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科学下册期中检测卷 (一)
时间:60分钟 总分:100分
一、填空题(每空1.5分,共30分)
1.人们可用来造船的浮的材料有 、 等。
2.空气是一种混合物, 和 是它的主要成分。
3.许多植物的新生命是从 开始的。
4. 是动物的必要需求,动物消耗食物而获得
5.在“绿豆种子发芽是否需要适宜的温度”的实验中,将绿豆种子 放在冰箱里(温度为4℃),一段时间后,我们发现18粒种子中 只有1粒发芽了,这说明种子发芽需要
6. 是能够在水下航行的船,种类很多,大小不同,形状各异。许多潜艇被设计成鱼类的身体形状,可以有效减小
7.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作 ,直接或间接 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作
8.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需要越来越大的船来满足 和 的需要。
9.设计我们的小船时,需要考虑的因素有船的大小、船的形状、 、 、 和动力系统等。
10.工程设计一般会经历“问题— — —
— 完善”等过程。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在生态瓶中,为动物提供了氧气的是( )。
A. 微生物 B. 土 壤 C. 植 物
2.制作竹筏时,需要用到的材料不包括( )。
A. 竹子 B.绳子 C. 塑料板
3.下列属于绿豆种子发芽所必需的条件是( )。
A. 阳光 B. 空气 C. 土 壤
4.当冬季来临时,蚂蚁会( )。
A. 冬眠 B.迁徙 C.储存食物
5.小兰将制作好的小船放入水中后,她想测试小船的载重量,于 是向小船上加砝码,当所加砝码的总质量为200克时,小船刚好没入水中,则小船的载重量( )。
A. 大于200克 B. 等于200克 C. 小于200克
6.丽丽想要设计一艘在夜间行驶时有照明系统的小船,那么下列 材料中,她必须要用到的是( )。
A. 铝箔 B.小风扇 C. 灯泡
7.用边长12厘米的正方形铝箔做成不同底面积的船,发现( )。
A. 底面积越大的载重量越大
B.底面积越大的载重量越小
C.底面积越小的载重量越大
8.下列不属于船舵的作用的是( )。
A. 让小船保持一定的方向行驶
B. 改变小船的航行方向
C. 保证小船不会侧翻
9.在一个由水稻、蝗虫、青蛙组成的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如果 我们将青蛙全部捕杀,蝗虫数量的变化用曲线图表示最为合理的是( )。
A. B. C.
10.要想使花盆里的绿豆苗生长得更好,我们不应该做的是( )。
A. 用不透光的罩子扣上,使其免受阳光照射
B.让土壤保持适量的水分
C.松松土,让土壤里有更多的空气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1.蚯蚓喜欢潮湿的环境,所以它可以长时间在水中生存。 ( )
2.为了让小船自己行驶起来,可以给它装上蒸汽推进装置。 ( )
3.在绿豆种子发芽实验中,首先钻破种皮的是根。 ( )
4.在可乐瓶里,放上一些水和一条小鱼就是生态瓶。 ( )
5.明代宝船的船体长达50多米。 ( )
6.现在,人们都开始建桥过河了,船在不久后会被淘汰。 ( )
7.绿豆种子发芽不需要阳光,但是它发芽后的生长需要阳光。 ( )
8.船在设计制作时,速度最重要,其他因素不需要考虑。 ( )
9.为了让橡皮泥小船能承载更多的垫圈,我们应尽量把船体做得大些,垫圈的放置也要尽量均衡。 ( )
10.食物网中, 一种动物如果以多种生物为食,当它的某一种食物 来源消失时,这种动物的生活不会受到影响,食物网也不会受到影响。 ( )
四、实验探究题(共30分)
1.取一个量杯,往里面倒入200毫升水,把用橡皮泥做成的实心 团和实心块分别放入量杯中,观察它们排开的水量,做好记录; 再把橡皮泥做成能浮在水面上的各种形状,观察它们排开的水 量,并记录下来。(15分)
橡皮泥的形状 量杯里的水量(毫升) 放入后水面的刻度 排开的水量(毫升)
实心团 200 225
实心块 200 225
能浮的形状① 200 235
能浮的形状② 200 235
能浮的形状③ 200 240
(1)计算不同形状的橡皮泥排开的水量,完成上面的记录表。 (5分)
(2)分析不同形状的橡皮泥排开的水量,我们发现橡皮泥只要是 形
状的,放入水中就是沉的: 形状的橡皮泥排开的水量是相同的,受到的浮力也是相同的。能浮在水面上的形状,轻重 ,排开的水量 。(8分)
(3)同一块橡皮泥在改变其形状后,有的能够浮在水面上,这是因为( )。(2分)
A. 橡皮泥变轻了
B. 橡皮泥不但变轻了,而且浸入水中的体积增大了
C. 橡皮泥轻重不变,但浸入水中的体积增大了
2.下面是小明和小芳在探究“绿豆种子发芽”活动中的对话。(每题3分,共15分)
小红:我们研究什么问题呢 用什么方法来研究呢
小华:我们可以把种子分成两组后分别放入两个盘子里, 一组 给水,另一组保持干燥,进行观察。
小红:这两组的其他条件应该保持一致
(1)从他们的对话中可以了解到,他俩选择探究的问题是“种子 发芽是否需要( )”。
A. 阳光 B.适量的水 C. 适宜的温度
(2)从对话中可以了解到,他俩选择的实验方法是( )。
A. 对比实验 B.模拟实验 C. 分组实验
(3)在这个实验中,需要让一组种子保持干燥,最合适的做法 是( )。
A. 每天将种子晒一小时 B. 这组种子不浇水 C. 将种子用塑料袋密封
(4)小强为了研究这个问题,设计了不同的实验:如图所示,在 20℃左右的房间里,将3粒绿豆种子(编号为①、②、③)分 别固定在竹签上的不同位置,然后放入盛有适量水的烧杯 里。几天后,你觉得( )种子最有可能发芽。
A.② 号 B.① 号 C.③ 号
(5)通过上面两个实验,均可以发现绿豆种子发芽需要( )
A. 适量的水 B. 适宜的温度 C. 充足的空气
期中检测卷( 一 )
一、1.木条竹竿 2.氮气 氧气 3.种子 发芽 4.食物 能 量 5.适宜的温度
潜艇 水的阻力 7 .生产者 消费 者 8.交通 运输货物
9.船体材料 载重量稳固性 10.设计 制作 测试
二、1.C 2.C 3.B 4.C 5.C 6.C 7.A 8.B 9.B 10.A
三、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四、1.(1)从上到下依次填:25、25、35、35、40。
(2)实心 实心 不变 变 大 (3) C
2.(1)B (2)A (3)B (4)A (5)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