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家人
第8课 静夜思
设计依据与构思
《静夜思》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这是一首语言凝练,却饱含真挚情感的思乡之曲。基于一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不易集中的特点,可以采用课件、游戏等多种形式来识记生字。这首诗语言简练,读起来朗朗上口,有很强的的节奏感,在课堂上多种方式朗诵古诗,在诵读中培养语感。
课时安排:2课时。
教材分析
《静夜思》选自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是我国伟大的诗人李白写的一首游子深切思念故乡的古诗,是一首脍炙人口、传诵千年的五言绝句。本诗语言凝练,感情真挚,意境深远。诗人以月亮为意象,在宁静的夜晚,月光好似洒在地上的霜,冷冷清清的环境,让独自在外的诗人更感孤独;举头仰望月亮,低头沉思,俯仰之间,神驰万里,表现了诗人对故乡对亲人无尽的思念。诗中意境简单明了,诗句节奏具有音乐美,朗朗上口,易于学生接受。通过课堂上的学习师生一起在如画的诗中来体会诗人浓厚的思乡之情。
教学目标
1.字词积累:会认9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理解诗歌内容,正确背诵诗歌。
3.培养吟诵能力和语感,激起学生对古诗的兴趣,领悟诗人对故乡深切思念之情。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诗歌内容,正确背诵诗歌。
课前准备
学生:完成课前自主学习任务单,朗读课文。
教师:准备课件。
自主学习任务单
一、学习指南
1.课题名称:部编版 一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第8课《静夜思》 【体裁:诗歌】
2.达成目标:
(1)读一读课后的会认字,想一想能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字。给会写字按照结构分分类。
(2)读通顺诗歌。
(3)感受诗歌所表达的意境。
3.学习方法建议:自主识字、感情朗读、理解文意、体会感情
4.课堂学习形式预告:识字展示、合作探究、自主体验
二、学习任务
1.想一想,下面的字你可以用什么办法记住它。
①夜②思③床④光⑤疑⑥举⑦望⑧低⑨故
2.给下面的字按照结构分类。
①思 ② 前 ③床 ④光 ⑤低 ⑥故 ⑦乡
左右结构⑤⑥上下结构 ①②④
独体字⑦半包围结构 ③
3.把古诗补充完整。
静夜思
床前明 光,疑是地 霜。
举 望明 , 低 思故乡。
4.在停顿的地方画上斜线。
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三、困惑与建议
预设:诗人在什么时候,思念什么呢?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教学流程及分析
第一课时
▍流程一:赏月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幅美丽的图画,说说你都看到了什么 (出示夜空图片,有星星,有月亮)
2.这个又大又圆的月亮,你们喜欢它吗?从古至今,有很多诗人都很喜欢月亮。比方说唐代著名诗人李白,人称他为诗仙,他也很喜欢月亮,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一首有关月亮的古诗《静夜思》,学生跟读课题。
3.教学课题。
“夜”是整体认读音节,夜就是晚上的意思,可以组词夜晚。
“思”是前鼻音,田+心=思,可以组词思念、思想。
连起来读一读课题,指导学生轻轻地读,柔柔地读。在这个安静的夜晚,李白到底在思念谁呢 今天老师就要带领大家走进这首诗。
设计思想 以图片导入,调动学生学习诗歌的积极性。通过对主要人物的介绍,拉进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分散识字,结合生字意思解释,更有利于学生形象记忆。
▍流程二:认读生字,初读诗歌
1.播放古诗范读。
要求学生认真听古诗录音,听准字音,不认识的字可以圈起来多读几遍。
2.自己试着读一读这首诗。
3.和同桌合作读一读,在读的时候交换课本,请同桌帮助你把错误的字音圈起来。
4.学习交流生字。
(1)出示词语。
静夜 思念 床前 月光 疑问 举头 远望 低头 故乡
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读,同桌互读。
(2)出示带拼音的生字:夜、思、床、光、疑、举、望、低、故
小老师带领进行拼读,开火车读,男女生比赛读。
(3)出示去掉拼音的生字:夜、思、床、光、疑、举、望、低、故
读给同桌听,分小组读,指名读。
(4)小组合作交流识字方法,并选出代表展示小组成果。
加一加: 思 故 床
做动作: 举 望
反义词:低—高 举头—低头
组词:黑夜 月光 怀疑
5.做“摘星星”的游戏。
在安静的夜晚,满天的星星一闪一闪,就好像一双双小眼睛。现在,比一比,谁能够用你正确的读音把这些小星星摘下来。
6.指名读古诗。
设计思想 利用小组合作和进行展示的方法进行字词学习,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精神,学生学习起来兴趣较高。“摘星星”识字游戏,更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巩固所学字词。
▍流程三:指导书写生字
1.课件出示本课要求会写的7个字“思、床、前、光、低、故、乡”。
2.学生认读这几个字,对汉字按照结构进行分类,练习口头组词。
3.进行分类指导。
思,前,光:上下结构,在书写时注意上、下部分的大小。
教师边写边示范,指导要点,“思”字中“田”的竖要写在竖中线上,心字底略宽。特别注意“光”上半部分的笔顺是先写中间的竖再写两边的点和撇,横要写在横中线上。“前”下面的月在书写时“撇”变为“竖”。
低、故:左右结构,“低”是左窄右宽,单人旁在书写时要做到“竖” 要挺拔,右边第二笔是“竖提”,最后一笔是“点”。“故”左右两部分宽窄相当,书写时注意反文旁的写法,四笔写成,与折文进行区别。
床:左上包围结构,书写时“广”的点和“木”的竖都要写在竖中线上,广字头的横不要太长。
乡:独体字,要注意前两笔的两个撇折转折处基本对齐。第一个撇折在竖中线上起笔,第二个撇折略微上扬。
4.学生描红并练写。教师提出写字要求:看准每个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看清每个字的结构,放慢速度;严格按笔顺书写。
5.教师巡视指导,强调写字姿势,学生练习书写。引导学生在书写练习中体会怎样把字写得规范、美观。
6.利用投影仪展示学生的书写成果,师生评议。
7.对写的不好的字进行修改。
设计思想 引导学生在分析字形的基础上进行分类指导书写,利于学生对汉字的归类,对学生字的笔画和间架结构进行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第二课时
▍流程一:复习导入,巩固所学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静夜思》中的生字和词语,现在这些词语宝宝想考查考查你是不是还认识它们。
2.课件出示词语:
静夜 思念 床前 月光 疑问 举头 远望 低头 故乡
学生开火车读,其他同学纠正读音,有错误的词语多读几遍。
3.看来同学们的记忆力都很棒,这些词语都牢牢地记在了心里。我们顺利地通过了词语宝宝的考查。
4.再读题目《静夜思》。
课题里的哪个字交代了这首诗的写作时间?(夜)哪个字交代了李白当时的心情?(思)你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首诗的题目是什么意思吗?(在一个安静的夜晚,思念亲人)
请你再来读一读题目。
设计思想 以复习导入,创造词语宝宝要考查大家的记忆力这样一个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复习了上节课所学的生字词,为本节课课文的学习奠定基础。对题目进行质疑,引发学生思考,整体感知诗歌。
▍流程二:初读古诗,读准节奏
听录音范读,学生自由读,读准字音。
朗读古诗,标注停顿。
读古诗时我们还应该注意什么?(停顿)
学生边朗读,边在书上标一标停顿符号。
(3)课件出示标准的停顿,学生对照修改自己的标注。
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3.教师范读,学生自由读,小组合作朗读,读准字音和停顿。
设计思想 “读”是语文学习的根本途径,初次接触诗歌,以音频范读为引导,充分利用小组合作的方式,相互纠音,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
▍流程三:再读诗歌,读中悟情
(一)学习一、二句。
1.找同学读一读第一、二句。
结合课本插图,说一说通过读这两句诗你懂了什么
(李白在床前,一轮月亮挂在天空,月光洒在地上)
2.诗句中“疑”可以组词为“怀疑”,在文中是好像的意思。你知道霜是什么吗?(出示霜的图片),一般什么时候可以见到霜呢?(清冷的早晨)
3.请学生尝试说一说诗意:明亮的月光洒在床前的窗户纸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霜。
4.明亮的月光照在诗人的床前,那月光好像冰冷的霜一样,环境如此冷清,再加上诗人远离亲人的孤独,就更感到冷清了。带着这种感觉再读前两句。
(二)学习第三、四句。
1.学生思考:为什么这么美的月光,李白却感觉是寒冷的呢?我们来读读三、四句。
2.做动作“举头”、“低头”,配合动作理解这两个词语。
做动作“望”,说一说李白抬起头来看到什么?
3.猜一猜,李白低下头想的是什么?(故乡)
那么他会想念故乡的谁,会和他们说些什么呢?
说话练习:他想对故乡年迈的父母说:
他想对年幼的孩子说:
他想对独自一人照顾老人和孩子的妻子说:
他想对故乡的兄弟说:
4.师总结诗意: 我禁不住抬起头来,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的家乡。
5.是啊,此刻他的心中满是思念之情,请你带着这种思念再读三、四句。
设计思想 结合诗中字词的意思和课文插图,利用有感情朗读的方法,学生感悟诗歌所表达的情感。
▍流程四:拓展阅读《古朗月行》《月下独酌》
1.李白的很多诗都写了月亮,但表达的情感不一样,我们再来读一读他另外两首描写月亮的古诗。
古朗月行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月下独酌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2.教师范读,领学生读。
3.生自由读。
4.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
设计思想 通过拓展李白写的另外两首带有月亮的诗,激发学生对古诗阅读和朗诵的兴趣。
教学感悟(反思)
一年级语文教材中古诗《静夜思》是唐朝大诗人李白的名篇,很多学生在学习课文之前就能熟练地朗读古诗甚至背诵,但是学习古诗,重在吟诵,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反复朗读,体会诗歌的韵味和美好的意境。
这节课,我主要体现了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中读书、学习这一教学理念。在读的环节,有同桌互读,相互纠正字音,还有小组合作朗读,培养学生与小伙伴的合作精神。同时通过课堂上的问题发散学生思维,比如李白低下头想的是什么?他会想念故乡的谁,会和他们说些什么呢?这一环节,培养了学生积极动脑思考、想象能力,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增强了学生的兴趣,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的交际能力和创新能力,思念家乡的情感态度得到了升华。
13 /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