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读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1.图示黄河段沿程年平均水温曲线是( )
A.X1 B.Y1 C.X2 D.Y2
2.两河海拔2000~1000米河段水温变化幅度( )
A.2月长江大于黄河 B.2月长江小于黄河
C.7月长江大于黄河 D.7月长江与黄河相近
3.河流水温变化与其流经地区的气候相关。Y河甲河段冬夏季水温差异小,因其穿行在( )
A.横断山区 B.四川盆地 C.黄土高原 D.太行山区
塔霍河—塞古拉河跨流域调水工程主要用于供应西班牙东南部塞古拉河流域的农业灌溉用水、饮用水等。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西班牙实施塔霍河—塞古拉河跨流域调水工程的地理背景是( )
A.沿途地势平坦,施工难度小
B.西班牙人口、城市集中在东南部
C.塞古拉河流域水热配合差,且背风坡效应明显
D.塔霍河流域降水丰富,水资源供应量大且稳定
5.塔霍河—塞古拉河跨流域调水工程的实施,对塞古拉河流域环境的影响有( )
A.城市地面沉降问题减轻 B.洪涝、地震等灾害频率减小
C.大气污染普遍减轻 D.土壤盐渍化程度减轻
2022年2月17日,国家发改委同意在京津冀等地启动建设国家八大算力枢纽节点,“东数西算”工程全面启动。“东数西算”是指通过构建数据中心、云计算、大数据一体化的新型算力网络体系,将东部算力需求有序引导到西部,优化数据中心建设布局,促进东西部协同联动。下图为我国八大算力枢纽节点关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东数西算工程带动作用较小的产业是( )
A.交通运输 B.信息通信 C.IT设备制造 D.土建工程
7.下列因素中,与西部算力枢纽选址关联性较小的是( )
A.能源供应 B.气候条件 C.市场需求 D.地质条件
8.国家实施东数西算工程有利于( )
A.提升东部地区非实时算力水平 B.加快东部地区数字产业化进程
C.提高西部地区常规能源利用率 D.促进西部地区电子制造业升级
绿色贸易是指在贸易中预防和制止由于贸易活动而威胁人民的生存环境以及对人民的身体健康的损害,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贸易形式。其表现形式有:环境友好产品贸易、资源集约型产品贸易和安全健康产品贸易等。绿色贸易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任务。2017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64个国家的绿色贸易总额达到了642亿美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发展绿色贸易可以减少( )
A.废弃物跨境转移 B.有毒有害物质的产品走私
C.污染物跨境传输 D.有毒有害物质的产品贸易
10.促进我国与“一带一路”国家绿色贸易的措施有( )
A.在西亚布局传统产业 B.在南亚进行技术研发
C.在中东欧布局新兴产业 D.构建东盟绿色产业网络
L集团是世界知名的纺织服装巨头,其产品定位为中高端市场。该集团采用“虚拟供应链”模式,直接充当客户供应商的角色,生产任务以外包的形式交给其他有实力的企业进行,公司负责统筹并密切参与整个生产流程。如果获得来自欧洲的成衣订单,L集团会从韩国买纱并运往中国台湾进行纺织和染色,在中国订购拉链,之后把纱和拉链等运到泰国进行生产。下图为L集团的供应链管理服务模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根据材料,“虚拟供应链”的核心是( )
A.消费者需求 B.产品开发 C.产品组装 D.原材料采购
12.L集团把纱和拉链等运到泰国进行服装生产,主要考虑的因素是( )
A.市场 B.劳动力 C.技术 D.原料
13.L集团采用“虚拟供应链”模式的主要目的是( )
A.组建跨国集团,开拓世界市场
B.充分利用各地优势条件,实现产品款式多样化
C.专注于自身的核心优势,提高市场竞争力
D.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品供应量
鱼鳞坑是黄土高原常用的生态整地方式,是在山坡上挖掘有一定蓄水容量、交错排列、类似鱼鳞状的半圆形或月牙形土坑,坑内蓄水,植树造林,减少坡面侵蚀,因俯视形状看起来像鱼的鳞片一样,所以叫鱼鳞坑(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该工程的主要作用有( )
①拦截坡面径流,沉淀泥沙 ②增加地表粗糙度,削弱风力
③增加水域面积,发展渔业 ④保证植物成活率,营造森林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④
15.该工程建成后对坡下河流的影响是( )
A.含沙量减小 B.河床抬升加快 C.径流量增加 D.径流季节变化变大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题,共55分。
1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准东—皖南(新疆昌吉—安徽宣城)±11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是目前世界上电压等级最高、输送容量最大、输送距离最远、技术水平最先进的特高压输电工程。这一工程使输电容量提升50%,经济输电距离由原来的2000千米提升到3000~5000千米,开启了特高压输电技术发展的新纪元。准东—皖南工程途经新甘宁陕豫皖6省(区),线路全长3324千米。
(1)简述该工程选用特高压输电的原因。(6分)
(2)推测新疆输出的电力资源有哪些类型。(3分)
(3)分析工程建成后对目标地华东地区的意义。(6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0分)
2008年金融危机后,全球进入第五次国际产业转移浪潮,呈现以中国为中心、中高端制造业和中低端制造业分流同步转出的“双线转移”趋势,2009-2019年中国双向直接投资由此发生改变(下图)。从转移方式看,新一轮产业转移呈现以龙头企业带动供应链上中下游企业的抱团式转移,如申洲国际。作为中国最大的垂直一体化针织制造商,申洲国际不断向产业链高端进军,从OEM(原始设备制造商)逐步向ODM(原始设计制造商)转型,通过建立大品牌专用工厂、承诺产品直接上柜等,成为世界第一的棉纺织企业。
(1)据图描述2009-2019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和实际利用外资的变化情况。(6分)
(2)在第五次国际产业转移浪潮中,指出以中国为中心的“双线转移”路径和推力因素。(6分)
(3)依据材料,推测申洲国际成为世界第一棉纺织企业所采取的措施。(8分)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材料一 越南,位于亚洲中南半岛东部,人口近一亿,领土面积32.9万平方千米,近年来经济发展较快。龙江工业园是中国在越南建立的第一个独资工业园,其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45个中国海外工业园中发展排名第一。龙江工业园所依托的胡志明市是越南的经济中心。
材料二 园区为入园企业提供系列优惠政策、基础配套设施,园区投资企业分为五类,分别为:电子机械类、木制品建材类、原材料加工类、医药食品加工类和轻纺新材料加工类,投资企业数最多的为轻纺新材料加工类行业,目前入园的企业有40家,其中中企达30家(包括港、台),还有来自韩国、日本等国家投资的企业。下图为龙江工业园的位置示意图。
(1)从经济效益角度,说明该工业园区内目前轻纺新材料加工类企业最多的原因。(10分)
(2)为促进“一带一路”建设,我国有学者提出大规模扩大海外园区的数量和规模,你是否赞同并说出理由。(10分)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C
解析:由题目信息中国最长两条河流部分河段沿程水温变化图可知所给的两幅图是长江与黄河的数据。再读图中2月水温变化曲线,X河2月水温低,Y河2月水温较高;而此时我国南北温差较大,南高北低,可得出X河是黄河。距河源越近海拔越高,水温越低,距河源越远,海拔越低,水温则逐渐升高,曲线X2符合这一水温变化特点。
2.答案:A
解析:曲线X1和Y1呈现出随距河源距离由近及远,海拔由高到低的变化规律,判断出X1和Y1分别是黄河、长江部分河段和河床剖面海拔变化曲线,按阅读多要素曲线图的方法,可读出黄河海拔在2000~1000米河段2月水温大致在1-2℃左右。2月水温长江在该河段则大致由5℃上升至11℃,得出2月海拔在2000~1000米河段水温变化幅度长江大于黄河。
3.答案:B
解析:Y河流是长江,长江不流经黄土高原和太行山区,可排除C、D选项。甲河段距河源2200多千米,应该穿行在四川盆地。四川盆地冬季因其北面的秦岭对冬季风的阻挡作用,气温高于同纬度其他地区。冬夏气温温差小,河流水温的冬夏温差也小。
4.答案:C
解析:塔霍河—塞古拉河调水路线沿途地形以山地为主,地势起伏较大,工程量大,A错误。西班牙人口和城市集中在沿海地区,B错误。西班牙地处地中海气候区,夏季炎热而降水少;冬季受西风带控制,降水多,但盛行西南风,该地地处背风坡,水热条件较差,所以跨区域调水可缓解该区水资源短缺状况,C正确。塔霍河绝大部分属于地中海气候,降水季节分配不均,水源供应量不稳定,D错误。故选C。
5.答案:A
解析:地震主要由板块运动产生的,与跨流域调水工程的实施关系不大,B错误。跨区调水缓解了塞古拉河流域缺水状况,减少了地下水的开采,同时增加了下渗,使城市地面沉降现象得以缓解,A正确。流域水量变化与大气污染关系不大,C错误。塞古拉河流域水量增加,农业灌溉面积增加,加剧土地盐碱化,D错误。故选A。
6.答案:A
解析:东数西算工程与数据的传输、存储、分析和运用等有关,对交通运输的需求量较小。
7.答案:C
解析:我国西部地区经济落后,人口较少,对数据的市场需求较小。在东数西算工程的产业布局中主要发挥能源优势以及部分地区气候较凉爽,同时地质条件稳定,没有较大的地质灾害的优势。
8.答案:B
解析:在东数西算工程中,东部地区主要承担的是对网络要求较高的业务,可以更好的发挥东部人才和市场广阔的优势,有利于加快东部地区数字产业化的进程。
9.答案:D
解析:从材料中可知:绿色贸易的形式是“环境友好产品贸易、资源集约型产品贸易和安全健康产品贸易等”,因此发展绿色贸易可以避免有毒有害物质的产品贸易,从而避免污染物跨国转移,影响国家安全;污染物跨境传输是指一个国家排放的污染物通过大气环流、河流等自然过程传输到其他国家,绿色贸易显然不是自然过程;绿色贸易不是产品走私活动;废弃物的跨境转移是指通过正常贸易或非法入境,将本国产生的固体废弃物输送到其他国家,绿色贸易不是废弃物贸易,故选D。
10.答案:D
解析:促进我国与“一带一路”国家发展绿色贸易,西亚矿产资源丰富,但科技水平不高,应加大新兴产业发展;我国与东南亚地区绿色贸易量大,应构建绿色产业网络;中东欧地区科技水平较高,应进行技术研发;南亚地区科技水平不高,加大绿色产品贸易类型和规模,而非技术研发,故选D。
答案:11.A;12.B;13.C
解析:11.本题考查材料分析能力。根据材料“直接充当客户供应商的角色,生产任务以外包的形式交给其他有实力的企业进行,公司负责统筹并密切参与整个生产流程”可知,“虚拟供应链”的核心应是消费者需求,A正确。
12.本题考查产业主导区位因素。结合所学知识,服装生产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泰国劳动力丰富且廉价,故L集团把纱和拉链等运到泰国进行服装生产主要考虑的因素是劳动力,B正确。
13.本题考查企业发展模式的优势。根据材料可知,L集团将生产任务以外包的形式交给其他有实力的企业进行,说明该模式并不是以组建跨国集团为主要目的,A错误;据图文资料分析可知,L集团的产品是根据消费者的需求来设计的,其利用各地优势条件主要是为了控制生产成本和保证产品品质,B错误;L集团专注于产品设计和开发,并利用其优势提高市场竞争力,C正确;L集团的产品定位为中高端市场,核心优势是产品设计和开发,处在产业链上游,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品供应量并不是采用“虚拟供应链”模式的主要目的,D错误。
答案:14.D;15.A
解析:14.读材料可知,鱼鳞坑工程是在山坡上挖掘有一定蓄水容量、交错排列、类似鱼鳞状的半圆形或月牙形土坑,坑内蓄水,植树造林,是为了减少坡面侵蚀,不是为了削弱风力,②错误;鱼鳞坑内蓄水量少,不是为了发展渔业,③错误;该工程可以拦截坡面径流,沉淀泥沙,并蓄积一定水量,保证植物成活率,营造森林,因此①④正确。选D。
15.由材料可知,鱼鳞坑坑内蓄水,植树造林,减少坡面侵蚀,可以沉积泥沙,使坡下河流的含沙量减少,河床抬升减慢;鱼鳞坑可以拦截部分坡面径流,使坡下河流径流量减少,径流季节变化减小。选A。
16.答案:(1)特高压输电容量提升,输电能力强;电力输出地和输入地距离远;特高压经济输电距离远,损耗少。
(2)火电,风电,太阳能发电。
(3)①缓解能源资源短缺问题,促进经济发展;②带动能源相关产业发展和电力基础设施的完善;③促进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④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减轻大气污染,提高人民生活水平;⑤带动就业。
解析:(1)由材料可知,该工程由新疆输往安徽,输电距离长,增加电力供应的范围;特高压输电使输电容量提升50%,输电能力强,增加了输电的量;经输电距离由原来的2000千米提升到3000-5000千米,经济输电距离远,并且损耗较少。
(2)结合新疆区域地理特征分析,新疆气候干旱,晴天多,太阳辐射强,太阳能资源丰富适合建设太阳能电站;离冬季风源地近,地表植被覆盖率低,摩擦力小,多风口,受狭管效应影响增强了风力,因此新疆大风日数多,风力大,风能资源丰富,可建设风力发电站;新疆有丰富的煤炭资源,适合开发火电。
(3)考查能源跨区域调配的意义;对华东地区的意义可从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方面分析。社会经济方面:有利于缓解华东地区能源资源短缺问题,增加该地区的能源供应;能源的输入可以带动能源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就业,带动当地的就业;生态环境方面:促进能源消费结构调整,减轻大气污染,改善生态环境。
17.答案:(1)2009-2016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持续增长,2016年达到最高值后逐渐下隆; 2009-2019年中国实际利用外资稳中有升;2014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首次超过同期实际利用外资额,成为资本净输出国。
(2)(路径)中高端制造业:从中国回流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中低端制造业:从中国包南亚、东南亚等成本更低的国家和地区转移。推力因素(中国):中国中高端制造的综合成本不断上涨;资源环境约束大;人口红利渐趋消失。
(3)①面向中高端,加强科技投入,坚持新面料研发,推出新设计,提高附加值;②承担服装供应链内各种服务,形成纵向垂直一体化的产业链模式;③采用抱团式转移方式,形成新的产业集群生产协作条件好,产业链完整,竞争力强;④建立大品牌专用工厂,交货效率高,缩短产品上柜时间和新品投放周期;⑤严审产品质量,获得客户信赖和长期稳定的合作。
解析:(1)读图可知,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在2016年最高,接近2000亿,2009-2016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持续增长,2016年达到最高值后逐渐下降;实际利用外交额前期在2012年图在下降,但下降国度较小,之后比较平稳,基本保持在1000亿~1500亿美元之间,稳中有升;2014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首次超过同期实际利用外资额,之前是注入的外交额多于对外直接投资流量,之后开始出现实际利用外资额低于对外直接投资流量,成为资本净输出国。资本净输出额最大的年份在2016年,之后差距缩小,2019年二者基本保持平衡。
(2)由材料“2008年金融危机后,全球进入第五次国际产业转移浪潮,呈现以中国为中心、中高端制造业和中低端制造业分流同步转出的“双线转移”趋势”可知,新一轮的国际产业转移表现为中高端制造业和中高端制造业两条线流出。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发达国家面临新一轮的再工业化趋势,而欧美国家技术水平高,因此中高端制造业从中国回流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中国改革开放后的几十年发展中,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地价和劳动力成本上升,因此中低端制造业从中国向南亚、东南亚等成本更低的国家和地区转移。这其中中国产业向外转移的推力因素是中国中高端制造的综合成本不断上涨;资源环境约束大;人口红利渐趋消失,企业生产成本提高,出现向外寻求新的区位,以达到降低成本,提高利润的目的。由材料“申洲国际不断向产业链高端进军”可知,面向中高端,加强科技投入,坚持新面料研发,推出新设计,提高附加值。
(3)由材料“中国最大的垂直一体化针织制造商”可知,承担服装供应链内各种服务,形成纵向垂直一体化的产业链模式;由材料“新一轮产业转移呈现以龙头企业带动供应链上中下游企业的抱团式转移”可知,采用抱团式转移方式,形成新的产业集群,生产协作条件好,产业链完整,竞争力强;由材料“从OEM(原始设备制造商)逐步向ODM(原始设计制造商)转型,通过建立大品牌专用工厂,承诺产品直接上柜等”可知,建立大品牌专用工厂,交货效率高,缩短产品上柜时间和新品投放周期;严审产品质量,获得客户信赖和长期稳定的合作。
18.答案:(1)轻纺新材料加工类企业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动力成本占比高);越南是发展中国家,人口多,劳动力充足且廉价,企业生产成本低;越南位于热带,轻纺原料丰富,价格低;靠近原料地,运费低;人口多,经济发展快,消费能力提升,消费量大。
(2)赞同,对我国:可以消化企业过剩产能,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充分利用当地资源,缓解资源短缺问题;避开贸易壁垒,增大出口量。
对当地:开发资源,推动经济发展;改善基础设施;提高就业,增加收入;推进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
反对,理由:减少了中国的就业机会;园区所在地为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经济水平低;基础设施落后;劳动力素质低,生产效率低;文化习俗差异大,沟通困难;政局动荡,风险高。
解析:(1)从经济效益角度思考企业聚集的原因,变相的即是从当地的优势工业区位因素角度思考,具体可以从劳动力、市场、原料产地等具体分析。轻纺新材料加工类企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需要大量廉价劳动力,而越南属于发展中国家,从材料可知,人口近一亿,廉价劳动力数量多;且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人口也较多,消费市场广阔;越南位于热带纬度低,轻纺材料丰富,价格较低,运费较便宜。
(2)本题赞同也可以反对也可以,只要能说明理由。赞同的理由:国外的角度可以从经济和社会两方面来分析;我国的角度,可以从产业升级,资源短缺,避开贸易壁垒等角度分析。赞同,对外国当地:开发资源,推动经济发展;改善基础设施;提高就业,增加收入;推进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对我国:可以消化企业过剩产能,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充分利用当地资源,缓解资源短缺问题;避开贸易壁垒,增大出口量。反对的理由:主要可以从国外存在的问题分析,比如说基础设施落后,劳动力素质低,政治因素,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等。理由:减少了中国的就业机会;园区所在地为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经济水平低;基础设施落后;劳动力素质低,生产效率低;文化习俗差异大,沟通困难;政局动荡,风险高。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