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第15课 货币的使用和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课件(共2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第15课 货币的使用和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课件(共2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3-06 11:13: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第15课 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 课程标准 】了解中外历史上货币发行和使用情况及现代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一、钱为何物?---中国货币的演进历程
二、货币竞争---现代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探究活动: 梳理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货币使用情况?
从右图中找出其代表性货币。


春秋战国

西汉



一、钱为何物?---中国货币的演进历程
材料:《宋朝事实》载:“四川山路峻险,铁钱脚重,难于赍挈(携带)”,“当时设法者措置得宜,常预桩留本钱百万贯,以权三百万贯交子(纸币),公私物一,流通无阻,故蜀人便之。”元末人陶宗仪的《南村辍耕录》中散曲《醉太平》小令:“堂堂大元,奸佞专权,开河(黄河)变钞(钞票贬值)祸根源,惹红巾(起义军)万千……”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说明宋朝和元朝纸币流通的作用有何不同?由此你对纸币发行有何认识?
思考
不同:①宋代交子流通,便于民众携带,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
②元朝滥印纸币,造成货币贬值,掠夺民众财富,引发农 民起义。
认识:政府纸币发行应立足储备金,必须要与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相适应
一、钱为何物?---中国货币的演进历程


探究活动: 梳理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货币使用情况?
从右图中找出其代表性货币。
一、钱为何物?---中国货币的演进历程
材料:明朝洪武八年(1375)印造“大明宝妙”,命民间通行,同时禁止金银物货交易。但白银因其自身体积小价值高、便于分割和携带等天然属性,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求,一直在民间作为货币使用,有禁无止。后来,由于政府滥发宝钞,宝钞大幅贬值,逐渐退出流通领域。正统元年(1436)以后,政府逐渐把田赋、商税、盐课折成银两征收并以白银支付俸禄。弘治、正德年间,钞法废止。嘉靖以后,白银成为主要货币。隆庆年间开放海禁,海外大量白银输入中国,进一步催化了正在演变的货币制度。万历年间,张居正在全国推行“一条鞭法”,赋役一律征银,白银货币化最终完成。
——- ----摘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等
结合材料及所学分析明清时期白银逐渐成为主要货币的原因?
思考
原因:
①政府滥发纸币;
②白银作为货币本身的优势;
③政府的认可推动;
④美洲白银大量流入中国;
⑤商品经济的发展。
一、钱为何物?---中国货币的演进历程
探究活动: 梳理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货币使用情况?
从右图中找出其代表性货币。
探究活动: 梳理民国时期的货币使用情况?
民国成立
银元
1935年币制改革
法币
一、钱为何物?---中国货币的演进历程
100元法币在不同年份的购买力
1937
=
1938
=
1939
=
1943
=
1945
=
1948
=
大米0.000 000 001 85两
人们不得不携带大捆大捆的钱抢购日用品……
金圆券
在民国,一个亿真是个小 目标!
满大街都是百万富翁。
一碗米饭两万块!
一、钱为何物?---中国货币的演进历程
海贝
商铜铸币
秦半两
汉五铢钱
元宝钞
明清白银
民国币制改革
唐开元通宝
北宋交子
探究活动:
中国货币的演进规律
1、从自然货币向人工货币的演变。
2、由多元货币向统一货币的演变。
3、由地方铸币向中央铸币的演变。
4、由文书重量向通宝、元宝的演变。
5、金属货币向纸币的演变。
6、由手工铸币向机制币的演变。
一、钱为何物?---中国货币的演进历程
材料1:北宋时,随着交换的发达,货币流通额增加,北宋太宗时,年铸币八十万贯,以后逐渐增加。由于铸钱的铜料紧缺,政府为弥补铜钱的不足,在一些地区大量地铸造铁钱。据《宋史》记载,当时四川所铸铁钱一贯就重达二十五斤八两。“交子”的出现,是古代货币史上由金属货币向纸币的一次重要演变。
探究活动:货币演变的原因
一、钱为何物?---中国货币的演进历程
1、生产力和商业贸易的发展促进货币的演变。
材料2.
一、钱为何物?---中国货币的演进历程
2、货币的材质、货币铸造和印刷技术也影响货币的发展
3、增加财政收入,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治的需要
一、钱为何物?---中国货币的演进历程
思考:下面几张人民币图案所蕴含的意义
人民币的发展壮大
讨论:结合教材“历史纵横”,分析人民币长期保持稳定的原因。
人民币的发行有严格的管理,坚持3项原则:经济发行、计划发行和集中统一。
对人民币的评价:数十年来,人民币始终地位稳定,对国民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随着对外开放的扩大,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钱为何物?---中国货币的演进历程
二、货币竞争---现代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世界货币体系的概念
各国政府为适应国际贸易与国际结算的需要,对货币的兑换、国际收支的调节等所作的安排或确定的原则,以及为此而建立的组织形式等的总称。
金本位制
布雷顿森林体系
牙买加体系
金本位制
牙买加体系
二、货币竞争---现代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为什么是英镑?
英国是最大的殖民帝国
英国通过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实力强大
二、货币竞争---现代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一)金本位制------以英镑为中心
特 点
以英镑为中心、以金币或黄金在国际间流通为主
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在宣告金本位制垮台的同时,也宣告了英国作为世界经济领导者的终结。
材料 美国的经济在战争期间获得迅速发展,国民生产总值从1940年的1006亿美圆上升到1945年的2136亿美圆。……美国的黄金储备1945年已占到资本主义世界黄金储备总量的59%,1948年更增至74.5%。美国已跃升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头号强国。
二战后的英国废墟
美国曼哈顿金库
二、货币竞争---现代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二)布雷顿森林体系-----以美元为中心
经济危机和二战严重削弱了英国等欧洲国家
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
确定国际货币制度
(双挂钩)
黄金
美元
其他会员国货币
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
1盎司黄金=35美元
其他会员国货币与美元挂钩,同美元保持固定汇率关系
建立国际金融机构
世界银行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二)布雷顿森林体系-----以美元为中心
二、货币竞争---现代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进入21世纪,美元仍然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货币篮子中占据最大权重,是国际贸易结算和各国外汇储备的主要货币,但欧元、日元和人民币等的影响也在上升。
2015年12月1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宣布,人民币将纳入特別提款权(SDR)货币篮子,SDR货币篮子扩大大至美元、欧元、人民币、日元和英镑5种货币。
二、货币竞争---现代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三)牙买加体系——多元货币
1870-1914
古典金本位时期
以英镑主导国际货币
1944-1973
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
美元主导国际货币
1976-现在
牙买加体系时期
国际货币多元化
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主要由什么因素决定的?






影响


二、货币竞争---现代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经济兴,金融兴;经济强,金融强
——2019年2月22日,习近平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
贝币
新石器
晚期至夏
商周
骨贝
铜贝等
春秋
战国
刀币
布币
环钱等

半两钱

五铢钱

开元
通宝
北宋
多种金属货并存,出现币纸币交子

纸币
中统钞
明清
白银
民国时期
银元
法币
金圆券
新中国成立后
人民币与金属币等货币体系
中国古代货币的演进历程
时空观念
1816年
1929年
1945年
1971年
英国实行金本位制
大危机后金本位制崩溃
布雷顿森林体系形成
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
世界货币体系的演变
1.(2020全国Ⅲ·24)下图为不同时期的部分货币,据图可知,其形制变化的共同原因是 (  )
A.铸铁技术的进步 B.商品交易的需要
C.审美观念的不同 D.国家统一的推动
答案:B。【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材料中的两个关键信息“形制变化”“共同原因”。先秦到汉朝,货币形制的演变满足了商品经济发展对“信用”“方便”“货币数量”的需要,B项符合题意。A项与商周贝币、春秋战国布币不符,排除。货币形制的演变与审美有关,但不是主要原因,C项排除。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分裂割据,与D项不符。
感悟高考真题
B
2.(2020浙江7月·25)有学者在研究中注意到,唐朝立国后重铸新币(见下示拓图)。这种新币是唐近三百年间流通的主要货币,唐以后仍继续流通了七百多年。不唯如此,钱的大小与轻重都成为后来铸钱的范例,对后世货币的铸造影响很大。有趣的是,关于此钱的读法,名曰“开元通宝”抑或“开通元宝”,历来各执一词,成为一件历史的悬案。有学者认为,应读成“开通元宝”;有学者则认为,“开元通宝”是正确的称呼,但考虑到唐宋时社会上称呼“开通元宝”已约定俗成,故也不能说是绝对错误。这说明(  )
A.钱货可议,应注意吸收学术界的研究成果,避免各执一词
B.文献记载语焉不详,造成研究信息不对称,原本是一个不成其为问题的问题
C.研究历史需要正本清源,不仅要有文献资料和其他根据,还要有对材料的考证与辨伪
D.史料存在“记忆之殇”,需要采用新技术以“唤醒”,进而解释历史如何被表象的问题
答案:C。【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史学研究。根据材料可知,对唐代货币的读法,不同的学者持有不同的意见,这说明在历史研究中,必须正本清源,要有文献资料和其他资料的相互印证,通过对材料的考证和辨伪得出较为客观真实的结论,故C项正确。应该根据史料而非学术界的研究成果进行研究,排除A项;唐朝货币的读法差异不是由于文献记载语焉不详,排除B项;唐朝货币读法的差异并不是由于史料存在“记忆之殇”,而是由于正确读法和社会通俗读法存在差异,排除D项。
感悟高考真题
C
1.春秋时期齐国的政治家管仲,重视货币的流通职能,认为要充分利用货币与商品之间的对应关系,所谓“人君操谷、币金衡,而天下可定也”,以此实现增加国家财政收入的目的。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
A.肯定市场调节的作用 B.强化国家对经济的调控
C.主张改革赋役制度 D.主张加强君主专制
高考模拟训练试题
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充分利用货币与商品之间的对应关系,所谓‘人君操谷、币金衡,而天下可定也’,以此实现增加国家财政收入的目的”,可知管仲认为要充分利用货币与商品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加强国家对经济的调控,故B项正确;题干材料强调的是加强国家对经济的调控,而不是肯定市场调节的作用,故A项错误;题干材料并未体现出管仲主张改革赋役制度,故C项错误;题干材料并未体现出君主专制的加强,故D项错误。
B
2.秦朝“半两”钱,汉朝“五铢”钱主要以重量为名。武德四年(621年),唐高祖下诏铸“开元通宝”钱,此后历代钱币上不再标识重量,币值与钱币重量逐渐脱钩。这一变化产生的直接影响是(  )
A.阻碍工商业的发展 B.为非金属货币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C.土地兼并愈演愈烈 D.政府对经济的控制越来越弱
高考模拟训练试题
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时期国家统一铸造“开元通宝”钱,钱币上不再标识重量,币值与钱币重量逐渐脱钩为非金属货币的产生创造了条件,B项正确;A、C、D三项与题干材料无关,故排除。
B
3.右图是北宋纸币铜版拓片,其上文字为“除四川外,许于诸路州县公私从便……流转行使”。这一铜版拓片(  )
A.体现了活字印刷技术的发展
B.反映四川商品经济最为发达
C.证实了交子得到市场认可
D.成为纸币交子的文物实证
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材料“除四川外,许于诸路州县公私从便……流转行使”,可知北宋纸币交子得到了市场的认可,故选C项;题干材料反映的是交子的流通,不是印刷技术,排除A项;根据题干材料“除四川外”,可知这一铜版拓片不能反映四川商品经济最为发达,排除B项;纸币铜版拓片不是纸币交子的文物实证,排除D项。
C
高考模拟训练试题
4.清朝的庄票是钱庄签发的一种票据。分为即期和远期两种,即期庄票见票即可支付,远期庄票须到期才能支付,庄票弥补了商贩的资金问题。庄票的流通反映了(  )
A.政府需加强对金融业的管控
B.资本性借贷有了显著发展
C.庄票代替白银成为主要货币
D.民间资本推动货币政策调整
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材料中庄票的分类和职能,可以看出庄票是一种借贷凭证,其在市场上流通,说明当时资本性借贷有了显著发展,B项正确;庄票流通有利于商业发展,而且其本身是有序发展,并未扰乱当时的市场秩序,排除A项;庄票只是凭证,不能取代白银的货币地位,排除C项;题干材料未涉及货币政策调整,排除D项。
B
高考模拟训练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