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 第8课 现代社会的移民和多元文化 课件(共2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 第8课 现代社会的移民和多元文化 课件(共27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3-06 11:25: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7张PPT)
选择性必修三 文化交流与传播
第三单元 人口迁徙、文化交融与认同
第 8 课 现代社会的移民和多元文化
辞海对移民的解释有:
1、迁往国外某一地区永久定居的人;
2、较大数量、有组织的人口迁移。
移民是人口在不同地区之间的迁移活动的总称。
移民不一定伴有国籍转变;包括短期人口迁徙和国籍转变等。
——百度百科“移民”词条
课程标准:
通过了解现代移民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认识在迁徙与融入当地社会过程中出现的文化认同。
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经济活动超越国界,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提供服务、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围的有机经济整体的过程。
新航路开辟后 追溯到新航路开辟和资本主义的兴起,殖民扩张开始。开始
工业革命后 工业革命后,世界市场更加扩大
二战后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进一步促进了经济全球化进程。
20世纪70年代以来 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的科学技术的发展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推动力量。
进入20世纪90年代 跨国公司迅猛发展。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的诞生,把贸易、投资和服务的国际化提高到新的水平。
进入21世纪 以互联网、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一轮科学技术的发展,经济全球化成为强劲的时代潮流。
经济全球化孕育了全球流动的劳动力市场,也改变着全球劳动力市场的结构。
【知识回顾】
一、经济全球化和劳动力的全球流动
1.背景:
经济全球化是指经济活动超越国界,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提供服务、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围的有机经济整体的过程。经济全球化是商品、技术、信息、服务、货币、人员、资金、管理经验等生产要素跨国跨地区的流动,也就是世界经济日益成为紧密联系的一个整体。
全球劳动力
市场逐渐形成
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
国际分工日益深化
生产的国际化加强
一、经济全球化和劳动力的全球流动
2.劳动力的全球流动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西欧、北美和大洋洲等发达地区从南欧、北非、东南亚、拉丁美洲等地吸收了大量劳动力,推动了发达地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二战后,美国经济高速发展;
西欧国家谋求共同体,经济实力增强;
大洋洲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较快。
(2)20世纪七八十年代:
中东地区的石油工业快速发展,大量非洲劳动力涌向中东产油国。
经济高速发展的日本以及亚洲新兴工业国家和地区吸引许多亚非移民。
东欧国家成为西欧、北美劳动力的新的来源地。
(3)20世纪90年代:
20世纪九十年代,长期受到苏联模式影响的东欧国家经济发展困难,社会经济出现严重危机,而西欧、北美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迅速。
趋势一:由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向发达国家(或地区)流动
思考:美国的人口迁移发生什么变化?
20世纪90年代以来,来自拉美和亚洲的移民逐渐成为主流,使人口的民族构成正逐渐发生转变。亚洲人集中在一些主要的大城市,如旧金山、洛杉矶等城市的唐人街规模都很大。作为少数民族的移民初期在一些较低层次的细分市场上找到生存环境···后来,亚裔移民凭借勤奋努力和聪明才智在各个行业和领域涌现出大批的优秀顶尖人才,如以李政道、丁肇中等诺贝尔奖获得者为代表的科技精英。
一、经济全球化和劳动力的全球流动
3.劳动力市场结构变迁
(1)劳工迁移
20世纪50—70年代,大多数移民在制造业和公共服务业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
(2)精英迁移
一、经济全球化和劳动力的全球流动
3.劳动力市场结构变迁
(2)精英迁移
①时间:20世纪80年代开始
第三次科技革命:
从20世纪40年代末起,开始了以电子计算机、原子能、航天空间技术为标志的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
新技术革命:
从70年代初开始,又出现了以微电子技术、生物工程技术、新型材料技术为标志的新技术革命。
②原因:
A.新兴产业的发展和发达国家的产业升级,
B.传统行业的劳动力需求量减少,贸易、金融等行业的就业机会增加,
C.企业对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和专业素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硅谷”聚集了100万以上来自全国各地的高科技人才。他们的母语和肤色不同,文化背景和生活习俗各异,共同推动“硅谷”成为创新高地。
美国“硅谷”
一、经济全球化和劳动力的全球流动
3.劳动力市场结构变迁
硅谷最成功的就是技术移民的政策,硅谷大概将近37%实际上是外籍人士,非美国国籍,但是这里面外籍人士,中国人大概占三分之一,印度人大概占三分之一。
——科技部火炬中心副主任杨跃承
③特点:
A.全球劳动力的流动呈现出新的趋势,在跨国公司表现尤为明显
B.来自发展中国家的留学生在发达国家接受高等教育,留在发达国家工作
C.“知识精英”在跨国公司的国际业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历史纵横】对移民的永久居留许可
为了管理移民,部分国家允许一些外籍人士在本国长期居留,并享有其他准国民待遇。最初,这种居留许可在护照上体现,后来各国多颁发单独的永久居留许可证明。各国颁发的许可证根据其历史传统和证件特色,有各种各样的俗称,如美国的为“绿卡”,加拿大的为“枫叶卡”,等等。
2004年8月,中国开始实施《外国人在中国永久居留审批管理办法》。中国的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被称为“最难拿的绿卡”。盖洛普民调公司曾公布一项数据,针对全球156个国家成年人的调查显示,有约700万人想移民中国,至2016年中国绿卡持卡人数才破万……2017年底荷兰化学家伯纳德·费林和瑞士科学家库尔特·维特里希得到中国绿卡,他们曾在2016年、2002年分别获得诺贝尔化学奖,2018年包括诺贝尔奖得主维特里希·库尔特·赫尔曼在内的6名外籍人才得到中国绿卡。
一、经济全球化和劳动力的全球流动
4.影响:
材料 在社会就业层面上,大量移民对当地劳动力市场也形成了冲击。……大量移民的存在明显挤压了本国公民的就业空间。在国家安全层面上,大量移民的存在对国家安全构成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来自北非的移民及其后代,在社会教育、就业、语言、生活习惯等方面备遭歧视,因而容易走上犯罪道路。
(1)世界:
加速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利于文化交流和传播。
(2)迁入地:
①弥补劳动力的不足,促进经济的发展。
②给迁入国带来了难民问题、非法移民问题和跨国移民犯罪问题等。
(3)迁出地:
①缓解就业压力,解决贫困问题。
②对原籍国造成了人力资源的流失,进而影响其经济发展;
1.难民来源
(1)难民:是现代社会移民中的一个独特群体。他们因为战争和地区冲突、宗教或部族矛盾、自然灾害经济恶化等各种原因被迫离开原籍国,且不能或不愿意返回原籍国。
二、难民的困境和救助
2.难民来源地
二战前的难民主要产生于欧洲,如遭到纳粹德国迫害而流亡的犹太难民;
二战后的难民主要产生于中东、非洲和东南业等地区。
德军将犹太人赶出防空洞
30年代希特勒迫害、驱赶犹太人。在二战之前和期间共屠杀了近600万犹太人。
▲何凤山给犹太难民签发的签证
▲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
历史纵横 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为了躲避纳粹德国的迫害,大批欧洲犹太难民辗转来到上海。其中,许多人凭借的是中国驻维也纳总领事何凤山签发的“生命签证”。二战时上海接纳了至少25000名犹太难民。2007年,在当年犹太难民集中居住的虹口区,建立了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纪念馆搜集了大量与犹太难民相关的文物,并建立了犹太难民数据库。馆中还有一面以“拯救”为主题的名单墙。上面刻有目前搜集到的13732个曾经居住在上海的犹太难民的名字。
3.难民救助的背景:难民在收留国一般没有基本的国民权利,处境十分艰难。为了保护难民的基本人权,国际社会作出了相应的努力。
4.联合国解决难民问题的措施
二、难民的困境和救助
联合国通过《关于难民地位的公约》规定救助难民的行动准则。
《关于难民地位的议定书》扩大1951年公约的适用范围。
成立“联合国难民署”, 专门协调处理难民问题。
联合国大会决定,从2001年起,每年的6月20日为“世界难民日”。
1951年
1966年
1950年
2000.12
两个公约是国际社会救助难民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
成立机构:
1950年,联合国难民署成立,专门协调处理难民问题。联合国难民事务高级专员办事处的主要目的是保护难民的权利和健康。联合国难民事务高级专员办事处努力确保每个人有权在另一个国家寻求避难,找到安全的避难所和自愿回国。除了帮助难民返回该国或在他国定居,联合国难民事务高级专员办事处还寻求永久性解决他们的困境。
联合国难民署
颁布法律:
1951年通过的《关于难民地位的公约》 是联合国难民署的基础性文件,为帮助难民以及为联合国难民署制定基本的工作章程,奠定了法律基础。规定救助难民的行动准则,1966年,联合国通过《关于难民地位的议定书》,扩大1951年公约的适用范围
设立纪念日
2000年 ,联合国大会决定,从2001年起,每年的6月20日为“难民日”,以期引起国际社会对难民问题的重视。
5.现状:
尽管国际社会在难民的人道主义救助上作了很大努力,但仍然没有改变难民逐年增加的趋势。国际社会要实现让世界不再有难民这一终极目标,仍然任重道远。
史料阅读
截至2017年底,全球有6850万人因战争、暴力冲突与迫害被迫逃离家园。这一数字相当于泰国的总人口,比前一年增加近300万人, 比10年前增加50%。以全球人口比例计算,每110人中就有1人被迫沦为难民。输出难民最多的国家是叙利亚,其境外流徙的难民高达630万人,其次是阿富汗、南苏丹、缅甸等。
——编译自联合国难民署《2017年全球趋势报告》英文版
二、难民的困境和救助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指出目前难民所存在的问题,对解决难民问题提出合理建议。
材料 欧洲议会议长舒尔茨不久前接受德国《世界报》采访时表示,随着难民大量涌入欧洲,民粹主义上升,欧盟面临“消亡”的危险。舒尔茨表示,欧盟内部有多股力量企图将欧盟分裂,其后果将是惨重的,因为这将导致一个“民族主义的欧洲,筑起边境高墙的欧洲,使欧洲大陆倒退回过去”。
6.问题和建议
二、难民的困境和救助
(1)存在问题:逐年增加;民粹主义抬头;不利全球化
减少战争
维护世界和平
建立国际性援助
机构建立制度保障
加强国际合作
帮助难民重建家园回归本国
有条件国家合
理接受安置难民
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三、移民社会的多元文化
不同文化
经济全球化
移民社会
交汇、借鉴、认同
发展
出现
促进
移民文化
促进
全球化时代的现代世界出现了遍及各国移民社会。移民社会的居民由不同文化传统的民族组成。在不同文化的交汇、借鉴与认同中,形成各种多元一体的移民文化。
1.背景
移民是指由于各种原因从原居住地址往其他某一地区长期或永久定居的人。人类社会的形成和发展是不同历史时期各种类型人口迁徙的结果。人口迁徙是一个长期的、普遍的历史现象,其类型、规模、结构在不同地区各不相同,由此而形成各种类型的移民社会。
2.移民文化的典型
(1)美国文化
①背景:世界各地移民不断来到北美,共同建设美利坚合众国。
三、移民社会的多元文化
②特点:多元文化并存、相互交融,形成了以欧洲文化为主流,并吸纳了非洲、亚洲、拉丁美洲及北美印第安文化的美国移民文化。
③影响:民族和文化的多样性为美国发展带来活力;多元文化传统也使美国社会的文化认同始终存在着不同民族间的矛盾与冲突。
移民人口多源性 → 移民文化多元性
民族和文化多样性日益突显
有人说,美国是民族“大熔炉”;也有人说,美国是个民族“大拼盘”。指出美国社会所存在的问题,并从文化认同的视角谈谈你如何理解这两种观点?
美国文化不仅包容和吸收文化上与之接近的欧洲各国的新教徒,也同样接受了语言文字、宗教信仰、风俗习惯与之不同的欧洲各地人民。经过长期的相互调适,最终产生了新的认同感。这就是所谓的“熔炉”模式。……二战后,美国的移民结构发生重大变化,来自拉美、亚洲的移民取代欧洲人成为多数。不同种族要求自己的文化得到承认和尊重,多元文化并存的呼声越来越高。过去对少数民族移民的贬损或笼统的称谓正在被反映多元文化理论的称谓所取代。 ——刘智《美国文化的移民特征》
【素养提升】
美国警察当街杀害黑人事件:杀死他的不是肤色,而是歧视和傲慢
《小可入狱》:国宝银行的故事
“大熔炉”——反映美国存在自建国以来形成的美利坚民族的统一性和美国主流文化的一体性。(对主流文化的认同是美利坚民族的核心价值和民族凝聚力所在)
“大拼盘”——反映美国族群关系长期存在深层次矛盾,随着美国移民结构变化和欧洲移民比例下降,美国主流文化内涵变化,多元化凸显,由此对美国社会凝聚力和文化认同构成挑战。
问题:不同民族之间存在文化认同问题
2.移民文化的典型
(2)新加坡文化
①背景:交通、经济环境、民族独立
三、移民社会的多元文化
19世纪以来,苏伊士运河通航极大地缩短了东南亚与欧洲的航程。马六甲海峡海运繁忙,新加坡逐渐成为繁荣的贸易大港和国际化都市。从英国殖民地成为独立国家。
②特点:多元文化和谐共处,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景观(多元一体)
佛牙寺龙华院(佛教)
马里安曼兴都庙(印度教)
詹美回教堂(伊斯兰教)
在新加坡牛车水(唐人街)三种宗教相处和谐,安然无虞。在整个新加坡,华裔、马来裔、印度裔和其他较小的族裔,既互相砥砺与坚守,又互相渗透和影响,最后互不干涉,互相体谅,求同存异,万邦协和。
③影响:各民族尊重彼此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马来语、华语、英语和泰米尔语均为官方语言;各类宗教建筑形式各异,各民族的传统文化活动丰富多彩。
(1)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世界文化充满活力的表现,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2)多样的文化提供了更为广泛的选择,让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让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3)文化多样性是实现文化创新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不同特质的文化相互交融,能够为彼此增添新的元素,激发新的活力。
合作探究:1.文化多元的意义
2.面对文化多元的态度
(1)当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相遇时,人们往往从自身的文化视角、用自己的价值观来理解和判断事物,有时会导致彼此误解与冲突。
(2)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是独特的,都有其存在的价值,都有值得尊重的经验和智慧。不同文化间的碰撞呼唤人们正确认识文化差异,相互尊重,通过平等交流、对话,达成彼此的理解和包容。
(3)面对多样的文化,各国应当用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学习和借鉴优秀外来文化,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
现代社会的移民和多元文化
经济全球化和劳动力的全球
流动
移民社会的多元文化
体力劳动者的流动
难民类型:战争难民、经济难民、自然灾害难民
产生:二战前的欧洲;二战后的中东、非洲和东南亚等地区
处境:没有基本的国民权利
解决:联合国难民署
美国的移民文化
新加坡的多元文化
难民的困境和救助
知识精英的流动
双刃剑,给迁入国和迁出国
带来双重影响
1.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欧洲民众对移民群体的增长速度和高生育率深感不安。他们开始担忧“欧拉伯”(欧洲Europe和阿拉伯Arabia)的出现,开始思考“whoarewe"的问题,开始怀疑若干年后欧洲还能否是欧洲人的欧洲。这反映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 )
A.人们否定了社会交往 B.南北方民族融合的发展
C.多元文化主义的困境 D.弱势群体边缘化的加速
2.《全球化:起源、发展和影响》一书提出:“当发展中国家的移民涌入纽约那样的全球化城市,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的人‘再也没有办法互相忽略了’,人们可能开始对自己的政治和社会上的效忠对象产生为迷惑。”对材料理解准确的是( )
A.政治制度不同是阻碍移民的关键因素
B.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过程中日益落后
C.全球化加剧国家之间移民问题的矛盾
D.全球化会改变人们的意识形态和观念
练习
C
D
3.随着近年来中东难民不断涌入欧洲,部分成员国家对欧盟强制摊派的难民接收任务多有怨言。长期反对此政策的奥地利外长库尔茨在 2018 年大选中获胜,坚决推行排斥难民政策。这表明( )
A.欧盟发展遭遇挫折趋于解体 B.中东国家对欧盟影响力增强
C.区域合作与民族主义有冲突 D.经济全球化冲击欧洲一体化进程
4. 2017年底,美国国务院宣布:美国决定不再参与联合国主导的《移民问题全球契约》的制订进程,称其“损害美国主权”。国务卿在声明中说,美国不会支持会妨碍美国“行使移民法律和确保边境安全”这些主权行为的进程。这一现象说明( )
A.“冷战”思维依然左右新时期国际关系
B.国际移民问题引发了反全球化运动
C.美国奉行单边主义,排斥国际移民
D.国际迁移成为文明演进的重要阻碍
练习
C
C
5.改革开放以来,海外华人群体中新移民的数量迅速增长,“海归派”“海鸥族”等成为热词。中国政府鼓励和吸引海外华侨华人人才以多种形式报效祖国。1992年,中国将强调留学人员“回国服务”扩展为“为国服务”。这一变化主要表明( )
A.国内技术人才增长较快 B.新移民的爱国热情高涨
C.跨国移民潮流发展迅速 D.政府人才政策出现转折
6.以往美国为了能够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人才,以较低的标准收取相关费用。与此同时,还有很多费用是可以减免的,然而根据相关消息,对于那些以往可以减免的相关费用,在未来这些人可能也需要自己缴纳。这意味着美国可能( )
A.禁绝外来人才的流入 B.取消外来人才的费用减免
C.要求外来人才提高科技水平 D.以高薪吸引外来人才的流入
练习
C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