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4课 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9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3-03 08:05: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3年春部编版九年级历下册教案★★★
第14课 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
一 知识与能力
了解意大利、德国、日本法西斯专政建立的背景和经过;掌握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认识德国法西斯政权和日本法西斯政权的暴行。
二 过程与方法
通过引导学生对德、日法西斯专政建立的背景和经过的思考,培养学生客观具体地分析和认识历史问题的能力。
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德、日建立法西斯独裁统治的史实,使学生认识到严重的经济危机必然会导致政治危机;德、意、日法西斯疯狂扩军备战,给世界的和平与安全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重点:德、意、日法西斯专政的建立过程和纳粹党的反犹暴行。
难点:德、意、日法西斯上台的原因与特点。
图片展示:二战三恶魔。
知识补充:法西斯,拉丁语“束棒”的译音。罗马共和国时期的最高行政长官有12个卫士相随,每个卫士手持象征着国家最高权力的束棒。束棒用于施行笞刑,中间插着的斧子用于执行死刑。其象征着对内强权统治,对外侵略掠夺,是资本主义国家的极端独裁形式。
法西斯主义的三大特征:独裁专制(摧毁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实行集权主义)、极端民族主义(倡导种族优越论,为侵略制造理论依据)、军国主义(崇拜战争,崇拜武力,认为战争能夺取一切)。
法西斯国家的出现对世界产生了哪些影响?今天让我们来学习第14课: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
一、意大利法西斯政权的对外扩张
1.材料展示:
材料一:一战后,意大利军费消耗650亿里拉,而当时其经济产值仅为200亿里拉,且在巴黎和会上分赃最少,被称为“乞丐帝国主义”。
材料二:1920年,在农村,有100万的农民参与了农民起义。在城市,全国爆发罢工运动2 000多次,300多万人参加了罢工运动。
材料三:1918—1922年,意大利政府更迭5次,最短的仅存在7个月。
教师提问:材料反映出意大利怎样的社会状况?
提示:一战后经济衰退,工农运动高涨,政治混乱,导致政府瘫痪,墨索里尼趁机组织法西斯党。
2.教师讲述:墨索里尼,1921年组织意大利国家法西斯党,成为该党领袖。他是法西斯主义的创始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元凶之一。1922年10月,墨索里尼指挥该党军事组织“黑衫军”进军罗马,发动暴乱并夺取政权,任内阁总理。法西斯政权在意大利建立起来。
3.教师强调:意大利在经济大危机之前已经建立了法西斯政权,是最早走上法西斯道路的国家。
4.教师提问:墨索里尼上台后采取了哪些行动?
提示:意大利法西斯政权对内实行独裁统治,对外醉心于领土扩张。
二、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1.图片展示:纳粹党徽、臂章。
2.材料展示:
战后的德国经济非常羸弱,只支付了条约规定的赔偿金额中的一小部分,但即使这一小部分也给德国经济造成了极大负担,并导致了近1/3的通货膨胀。条约规定德国以矿产资源和工业设备赔偿未能以现金支付的部分更激起了德国民众的不满。
教师提问:根据上述材料,思考德国法西斯政权建立的原因。
提示:《凡尔赛条约》引发了德国民众强烈的民族复仇情绪。
3.材料展示:
经济危机下的德国:工业生产下降了近一半;农业产量下降近30%,工商业企业纷纷倒闭。国家全部生产设备中只有1/3勉强运转;社会上滞留了800万失业工人,德国工人阶级掀起了罢工的浪潮。
教师提问:根据上述材料,思考德国法西斯政权建立的原因。
提示:经济大危机打击了德国的经济,加剧民众对政府的不满。
4.教师提问: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原因?
提示:以希特勒为首的纳碎党乘机对民众进行蛊惑宣传。
5.知识补充:“纳粹党”概念。
“纳粹党”是德语“民族社会主义”的音译缩写。前身为1919年建立的德国工人党。1920年,该党改名为德意志民族社会主义工人联盟。1921年6月29日,阿道夫·希特勒任党的元首。1946年被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宣判为犯罪组织。
6.教师提问:希特勒是怎样在德国建立起法西斯政权的?
提示:首先进行蛊惑宣传,赢得群众支持;其次当选国家总理,将党、政、军大权集于一身。
【德国法西斯上台过程的图解】
7.教师讲述:希特勒上台后开始了恐怖独裁统治,对内集权,对外扩张。具体有哪些表现呢?
提示:(对内集权)纳粹党利用“国会纵火案”,打击德国共产党;纳粹党乘机解散了工会;法西斯政权为加强思想控制,还焚烧了大量的进步书籍等;大肆迫害和屠杀犹太人。
(对外扩张)大力发展军事事业,积极扩军备战。1936年,德国派兵进驻莱茵非军事区。1938年,德国吞并奥地利。1939年3月,德国吞并捷克斯洛伐克。
【纳粹党内外政策的图解】
三、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1.材料展示:
材料一:经济大危机影响下的日本。
国家 工业生产下降 对外贸易缩减 工人失业人数 工人罢工次数
日本 32.5% 50% 300万 1931年2 415次
  材料二:《九国公约》宣称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遵守各国在中国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等原则。这实际上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方便,打破了日本在一战期间取得的独霸中国的局面。
教师提问:根据上述材料,思考日本法西斯政权建立的原因。
提示: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重创日本,日本出现形形色色的法西斯组织;日本对一战后建立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非常不满。
2.教师总结:教师指导学生归纳日本法西斯政权建立的概况。
(1)背景:经济大危机中,日本经济受到重创,工农业生产急剧萎缩,国内矛盾激化。
(2)核心:军部是日本法西斯势力的核心。
(3)建立:1936年,广田弘毅上台组阁,建立法西斯专政,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4)扩张: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占领中国东北三省,并进一步蚕食中国华北地区。1937年7月7日,日本制造卢沟桥事变。
3.教师提问:想一想,美国、德国和日本在应对经济大危机时有何不同?对此有何启示?
提示:(不同)经济危机下,美国强化国家干预,缓解危机,缓和社会矛盾,遏制美国法西斯势力。德、日强化国家对经济的直接干预,实施法西斯管理,推行国民经济军事化。欧亚战争策源地形成。
(启示)危机与繁荣息息相关,要居安思危;世界各国应采用和缓民主的办法解决危机,战争不能解决经济问题;国际经济关系的协调极为重要,保护主义损人不利己;危机是迫使政府改革调整的信号。
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引起了严重的政治危机,德国、日本先后建立起法西斯专政,它们代表本国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对内实行法西斯独裁统治,对外极力推行侵略扩张政策。意、德、日三国法西斯势力的发展和相互勾结,使战争的乌云笼罩在世界的上空,预示着一场新的世界大战即将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