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4《分子空间结构与物质性质》测试题
一、单选题
1.溴单质在四氯化碳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大,这是因为
A.溴单质和四氯化碳中都含有卤素原子
B.Br2是单质,CCl4是化合物
C.Br2是非极性分子,CCl4也是非极性分子,而水是极性分子
D.Br2、CCl4都是有机物,而H2O是无机物
2.向CuSO4溶液中加入少量氨水时生成蓝色沉淀,继续加入过量氨水时沉淀溶解,得到深蓝色透明溶液,最后向该溶液中加入一定量乙醇,析出[Cu(NH3)4]SO4·H2O晶体。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第一电离能:N>O>S
B.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形
C.[Cu(NH3)4]SO4·H2O晶体中只含有共价键和配位键
D.加入乙醇降低了溶液的极性,是晶体析出的原因
3.关于反应,已知中S为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中均失去电子
B.反应中和只是氧化产物
C.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
D.反应生成转移
4.短周期主族元素A、B、C、D、E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K、L、M均是由这些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物,甲是B元素常见的固体单质,乙常温下呈液态。K是无色气体,是主要大气污染物之一。常温下0.05 mol L -1丙溶液pH为l,上述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简单离子半径:CB.元素的非金属性:C>D>E>B
C.由元素A、C、D仅能组成共价化合物
D.由元素B、E组成的化合物可用于洗涤试管壁上残余的硫单质
5.某物质M是制造染料的中间体,它的球棍模型如图所示,由短周期X、Y、Z、W四种元素组成,X是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W的3p轨道有一个未成对电子,Y、Z同主族且能形成ZY2的化合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负性:Y>Z>W
B.最简单氢化物沸点:YC.X2Y2是极性分子
D.Z的最高价氧化物的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形
6.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A.熔点:碳化硅>硅>锗
B.分解温度:
C.酸性:
D.键角:
7.《Green Chemistry》报道,我国科研工作者发现了一种在低压条件下高效电催化还原CO2的新方法,其总反应为。下列相关化学用语和说法正确的是
A.中子数为20的氯原子: B.Na+的结构示意图:
C.CO2分子中C原子杂化方式: D.NaClO的电子式:
8.臭氧通常存在于距离地面25km左右的高层大气中,它能有效阻挡紫外线,保护人类健康。但是在近地面,臭氧却是一种污染物。已知O3的空间结构为V形,分子中正电中心和负电中心不重合。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O3和O2互为同素异形体
B.在水中的溶解度:O3>O2
C.O3是极性分子,O2是非极性分子
D.O3分子中的共价键是极性键
9.下列物质中,酸性最强的是
A. B. C. D.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硫难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易溶于CS2,说明极性:H2O>C2H5OH>CS2
B.BF3、CCl4中每个原子都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
C.分子晶体中一定存在共价键
D.I2低温下就能升华,说明碘原子间的共价键较弱
11.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黑火药是由硫黄粉、硝酸钾和木炭粉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爆炸时发生的反应为2KNO3+S+3CK2S+N2↑+3CO2↑。生成物K2S的晶体结构如图。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产物中有两种非极性分子
B.1molCO2和1molN2含有的π键数目之比为1:1
C.K2S晶体中阴、阳离子的配位数分别为4和8
D.若K2S晶体的晶胞边长为anm,则该晶体的密度为g·cm-3
12.某多孔储氢材料前驱体结构如图,、、、、五种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基态原子的电子填充了个能级,其中有个未成对电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氢化物沸点: B.原子半径:
C.第一电离能: D.该物质为离子化合物
13.莽草酸可用于合成药物达菲,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莽草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共平面
B.分子式为C7H10O5,属于芳香族化合物
C.分子中含有3种官能团,能发生加成、氧化、取代反应
D.1mol莽草酸与足量的NaHCO3溶液反应可放出4molCO2气体
二、填空题
14.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1)三原子分子常见的空间结构有__________形(如)和__________形(如)。
(2)四原子分子常见的空间结构有___________形和___________形,如甲醛()分子呈___________形,键角约为___________;氨分子呈___________形,键角为___________;需要注意的是白磷分子呈___________形,键角为___________。
(3)五原子分子最常见的空间结构为___________形,如常见的键角是___________。
15.二氧化钛、四氯化钛、钛酸钡等钛及其化合物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应用极广。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钛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基态中的核外电子有_______个空间运动状态。
(2)是一种储氢材料,可由和反应制得。
①由和构成,的空间构型是_______,B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是_______,中各元素的电负性大小顺序为_______。
②某储氢材料是第三周期金属元素M的氢化物,M逐级失去电子的部分电离能如下表所示,M是_______填元素符号。
元素 M
电离能(kJ/mol) 738
1451
7733
10540
13630
16.(1)配位化学创始人维尔纳发现,取CoCl3·6NH3(黄色)、CoCl3·5NH3(紫红色)、CoCl3·4NH3(绿色)和CoCl3·4NH3(紫色)四种化合物各1 mol,分别溶于水,加入足量硝酸银溶液,立即产生氯化银,沉淀的量分别为3 mol、2 mol、1 mol和1 mol。
①请根据实验事实用配合物的形式写出它们的化学式。
CoCl3·6NH3_______,
CoCl3·5NH3_______,
CoCl3·4NH3(绿色和紫色):_______。
②上述配合物中,中心离子的配位数都是_______。
(2)向黄色的三氯化铁溶液中加入无色的KSCN溶液,溶液变成血红色。该反应在有的教材中用方程式FeCl3+3KSCN=Fe(SCN)3+3KCl表示。经研究表明,Fe(SCN)3是配合物,Fe3+与SCN-不仅能以1:3的个数比配合,还可以其他个数比配合。请按要求填空:
①Fe3+与SCN-反应时,Fe3+提供_______,SCN-提供_______,二者通过配位键结合。
②所得Fe3+与SCN-的配合物中,主要是Fe3+与SCN-以个数比1:1配合所得离子显血红色。含该离子的配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
③若Fe3+与SCN-以个数比1:5配合,则FeCl3与KSCN在水溶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表示为_______。
17.溶质在溶剂中的溶解度取决于多种因素,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发现:CH4极难溶于水,而HF极易溶于水,其原因是_______。
(2)通常条件下,1体积的水可溶解700体积的NH3,请说明三点理由:_______。
18.SiCl4是生产高纯硅的前驱体,其中Si采取的杂化类型为_______。SiCl4可发生水解反应,机理如下:
含s、p、d轨道的杂化类型有:①dsp2、②sp3d、③sp3d2,中间体SiCl4(H2O)中Si采取的杂化类型为_______(填标号)。
19.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分子中,只含有键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既含有键又含有键的是___________。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2)在①乙烷(、②乙烯()、③乙炔()分子中碳碳键键长大小顺序是___________(用序号表示)。
20.回答下列问题:
(1)金刚石和石墨的部分物理性质数据如表:
物质 金刚石 石墨
熔点/℃ 3550 3652
硬度 10 1.5
石墨的熔点比金刚石高,硬度却比金刚石小得多,原因是____。
(2)互为同分异构体的两种有机物形成氢键如图所示:
沸点:邻羟基苯甲醛____对羟基苯甲醛(填“>”、“=”或“<”),主要原因是____。
21.回答下列问题:
(1)的名称是:_______,若该有机物是由炔烃加成而来,则该炔烃可能的结构有_______种。
(2)氯乙烷的沸点(12℃)介于乙烷(-89℃)和乙醇(79℃)之间,其原因是_______。
22.回答下列问题:
(1)四种有机物的相关数据如下表:
物质
相对分子质量 72 72 114 114
熔点/°C - 129.8 - 16.8 - 56.8 97
①总结烷烃同分异构体熔点高低的规律 ___________;
②根据上述规律预测熔点___________ (填“>”或“<”)。
(2)两种无机物的相关数据如下表:
物质 (HF)n 冰
氢键形式 F—H…F O—H…O
氢键键能/kJ·mol-1 28 19
沸点/°C 20 100
(HF)n中氢键键能大于冰,但(HF)n沸点却低于冰,原因是 ____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详解】根据相似相溶原理:极性分子组成的溶质易溶于极性分子组成的溶剂,难溶于非极性分子组成的溶剂;非极性分子组成的溶质易溶于非极性分子组成的溶剂,难溶于极性分子组成的溶剂。Br2是非极性分子,它们易溶于非极性溶剂--CCl4;而在极性溶剂水中的溶解度较小。
答案选C。
2.C
【详解】A.同周期第一电离能从左到右依次增大,IIA、VA族比相邻元素偏高,所以N>O>S,故A正确;
B.中S原子价层电子对数=4+=4且不含孤电子对,所以该离子为正四面体形,故B正确;
C.[Cu(NH3)4]SO4·H2O所含有的化学键有离子键、极性共价键和配位键,硫酸根离子与配离子之间是离子键,N与H之间是共价键,氨气与铜离子之间是配位键,故C错误;
D.乙醇属于有机物,加入后减小了溶剂的极性,降低了[Cu(NH3)4]SO4的溶解度,导致结晶析出,故D正确;
故选:C。
3.D
【详解】A.已知中S为价,由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之和为零可得中Cu和Fe化合价均为+2价,结合产物的价态分析铜的价态不变,A错误;
B.硫元素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和是氧化产物,氧元素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含氧元素的产物均为还原产物,所以和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B错误;
C.反应中中硫元素和铁元素失电子化合价升高,所以作还原剂,氧气得电子化合价降低作氧化剂,根据计量数关系可得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7∶2,C错误;
D.反应中只有氧元素得电子化合价由0价变为-2价,由上述反应可知每生成的同时消耗7mol氧气,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反应生成转移7×2×2mol电子,D正确;
故答案选:D。
4.CD
【分析】0.05mol/L丙溶液的pH为l,可知丙为二元强酸,应为H2SO4,K是无色气体,是主要的大气污染物之一,且可生成H2SO4,则K应为SO2,可知乙为H2O2,L为H2O,甲是B元素常见的固体单质,浓硫酸和甲反应生成SO2,可知甲为C,M为CO2,则A为H元素,B为C元素,C为O元素,D为S元素,则E为Cl元素,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A.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则离子半径S2->Cl-,故A错误;
B.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元素的非金属性增强,则非金属性Cl>S,故B错误;
C.由元素A、C、D组成的化合物为硫酸、亚硫酸等,均为共价化合物,故C正确;
D.由元素B、E组成的化合物为四氯化碳,为良好的有机溶解,可用于洗涤试管壁上残余的硫单质,故D正确;
答案选CD。
5.C
【分析】由M的球棍模型可知,X、Y、Z、W形成共价键的数目分别为1、2、、6、1,由短周期X、Y、Z、W四种元素组成,X是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则X为H元素,W的3p轨道有一个未成对电子,则W为Cl元素;Y、Z同主族且能形成ZY2的化合物,则Y为O元素、Z为S元素。
【详解】A.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电负性越大,氯元素的非金属性强于硫元素,则电负性强于硫元素,故A错误;
B.水分子能形成分子间氢键,硫化氢不能形成分子间氢键,所以水分子间的作用力大于硫化氢,沸点高于硫化氢,故B错误;
C.过氧化氢的空间构型为结构不对称的书形,属于极性分子,故C正确;
D.三氧化硫分子中硫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3、孤对电子对数为0,分子的空间构型为平面正三角形,故D错误;
故选C。
6.A
【详解】A.因为原子半径C硅>锗,A正确;
B.碳酸盐分解实际过程是晶体中阳离子结合碳酸根离子中氧离子,使碳酸根离子分解为二氧化碳的过程,阳离子所带电荷相同时,阳离子半径越小,其结合氧离子能力越强,对应的碳酸盐就越容易分解,热分解温度: MgCO3C.Cl元素的化合价越高,对应的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故酸性,C错误;
D.为直线形结构,键角为1800,水为V型分子,键角为1050,氨气为三角锥型,键角为1070,所以键角大小,D错误;
故选A。
7.D
【详解】A.中子数为20的氯原子的质量数是20+17=37,可表示为,A项错误;
B.钠离子结构示意图中核电荷数是11,核外电子总数是10,B项错误;
C.分子中C原子是sp杂化,直线型分子,C项错误;
D.NaClO是离子化合物,电子式书写正确,D项正确;
故选D。
8.D
【详解】A.O3和O2是氧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故A正确;
B.O3是极性分子、O2是非极性分子,根据相似相容原理,在水中的溶解度:O3>O2,故B正确;
C. O3的空间结构为V形,分子中正负电荷中心不重合,O3是极性分子,O2是非极性分子,故C正确;
D.O3分子中的共价键是非极性键,故D错误;
选D。
9.C
【详解】电负性,羧酸中与-COOH连接的碳原子上有2个F原子,其酸性最强,故答案选C。
10.A
【详解】A.硫单质为非极性分子,由硫单质的物理性质,根据相似相溶原理,可知极性:H2O>C2H5OH>CS2,故A正确;
B.BF3中B原子最外层为6电子结构,故B错误;
C.稀有气体的形成的晶体为分子晶体,不存在化学键,故C错误;
D.I2低温下就能升华,说明碘分子间的分子间作用力较弱,与共价键强弱无关,故D错误;
故选:A。
11.C
【详解】A.反应产物N2、CO2中的正负电荷中心重合,均为非极性分子,选项A正确;
B.CO2、N2的结构式分别为O=C=O、NN ,双键、三键中有1个σ键,其余为键,则1mol 和1mol 含有的键数目之比为1:1,选项B正确;
C.由图示可知, 晶体中阴离子和阳离子的配位数分别为8和4,选项C错误;
D.若晶体的晶胞边长为anm,根据均摊法,晶胞中含有K+、S2-的数目分别为8、84,则该晶体的密度为=g·cm-3,选项D正确;
答案选C。
12.D
【分析】由题干信息可知,基态Z原子的电子填充了3个能级,其中有2个未成对电子,故Z为C或者O,根据多孔储氢材料前驱体结构图可知Y周围形成了4个单键,再结合信息M、W、X、Y、Z五种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故Y为N,故Z为O,M只形成一个单键,M为H,X为C,则W为B。
【详解】A.由分析可知,X、Y的氢化物分别为:CH4和NH3,由于NH3存在分子间氢键,故氢化物沸点:,A错误;
B.根据同一周期从左往右主族元素的原子半径依次减小,同一主族从上往下依次增大,故原子半径:,B错误;
C.根据同一周期从左往右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呈增大趋势,IIA与IIIA,VA与VIA反常,故第一电离能:,C错误;
D.该物质的构成微粒为阴阳离子,为离子化合物,D正确;
故选D。
13.C
【详解】A.分子中含有一个碳碳双键,只有碳碳双键连接的5个碳原子共平面,A错误;
B.分子中无苯环,不属于芳香族化合物,B错误;
C.分子中有碳碳双键、羟基、羧基3种官能团,碳碳双键可以被加成,分子可以发生加成、氧化、取代反应,C正确;
D.1mol莽草酸中含有1mol-COOH,可以与足量碳酸氢钠反应生成1molCO2气体,D错误;
答案选C。
【点睛】高中阶段,能与碳酸氢钠反应的官能团只有羧基。1mol-COOH与足量的碳酸氢钠反应生成1mol CO2。
14.(1) 直线
(2) 平面三角 三角锥 平面三角 三角锥 正四面体
(3) 四面体
【分析】中心原子价层电子对个数=σ键个数+孤电子对个数;σ键个数=配原子个数,孤电子对个数=,a指中心原子价电子个数,x指配原子个数,b指配原子形成稳定结构需要的电子个数;据此确定VSEPR模型,实际空间构型要去掉孤电子对。
(1)
三原子分子常见的空间结构有V形或直线形。分子中,中心原子孤电子对数、价电子对数2+0=2,则其空间构型为直线形,H2O分子中,中心原子孤电子对数=、价层电子对数=2+2=4,故空间构型为V形。
(2)
四原子分子常见的空间结构有平面三角形和三角锥形,如甲醛分子呈平面三角形,键角约为120°;氨分子呈三角锥形,键角为107°;需要注意的是白磷分子呈正四面体形形,键角为60°。
(3)
五原子分子最常见的空间结构为四面体形,如常见的呈正四面体、键角是。
15.(1) 9
(2) 正四面体形 Mg
【解析】(1)
钛原子为22号元素,其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Ar]3d24s2,则钛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3d24s2;Ti失去4个电子得到Ti4+,则基态Ti4+中的核外电子排布为1s22s22p63s23p6;s能级有一个原子轨道,p能级有3个原子轨道,因此Ti4+中的核外电子占据的原子轨道数为1+1+3+1+3=9,占据几个轨道就有多少种空间运动状态,则基态中的核外电子有9个空间运动状态;
(2)
①中有4个σ键,无孤电子对,的空间构性为正四面体;杂化轨道数等于价层电子对数,即中B的杂化类型为sp3;中H显-1价,B显+3价,则H的电负性大于B,Ti为金属,Ti的电负性小于B,电负性大小顺序是H>B>Ti;
②根据电离能的概念,从表中数据得知,I3>>I2,从而推出该元素最外层有2个电子,M是第三周期金属元素,因此推出M为Mg。
16. [Co(NH3)6]Cl3 [Co(NH3)5Cl]Cl2 [Co(NH3)4Cl2]Cl 6 空轨道 孤电子对 [Fe(SCN)]Cl2 FeCl3+5KSCN===K2[Fe(SCN)5]+3KCl
【详解】(1) ①由题意知,四种络合物中的自由Cl-分别为3、2、1、1,则它们的化学式分别为[Co(NH3)6]Cl3、[Co(NH3)5Cl]Cl2、[Co(NH3)4Cl2]Cl。
②1mol CoCl3·6NH3只生成3mol氯化银,则有3mol氯离子为外界离子,钴的配位数为6;
1mol CoCl3·4NH3(绿色)和CoCl3·4NH3(紫色)都只生成1mol氯化银,则有1mol氯离子为外界离子,钴的配位数为6。
(2)①Fe3+与SCN-反应生成的配合物中, Fe3+提供空轨道, SCN-提供孤对电子。
②Fe3+与SCN-以个数比1 : 1配合所得离子为[Fe ( SCN)]2+ ,故FeCl3与KSCN在水溶液中反应生成[Fe ( SCN ) ]Cl2与KCl。
③国Fe3+与SCN-以个数比1 : 5配合所得高子为[Fe (SCN) 5]2-,故FeCl3与KSCN在水溶液中反应生成K2[Fe (SCN)5]2-与KCI,所以反应方程式为: FeCl3+5KSCN===K2[Fe(SCN)5]+3KCl。
17.(1)CH4是非极性分子,水是极性溶剂,所以CH4极难溶于水;HF是极性分子且能与水分子形成氢键,所以HF极易溶于水
(2)NH3与H2O均为极性分子;NH3与H2O分子间易形成氢键;NH3与H2O易反应生成
【解析】(1)
的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是非极性分子,而的空间构型为V形、是极性分子,的空间构型为直线型,只含H-F极性键,是极性分子,依据相似相溶原理,CH4极难溶于水,HF极易溶于水,且能与水分子形成分子间氢键。
(2)
的空间构型为V形、是极性分子,NH3的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形,是极性分子,依据相似相溶原理,NH3极易溶于水,N、O的电负性大,NH3可与H2O形成分子间氢键,使得NH3极易溶于水,NH3能与H2O反应生成,增大了NH3在H2O中的溶解度。
18. sp3 ②
【详解】Si的原子序数为14,最外层有4个电子,则其价电子层的电子排布式为3s23p2;单晶硅的晶体类型为原子晶体;SiCl4的中心Si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 =4,为sp3杂化;中间体SiCl4(H2O)中Si分别与C1、O形成5个共价键,为sp3d杂化,故答案为:sp3;②。
19.(1) ①②③④⑨⑩ ⑤⑥⑦⑧
(2)①>②>③
【详解】1)原子间的共价单键是键,若出现了双键或三键则必有键和键。在题中所给的物质中,()和()含有双键,()和()含有三键,故只有键的是①②③④⑨⑩,既含有键又含有键的是⑤⑥⑦⑧。
2)一般,键能越大,相应的键的键长越短,由键能可知碳碳键键长①>②>③。
20.(1)石墨晶体中C-C的键能大于金刚石晶体中的C-C的键能,石墨晶体为层状结构,层间存在分子间作用力,所以石墨的熔点比金刚石高,硬度却比金刚石小得多
(2) < 邻羟基苯甲醛在分子内形成了氢键,在分子间不存在氢键,对羟基苯甲醛不可能形成分子内氢键,只能在分子间形成氢键
【详解】(1)石墨晶体中C-C的键能大于金刚石晶体中的C-C的键能,石墨晶体为层状结构,层间存在分子间作用力,所以石墨的熔点比金刚石高,硬度却比金刚石小得多,故答案为:石墨晶体中C-C的键能大于金刚石晶体中的C-C的键能,石墨晶体为层状结构,层间存在分子间作用力,所以石墨的熔点比金刚石高,硬度却比金刚石小得多;
(2)分子内生成氢键,熔、沸点常降低,分子间有氢键的物质熔,熔、沸点常升高,因为邻羟基苯甲醛在分子内形成了氢键,在分子间不存在氢键,对羟基苯甲醛不可能形成分子内氢键,只能在分子间形成氢键,则沸点:邻羟基苯甲醛<对羟基苯甲醛,故答案为:<;邻羟基苯甲醛在分子内形成了氢键,在分子间不存在氢键,对羟基苯甲醛不可能形成分子内氢键,只能在分子间形成氢键。
21.(1) 3,5-二甲基-3-乙基庚烷 2
(2)氯乙烷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乙烷,乙醇存在分子间氢键
【解析】(1)
的最长碳链有7个碳原子,根据烷烃命名规则,其名称是:3,5-二甲基-3-乙基庚烷;若该有机物是由炔烃加成而来,则碳碳叁键位置的碳原子至少连接两个氢原子,符合要求的位置只在乙基中,故该炔烃可能的结构有: ,同个碳原子上的两个乙基等效,共2种。
(2)
三者都是分子晶体,氯乙烷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乙烷,分子间作用力氯乙烷大于乙烷,沸点亦较高;乙醇存在分子间氢键,氯乙烷分子间没有氢键,乙醇的分子间作用力大于氯乙烷,沸点亦较高,故沸点:乙醇>氯乙烷>乙烷。
22.(1) 分子对称性越高,熔点越高 小于
(2)冰中氢键数目比(HF)n中多
【详解】(1)①根据表格数据,同分异构体分子对称性越高,熔点越高。
②的对称性比差,分子对称性越高,熔点越高,所以熔点:小于;
(2)1molHF只能形成1mol氢键,1molH2O能形成2mol氢键,由于冰中氢键数目比(HF)n中多,所以 (HF)n沸点低于冰。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