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市朝阳区名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
地理试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页。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
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
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第Ⅰ卷(共7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汕头北回归线标志塔位于广东省汕头市西郊,是中国大陆最东的北回归线标志,该塔上托着一个直径5米的地球仪,地球仪的中轴自上而下有一根直径为45厘米、长5米的不锈钢空心钢管。2022年北京时间6月21日17时13分40秒迎来“夏至”节气。据此完成1——2题。
1.2022年迎来夏至节气时,汕头市( )
A.昼长达一年最长 B.标志塔无影子
C.太阳高度达最大值 D.气温达一天最高
2.当太阳光线透过汕头北回归线标志塔不锈钢空心钢管时,台湾花莲标志塔影子朝向及日出方向分别为( )
A.西北 东南 B.东北 东南 C.西北 东北 D.东北 东北
下图中①为晨线和昏线的交点,P1、P2、P3、P4中有一条是正确的晨线或昏线。据此完成3——4题。
3.图中P1、P2、P3、P4正确的是( )
A.P1 B.P2 C.P3 D.P4
4.若北极附近出现极昼现象,则此刻北京时间为( )
A.14:40 B.14:00 C.2:00 D.2:40
雁荡山以山水奇秀闻名,素有“海上名山、寰中绝胜”之誉,史称中国“东南第一山”,山体主要由流纹岩(岩浆快速冷凝形成)组成,山体峻拔奇峭。下图是雁荡山景观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据此完成5——7题。
5.右图中能够反映流纹岩形成过程的数码是( )
A.① B.② C.③ D.⑤
6.属于右图中戊类岩石的是( )
A.石灰岩、砂岩 B.玄武岩、安山岩
C.花岗岩、砾岩 D.大理岩、片麻岩
7.用右图中数码表示左图景观形成的地质作用(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①③⑤
东帕米尔高原冰川分布广泛,图1为帕米尔高原区域略图,图2为东帕米尔高原不同面积冰川的运动速度与坡度关系图,图3为东帕米尔高原不同面积冰川的数目与坡度关系图。完成8——9题。
8.帕米尔高原所处板块边界类型及板块运动方式是( )
A.生长边界 张裂 B.生长边界 挤压
C.消亡边界 分离 D.消亡边界 碰撞
9.下列关于东帕米尔高原冰川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同一面积范围内,地形坡度越大,冰川运动越快
B.同一数目范围内,地形坡度越大,冰川面积越大
C.同一坡度范围内,冰川面积越大,冰川运动越快
D.同一坡度范围内,冰川面积越大,冰川数目越多
斯里兰卡是世界著名的“宝石之岛”,每年汛期时,宝石被暴涨的河水携带至河流中下游,并沉积在河床砾石层中。汛期之后,裸露的河床上都会集中大量采集宝石的人群。下图为斯里兰卡区域图。据此完成10——11题。
10.斯里兰卡的地势特征是( )
A.南高北低 B.四周高中间低
C.北高南低 D.中间高四周低
11.采集宝石的人群主要集中在河流的( )
A.源头河段 B.冲积平原河段
C.三角洲河段 D.“V”形谷河段
雷暴不仅是一种自然灾害,也是一种融“声、光、电”为一体的独特自然景观。左图为我国某地雷暴景观图,右图为我国不同地区平均雷暴日数(单位:天)。据此完成12——14题。
12.下列不属于雷暴形成的必要条件是( )
A.不稳定的大气 B.充足的水汽 C.抬升触发机制 D.丰富的冰晶
13.广州雷暴日数多,其形成原因可能是( )
A.②④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4.追逐雷暴的最佳“外景地”是( )
A.内蒙古 B.湖北 C.福建 D.广东
下图为某地理兴趣小组沿着60°N绘制的地形剖面图,图示①②③④为四个地形区。据此完成15——16题。
15.甲海域沿岸多雾,主要是因为( )
A.寒暖流交汇,终年温和湿润 B.光照强烈,大量水汽蒸发
C.位于板块交界地带,多温泉 D.地形闭塞,水汽不易扩散
16.③地形区所在国家( )
A.地跨亚洲和北美洲 B.气候大陆性向东减弱
C.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 D.河流主要由北向南流
下左图为纺锤树景观图,纺锤树树干粗大能储水,旱季来临时,绿叶凋零,红花绽放,好似插着红花的特大花瓶。右图为南美洲气候分布示意图。完成17——18题。
17.纺锤树最可能分布于右图中的( )
A.①地 B.②地 C.⑤地 D.⑥地
18.图中气候类型不同但成因相似的组合有( )
A.①③ B.②④ C.④⑤ D.②⑥
科罗拉多河发源于美国西部的落基山脉,全长2300多千米,自东北向西南流入太平洋。河流上游山区年均降水量400-500毫米,贡献了86%的河流径流量;下游地处温带半干旱和干旱区,年降水量不足100毫米。20世纪以来,干流上陆续修建了胡佛大坝等多座水坝。下图示意科罗拉多河流域,据此完成19——20题。
19.科罗拉多河从上游至下游( )
A.径流量逐渐变小 B.流速逐渐加快
C.结冰期越来越长 D.汛期越来越长
20.胡佛大坝修建后,库区( )
A.上游侵蚀作用加强 B.下游侵蚀作用减弱
C.上游河床变得和缓 D.下游河床变得和缓
科学研究发现,德雷克海峡(图)的海冰对全球气候变化有重要影响,海冰的多少与厄尔尼诺现象存在明显的相关性。据此完成21——23题。
21.海冰的冻结与消融会影响海水盐度。与2~3月相比,每年8~9月威德尔海( )
A.温度较高、盐度较低 B.温度较低、盐度升高
C.温度、盐度均较低 D.温度、盐度均较高
22.当南极洲及其附近海区温度异常偏低时( )
A.甲乙洋流流量均增大 B.甲乙洋流流量均减少
C.甲洋流流量增大,乙洋流流量减少 D.甲洋流流量减少,乙洋流流量增大
23.德雷克海峡的海冰大幅度减少的年份( )
A.赤道太平洋东侧沿岸地区干旱加剧 B.赤道太平洋东西两侧海区温差减小
C.赤道太平洋西侧沿岸地区降水偏多 D.南太平洋高低纬度间热量交换增强
我国第二、三级阶梯地形过渡带受地理位置、地形等因素影响,气候多样、植被差异显著。下图示意我国第二、三级阶梯过渡带的植被分区与物候观测站分布。据此完成24——26题。
24.N自然带的地带性植被属于( )
A.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B.温带常绿阔叶林
C.暖温带落叶阔叶林 D.寒温带落叶针叶林
25.下列物候观测站生长季最长的是( )
A.奈曼站 B.大兴安岭站 C.会同站 D.北京森林站
26.奈曼站的自然植被与东西两侧地带性植被差异大,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气温 B.降水 C.土壤 D.光照
下图为青藏高原地区夏季大气0℃高度空间分布图,近年来该地区夏季大气0℃分布高度呈上升趋势。据此完成27——29题。
27.图示地区高原内部夏季大气0℃分布高度较高的原因是( )
A.空气较稀薄 B.大气削弱作用强
C.地面反射强 D.接收地面辐射多
28.甲、乙、丙三地雪线高度由高到低依次是( )
A.甲、乙、丙 B.乙、丙、甲 C.甲、丙、乙 D.丙、乙、甲
29.近年来,青藏高原地区夏季大气0℃分布高度的变化,使该地区( )
A.淡水资源总量增多 B.对流层厚度减小
C.山地林带上界降低 D.河湖径流量增多
广东开平碉楼,是乡土建筑的一个特殊类型,状似碉堡,集防卫、居住和中西建筑艺术于一体。马降龙碉楼群,是当地黄、关两大家族的海外侨民于清朝末年和民国初年所建,呈现“上身洋装,下身唐装”的特点。上世纪60年代,开平3次大洪水漫过民居屋顶,村民登上碉楼得以避难。读图,完成30——31题。
30.关于马降龙碉楼群所在地的自然环境的特点,对其分析合理的是( )
①地处沿海,多台风②多低山、丘陵与平原,气候湿热
③降水稀少,气候干旱④地表多河流,水深河宽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1.开平碉楼建筑集中西建筑艺术于一体,其原因是( )
A.岭南建筑风格 B.便于防洪防匪 C.地处著名侨乡 D.适应自然环境
美国哈德孙河口作为河流生态修复典型示范点,将40m的硬质岸线重建为自然岸线。沿高潮线放置石块作为基底,以防大潮的影响,然后在石基上方,放置软质石笼以重建和稳定坡岸。软质石笼用土工织物包裹土壤和岩石,土工织物由椰壳纤维编制而成,可完全生物降解。在软石笼之间混种天然灌木物种以稳定土壤,若干年后总体表现良好。据此完成32——33题。
32.项目刚建成6个月后,场地岸线遭到某次暴雨袭击,约5/6的软石笼塌陷并向下倾斜,主要原因是( )
A.植株较小 B.基底不稳 C.织物降解 D.评估不足
33.软石笼间混种多样灌木物种以( )
A.降低植物退化风险 B.充分利用空间
C.实现多层防护 D.提供多样化生存环境
德国鲁尔区经历了工业革命的兴盛期-替代能源冲击的衰退期-产业转型的复兴期三个阶段。埃森市是鲁尔区的转型代表,关税同盟矿区为其中最重要的地标,是鲁尔区从兴盛到衰退再到转型的缩影,开创了一条"工业文化之路",成为世界上保护和利用工业遗产的典范。下图为埃森市地理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34——35题。
34.埃森市产业转型复兴阶段( )
A.摒弃传统产业,优化工业布局 B.建设商业中心,提高生活质量
C.拆除工业厂矿,治理环境污染 D.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兴产业
35.埃森市产业转型中,保留工业遗产,对城市的主要影响是( )
A.延续城市文化记忆 B.改变城市内部结构
C.提高了城市化水平 D.扩大城市用地规模
第Ⅱ卷(共30分)
二、综合题:本题共3小题,共30分。
3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费尔干纳盆地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人类聚居地之一,数千年来都是整个中亚的粮仓。盆地面积不到中亚地区总面积的5%,人口约占中亚总人口的四分之一。下左图示意费尔干纳盆地的位置,右图为甲城市的气候资料。
(1)分析费尔干纳盆地成为中亚粮仓的原因。
(2)推测该地区农田5-9月灌溉用水量的变化特点,并分析原因。
(3)指出该地区农业发展可能面临的主要问题。
3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腰坝绿洲隶属于阿拉善左旗,是该旗最大的农业井灌(利用提水设备提取井水灌溉农田的措施)区。腰坝绿洲位于贺兰山西侧洪积倾斜平原的边缘,西面与腾格里沙漠相接,东、北和南部地势高,西部地势低。为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全年多风少雨,年内降水分配极不均匀,主要集中在6~9月,占全年降水量的70%左右,多年平均降水量198毫米,多年平均蒸发量2394毫米。下图为该地区表层土壤含盐量等值线图。
(1)描述腰坝绿洲表层土壤含盐量的分布特征。
(2)判断土壤含盐量与地势高低之间的关系。
(3)指出腰坝绿洲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一种环境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3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材料一 第22届国际足联世界杯于2022年11月~12月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卡塔尔国土狭小,95%以上是沙漠戈壁,但拥有550千米的海岸线。以石油、天然气生产和出口为经济支柱。常住人口约302万,人均收入居世界第一。
材料二 为了容纳2022年世界杯期间的数万球迷游客,卡塔尔在多哈海边修建了一座大型的“羚羊人工岛”,这是多哈海边的第14个人工岛。
材料三 卡塔尔位置及常住人口结构示意图(截止2022年10月)。
(1)读左图,描述卡塔尔主要城市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原因。
(2)读右图,概括卡塔尔常住人口结构特征,指出主要影响因素。
(3)说明卡塔尔营造人工岛的有利条件。第9页 共10页 ◎ 第10页 共10页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A D C A A D A D C D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B D A A D C B B A C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B C B C C B D A D D
31 32 33 34 35
C A A D A
二、综合题
36.(1)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东部山地地形抬升了西风,降水较丰富;北部天山山脉阻挡冷空气,无霜期长;冰川融水和河流较多,灌溉水源丰富;温带大陆性气候,农作物生长季节光热充足;人口众多,劳动力丰富;种植历史悠久,种植经验丰富等。
(2)灌溉用水量先增后减。5月份气温较低,蒸发量较少,土壤湿度较大,农作物幼苗期,需水量较少;7、8月份气温高,蒸发量大,降水量不能满足农作物生长需求;9月份气温降低,土壤蒸发量小,同时农作物进入收获期,需水量较少。
(3)低温冻害:水资源不足;风沙活动频繁;土壤盐碱化等。
37.(1)空间差异大;西高东低;高值中心位于西部偏南。
(2)该绿洲地势东、北和南部高,西部低;表层土壤含盐量在地势高的地区相对较低,地势低的地区相对较高。
(3)土地荒漠化。措施:调整农业结构,发展节水农业;通过调水措施进行生态补水;植树种草;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土地盐碱化。措施:提高灌溉技术,发展滴灌、喷灌等灌溉方式;建立完善农田排水系统;种植耐盐碱农作物;修复含盐碱量过高的土壤。
38.(1)多沿半岛海岸分布。便于出口石油和天然气,进口工农业产品,发展渔业和水产养殖业。
(2)男女比例严重失衡,外籍人口(成年男性/劳工)占大多数。经济因素,社会文化因素。
(3)三面临海,海岸线长;浅海大陆架,利于填海造陆;波斯湾海域较封闭,风浪较小;国家富裕,资金雄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