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市朝阳区名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
地理试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
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
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第Ⅰ卷
选择题
“太阳大,地球小,地球绕着太阳跑;地球大,月亮(月球)小,月亮(月球)绕着地球跑。”重温这首童谣,完成下列1~4题。
1. 童谣中涉及的天体系统共有( )
A. 1级 B. 2级 C. 3级 D. 4级
2. 有关太阳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太阳的主要成分是氮 B. 太阳质量体积较小
C. 太阳表面温度是6000℃ D. 能量来自核聚变反应
3. 以下属于类地行星的是( )
A. 水星金星 B. 木星土星 C. 天王星海王星 D. 火星木星
4. 下列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能量来自太阳辐射的是( )
A. 大气运动 B. 地震 C. 地壳运动 D. 火山喷发
读“联合古陆示意”(右图),回答5~7题。
5. 联合古陆形成的时间(代)( )
A. 全球出现数次能暖交替
B. 是重要的成矿时期
C. 生物由海洋发展到陆地
D. 裸子植物空前繁盛
6. 联合古陆最终解体的时间(代)( )
①开始出现人类
②形成现代地势起伏基本面貌
③哺乳动物快速发展 ④是“远古的生物时代”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7. 联合古陆的形成和解体与大陆的漂移密切相关。科学家认为:大陆都漂浮在具有流动性的( )
A. 地壳软流层之上 B. 地核软流层之上
C. 岩石圈软流程之上 D. 地幔软流层之上
8. 地球的演化史也可以说是生物的演化史,下列关于地质历史期间生物的匹配不正确的是( )
A. 新生代——三叶虫 B. 前寒武纪——蓝细菌
C. 古生代——鱼类和蕨类 D. 中生代——鸟类
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做两个相同规格的玻璃箱(如图),甲底部放一层土,乙底部没放土。中午同时把两个玻璃箱放在日光下,十五分钟后,同时测量玻璃箱里的气温,结果发现甲箱比乙箱足足高了3℃。据此完成9~10题。
9. 该实验主要目的是测试( )
A. 大气的温室效应 B. 大气的热力环流
C. 日最高气温出现的时刻 D. 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
10. 甲箱比乙箱温度高的原因是甲受到的( )
A. 太阳辐射强 B. 地面辐射强 C. 大气吸热弱 D. 大气辐射强
光导照明系统通过采光器获取室外的自然光线,经过特殊制作的导光管进行传输,再由漫射器照射到需要光线的室内。为了提高照明效果,室外的采光器往往需要清洗和维护。下图为我国某建筑的结构示意图。读图完成11~13题。
11.通往地下车库的室外采光器,最佳的安装位置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2.从采光角度看,该建筑的地上部分应该优先安装漫射器的功能区是( )
A.档案室 B.会议室 C.办公室 D.走廊
13.从社会经济条件和区域能源状况来看,光导照明系统最适宜推广的省份是( )
A.新疆 B.黑龙江 C.广东 D.山西
读“逆温现象发生过程”图,完成14~15题。
14.甲、乙、丙、丁四图中最有利于大气污染物扩散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5.若该地气温由甲逐渐演变到丁,则造成气温垂直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
①阴雨天气降温 ②晴朗无云的夜晚 ③冬季冷空气南下 ④太阳风的影响
A.①④ B.②④ C.②③ D.①③
16.读北半球某区域某时刻近地面等压线(单位:hPa)分布图, 判断此时P地的风向为( )
A. 西北风 B. 东南风 C. 西南风 D. 东北风
下图为“大西洋沿某一经线表层海水性质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题。
17.图中反映出表层海水平均密度、盐度、温度三者的正确关系是( )
A.平均密度与温度大致呈正相关 B.平均密度与温度大致呈负相关
C.平均温度与盐度在低纬度海域呈负相关,在高纬度海域呈正相关
D.平均密度与盐度在低纬度海域呈正相关,在高纬度海域呈负相关
生物滞留池是指在低洼区种有灌木、花草、乃至树木的工程设施。下图为城市生物滞留池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18~19题 。
18. 图中生物滞留池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是 ( )
A. 降水减少 B. 下渗减少 C. 地表径流减少 D. 水汽输送减少
19. 推广建设生物滞留池,对城市的影响是 ( )
A. 减轻城市内涝 B. 降低地下水位 C. 加剧热岛效应 D. 解决缺水问题
右图为黄海海域温度与盐度分层图。据此完成20~21题。
20.一年中,黄海海域上下层盐度差最小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21.影响黄海海域表层水温的主要因素是( )
A.太阳辐射 B.洋流
C.潮汐 D.海浪
在平原地区流满的河流,河曲被截弯取直后,河水由取直部位径直流去,原来弯曲的河道被废弃,形成湖泊,因形似牛轭,故称之为牛栀湖。右图为长江的荆江河段牛轭湖示意图,读图完成22~23题。
22. 河曲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 流水溶蚀 B. 流水侵蚀
C. 风力堆积 D. 冰川侵蚀
23. 河曲被截弯取直的影响是( )
A. 河流流速减小 B. 河道淤积增强
C. 航运距离增加 D. 水流更加顺畅
植被的形态深受自然环境的影响。下图是某植物根系示意图。据图回答24~26题。
24. 该植被生长地区的自然环境最突出的特征是( )
A. 干旱 B. 湿润
C. 寒冷 D. 炎热
25. 随着全球变暖,当地蒸发加剧,该类植被最可能发
生的变化是( )
A. 地上部分植株变高大 B. 地上部分叶片变大
C. 地下部分向更深处生长D. 地下部分缩小减少
26.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说明( )
A. 生物是土壤形成中最活跃的因子
B. 生物是土壤有机质主要来源
C. 春季,微生物分解作用非常迅速
D. 生物风化使有机残体归还多
土壤的淋溶作用是指土壤中的可溶性物质随下渗水流向下淋洗转移的过程。下表示意某土壤剖面的四项营养元素指标。读表,完成27~28题。
0 128 340 30 10
20 91 265 45 10
50 84 283 56 8
27.表中受淋溶程度最高的元素是( )
A.N B.P C.Na D.Mg
28.土壤淋溶作用的增强可能会导致( )
A.地下水位下降 B.水土流失加剧 C.土壤肥力下降 D.土壤盐碱化加剧
冻土活动层是永冻层(多年冻结)之上夏季融化,冬季冻结的地表土层。如图是冻土结构示意图,如图中①、②、③、④表示春、夏、秋、冬四个季节,Ⅰ、Ⅱ、Ⅲ、Ⅳ表示工程建设中桥梁立柱埋藏的深度。据此完成下题。
29.从综合效益角度考虑,桥梁立柱埋藏深度最合理的是( )
A. Ⅰ B. Ⅱ C. Ⅲ D. Ⅳ
某地(左图)位于太行山南段东麓,该地山势险峻,多暴雨,易发山洪。为适应当地地理环境,该地形成了西北-东南向的“山-林-田-村-水”空间格局,体现了当地居民的生存智慧。据此完成30~31题。
30. 该地易发山洪,主要是因为( )
A. 水流汇集快 B. 年降水量丰富 C. 河道较弯曲 D. 地质条件复杂
31. 从防洪和方便取水的角度,推测该地早期民居主要布局在( )
A. a处 B. b处 C. c处 D. d处
32. 美国地质勘探局网站消息,北京时间2018年3月28日10时20分左右,巴布亚新几内亚新不列颠岛发生5.1级地震,震源深度25.8千米。下列关于地震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距离震中一样远的地方,烈度都相同
B. 地震发生时,地面先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
C. 震中距是指地面至震源的距离 D. 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但可以有多个烈度
北京市气象台2019年11月23日16时45分发布寒潮蓝色预警信号:预计24日北京地区将出现寒潮天气,最低气温将下降10℃左右,24日白天有4、5级偏北风,阵风7级,夜间最低气温降至-5℃左右,请注意防范。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33. 寒潮主要发生在( )
①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②深秋到初春③北半球中低纬度地区④夏秋季节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34. 影响我国的寒潮
A. 自东向西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 B. 主要发源蒙古、西伯利亚地区
C. 自西向东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 D. 对青藏高原地区产生剧烈影响
35. 地理信息技术在地震灾害中的应用还包括( )
A.GPS技术——确定地震震级和烈度 B.RS技术——统计人员伤亡数字
C.GIS技术——设计救援的路线和方案D.RS和GPS技术——制定灾区重建计划
第II卷
二、综合题(30分)
36、 读等高面与等压面关系示意图(甲图)及城郊热力环流示意图(乙图),完成下列问题。(9分)
(1)甲图中A、B两地近地面,气压较高的是 ______ 地,气压较低的是 地,昼夜温差较大的是 ______ 地;A、C两地,气压较高的是 地。
(2)若A地为海洋、B地为陆地,则此时为 ______ (白天/夜晚);A、B两地间吹 ______ (海风/陆风)。
(3)依据热力环流的原理,乙图中近地面城市和郊区,气压高的是 (城市或郊区),该市的煤炭发电厂应布局在①②两处中的 ______ 处(填图中数字序号),这样做的理由是 。
37、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从地貌上看甲图是 ______ ,乙图是 ______ ,二者都是由 ______ 作用形成。
(2)若甲、乙两地貌在丙图中有分布,则其对应为甲在 ______ 处分布,乙在 ______ 处分布。
(3)下列城市所在地的地貌类型与图中A处相同的是 ______ 。
A.拉萨 B.北京 C.上海 D.大连
(4)图丁所示地貌从成因上讲属于 ______ 地貌,该地貌主要分布在我国 ______ 地区。从气候角度指出该地貌形成的气候条件 。
38、 读图和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1分)
材料一:2018年9月28日下午,印尼中苏拉威西省发生7.4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随后引发大规模海啸,袭击了中苏拉威西省首府帕卢和另一个城市东加拉。
材料二:中国地震台网测定:2019年11月25日09时18分在广西百色市靖西市(北纬22.89度,东经106.65度)发生5.2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震中附近震感强烈。
(1)材料二中地震的震源位于地球三个内部圈层中的 ______ 部分,世界两大地震带为 ______ 地震带和 ______ 地震带。
(2)下列关于地震的说法,正确的是 ______ 。
A.同一次地震中,离震中越远,地震烈度越大
B.地震来临时,人们先感到左右摇晃,后感到上下颠簸
C.地震多发生在板块内部 D.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
(3)当长江中下游地区河流处于汛期时,长江入海口出处的海水透明度会 ______ (上升/下降),同时等盐度曲线会向 ______ (外海/内陆)方向移动。
(4)图中★处有一渔场,为日本北海道渔场,其成因是 ______ 。
(5)图中①处洋流为 ______ (寒流或暖流),其对沿岸气候的影响是 ______ 。
(6)图中A、B板块交界处有一盐度最高海区为 ______ ,形成原因 ______ 。
长春市朝阳区名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
地理试卷答案
一、答案
B 2.D 3.A 4.A 5.C 6.A 7.D 8.A 9.D 10.B
C 12.D 13.C 14.A 15.C 16.A 17.B 18.C 19.A 20.D
A 22.B 23 D 24 A 25.C 26.B 27.C 28.C 29.C 30.A
A 32. D 33. A 34. B 35.C
二、综合题
36、【答案】】B A B A 夜晚 陆风 郊区 ② 煤炭发电厂会产生较严重的大气污染;布局在②处,即城郊热力环流影响范围之外,有利于保护城市大气环境。
37、冲积扇 三角洲 流水沉积 B A B 风力沉积 西北 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降水少,蒸发旺盛,风力强劲,侵蚀作用强烈。
38、地壳 地中海-喜马拉雅 环太平洋 D 下降 外海 寒暖流交汇 寒流 降温减湿 红海 气候干旱(热带沙漠气候),降水量少;位于副热带海区(纬度较低),气温高,蒸发量大;入海河流稀少,淡水注入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