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氢能是一种公认的清洁能源。目前,制氢技术主要有煤炭制氢、电解水制氢、工业副产氢提纯制氧、生物质制氢等。白城市位于吉林省西北部,石油资源、风力资源和太阳能资源丰富,是全国首批千万千瓦风电基地。2018年白城市着手发展氢能产业,从生产到应用,实现零排放、零污染,着力打造“中国北方氢谷”。图为白城市区位示意简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石油相比,氢能的突出优势为( )
A.清洁无污染 B.再生周期短 C.可用管道运输 D.普及程度高
2.白城市氢能开发最可能采取的制氢技术为( )
A.煤炭制氢 B.电解水制氢
C.工业副产氢提纯制氢 D.生物质制氢
3.白城市打造“中国北方氢谷”能够( )
①保障我国能源安全,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②彻底解决东北地区风电外送和消纳问题
③促进能源转型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④推动氢能产业集群,形成成熟城市群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在我国,农业和牧业交错分布的地带可分为北方农牧业交错带、西北农业牧业交错带、青藏高原温带农业牧业交错带、川滇鄂黔湘农业牧业交错带等,他们都具有农业牧业交错分布的特征。下图是中国的农牧交错带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题。
4.影响北方农牧交错带、西北绿洲农业牧业交错带、青藏高原温带农业牧业交错带、川滇鄂黔湘山地农业牧业交错带等四地农牧交错地带形成的主导因素分别是( )
A.降水、地形、水源、热量 B.地形、水源、地形、降水
C.水源、降水、热量、地形 D.降水、水源、热量、地形
5.我国农牧交错带的农业正确发展方向是( )
A.增大耕地面积,提高粮食产量 B.实行机械化,建设商品粮基地
C.退耕还林还草,发展舍饲养殖业 D.大量开垦荒地,提高人均耕地面积
下图是“我国农牧用地过渡带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图中原过渡带和可能变化地区说明该地区土地利用的情形是( )
A.农业用地向牧业用地转变 B.牧业用地向林业用地转变
C.牧业用地向农业用地转变 D.林业用地向农业用地转变
7.与该过渡地带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带来的影响无关的是( )
A.近年我国沙尘暴天气增加 B.该地区常遭受雪灾袭击,灾情严重
C.辽河上游河水含沙量增加 D.黄河流域地区的洪涝灾害
我国重点生态脆弱区包括北方风沙区、西北干早区、黄土高原区、青藏高原区和西南喀斯特区,如图所示。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8.对我国重点生态脆弱区面临的主要问题的正确判断是( )
A.甲区土壤侵蚀强度大,水土流失严重 B.乙区草地退化,沙化问题严重
C.丙区气候干旱,水资源短缺 D.丁区湿地退化,自然灾害频繁
9.戊区自然生态环境脆弱的形成原因主要有( )
①气候干旱,植被稀少 ②河流稀少,且径流量小
③水土流失严重,土层薄 ④地势阶梯过渡带,多地质灾害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资源诅咒”是发展经济学中的一个著名命题,其基本理念即丰富的资源趋于阻碍经济发展,而非促进经济发展。读我国部分省区矿产资源丰富度与经济发展相关性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0.下列省区中与“资源诅咒”命题相符的是( )
①四川 ②河北 ③福建 ④辽宁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1.山西省是我国能源大省,其摆脱“资源诅咒”的主要措施有( )
①加大煤炭资源开采力度 ②优化产业结构,发展新兴产业
③延长生产链,提高产品附加值 ④关停高污染高能耗企业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甘肃永昌县喇叭泉林场,位于石羊河一级支流西大河流域中段,是永昌县北部的主要生态防护屏障。20世纪90年代开始,树木随着地下水水位持续下降而大量死亡。2003年起,林场在规划改造区域实施外围乔木、灌木和内部枸杞、沙棘(白榆)配置的林带建设(如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喇叭泉林场树木大量死亡的主要原因是( )
A.生产能源短缺,过度砍伐 B.全球变暖,蒸发量增加
C.西大河上游人口、经济规模扩大 D.植被新陈代谢,群落自然更替
13.喇叭泉林场树木大量死亡的明显影响是( )
A.可开垦耕地面积增加 B.荒漠化范围缩小
C.区域土壤肥力增加 D.固定的沙丘再度被激发或活化
资源诅咒系数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主要是第二产业发展)与地区资源优势偏离程度的指标,指数越大,资源遭受诅咒即资源没有带来相应的财富,没有带动区域经济的高速发展的程度越高。读1990~2007年典型区域资源诅咒系数变化趋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广东省资源诅咒系数较低的主要原因是( )
A.资源利用率高 B.资源丰富 C.人口过多 D.气候湿润
15.为改变山西省资源诅咒系数高的现状,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
①改变单一的产业结构,注重资源的综合开发
②提高科技投入,提高资源利用率
③扩大资源的开发和输出,促进经济发展
④转变资源输出方式,减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题,共55分。
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材料 榆林是我国重要的煤炭基地,优质环保煤市场占有量大。“因煤而兴”的资源型城市榆林近年衰落,农村耕地撂荒现象也不断增加。
(1)陕南地区适宜发展的主要工业部门是________(填“钢铁工业”或“纺织工业”),最主要原因是________。(4分)
(2)结合所学知识,为榆林重振经济提出合理建议。(8分)
(3)对于黄土高原撂荒现象,有的专家持反对意见,有的专家持赞成意见。你支持哪种观点,说出你的理由。(6分)
1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8分)
材料一:中国天气网讯2021年3月14日夜间至16日,我国西北及华北地区出现近10年来最强沙尘天气过程,沙尘天气面积超过380万平方公里。
材料二:去年入冬以来,蒙古国和我国西北地区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大部地区地表基本无积雪覆盖。此外,近期蒙古国和我国西北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5~8℃,加速了无积雪裸露地表扩展。14日开始,大气环流出现剧烈调整,西伯利亚高压增强,蒙古气旋快速发展并东移,大风卷扬起的沙尘随上升气流输送到高空,并在高空和地面偏北大风引导下,影响了我国大范围地区。
(1)结合材料,简析冬春季节多沙尘暴的自然原因。(8分)
(2)近几十年来,我国西北、华北沙尘暴发生频率增多,除自然原因外,可能的人为原因有哪些。(4分)
(3)面对沙尘暴来袭,居民如何做好防御措施。(6分)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9分)
材料一 新疆达坂城风电厂是中国第一个大型风电厂,目前安装有250台风车,年发电量平均为1800万瓦。新疆是中国风力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每年风蕴藏量为9127亿千瓦,仅次于内蒙古。风力发电将成为新疆未来重要的替代能源。
材料二 图1为达坂城周边地理事物分布图。图2为吐鲁番气候统计图。
(1)分析达坂城风能资源丰富的自然原因。(6分)
(2)据图描述新疆吐鲁番的气候特点。(4分)
(3)说出达坂城风电基地发展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瓶颈。(9分)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氢能资源优势的相关知识。A项,与石油相比,氢能属于新能源,清洁无污染。故A项正确; B项,氢能需要消耗大量能量,属于二次能源,石油是直接开采出来的原油进行加工生产的,氢能再生周期较长。故B项错误; C项,石油也可以使用管道运输。故C项错误D项,氢能目前普及程度低。故D项错误。综上所述,故选A。
2.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资源开发的相关知识。B项,根据材料可知,白城市位于吉林省西北部,石油资源、风力资源和太阳能资源丰富,是全国首批千万千瓦风电基地,且当地有河流,水源丰富,电解水制氢需要消耗大量能源,电解水制氢的可能性较大。故B项正确; A项、D项,当地没有丰富的煤炭,且易产生各种废弃物,因此煤炭制氢和生物质制氢的可能性较小。故A项、D项均错误; C项,本地区石油资源、风力和太阳能丰富,工业副产氢不丰富。故C项错误。综上所述,故选B。
3.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自然资源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的相关知识。①项,白城市打造“中国北方氢谷”,开发零污染物排放的氢能,保障我国能源安全,优化我国能源消费结构。故①正确;②项,氢能的开发无法彻底解决东北地区风电外送和消纳问题。故②错误;③项,可以借助当地丰富的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可再生资源,带动制氢、储运氢、用氢全产业链条。故③正确;④项,打造“中国北方氢谷”可以带动城市化发展,但不能形成成熟的城市群。故④错误。综上所述,本题应选择①③,故选C。
答案:4.D;5.C
解析:4.北方农牧交错带的东南为东部季风区,降水较多,适宜发展种植业,西北为干旱半干旱区,降水少,适宜发展畜牧业,主导因素是降水;西北绿洲农业牧业交错带,绿洲有灌溉水源可以发展种植业,缺少灌溉水源的地区,发展了畜牧业,主导因素是水源;青藏高原温带农业牧业交错带,青藏高原海拔高,热量不足,以高寒牧业为主,河谷地区热量相对充足的地区发展了种植业,主导因素是热量;川滇鄂黔湘山地农业牧业交错带,山地地形起伏大,不适合发展种植业,发展了畜牧业,相对平坦的地区发展了种植业,主导因素是地形。故选D。
5.我国农牧交错带,生态环境脆弱,而种植业对水热等自然条件要求高,过度发展种植业容易造成生态环境问题,过度放牧也会加剧生态退化,故应退耕还林还草,发展舍饲养殖业,C正确;农牧交错带,生态环境脆弱,增大耕地面积、大量开垦荒地均会造成生态破坏,AD错误;农牧交错带中耕地面积较小,不适宜推广大型机械化,且粮食产量低,无法建成商品粮基地,B错误。故选C。
答案:6.A;7.B
解析:6.中国中西部干旱少雨,农牧过渡带以东以农业为主,以西以牧业为主。图中农牧过渡带以西(牧区)出现了可能变动带,说明农业用地向牧业用地扩大。
7.过度农垦会造成土地沙化,使得下风向地区出现沙尘暴天气,下游河流含沙量增多,河道淤积,中下游地区出现洪涝灾害。而雪灾是由于寒冷造成的,与土地沙化无关。
答案:8.B;9.D
解析:8.读图可知,甲位于我国西北地区,外力以风力为主,土地荒漠化严重,A错误。乙地区位于内蒙古草原地区,由于过度放牧等原因,草地退化、沙化严重,B正确。丙位于青藏高原区,东南部降水量大,为我国多条大江大河发源地,水资源丰富,C错误。丁位于北方地区,土壤盐碱化严重,D错误。故选B。
9.戊位于我国南方地区,降水量大,植被茂盛,河流纵横,河网稠密,径流量大,①②错误。南方地区多低山丘陵,且位于地势第二三阶梯过度地带,地质灾害多发,水土流失严重,土层薄,③④正确。故选D。
答案:10.D;11.B
解析:10.从图中可以看出,辽宁、四川两省区资源丰富,但GDP增幅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属于“资源诅咒“省区,D正确;河北资源丰富,GDP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不属于“资源诅咒”省区;福建资源丰富程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GDP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不属于“资源诅咒”省区GDP增福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不属于“资源诅咒”省区。
11.山西省可通过延长产业链,提高产业附加值,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来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B正确;加加大煤炭开采力度,还是依托资源发展,不能摆脱“资源诅咒”;关停高污染高能耗企业影响大,可行性差。
答案:12.C;13.D
解析:12.本题考查区域生态问题产生的原因。喇叭泉林场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植被主要依靠地下水生存,上游人口、经济规模扩大,引水过多,使林场地下水量减少,地下水位下降,树木大量死亡。故选C项。
13.本题考查森林的作用。树木大量死亡,使林场的整体防护功能大幅度衰退,林地内原已固定的沙丘再度被激发或活化,流沙开始南侵,荒漠化范围扩大,区域土壤肥力降低,可开垦耕地面积减少。故选D项。
答案:14.A;15.B
解析:14.广东省虽资源分布量小,但利用率高,经济发达,故资源诅咒系数较低,A项正确。
15.单纯扩大资源的开发和输出不会降低资源诅咒系数,③错误;改变单一的产业结构,注重资源的综合开发会降低资源组咒系数,①正确;提高科技投入,提高资源利用率会降低资源诅咒系数,②正确;转变资源输出方式,减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会降低资源诅咒系数,④正确。
16.答案:(1)钢铁工业; 铁矿资源丰富;
(2)延长煤炭工业产业链,提高煤炭产品附加值;改善投资环境,治理环境污染,引进和发展新兴工业;立足资源优势发展旅游业,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完善交通,发展科技,调整产业结构。
(3)赞成撂荒:减少对土壤表层的破坏,减轻水土流失;利于土壤肥力恢复;维护生态系统。
反对撂荒:浪费耕地资源;可能危及粮食安全;不利于农村经济发展。
解析:(1)读图文材料,结合图文材料,原因是图示地区铁矿资源丰富。陕南地区适宜发展的主要工业部门是纺织工业,理由是图示地区为棉花资源丰富,适宜作为钢铁厂的附属产业发展等。
(2)结合所学知识,为榆林重振经济,治理环境污染,立足资源优势发展旅游业,发展科技,因地制宜发展现代农业等。
(3)对于黄土高原撂荒现象,有的专家持反对意见。我赞成撂荒,减轻水土流失,维护生态系统等。我反对撂荒,理由是浪费耕地资源,不利于农村经济发展等。
17.答案:(1)春季降水少且气温回升快,气候干旱,地表易起沙尘;地表裸露,植被覆盖率低;冬春季节多大风。
(2)过度砍伐;过度放牧;过度农垦;水资源利用不当。
(3)做好防风防沙准备,及时关闭门窗;注意携带口罩,纱巾等防尘用品,以免沙尘对眼睛和呼吸道造成损伤;由于能见度较低,驾驶人员应控制速度,确保安全;把围板、棚架、临时搭建物等易被风吹动的搭建物固紧,妥善安置易受沙尘暴影响的室外物品。
解析:(1)由所学知识可知,“去年入冬以来,蒙古国和我国西北地区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大部地区地表基本无积雪覆盖,近期蒙古国和我国西北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5~8℃,加速了无积雪裸露地表扩展”可知,春季气温回升快,气候干旱,地表无积雪覆盖地表;地表裸露,植被覆盖率低,阻挡风力作用弱;“大气环流出现剧烈调整,西伯利亚高压增强,蒙古气旋快速发展并东移,大风卷扬起的沙尘随上升气流输送到高空,并在高空和地面偏北大风引导下,影响了我国大范围地区”可知,由于雨季未到,降水少,冬春季节多大风,易起沙尘。
(2)人为原因主要从植被破坏方面来分析。农牧交错地带过度农垦,草原地区过度放牧,森林地区的乱砍滥伐森林,水资源不合理利用,工矿交通建设中不注重环保,尤其是人为过度垦荒破坏地面植被,扰动地面结构。
(3)由所学知识可知,发生沙尘暴时应该及时关闭门窗,必要时可用胶条对门窗进行密封。外出时要戴口罩,用纱巾蒙住头,以免沙尘侵入眼睛影响视线,进入呼吸道对呼吸道产生损伤。发生强沙尘暴天气时不宜出门,尤其是老人、儿童及患有呼吸道过敏性疾病的人。由于大气能见度低,应特别注意交通安全,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应减速慢行,密切注意路况,谨慎驾驶。妥善处理室外物品,避免受沙尘暴损坏。
18.答案:(1)接近冬季风源地,冬春季节风大;位于山口位置,狭管效应,风力大;植被稀疏,多沙漠戈壁,缺乏屏障,风速较大。
(2)夏季炎热,冬季寒冷,气温年较差大;全年降水稀少。
(3)当地经济欠发达,没有大的工业基础作为支撑,(经济落后,人口稀少),电能需求少;新疆煤炭、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且价格低,风电价格优势不突出;离东部较远,需要长距离输电;当地基础设施(如电网等)较落后。
解析:(1)风能资源丰富原因可从地理位置,地形、等方面分析。从图可知,该地地处我国西北,靠近冬季风源地,冬春多大风天气;地形上位于山口,狭管效应明显,增强风力;西北干旱,植被少,缺少阻挡,地面摩擦小,风力大。
(2)气候特征要从气温和降水两个要素进行分析。从图可知,新疆吐鲁番的气候特点:夏季炎热,冬季寒冷,气温年较差大;全年降水稀少。
(3)可以从交通、市场、基础设施等方面分析。当地基础设施(交通)较落后,给建设风力发电带来困难;工业基础设施不完善,工业落后;距离东部电能缺口地区远,输电线路长,输电成本高;当地经济落后,工业少,本地需求量少;当地有丰富的煤炭和石油及天然气,火力发电成本低,风力发电优势不明显。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