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 酸碱中和反应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下列实例不属于中和反应的是( )
A.土壤酸化后加入熟石灰改良
B.服用含小苏打药物治疗胃酸过多症
C.用 NaOH 溶液洗涤石油产品中残余的硫酸
D.在蚊虫叮咬处涂抹稀氨水可以减轻蚊虫分泌出蚁酸造成的痛痒
2.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中正确的是( )
A.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B.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则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C.离子都是带有电荷的粒子,则带有电荷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D.燃烧都发光、放热,则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一定是燃烧
3.下列有关化学反应的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铁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B.铝比铁活泼,但铝比铁更耐腐蚀的原因:
C.中和反应在生活生产中应用广泛,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D.燃烧一定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4.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B.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则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C.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则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D.活泼金属能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则能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活泼金属
5.化学学科的思维方法有多种,其中推理是常用的思维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
A.碱性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滴入酚酞试液后变红的溶液一定呈碱性
B.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CO2也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所以CO2是酸
D.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那么灭火也要同时控制这三个条件
6.下列应用与中和反应原理有关的是( )
A.用浓硫酸干燥湿润的氧气
B.用稀硫酸除去除锈
C.敞口放置的石灰水变浑浊
D.用氢氧化钠溶液洗涤石油产品中的残留硫酸
7.推理是化学学习的一种重要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
A.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两种物质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B.活泼金属与稀盐酸反应放出气体,所以与稀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活泼金属
C.某物质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所以该物质的组成里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
D.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时有热量放出,所以有热量放出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8.成成同学用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探究中和反应时,利用数字化仪器得到反应时溶液的pH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是将稀盐酸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中
B.160s时,氢氧化钠和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C.200s时,溶液中的溶质为NaOH和NaCl
D.若将稀盐酸换为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则n点右移
9.室温下,用数字pH仪连接电脑实时测得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过程中的pH变化曲线如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X溶液为氢氧化钠溶液 B.a点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C.c点溶液中的溶质是NaCl和NaOH D.b点表示HCl与NaOH等质量反应
10.下列对生产生活实际问题的解释正确的是( )
A.地漏中的反水弯管 利用了大气压原理
B.大坝的形状上窄下宽 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小
C.胃酸过多时服用含碱性的物质 酸碱中和
D.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吸引碎纸屑 分子间存在引力
11.小明同学在做酸碱中和实验时,取少量NaOH溶液于试管中,立即滴加无色酚酞[酚酞的变色范围:pH在8.2~10.0之间],看到了溶液变成了红色,正准备向试管中再滴加稀盐酸时,发现试管中红色渐渐褪成了无色,对产生此现象原因的猜想不合理的是( )
A.无色酚酞常温下不稳定,易分解
B.试管内壁上有酸性物质附着
C.NaOH溶液已变质
D.NaOH溶液的浓度过大
12.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
A.因为MnO2能加快H2O2的分解速率,所以MnO2也能加快H2O的分解
B.因为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所以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C.因为蜡烛燃烧生成CO2和H2O,所以蜡烛组成里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
D.中和反应一定有盐和水生成,所以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二、填空题
13.请从下面五种物质中选择恰当物质,将其字母填入题的空格中.
A.干冰 B.熟石灰 C.石蕊溶液 D.活性炭 E.食醋
(1)常用的酸碱指示剂是 .
(2)可用于除去水垢的是 .
(3)可用于填充防毒面具的是 .
(4)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 .
(5)农业上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的是 .
14.请仿照示例在“判断与解释”栏中回答有关问题。( )
理解与建构 判断与解释
例:所有的原子核内都有质子、中子。 不正确,如:H的原子核内没有中子
练1:物质与氧气发生的氧化反应都是化合反应。
练2: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都是中和反应。
练3:一种单质中只含一种元素,一种混合物中至少含有两种元素。
练4: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的化合物,其组成中只含有C、H两种元素。
15.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如图是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则该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的离子有 ,从微观角度看,该化学反应的实质是 。
16.将一枚生锈的铁钉放入稀硫酸中,开始时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不可将铁钉久置于稀硫酸中,其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17.用烧碱中和一定量的硫酸时,溶液的pH与加入的烧碱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烧碱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当加入烧碱mg时,溶液中的溶质为 。若改用ng熟石灰与相同量硫酸反应,所得溶液的pH (选填“>”“<”或“=”)7。
18.下列反应是中和反应的是
A
2NaOH+H2SO4=Na2SO4+2H2O B CO2+Ca(OH)2=CaCO3 +H2O
C 6HCl+Fe2O3=2FeCl3+3H2O D .
三、综合题
19.向盐酸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时溶液pH变化图像如图所示,请根据题意用化学用语填空:
(1)B点溶液中都含有的溶质的化学式是 。
(2)A→B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实质是微观粒子 和 结合生成的H2O的过程。
(3)C点溶液中含有的阳离子是 。
20.酸、碱、盐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1)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反应时,溶液pH值变化如图所示。
①根据图示判断该实验是将 滴入到 中。
②滴入溶液体积为V2mL时,溶液中溶质为 (填化学式)。
(2)测定某酸溶液pH时,如果放pH试纸的玻璃片上的水没有擦干就进行测定,会使测得的pH (填“偏大”或“偏小”)
(3)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的碱是 。
21.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都离不开水。
(1)下列物质中加入水能形成溶液的是 (填字母序号)。
A.食盐 B.面粉 C.植物油
(2)向某水样中加入肥皂水,搅拌,若观察到 的现象,则水样为软水。
(3)如果工业废水中含有酸性物质,应该用 性物质处理后再排放。
(4)下列做法会造成水污染的是 (填字母序号)。
A.生活污水处理后再排放
B.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
C.任意排放工业污水
(5)市售“自热米饭”的自热原理是:让饭盒夹层中的水与生石灰接触,反映并放出大量的热。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2.某兴趣小组运用数字传感器探究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得到如下图像,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该反应发生的化学方程式。
(2)写出实验中pH值逐渐变大的原因。
(3)反应过程中溶液温度升高的原因可能是什么?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2.【答案】B
3.【答案】B
4.【答案】C
5.【答案】A
6.【答案】D
7.【答案】C
8.【答案】C
9.【答案】D
10.【答案】C
11.【答案】C
12.【答案】C
13.【答案】C;E;D;A;B
14.【答案】不正确,甲烷燃烧与氧气反应但不是化合反应(其他合理也可);不正确,金属氧化物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但不是中和反应(其他合理也可);不正确,如红磷白磷组成的混合物只含一种元素(其他合理也可);不正确,如酒精燃烧生成CO2和H2O但酒精中还含有氧元素(其他合理也可)
15.【答案】;Na+、Cl-;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或 )
16.【答案】Fe2O3+3H2SO4═Fe2(SO4)3+3H2O;Fe+H2SO4═FeSO4+H2↑
17.【答案】;硫酸钠和硫酸;>
18.【答案】AD;NaOH+HCl=NaCl+H2O(合理即可)
19.【答案】(1)NaCl
(2)H+;OH-
(3)Na+
20.【答案】(1)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H2SO4、Na2SO4
(2)偏大
(3)氢氧化钙
21.【答案】(1)A
(2)浮渣少,泡沫多
(3)C
(4)C
(5)CaO+H2O=Ca(OH)2
22.【答案】(1)
(2)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盐酸不断减少,酸性减弱,pH变大
(3)应过程中放热,导致溶液温度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