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2.7电路中的开关
设计者 审核者 执教者 使用时间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开关可以用来连接或断开电路,控制电路中电器元件的工作状态。 2.开关有的地方需要用导体来做,而有的地方必须用绝缘体来做。 科学探究目标 1.利用身边的材料设计并制作一个简单的开关,并用它来控制电路。 科学态度目标 培养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了解所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 设计并制作一个简单的开关,并用它来控制电路。
教学难点: 设计并制作一个简单的开关,并用它来控制电路。
教学准备: 为学生准备:回形针、小木块、图钉、简单电路 教师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结合课程标准或者单元目标进行简要分析) 开关是电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每天都在使用各种各样的开关控制着电路。在这一课中,学生将首先观察小开关都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它们都起到什么作用,再利用身边的材料制作一个开关,并用它来控制电路。在制作小开关的过程中,学生把已形成的电路概念进一步发展为一个“可以控制的电路”,同时也深化对导体和绝缘体的认识。 教材共分3个部分。第一部分:观察小开关;第二部分:观察生活中经常使用的电器的开关;第三部分:做一个小开关。 一、聚焦(教学导入) 1.生活中,我们能安全、方便的使用各种电器,是因为有一个重要的元件控制着电流的通和断,这个元件就是开关。 2.电路中的开关是怎样控制电流的通和断的?(学生倾听、思考。) 下面我们就来研究电路中的开关。 二、探索(教学过程) 第一学程 学习任务:观察开关。 主问题1:这个开关的制作使用了哪些材料?这些材料有什么作用?开关是怎样控制电流通与断的? 学法指导 第一步:互学要求(学法指导设计) 1.小组内观察小开关使用哪些材料制成的,及这些材料的作用。将发现记录在导学单上。 2.将小开关连到简单电路中,观察开关是怎样控制电流通与断的。 3.做好展学分工。 第二步:展学要求(学法指导设计) 1.交流各小组对小开关的观察成果。 2.展学方式:组间接力展学。 3.其他同学认真听,及时补充、质疑和评价。 主问题1设计意图(主要从“知识重点难点”与“学科核心素养”两个角度分析): 引导学生观察小开关的结构和组成材料,观察开关的开与断是指导学生将观察点转移到其作用上。 主问题1预设答案 小开关的底座、按钮是绝缘体,接触片和螺丝是导体,小开关合上时金属部分接触,这时候导电,小灯泡亮。 主问题2:观察电磁炉、电风扇和电灯的开关,想一想这些开关是怎样控制电路中电流通与断的。 学法指导 第一步:互学要求(学法指导设计) 1.这些开关的样式一样吗?说说这些开关是怎样控制电路中电流通与断的。 第二步:展学要求(学法指导设计) 1.交流电灯、电风扇、电磁炉的开关的样式和如何控制电流的通与断。 2.展学方式:个体自由接力展学。 3.其他同学认真听,及时补充、质疑和评价。 主问题1设计意图(主要从“知识重点难点”与“学科核心素养”两个角度分析): 拓展学生对不同种类、不同样式开关的认识,根据常用物品,回忆起生活中常见的开关是怎样控制电流通与断的。 主问题2预设答案 电灯的开关:按键式开关,向下按压,电流通;向上按压,电流断。 电风扇开关:旋钮开关,顺时针旋转,电流通;逆时针旋转,电流断。 电磁炉开关:触摸开关,触碰一些,电流通;再碰一下,电流断。 第二学程 学习任务:做个回形针开关。 主问题1:你能利用回形针、小木板和图钉做个小开关吗?将开关连接到电路中,看看能不能控制小灯泡的亮与不亮? 学法指导 第一步:自学要求(学法指导设计) 阅读课本37页“做个回形针开关”部分内容,梳理实验方法。 第二步:互学要求(学法指导设计) 1.组内交流实验方法。 2.制作回形针开关,并连接到电路中,看看能不能控制小灯泡的亮与不亮。 3.做好展学分工。 第三步:展学要求(学法指导设计) 1.展示自己制作的开关,演示其在电路中的作用。 2.其他同学认真观看,做出评价。 主问题1设计意图(主要从“知识重点难点”与“学科核心素养”两个角度分析): 本活动是迁移应用知识并进行动手制作的工程实践活动。 三、研讨(教学总结) 1.回形针开关是怎样控制电流的通和断的? (将回形针连接到图钉上,电路接通,小灯泡亮了。回形针断开,电路断开,小灯泡不亮了。) 2.你还能用其他的材料和方法做一个小开关吗?你是怎样制作的,你的小开关有什么特点? 四、拓展 将红色、绿色玻璃纸分别包在小灯泡外面,并将它们与电池、导线、回形针开关连接起来,做成红绿灯。试着用我们制作的回形针开关控制这组红绿灯。 如果想在红灯变绿,绿灯变红灯的中间再亮起一盏黄灯,应该怎么办?请同学们课后完成制作。 备 注 (需要标注的其他内容)
课后练习: 制作小开关,控制红绿灯。
板书设计: 2.7电路中的开关 观察小开关 生活中开关 制作小开关
教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