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5张PPT)
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1.了解契丹兴起和西夏建立的基本史实
2.知道辽与北宋之间的战与和,掌握澶
渊之盟的背景、内容和影响
3.正确认识北宋与辽、西夏的关系
学习目标
目录
一、契丹族与汉族的争端
----辽与北宋的关系
二、党项族与汉族的争端
---西夏与北宋的关系
三、复杂民族关系的化解
----民族的融合
壹
契丹族与汉族的争端
——辽与北宋的关系
知识延展
契丹人的衣食住行
及膝长袍“吊敦”裤; 煮肉炒米酒一壶
自有穹庐障风雨; 主要靠骑马或乘车
衣
食
住
行
游牧在我国北方的民族
契丹族
契丹贵族狩猎休息情景
从材料可以看出,这个民族过着怎样的生活?
行营到处即为家,一卓穹庐数乘车。
千里山川无土著,四时畋(tián)猎是生涯。
——(宋)苏颂《契丹帐》
(一)契丹族的崛起
(二)辽的建立和发展
1.建立时间:
2.建立者:
3.都城:
4.国号:
5.建国后采取了哪些措施 有什么影响?
阅读课文P33,画出相关信息并做好标记
10世纪初(916年)
耶律阿保机(辽太祖)
上京临潢府
契丹(辽)
任用汉人韩延徽等,制定法律,改革习俗,创造契丹文化,发展农业、商业。
饱读中原诗书的阿保机命人用300多个汉字作拼音字母,创造出了契丹文字。
措施:
影响:
发展生产,创制文字
国力不断增强
辽太宗耶律德光
公元936年,后晋的开国皇帝石敬瑭反唐自立,向契丹求援。契丹出兵扶植其建立晋国,辽太宗与石敬瑭约为父子。石敬瑭按照契丹的要求把燕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使得辽国的疆域扩展到长城沿线。燕云十六州的战略意义使得中原的北宋政权感受威胁持续长达二百年。
辽太宗时,占领燕云十六州,从此,辽与中原王朝的冲突加剧。
军事地位:对于北宋来说,是重要的天然屏障,对于契丹来说,占领它则占据了对中原地区的战略主动权。
燕云十六州:也叫“幽云十六州”,是五代后唐将领石敬瑭割让给契丹的十六州的总称。
地理位置:大致相当于今北京、天津及河北、山西北部一带。
起因:
(三)辽与宋的关系
保持友好关系,双方互通使节。
宋攻辽失利,采取防御政策。
阅读教材,概括以上三位君主在位期间北宋与辽的关系?
宋太祖
宋太宗
宋真宗
辽大举攻宋,宋真宗亲征,澶州之战获胜。
和?
战?
和?战?
宋太祖时
宋太祖晚期,保持友好关系,互通使节。(和)
宋太宗时
向辽发起数次战争均失败,只好采取防御政策。(战)
宋真宗时
辽攻宋,宋真宗御驾亲征打退辽军。双方议和,订立澶渊之盟,此后保持和平局面。(有战有和)
阅读课本P35正文,概括三位君主在位期间
北宋与辽的关系。(时间1分钟)
宋以澶州为决战战场,集中兵力与辽军相持。
真宗临阵督战,士气大振,打退辽军。但唯恐辽军突破澶州,危及汴京(今河南开封),遂以向辽纳币帛为条件,缔结和约,因澶州旧称澶渊,故称“澶渊之盟”。
1004年辽倾全国兵力南下,兵临澶渊。澶渊离宋都汴京也只有二百多里。宋形势危在旦夕,除了极少数主战派,满朝上下都劝宋真宗迁都避战。宰相寇准力劝宋真宗御驾亲征。
澶渊之盟
① 双方约为兄弟之国,宋为兄,辽为弟;
② 宋送辽岁币(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
③ 宋辽以白河沟为界,双方撤军;
④ 双方于边境设置榷场,开展互市贸易。
为什么打
赢了还要给钱?
榷场
榷场是宋辽金元时期位于民族政权交界地区所开设的贸易场所。官府和商人用各种商品在此进行交换,互通有无。
边界贸易的往来,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也加深了各族人民之间的了解。
你支持哪种观点,说说你的理由?
观 点 一
史书记载,澶渊之盟以后,双方在边境地区开展贸易,宋用丝织品、稻米、茶叶等,换取辽的羊、马、骆驼等。我认为宋辽达成澶渊之盟是好事。
观 点 二
宋在有利的军事形势下屈辱求和,澶渊之盟规定宋要给辽岁币,这些都要由宋朝的百姓负担。我认为澶渊之盟对宋朝是屈辱的,对宋朝的百姓也很不利。
材料一 (辽)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Th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
澶渊之盟的影响
材料二
——苏辙《栾城集》
(雄州榷场)宋辽输出商品表
和平
辽(游牧文明) 北宋(农耕文明) 马 羊
瓷器 茶叶 丝织品
输出商品
经济交流
长期和平
材料三 榷场将此前因战争而时断时续的宋辽边贸
固定化和官方化,双方官府也开辟了新的财税来源。辽统治阶层意识到,只有与宋修好,才能保证财源滚滚。此外,大量中原书籍经由榷场流入辽国,潜移默化改变着辽国人的阅读习惯和思维方式。
——摘编自唐博《千年雄安:宋辽时代的榷场边贸》
(2017年第12期《 人民周刊 》)
积极影响
此后很长时间,宋辽之间保持着和平局面;
有利于宋辽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民族融合;
经济文化交流
民族融合
忠烈杨家将
《忠烈杨家将》是北宋年间保家卫国的感人故事。当时,杨家名将可谓一口金刀八杆枪,令辽兵闻风丧胆,对宋朝可谓居功至伟。 怎奈奸臣当道,潘仁美大奸大佞,杨家名将遭到严重迫害。 辽国皇帝约请太宗,赴金沙滩 “双龙会”,暗藏杀机,兵困行宫。声声怒吼,阵阵击鸣,战车交错,刀光血影。大郎、二郎、三郎、四郎和五郎战死,七郎被潘仁美万箭射死。
知识延展
不好的方面主要体现在这种和平和心态让宋辽双面都放松了警惕,兵备松弛,致使女真建立的后金崛起,辽和宋为此都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消极影响
2、加重北宋人民的负担;
3、激化了北宋的社会矛盾。
1、宋疏于武备,后为女真建立的金国击败。
澶渊之盟之所以被大家认为是耻辱条约,就在于第二点条约的制定上,每年给辽国三十万的银娟费用。确实,宋朝在此次战争中分明处于有利局面,完全不必签署这样一份议和条约,每年白白给辽送三十两白银。
即便宋朝有钱,但在大家心理上还是不能接受,认为耻辱。更重要的是澶渊之盟的签订意味着宋朝放弃了收回燕云十六州,使得北方防线溃败,同时战胜国给战败国送银子也是开了不好的先例,丧失了民族气节。
北宋
960年-1127年
辽和北宋的并立
辽(契丹)
916年-1125年
贰
党项族与汉族的争端
——西夏与北宋的关系
北宋初期,在今宁夏、甘肃一带生活着以游牧为主的党项族(羌族的一支)。1038年,首领元昊称大夏国皇帝,定都兴庆(今宁夏银川),因夏位于宋的西北,历史上称西夏(公元1038年-公元1227年)。
(一)党项族——兴起与建立
元昊
西夏货币
西夏贡米
西夏“兽面瓦当”
党项族的发展
表现:订立官制、军制和法律,鼓励垦荒,发展农牧经济,创制西夏文字。
原因:接触中原文化,仿效宋唐制度。
契丹族的发展
表现:发展生产、创制文字,国力不断增强。
原因:受唐朝文化和先进技术的影响。
方面 耶律阿保机改革 元昊改革
政治
经济
文化
仿唐宋制度,订本国制度
鼓励垦荒,发展农牧经济
创制文字
契丹和党项两个少数民族政权改革的相似之处有哪些?效果如何?
改革过程中,两个民族均全方面的学习先进的汉族文化,促进了政权的发展,国力的增强。
任用汉人为官
发展农业
创制文字
(二)党项族与汉族的争端
——西夏与北宋的关系
元昊称帝后,多次亲率军队进攻北宋,宋朝被动挨打,节节败退,损失惨重。
和?
战?
和?战?
战争
元昊称帝后,多次进攻北宋。
和平
后来,北宋与西夏和谈,订立宋夏和约,元昊向宋称臣,宋给西夏岁币。
影响
宋夏边境贸易兴旺。
阅读课本P36正文,概括西夏与北宋的关系。
后来西夏为什么与北宋议和?
连年的战争使西夏受到很大损失,人民处于困苦之中。
宋夏和约的内容是什么?
元昊向宋称臣,宋给西夏岁币,重新开放边境贸易市场。
宋夏和谈
北宋
西夏
称臣
岁币
讨论:宋辽、宋夏和约有哪些异同?
异 同
宋与辽结为兄弟之国,地位平等。
夏向宋称臣。
议和都结束了双方大规模的战争状态;客观上有利于双方和平相处。
宋王朝都要给少数民族政权交纳岁币。
观点一:我认为议和是好事。
观点二:我认为议和对宋朝百姓是不利的。
你支持哪种观点,说说你的理由?
议和使边境地区维持了较长时间的和平局面;
促进了中原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经济、文化交流;
促进了民族交融,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繁多的岁币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赋税负担。
小组讨论:如何看待北宋与辽、西夏之间的议和?
辽(契丹)
916年-1125年
西夏
1038年-1227年
宋
960年-1127年
叁、民族关系
政治上:各族相互依存,密不可分,为元
朝统一准备重要条件。
民族
关系
材料一 辽宋夏金时期,我国境内的各政权同
周边各族经济文化交往频繁,社会风俗相互影响,
使我国各族形成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整体,这为元朝的大统一准备了重要条件。
——张岂之《中国历史·隋唐辽宋金卷》
根据材料一指出,这一时期民族关系的发展在政治上产生了什么影响?
材料二
影响
根据材料二指出,这一时期民族关系的发
展在经济上产生了什么影响?
经济上:促进了经济文化交流,加深了各族人民间的了解。
万
契丹货币上写有“天朝万顺”
唐朝货币“开元通宝”
皮囊 契丹鸡冠壶
(游牧民族用来装水、酒的皮质容器) (陶瓷容器)
材料三
天
铜牌上的西夏文字
文化上:吸收借鉴,促进了民族融合。
根据材料三指出,这一时期民族关系的发展在文化上产生了什么影响?
经济上
促进了经济文化交流,加深了各族人民间的了解。
文化上
吸收借鉴,促进了民族融
合。
政治上
各族相互依存,为元朝统一准备重要条件。
中华民族在互动交融中形成和发展,各民族共同缔造了中华民族的历史。
契丹族:大多融入了中国北方的民族。据考证,达斡尔族可能是契丹族的后裔。
党项族:与其他各民族融合,据查访,今天四川、安徽、河南等地存在着党项族的后裔。
宋辽之战
宋夏之战
汉匈之战
鸦片战争
分分类
抗日战争
时间1分钟
中华民族的一部分
中华民族的内部纷争
中华民族VS外国侵略者
抗击外来侵略
课堂小结
西夏(党项)
辽(契丹)
北宋
建立时间:960年
建立者:赵匡胤(宋太祖)
都城:东京
建立时间:11世纪前期
建立者:元昊
都城:兴庆
建立时间:10世纪初
建立者:耶律阿保机
都城:上京
宋夏和议
澶州之战
澶渊之盟
1、宋真宗时,辽军南下攻宋,在宰相寇准的力劝下,宋真宗亲征,宋军士气大振,打退了辽军。之后,宋在有利的军事形势下与辽达成和议,是为澶渊之盟。至此宋辽边境“生育蕃息,牛羊被野,戴白之人,不识干戈”。这说明( )
A.北宋无力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进攻
B.澶渊之盟符合宋辽两国人民的利益
C.北宋重文轻武政策导致军队战斗力低下
D.澶渊之盟之后宋辽之间再无战事
2.辽宋夏金元时期,辽、西夏、金等少数民族政权迅速崛起后,大都效仿唐宋制度,制定官制,还创制了自己的文字。这些现象最能说明( )
A.制度差异进一步拉大 B.民族交融进一步加强
C.统一的趋势更加明朗 D.各族政权消除了隔阂
3.为了写一篇论文,某同学阅读了《辽史》《陈桥驿兵变》和《西夏史》等书籍,对此你认为他的论文题目应是 ( )
A.民族政权的并立 B.国家的统一 C.民族政权的繁荣 D.中华大家庭的团圆
B
B
A
课堂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