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宜春市丰城县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2月段考化学试卷(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西省宜春市丰城县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2月段考化学试卷(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68.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03-03 22:08: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丰城县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2月段考
化学
一、单选题(每题4分,共60分)
1.2021年12月31日北碚区新开通的“协合路”,将大大缓解我校上下学高峰期的拥堵状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协合路上的霓虹灯发出红色的光与电子的跃迁有关
B.协合路上的铁护栏涂上油漆是电化学保护法
C.马路基底钢铁材料中的铁元素位于周期表的第四周期第VIII族
D.斜拉肋筋钢添加了钒、钛、铌,使钢材的强度和韧性都更强,其中钒最高可为+5价
2.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B.基态碳原子的轨道表示式
C.水的电子式:
D.基态铬原子(24Cr)的价层电子排布式:
3.研究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具有重要意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已知: 500° C、30MPa 下,N2(g) +3H2(g) 2NH3(g) ΔH= 92.4 kJ mol 1将0.5mol N2和1.5mo1 H2置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NH3(g),放热小于46.2kJ
B.汽车尾气净化器中的反应为2NO(g) +2CO(g) =N2(g) +2CO2(g) ,该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能自发进行,说明该反应的 ΔH>0
C.已知反应2NO2(g) N2O4(g) ΔH <0,升高温度,υ逆增大,υ正减小,平衡逆向移动
D.C2H5OH(1) 的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C2H5OH(1) +6O2(g) =4CO2(g) +6H2O(g) ΔH= 1367.0 kJ mol 1
4.乙烯与HC1气体催化加成反应的能量与反应历程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第一步反应速率比第二步的快
B.两步反应的ΔH均小于0
C.加入催化剂,总反应的ΔH不变
D.第一步的正反应活化能比第二步的小
5.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8gH218O含有的中子数为10NA
B.粗铜精炼中阳极减少64g时,外电路中转移电子数为2NA
C.1LpH=13的Ba(OH)2溶液中Ba2+数目为0.1NA
D.常温下,向1L0.1mol·L-1氯化铵溶液中加入氨水至中性,则溶液中NH的数目为0.1NA
6.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在指定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的溶液:、、、
B.的溶液:、、、
C.滴加溶液显红色的溶液中:、、、
D.水电离产生的的溶液:、、、
7.下列在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为无色透明溶液的离子组是
A.HCO、NO、K+、Na+ B.K+、Na+、SO、Cl-
C.Na+、Cu2+、Br-、SO D.I-、Al3+、Cl-、NO
8.下列物质(括号内物质为杂质)的除杂方式你应该有所耳闻,其中所用除杂试剂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 除杂试剂
A Na2CO3溶液(NaHCO3) BaCl2溶液
B CO2(HCl) NaOH溶液
C FeCl2溶液(FeCl3) 铜粉
D FeSO4溶液(CuSO4) 铁粉
A.A B.B C.C D.D
9.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
A.浓盐酸Cl2(g)FeCl2(s)
B.NaHCO3(s)Na2CO3(s)NaOH(aq)
C.FeSO4((aq)Fe(s)FeCl3(aq)
D.CaCO3(s)CaO(s)Ca(OH)2(s)CaCl2(s)
10.下列离子方程式错误的是
A.KOH溶液与KHSO4溶液反应:
B.BaCO3溶于醋酸:
C.NaHSO4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至中性:2H++SO+2OH-+Ba2+=2H2O+BaSO4↓
D.NaHCO3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
11.下列图示方法能完成相应实验的是
A.用图①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
B.用图②在实验室制取Cl2
C.用图③探究碳酸氢钠和碳酸钠的热稳定性
D.用图④制备少量Fe(OH)2并能较长时间看到其白色
12.下列各能层,不包含d能级的是
A.L能层 B.M能层 C.N能层 D.O能层
13.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金属性:Na>Mg>Al B.电负性:NaC.第一电离能:NaMg>Al
14.实验室模拟脱硝反应: 2C(s)+2NO2(g) N2(g)+2CO2(g)。关于此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此反应在恒容条件下比恒压条件下,更有利于提高的转化率
B.可以将该反应设计成原电池,实现常温下能量的转化
C.焓变,熵变
D.选用合适的催化剂,有可能使反应在低温下以较快的速率进行
15.元素X、Y、Z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已知Y元素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nsn-1npn+1,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Y元素在周期表的第三周期VIA族
B.基态X原子的未成对电子数为3
C.X元素位于周期表的p区
D.Z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4s24p3
二、填空题(除标注外,每空3分,共40分)
16.下表为长式周期表的一部分,其中的编号代表对应的元素。
请回答下列问题:
(1)③原子的核外电子轨道表示式是_______。
(2)写出元素⑩的一价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_______,该元素属于_______区元素。
(3)在标号的主族元素中,电负性最大的是_______(填元素符号)。
(4)元素④⑥⑦的气态氢化物热稳定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_(填化学式)。
(5)已知周期表中存在对角相似规则,如②与⑤在周期表中处于对角线位置则化学性质相似,②的氧化物、氢氧化物也有两性,写出②的氢氧化物与⑨的氢氧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三、实验题
17.草酸晶体的化学式可表示为,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可以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生成,为测定其x值进行下列实验:
①称取Wg该草酸晶体,配成100.00mL溶液。
②取25.00mL所配溶液置于锥形 中,加入适量稀硫酸后,用浓度为溶液滴定。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①中,为配制准确的草酸溶液,必须使用的仪器有托盘天平、烧杯、药匙、玻璃棒、量筒以及其它两种玻璃仪器为_______;
(2)试写出滴定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3)实验②中,滴定时,溶液应盛在下图仪器中的_______;(填“甲”或“乙”)
(4)若滴定用的溶液因放置而变质,浓度偏低,则根据实验求出的x值_______ (填偏高、偏低、无影响);
(5)请写出判断该滴定终点的方法是_______;(4分)
(6)若滴定终点时,共用去溶液VmL,求草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及x的值:_______,_______。
第3页 共6页 ◎ 第4页 共6页
参考答案:
1.B
【详解】A.霓虹灯发出红色的光,是电子吸收能量发生跃迁,然后将能量以光的形式释放出来,A正确;
B.铁护栏涂上油漆是物理过程,主要是隔绝空气,防止铁护栏生锈,同时增加美观,B不正确;
C.铁为26号元素,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64s2,位于周期表的第四周期第VIII族,C正确;
D.钢中添加钒、钛、铌制成合金,可使钢材的强度和韧性都更强,钒的价电子排布式为3d34s2,最高可为+5价,D正确;
故选B。
2.D
【详解】A.离子核电荷数17,核外电子数18,核外电子数为2、8、8,离子的结构示意图:,故A错误;
B.基态碳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2,根据洪特规则,当电子在同一能级的不同轨道上排布时,电子总是优先占据一个轨道,且自旋平行,故其轨道表示式为,故B错误;
C.水是共价化合物,H与O原子之间是共价键,故其电子式为,故C错误;
D.基态铬原子(24Cr)的电子式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54s1,其价层电子排布式:3d54s1,故D正确;
故选:D。
3.A
【详解】A.已知: 500° C、30MPa 下,N2(g) +3H2(g) 2NH3(g) ΔH= 92.4 kJ mol 1,将0.5mol N2和1.5mo1 H2置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NH3(g),由于该反应是可逆反应,放入的氮气和氢气没有反应完,因此放热小于46.2kJ,故A正确;
B.汽车尾气净化器中的反应为2NO(g) +2CO(g) =N2(g) +2CO2(g) ,该反应是ΔS<0的反应,该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能自发进行,则ΔH TΔS<0,说明该反应的 ΔH<0,故B错误;
C.已知反应2NO2(g) N2O4(g) ΔH <0,升高温度,υ逆增大,υ正增大,平衡逆向移动,故C错误;
D.C2H5OH(1)的燃烧热是生成液态水而不是气态水,故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A。
4.C
【详解】A.第一步反应的活化能大于第二步反应的活化能,因此第一步反应速率比第二步的慢,故A错误;
B.第一步反应是吸热反应即ΔH大于0,第二步反应是放热反应即ΔH小于0,故B错误;
C.加入催化剂,活化能降低,但总反应的ΔH不变,故C正确;
D.根据图中信息得到第一步的正反应活化能比第二步的大,故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C。
5.D
【详解】A.18gH218O的物质的量,含有的中子数为×10NAmol-1=9NA,故A错误;
B.电解精炼铜,阳极放电物质除了铜还有锌、铁等,减少64g时,电路中转移电子数不为2NA,故B错误;
C.25℃,pH=13溶液中氢氧根的浓度为0.1mol/L,故1L溶液中含有的氢氧根的物质的量为0.1mol,则含有的钡离子的物质的量为0.05mol,个数为0.05NA个,故C错误;
D.1L0.1mol·L-1氯化铵的物质的量n=cV=1L×0.1mol·L-1=0.1 mol,将0.1 mol NH4Cl溶液加入氨水至中性,则有c(H+)=c(OH-),而电荷守恒可知:c(H+)+c(NH)=c(OH-)+c(Cl-),故有c(NH)=c(Cl-)=0.1mol·L-1,个数为1L×0.1mol·L-1×NA mol -1=0.1NA个,故D正确;
故选:D。
6.B
【详解】A.的溶液中铁离子会转化为氢氧化铁沉淀,故A不符合题意;
B.的溶液为酸性溶液,酸性溶液中、、、均不反应,能共存,故B符合题意;
C.滴加溶液显红色的溶液中存在铁离子,铁离子和碘离子反应生成碘单质,不共存,故C不符合题意;
D.水电离产生的的溶液可能为酸性溶液或碱性溶液,若为碱性溶液,会生成氢氧化亚铁沉淀;若为酸性溶液,硝酸根离子、氢离子和亚铁离子会生成铁离子;均不共存,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7.B
【详解】A.H+和HCO反应生成CO2和H2O,不能大量共存,A不符合题意;
B.该组离子相互间不反应,在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为无色透明溶液,B符合题意;
C.Cu2+溶液中显蓝色,C不符合题意;
D.H+和NO组合具有强氧化性,能将I-氧化为I2,不能大量共存,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8.D
【详解】A.BaCl2溶液与碳酸钠反应,不与碳酸氢钠反应,故A错误;
B.二者均能与NaOH反应,不能用于除去CO2中的HCl杂质,故B错误;
C.Cu与FeCl3反应生成FeCl2和CuCl2,引入新杂质Cu2+,不能用铜粉除去FeCl2溶液中的FeCl3杂质,故C错误;
D.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FeSO4和铜单质,过滤除去铜,故D正确;
故答案选D。
9.B
【详解】A.氯气氧化性强,氯气与铁反应生成氯化铁,A不符合题意;
B.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碳酸钠与饱和石灰水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碳酸钙,B符合题意;
C.铜不能置换出铁单质,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C不符合题意;
D.氢氧化钙与氯化钠不反应,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0.B
【详解】A.KOH溶液与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正确;
B.醋酸是弱电解质,在离子方程式中不能拆开,因此溶于醋酸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B错误;
C.NaHSO4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至中性,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H++SO+2OH-+Ba2+=2H2O+BaSO4↓,C正确;
D.和NaOH均为强电解质,两者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D正确;
故选B。
11.D
【详解】A.容量瓶中不能溶解固体物质,则不能用图①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A与题意不符;
B.用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共热制备氯气,则不能用图②在实验室制取Cl2,B与题意不符;
C.外试管加热的温度高于内试管,且碳酸钠受热不分解,则不能用图③探究碳酸氢钠和碳酸钠的热稳定性,C与题意不符;
D.硫酸与铁反应生成氢气,氢气能把装置A中生成的硫酸亚铁压入装置B,且氢气能排净装置内的空气,可防止氢氧化亚铁被氧化,则用图④制备少量Fe(OH)2并能较长时间看到其白色,D符合题意;
答案为D。
12.A
【详解】A.L能层包含2s、2p能级,A正确;
B.M能层包含3s、3p、3d能级,B错误;
C.N能层包含4s、4p、4d、4f能级,C错误;
D.O能层包含5s、5p、5d、5f、5g能级,D错误;
故选A。
13.C
【详解】A.Na,Mg,Al位于同一周期,金属性从左至右,逐渐减小,故A正确;
B.同一周期元素,电负性从左至右逐渐增大,故B正确;
C.同一周期,第一电离能从左至右呈增大趋势;此外需要注意同一周期,第一电离能的特殊情况:ⅡA>ⅢA,ⅤA>ⅥA,故第一电离能:,故C错误;
D.Na,Mg,Al位于同一周期,从左至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故D正确;
故选:C。
14.A
【详解】A.正向反应为气体体积增大的反应,在恒压条件下进行反应,达平衡时容器体积大于同温下恒容时的体积,等效于在恒容条件下反应达平衡后再减压,平衡正向移动,NO2 的转化率增大,因此恒压条件下更有利于提高NO2的转化率,选项A错误;
B.正向反应气体的物质的量增大,则熵变△S>0, 焓变△H<0, 则△G=△H-T△S<0恒成立,该反应属于可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因此可以将该反应设计成原电池,实现常温下能量的转化,选项B正确;
C.正向反应气体的物质的量增大,则熵变△S>0, 焓变△H<0,选项C正确;
D.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加快反应速率,因此选用合适的催化剂,有可能使反应在低温下以较快的速率进行,选项D正确;
答案选A。
15.B
【分析】根据题给信息知,,Y元素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Y元素在周期表的第三周期VIA族,是硫元素;X是氟元素,Z是砷元素,据此解答。
【详解】A.根据分析得Y元素在周期表的第三周期VIA族,A正确
B.X是氟元素,基态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根据洪特规则,2p轨道中只有一个轨道容纳了1个电子,因此未成对电子数为1,B错误;
C.X基态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位于周期表的p区,C正确;
D.Z是砷元素,位于周期表第四周期第ⅤA族,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4s24p3,D正确;
故选B。
16.(1)
(2) 1s22s22p63s23p63d10或[Ar]3d10 ds
(3)O
(4)H2O>H2S>PH3
(5)Be(OH)2+2NaOH=Na2BeO2+2H2O
【分析】由题干提供的部分元素周期表可知,①为H,②为Be,③为N,④为O,⑤为Al,⑥为P,⑦为S,⑧为Ar,⑨为Na,⑩为Cu,据此分析解题。
【详解】(1)由题干信息可知,③为N,则③原子的核外电子轨道表示式是,故答案为:;
(2)由题干信息可知,⑩为Cu,故元素⑩的一价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1s22s22p63s23p63d10或[Ar]3d10,该元素属于ds区元素,故答案为:1s22s22p63s23p63d10或[Ar]3d10;ds;
(3)同一周期,从左往右,元素电负性依次增强;同一主族,从上往下,元素电负性依次减弱;故在标号的主族元素中,电负性最大的是O,故答案为:O;
(4)由题干信息可知,④为O、⑥为P、⑦为S;同一周期,从左往右,元素非金属性依次增强;同一主族,从上往下,元素非金属性依次减弱,元素非金属性越强,其气态氢化物稳定性越强,故元素④⑥⑦的气态氢化物热稳定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H2O>H2S>PH3,故答案为:H2O>H2S>PH3;
(5)由题干信息可知,②为Be、⑨为Na,②的氧化物、氢氧化物也有两性,故②的氢氧化物[Be(OH)2]与⑨的氢氧化物(Na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e(OH)2+2NaOH=Na2BeO2+2H2O,故答案为:Be(OH)2+2NaOH=Na2BeO2+2H2O。
17.(1)1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
(2)
(3)乙
(4)偏低
(5)当滴入最后一滴标准液时,溶液由无色变为紫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
(6) 0.1aV
【详解】(1)实验①中,为配制准确的草酸溶液,必须使用的仪器有托盘天平、烧杯、药匙、玻璃棒、量筒以及其它两种玻璃仪器为:1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
(2)滴定过程中草酸与高锰酸钾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为:;
(3)高锰酸钾溶液具有强氧化性,会腐蚀橡胶管,应该装在酸式滴定管中,酸式滴定管是图中的乙;
(4)若滴定用的溶液因放置而变质,浓度偏低,会导致溶液消耗的体积偏大,草酸的浓度偏大,则根据实验求出的x值偏小;
(5)溶液是标准液,溶液是待测液,能使溶液褪色,所以判断该滴定终点的方法是:当滴入最后一滴标准液时,溶液由无色变为紫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
(6)若滴定终点时,共用去溶液VmL,根据反应比例关系式可得:,则c=0.1aV mol/L;再根据比例关系式可得:,则x=。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