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 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8课 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624.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3-03 08:08: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3年春部编版九年级历下册教案★★★第18课 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
一 知识与能力
了解经互会的建立过程和影响。掌握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内容及影响。认识东欧剧变的表现,理解东欧剧变的原因。知道戈尔巴乔夫改革与苏联解体的联系。
二 过程与方法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改革的成败,使学生了解改革对苏联发展产生的重大影响;借助材料与教材内容,小组讨论,探讨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启示。
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比较苏联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进一步认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意义,初步锻炼学生的学科综合能力;通过对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国家改革必须从国情出发。
重点:苏联的发展与改革。
难点: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的原因。
2000年,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回答“你怎样看待苏联解体”这一问题时,引用了家喻户晓的一句话:“谁不为苏联解体而惋惜,谁就没有良心;谁想恢复过去的苏联,谁就没有头脑。”
为什么“不惋惜”就“没有良心”,想“恢复”却是“没有头脑”?
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存在了69年,曾是唯一能与美国抗衡的超级大国,如此强大的国家为何会落得解体的命运?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学习第18课: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
一、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
1.教师讲述:苏联,是1922年底由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和外高加索联邦(由阿塞拜疆、亚美尼亚和格鲁吉亚组成)四个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组成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苏联;后来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摩尔达维亚等相继加入。苏联共由十五个加盟共和国组成,它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2.教师提问:同学们能找出二战后世界上有哪些社会主义国家吗?
提示:东欧的民主德国、南斯拉夫、波兰等;亚洲的中国、朝鲜、越南等;拉丁美洲的古巴。
3.教师讲述:二战后,世界各地纷纷建立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经历了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从而形成了强大的社会主义阵营。
4.教师提问:随着冷战的爆发,苏联为巩固社会主义阵营、对抗美国,采取了哪些措施?
提示:要求东欧国家与苏联保持高度一致;建立经互会,帮助东欧国家克服二战后经济困难,同时利用经互会将各成员国的经济纳入苏联计划经济的轨道;加强对东欧各国共产党的控制,按照苏联模式对这些国家进行全方位的内部改造。
5.材料展示:
材料:经互会促进了成员国的经济发展。1951—1983年,经互会国家的国民收入增长了7.6倍,占世界的25%,工业生产占世界的33%,已成为当时世界上一支重要的经济力量……由于苏联的控制和其他经济、政治原因,经互会内部,特别是各成员国与苏联的矛盾日益尖锐。
教师提问:经互会的建立有何影响?
提示:苏联通过经互会帮助东欧国家克服了战后经济困难,有利于东欧各国的恢复和发展;但也利用经互会将各成员国的经济纳入苏联计划经济的轨道。
6.教师讲述:苏共还加强了对东欧各国共产党的控制,按照苏联模式对这些国家进行了全方位的内部改造。二战期间开始,苏联在其他社会主义国家驻军,建立军事基地,干涉别国内政。苏联的霸权主义逐渐建立。
7.教师讲述中苏建交: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不久,苏联就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这对新中国是很重要的支持。1950年,中苏缔结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加强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
8.教师提问:用史实说明苏联是如何援助中国的。
提示: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援助中国156个项目。
图片展示:苏联援助中国。
9.教师带领学生回顾苏联(俄)的发展历程。
时间轴呈现:
10.教师提问:什么是苏联模式?
提示:苏联模式在政治上表现为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忽视民主法制建设;在经济上表现为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11.教师提问:这种模式有何弊端?根据下列材料进行探究。
材料展示:
材料一:1926—1940年,苏联重工业年平均增长21.9%,轻工业只有14.1%,农业只有1.5%。1949年,苏联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成为第二个核大国之时,其每年皮鞋产量仅163百万双,全国一亿七千万人口平均每人不到一双皮鞋……
材料二:(如图)莫斯科市民排队购买日用品。
提示:(弊端)权力高度集中在少数人手中,执法几乎得不到监督,民主法制建设受到严重破坏;农民阶层利益受到严重损害,农业生产者的积极性受到毁灭性打击;一昧地追求重工业部门的发展,而忽视了轻工业和农业等部门的发展;忽视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和规律,限制了自由贸易,严重偏离了列宁最初的建设思路。
12.教师过渡:1953年,斯大林逝世。不久,赫鲁晓夫担任苏共中央总书记,苏联的改革是从赫鲁晓夫开始的。那么,赫鲁晓夫是在怎样的背景下改革的呢?
二、苏联的发展与改革
1.材料展示:
越来越贫困的、实际上半崩溃的农村,技术上落后的工业,最尖锐的住房短缺,居民生活的低水平……国家与外部世界的隔绝——所有这一切都要求有新的政策和彻底的变革。
——摘编自[苏]尤里·阿法纳西耶夫《别无选择》
教师提问:赫鲁晓夫为什么要进行改革?
提示:苏联存在严重的经济问题,经济发展不均衡,轻重工业比例失调。苏联模式严重束缚了苏联经济的发展。
2.教师讲解:斯大林逝世后,赫鲁晓夫上台执政。他在批判斯大林个人崇拜的同时,在经济上进行了一些改革。
教师提问:赫鲁晓夫改革的内容有哪些?
提示:政治上,批判斯大林个人崇拜。经济上,发动垦荒运动;发展饲料生产,广种玉米;取消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改行收购制;改革工业管理体制;等等。
3.材料展示:
材料一: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特别是在苏共二十大之后,变革之风吹到国家上空,人民振奋起来。
——戈尔巴乔夫
材料二:赫鲁晓夫想要同斯大林主义分手,但不是同这种制度分手。
——雅科夫列夫《—杯苦酒》
材料三:赫鲁晓夫墓碑——黑白相间的墓碑,毁誉参半的一生。
教师提问:有人说:“赫鲁晓夫是斯大林的掘墓人,也是斯大林的守墓人。”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请说明理由。
提示:(掘墓人)批判斯大林个人崇拜,一定程度上冲击了高度集中的苏联模式。(守墓人)没有从根本上突破高度集中的苏联模式。
4.教师提问:你认为应该怎样评价赫鲁晓夫改革?
提示:赫鲁晓夫的改革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苏联模式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弊端,并且存在严重偏差。
教师引导:1964年,勃列日涅夫成为苏共中央总书记,1964—1982年,勃列日涅夫也进行了改革。
5.教师提问:勃列日涅夫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提示:在经济上推行“新政策”,要求加速科技进步、完善经济管理体制和加强经济刺激。为了同美国展开军备竞赛,把科技进步的重心放在军事方面。
6.材料展示:
材料一:凡是到过苏联或是对苏联有所了解的人会看到这样的场面:一边是高耸的烟筒,大型的军工联合体遍布全国,另一边则是商店里空空的货架;一边是广袤无际的肥沃土地,另一边则是人们排着长队在食品店抢购食物;一边是加加林早在1965年就幸运地成为世界上第一位宇航员,飞向太空,另一边则是直到苏联解体前,她的人民喜欢的羽绒服、牛仔裤、旅游鞋之类的物品,要靠中苏两国大大小小的“倒爷”们才能得到,甚至连孩子们喜欢的泡泡糖和自动铅笔也没有一家工厂能够提供。
——摘编自王长江等《世界执政党兴衰史鉴》
材料二: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几乎每两位科学家中就有一位在研究坦克、火炮和导弹,军工生产差不多占国民生产的40%,一度使苏联的军事实力达到了与美国相匹敌的水平;但是军备竞赛又导致经济负担不断增长。
教师提问:根据上述材料,可以看出勃列日涅夫改革有何弊端?
提示:改革仍然没有从根本上突破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苏联把科技进步的重心放在军事方面;苏联的轻工业产品和新兴产业明显落后;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率成为苏联经济的痼疾。
7.教师提问:比较分析赫鲁晓夫改革和勃列日涅夫改革有什么相似点。
提示:内容上,都涉及经济领域;结果上,都失败了,都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苏联的政治、经济体制;都加剧了苏联社会的各种矛盾。
8.教师引导: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成为苏共中央总书记,此时的苏联已经病入膏肓,政治极度腐败、经济大幅下滑、民族矛盾公开尖锐化……社会发展已经到了不改革就难以为继的历史关头。戈尔巴乔夫借鉴和吸收赫鲁晓夫时期的改革经验和教训,开始对苏联社会进行一场艰难而又雄心勃勃的改革。
三、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
1.教师讲解:1985年,戈尔巴乔夫担任苏联领导人。不久,他开始实施加速经济改革的方案,但直到1988年,总体效果仍然不佳。
2.教师提问:后来戈尔巴乔夫又把改革的重点转向哪里?表现如何?
提示:后来改革又转到政治领域。表现: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取消苏共的领导地位,实行多党制,倡导“公开性”和“政治多元化”,这些措施使人们的思想发生混乱,无政府状态蔓延,局势迅速失控。各加盟共和国的分离趋势也随之加剧。
3.教师总结:戈尔巴乔夫主要围绕计划与市场孰轻孰重的博弈。前期,戈尔巴乔夫仍然延续着苏联模式的路线,采取以计划为主的经济模式,而在后期矛盾突出的情况下,不得不采取措施放开市场,实行经济体制改革。经济改革未见成效后,他将注意力转向政治,最终他从根本上放弃了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念和政治体制,以建立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的名义,取消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苏联共产党的法定执政党地位和公有制经济对国家经济的有效控制。
4.材料展示:
戈尔巴乔夫及其同伙上台后奉行“人道的民族的社会主义”路线,全盘否定苏联社会主义体制和社会主义历史,造成政治、经济、社会和民族关系的混乱,最终导致苏联解体。
——吴恩远《苏联“无可救药”的各种争论》
教师过渡: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使人们的思想发生混乱,无政府状态蔓延,局势迅速失控。各加盟共和国的分离趋势也随之加剧。
5.材料展示:
这些事情(指东欧剧变)来得虽很突然,但都有长期形成的多方面的深刻原因。这些国家没有找到一条适合本国情况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更多地是照搬苏联的一套做法。这些情况阻碍了这些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伤害了这些国家人民的民族感情,使得社会主义在这些国家不仅没有发挥和显示出应有的优越性,而且声誉受到很大影响。从外部条件来说,苏联“新思维”的改革之风,西方“和平演变”的鼓励政策,都对东欧的变化有影响,起了推动作用。
——钱其琛答《世界知识》记者问时的发言
6.教师提问:依据材料并结合教材,简析东欧剧变的原因和表现。
提示:原因:照搬苏联模式,经济发展迟缓,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未充分发挥出来;戈尔巴乔夫“新思维”改革的影响;西方推行的“和平演变”策略等。表现:东欧各国社会制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政治上,实行议会民主制和多党制;在经济上,实行私有化基础上的市场经济。
教师引导:戈尔巴乔夫在经济方面的改革没有成功,在经济混乱的情况下,主观地把改革转向政治方面,想通过政治改革来促进经济改革,结果政治改革导致国内局势更加混乱,苏联解体趋势加强。1991年8月19日,8名苏共高级官员发动政变,试图维护原联盟体制,即“八一九事件”。
7.教师提问:苏共高级官员发动“八一九事件”的目的是什么?他们的目的达到了吗?此事件对苏联的影响是什么?
提示:(目的)阻止苏联解体。(结果)没有达到目的。(影响)“八一九事件”加速了苏联的解体,是苏联解体的催化剂。
8.教师提问:如果没有“八一九事件”,苏联是否还会存在下去?
师生归纳:苏联的最终解体是种种复杂的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无法改变僵化的政治经济体制;严重的经济危机;社会动荡不安;否定历史、反马克思主义的各种思潮泛滥;右翼势力和民族分离主义思潮的趁机抬头,社会矛盾、民族矛盾的急剧激化;西方势力的影响;等等。
教师总结:苏联解体是世界现代史上的重大事件,它结束了曾对20世纪人类社会产生深刻影响的一种发展模式的实践,也结束了二战后主导国际政治的两极格局,其多方面的意义为走向新世纪的人们留下了一份内涵丰富的历史遗产。
材料拓展:苏俄—苏联的演变。
9.教师提问:苏联的改革和解体给社会主义国家建设带来了哪些经验教训?
提示:(1)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努力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需要。
(2)要大胆突破传统的束缚,与时俱进,勇于创新,正确认识国情,尊重规律,实事求是。
(3)要有全面一贯的改革思路、政策和配套措施,不冒进,也不保守。
(4)社会主义改革具有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二战结束后,在苏联的帮助和扶持下,社会主义阵营不断壮大,与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相抗衡。随着时间的推移,苏联模式的弊端开始逐步显现,改革成为必然趋势。由于改革未能冲破苏联模式的束缚,加之外部资本主义国家“和平演变”战略等众多因素的影响,最终导致了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这些国家的社会主义制度被取代,社会主义运动受到重大挫折。我们需要吸取教训,注意结合国情,继续深化改革,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