本学者命名的介绍、中国研究人员的观点。那么分析原因就要明确中国研究人员的观点“这种命名并不符合实际情况”,然后结合实际情况得出答案。另外,一定不能遗漏“水稻的起源和驯化是在中国的长江中下游地区”这一信息。
5.本题需要概括每则材料的报道侧重点。材料一指出中国的水稻研究领先世界,并用较多篇幅对“中国的水稻研究是如何走向卓越的”进行分析,可见《科技日报》侧重报道中国的水稻研究已经领先世界的事实及其原因。材料二第一段介绍新闻事实,第二段介绍意义,侧重报道的是中国主导国际16家单位共同完成“3010份亚洲栽培稻基因组研究”这一重大成果及其意义。材料三主要介绍了中国研究人员在基因和化石两方面的研究,侧重报道的是中国研究人员从基因和化石两方面探寻水稻起源。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