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2022-2023学年人教版八下地理第八章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2022八上·青岛期末) 读下图,回答问题。
1. 图中甲所在的地形区是( )
A.塔里木盆地 B.四川盆地 C.华北平原 D.云贵高原
2. 图中①→②→③降水量逐渐减少,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因素 B.纬度因素 C.海陆位置 D.人类活动
3. 图示区域最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
A.高寒 B.干旱 C.湿热 D.多雨
【答案】1.A
2.C
3.B
【知识点】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点评】西北地区主要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阶梯,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突出的气候特征是干旱,因为其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加上高大的山脉阻隔,使得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无法到达此地,所以西北地区大多降水稀少,气候干旱,典型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大部分地区的年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下,河流稀少,多为内流河和季节性河流,其中塔里木河是我国最长的内流河。西北地区荒漠和草原广布,其中东部高原以草原为主,向西过渡为荒漠草原和荒漠,西部盆地有大面积的沙漠分布,只有盆地边缘呈现一点点的绿洲。
1.图中甲所在的地形区是塔里木盆地。故答案为:A。
2.图中①→②→③ 降水量逐渐减少,赞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海陆位置,距离海洋越来越远,水汽难以到达。故答案为:C。
3.图示地区为西北地区,最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干旱。故答案为:B。
读我国某地气温、降水量和蒸发量年内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4.试推测该图所示地区可能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 )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青藏地区 D.西北地区
5.有关该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自然环境特征为“干旱” B.河流的汛期受气温的影响显著
C.位于我国的亚热带 D.我国重要的旱作农业区
【答案】4.A
5.D
【知识点】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气候类型分布;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四大地理区域的地理特点与差异;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点评】(1)我国地域辽阔,地跨众多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加上我国地形复杂,地势高低悬殊,因此我国气候复杂多样。我国东半部有大范围的季风气候,自南而北有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青藏高原地区分布着高山高原气候;西北内陆地区分布着温带大陆性气候。
(2)我国北方地区主要为温带季风气候,以旱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为小麦,主要经济作物是棉花、花生、甜菜、大豆等,主要水果有苹果、梨、桃等;南方地区主要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以水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为水稻,主要经济作物是棉花、油菜、甘蔗,主要水果有菠萝、香蕉、芒果、柑橘等。西北地区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气候干旱,主要发展灌溉农业,主要农作物有棉花、葡萄、哈密瓜等;青藏地区海拔高、气温低,主要自然特征是高寒,主要发展河谷农业,主要农作物有青稞、小麦、豌豆等。
4.读图分析可知,该地最冷月平均气温低于0℃,最热月平均气温高于20℃,降水量最丰富的时段为7、8月,应该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因此位于我国北方地区。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5.根据上题分析可知,该地区位于北方地区。
A. 西北地区自然环境特征为“干旱” ,A不符合题意;
B. 河流的汛期受降水的影响显著,B不符合题意;
C.位于我国的暖温带,C不符合题意;
D.我国重要的旱作农业区,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6.(2022八上·歙县期中)小明乘火车从北京出发到乌鲁木齐去旅游,他在旅途中能见到的自然景观依次是( )
A.草原、荒漠、森林 B.森林草原、草原、荒漠
C.森林草原、荒漠草原、草原 D.荒漠、草原、森林
【答案】B
【知识点】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我国西北地区位于内陆地区,从北京到乌鲁木齐距海越来越远,降水越来越少。所以植被越来越少,在旅途中能见到的自然景观自东向西呈现出森林草原、草原、荒漠的景观差异。B正确,ACD错误。故答案为:B。
【点评】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距海遥远,主要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严寒而干燥,夏季高温,降水稀少,自东向西递减。自然景观从东到西为森林草原——草原——荒漠草原——荒漠;河流多为内流河,塔里木河为我国最大内流河;灌溉农业,绿洲农业较为发达;石油天然气丰富,著名的有轮南油田。
7.(2022八上·港南期中)我国在西部的一些地区大力推行“退耕还林、还草”政策,主要原因是这些地区( )
A.人口稀少,粮食需求量少
B.少数民族同胞擅长植树种草
C.气候干旱,生态环境脆弱
D.畜牧业发达,牲畜需要大量的饲料
【答案】C
【知识点】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及其治理
【解析】【分析】西北地区地处内陆,气温冷热变化剧烈,年降水量表现出由东向西逐渐减少的态势。新疆的东部和南部降水甚少,吐鲁番盆地西部的托克逊年降水量仅5.9毫米,是全国降水最少的地方。新疆西北部因受西风气流的影响,降水略多一些.由于海拔较高和云量较少,本区成为太阳辐射高值区.本区河流稀少,且大多数是内流河。总的来说,干旱是本区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解答:我国的西部地区,分布有大面积的肥美草原,夏秋时节千里绿海,牛羊如云.在本区中部,降水明显减少,但黄河沿岸却形成了大规模的农作区,如河套平原、银川平原.在本区西部,除一部分山地和受西风显著影响的地区外,大多数地方降水甚少,生态环境脆弱,多表现为典型的荒漠景观,地表植被稀疏,或为荒凉的戈壁,或为浩瀚的沙漠,环境一旦受到破坏,难以恢复,为了脆弱的生态环境,我国西部地区实行退耕还林、退耕还草政策。故答案为:C。
【点评】西北地区主要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阶梯,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突出的气候特征是干旱,因为其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加上高大的山脉阻隔,使得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无法到达此地,所以西北地区大多降水稀少,气候干旱,典型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大部分地区的年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下,河流稀少,多为内流河和季节性河流,其中塔里木河是我国最长的内流河。西北地区荒漠和草原广布,其中东部高原以草原为主,向西过渡为荒漠草原和荒漠,西部盆地有大面积的沙漠分布,只有盆地边缘呈现一点点的绿洲。
(2022·青岛) 种业的安全关系到粮食的安全,也关系到国家的安全。从育种到制种再到大田种植,种、粮分工是现代农业的显著特,点。在中国,有一条“种子繁育黄金走廊”——河西走廊,这里独特的光热条件对种子的干燥脱水非常有利,形成了全国最大的玉米、蔬菜、瓜类、花卉等对外制种生产基地。读河西走廊部分种子生产基地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8. 河西走廊种子生产基地主要属于( )
A.育种基地 B.制种基地 C.商品粮基地 D.储备粮基地
9. 河西走廊种子基地中,属于粮食作物种子生产基地的是( )
A.玉米基地 B.油菜基地 C.瓜菜基地 D.花卉基地
10. 河西走廊发展种子生产独特的优势条件是( )
A.光热充足 B.降水丰沛 C.土壤肥沃 D.地形平坦
【答案】8.B
9.A
10.A
【知识点】西北地区的牧区和灌溉农业区
【解析】【点评】河西走廊位于甘肃境内,是陆路联系亚欧大陆的走廊,该地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以荒漠和半荒漠为主,冰雪融水对绿洲的形成,人口的分布及城镇的兴起与发展起着重大的作用,河西走廊主要以灌溉农业为主,作物有春小麦,谷子,玉米等。
8.由题目可知,河西走廊等种子生产基地主要属于制种基地,育种基地是实验基地,商品粮基地和储备粮基地是大田种植,故ACD错误、B正确,根据题意,故答案为:B。
9.以上四种种子基地中,属于粮食作物种子生产基地是玉米基地,油菜、瓜菜和花卉属于经济作物,不是粮食作物,故A正确、BCD错误。故答案为:A。
10.由图可知,河西走廊地处西北内陆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发展种子生产独特的优势条件是气候干旱、降水少,光热充足;降水不足、土壤和地形都不是独特优势,故答案为:A。
(2022·陇南) 古诗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古诗词中有不少反映地理环境的诗句。如“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岑参·唐)、“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苏轼·宋)等。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 我国西北地区“八月即飞雪”主要的地理原因是( )
A.纬度高海拔高 B.距海近降水多
C.塞北气候湿润 D.八月进入冬季
12.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荔枝树喜高温高湿,喜光向阳的环境。在下列省区中可能出产荔枝的是( )
A.豫 B.陕 C.粤 D.黑
【答案】11.D
12.C
【知识点】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点评】气候复杂多样和季风气候显著是我国气候的两个主要特征,其中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南地区,温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北地区,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在西北内陆地区,而高原山地气候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
11.“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出自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该诗描绘的是西北边塞的景观;此两句诗的意思是,北风席卷大地,白草被刮得折断了,塞北的天空八月就飞撒大雪。 题干中描述的是北方地区入冬早的现象,该地八月就开始进入雪季了,该现象反映出我国西北地区距离冬季风源地更近,入冬时间早,D正确。西北地区纬度适中,位于中纬度,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海拔也不高,A错误。西北地区深居内陆,降水少,B错误。西北地区气候干旱,C错误。故答案为:D。
12.荔枝树喜高温高湿,喜光向阳的环境。豫-河南省,大部分位于北方,A错误; 陕-陕西省,大部分位于北方,B错误;粤-广东省,位于东南沿海,气候湿热,雨热同期,适合荔枝生长,C正确;黑-黑龙江省,位于东北地区,气候寒冷,D错误。故答案为:C。
(2022八下·沙河期末) 勇敢坚毅的贝贝利用暑假骑自行车进行了一次终身难忘的旅行…旅行线路如图所示。完成下面小题。
13. 旅行的线路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
A.南方地区 B.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14. 下列诗句描述的景观在出发地有可能看到的是( )
A.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B.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C.小桥流水人家 D.风吹草低见牛羊
【答案】13.C
14.D
【知识点】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西北地区的牧区和灌溉农业区
【解析】【点评】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距海遥远,主要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严寒而干燥,夏季高温,降水稀少,自东向西递减。自然景观从东到西为森林草原--草原--荒漠草原--荒漠;河流多为内流河,塔里木河为我国最大内流河;灌溉农业,绿洲农业较为发达;石油天然气丰富,著名的有轮南油田。
13.根据区域特征的不同,综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特点,可以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读图可知,旅行的线路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西北地区,C正确,ABD错误,故答案为:C。
14.从图中看出,贝贝从大兴安岭出发,该地距海较近,降水较多,其地表景观是草原,因此旅行时,贝贝在出发地有可能看到风吹草低见牛羊景象,D正确。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小桥流水人家都是在南方地区 ,AC错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在北方地区,B错误。故答案为:D。
15.(2022七下·新兴期末) 全球棉花看中国,中国棉花看新疆。新疆长绒棉,品质优,产量大,常年供不应求。国家统计局资料显示,2020年新疆棉花总产量达516.1万吨,占全国棉花总产量87.3%,约占世界棉花产量20%以上。下图为新疆棉花主要产地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新疆棉花主要产地分布在( )
A.天山山脉以北 B.昆仑山脉以南
C.准噶尔盆地边缘 D.塔里木盆地边缘
(2) 新疆棉花品质优的主要原因是( )
A.历史悠久,交通便利 B.季风气候,降水丰沛
C.河湖众多,水源充足 D.光照充足,日温差大
【答案】(1)D
(2)D
【知识点】西北地区的牧区和灌溉农业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地理概况与区域发展
【解析】【分析】(1)新疆喻称“三山夹二盆”。北部阿尔泰山,南部为昆仑山系;天山横亘于新疆中部,把新疆分为南北两半,南部是塔里木盆地,北部是准噶尔盆地。由图可知,新疆棉花主要集中在塔里木盆地边缘。故答案为:D。
(2)新疆位于我国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全年降水少,夏季光照充足,热量丰富,昼夜温差大,有利于作物养分的积累,新疆棉花品质优良也是缘于此。故答案为:D。
【点评】(1)本题考查新疆棉花产地主要分布地区,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2)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该地是富有特色的绿洲农业,发展农业有利条件:新疆属夏季高温,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适合多种农作物的种植。在水源丰富的绿洲地区修建引水渠、坎儿井等水利设施,发展了绿洲地区灌溉农业。不利条件:降水少,蒸发旺盛,水资源匮乏,且荒漠广布。
二、综合题
16.(2022八上·青岛期末)读“我国西北地区”,完成下列问题。
(1)本区主要位于我国地势第 级阶梯,图中丙所在的地形区是 。
(2)该地区以 气候为主,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为 ,在该自然环境的影响下,本地区的河流多为 (内流河/外流河)。
(3)新疆人们赞美自己家乡的一段歌词:“我们新疆好地方啊,天山南北好牧场,戈壁沙滩变农田,积雪融化灌农庄……”从歌词中,我们可以知道,本区域的主要农业生产部门是 ;制约新疆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是 条件,绿洲的灌溉水源主要来自 。
(4)A、B、C景观中与甲地的植被类型对应的 。
(5)从气候条件分析,新疆瓜果特别甜的原因。
【答案】(1)二;塔里木盆地
(2)温带大陆性;干旱;内流河
(3)畜牧业;水源;冰雪融水
(4)C
(5)夏季气温高,晴天多,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知识点】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地理概况与区域发展
【解析】【分析】(1)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第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是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据此可知,西北地区位于我国第二级阶梯。图中丙是我国的塔里木盆地。
(2)新疆南疆深居内陆,距海较远,降水少,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干旱,因此该地区大部分就是内流河,这里有我国最大的内流河塔里木河。
(3)西北地区的主要农业生产部门是畜牧业,制约新疆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是水源条件。新疆绿洲的灌溉水源主要来自冰雪融水,在有水源的河流沿岸、山麓绿洲还发展了绿洲农业。
(4)我国夏季盛行从海洋吹向陆地的温暖湿润的东南风,降水丰沛。但由于我国疆域辽阔,从东南沿海到西北内陆距海洋的距离越来越远,受海洋的影响越来越小,所以降水量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据此可知,从甲地、乙地,再到丙地,地表景观依次是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5)新疆瓜果特别甜的主要原因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气温高,晴天多,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点评】(1)我国地势的总体特征是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导致我国大部分河流的流向都是自西向东。阶梯之间落差较大,水能资源十分丰富,第一级阶梯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以高原为主,主要为青藏高原,第二级阶梯在1000米到2000米,以高原和盆地为主,主要地形区是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塔里木盆地等,第三级阶梯在500米以下,以平原和丘陵为主,主要地形区是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等。我国一、二阶梯的分界线是昆仑山脉、祁连山脉和横断山脉;二、三阶梯分界线是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和雪峰山,阶梯交界处地势落差大,水能资源十分丰富。
(2)西北地区主要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阶梯,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突出的气候特征是干旱,因为其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加上高大的山脉阻隔,使得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无法到达此地,所以西北地区大多降水稀少,气候干旱,典型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大部分地区的年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下,河流稀少,多为内流河和季节性河流,其中塔里木河是我国最长的内流河。西北地区荒漠和草原广布,其中东部高原以草原为主,向西过渡为荒漠草原和荒漠,西部盆地有大面积的沙漠分布,只有盆地边缘呈现一点点的绿洲。
(3)我国内外流域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祁连山脉东端,此线以西是内流区,以东是外流区,内流河是指最终没有流入海洋的河流,外流河是指最终流入海洋的河流,内流河的补给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外流河的补给主要来自降水。
(4)新疆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地形以山地和盆地为主,大势是“三山夹两盆”,气候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都大,降水稀少,多沙漠和戈壁,河流大部分为内流河,自然资源相对丰富,适合棉花和各种瓜果的生长。
17.(2022八上·南安期中)2020年嫦娥五号探测器在我国海南文昌发射,同年嫦娥五号圆满完成探月任务,在内蒙古四子王旗安全着陆。下图示意内蒙古等降水量分布,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内蒙古自治区的行政中心是 ,该省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点是 ,主要影响因素为 。
(2)四子王旗年降水量在 毫米到350毫米之间,主要位于 (干湿区),降水量较少。
(3)发射期间,四子王旗滴水成冰,而海南文昌温暖如春,造成两地景观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4)内蒙古四子王旗着陆场位于 (地形区),请分析嫦娥五号返回器选择在此着陆的原因 。(提示:从地形、人口密度、天气等方面回答。)
【答案】(1)呼和浩特;由东向西递减;海陆因素
(2)150;半干旱区
(3)四子王旗纬度较高,冬季气温低;而海南文昌纬度低,属于热带季风气候。
(4)高原;①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能见度高②地势平坦,便于搜集着陆器③人口密度小,返回舱着陆时可避免伤及居民,也避免有高大建筑物的遮挡。
【知识点】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我国降水特点和干湿地区的划分;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解析】【分析】(1)蒙古自治区的行政中心是呼和浩特。由图可知,内蒙古年降水量的分布特点是自东向西逐渐减少,主要受海陆因素的影响,因为距海近降水多,距海远降水少。
(2)由图可知,四子王旗年降水量在150毫米到350毫米之间,内蒙古大部分地区降水少于400毫米,降水少。湿润地区年降水>800mm,半湿润地区年降水400mm-800mm,半干旱地区年降水200mm-400mm,干旱地区年降水<200mm。所以当地主要位于半干旱区。
(3)发射期间,四子王旗滴水成冰,而海南文昌温暖如春,其原因是:纬度因素,因为四子王旗纬度较高,冬季气温低,而海南文昌纬度低,属于热带季风气候。
(4)内蒙古四子王旗航天着陆场位于内蒙古中部阿木古郎大草原地形以高原为主。四子王旗植被以草原为主,地势平坦,障碍物少,视野开阔,有利于航空器着陆。这里冬季严寒,夏季炎热,气温的年较差很大,昼夜温差也很大, 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全年干燥无雨,降水少,能见度高,并且地广人稀,人口密度小,返回舱着陆时可避免伤及居民,也避免有高大建筑物的遮挡,防止影响航天器的降落安全。
【点评】(1)西北地区主要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阶梯,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突出的气候特征是干旱,因为其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加上高大的山脉阻隔,使得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无法到达此地,所以西北地区大多降水稀少,气候干旱,典型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大部分地区的年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下,河流稀少,多为内流河和季节性河流,其中塔里木河是我国最长的内流河。西北地区荒漠和草原广布,其中东部高原以草原为主,向西过渡为荒漠草原和荒漠,西部盆地有大面积的沙漠分布,只有盆地边缘呈现一点点的绿洲。
(2)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主要是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因为我国南北跨度大,因此自南向北,得到的太阳光热量越来越少,气温就会越来越低,同时我国有很多高大的山地阻挡气流,造成山地两地气候差异显著。又由于我国位于亚欧大陆东南部,太平洋的西岸,是世界上受季风影响显著的国家。我国季风气候显著的最主要原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我国降水的特点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18.(2022·兴安盟)读西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左图)和塔里木盆地地形图(右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a到b再到c,自然景观依次为 、 、 。
(2)西北地区自然环境最显著的特征是 。
(3)塔里木盆地的主要城镇的分布特点是 。
【答案】(1)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2)干旱
(3)分布在盆地边缘的绿洲地区
【知识点】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塔里木盆地概况
【解析】【分析】(1)从图中看出,西北地区年降水量多在400亳米以下,受海陆因素影响,从a-b-c降水量递减,受降水影响,从a-b-c自然景观依次为草原一荒漠草原一荒漠。
(2)西北地区自然环境最显著的特征是干旱,形成原因是深居内陆,距海远,海洋湿润的气流难以到达。
(3)塔里木盆地气候干旱,水资源短缺,人口和城镇的分布特点是呈环状分布在水资源比较丰富的盆地边缘的绿洲地区。
【点评】(1)西北地区主要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阶梯,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突出的气候特征是干旱,因为其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加上高大的山脉阻隔,使得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无法到达此地,所以西北地区大多降水稀少,气候干旱,典型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大部分地区的年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下,河流稀少,多为内流河和季节性河流,其中塔里木河是我国最长的内流河。西北地区荒漠和草原广布,其中东部高原以草原为主,向西过渡为荒漠草原和荒漠,西部盆地有大面积的沙漠分布,只有盆地边缘呈现一点点的绿洲。
(2)塔里木盆地是历史上“丝绸之路”的走廊,位于我国新疆南部,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气候极端干旱。远离海洋,深居内陆,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我发到达此地,戈壁,沙漠广布,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就位于此地,绿洲主要分布在盆地边缘的山麓地带和河流沿岸,绿洲主要靠山地降水和冰雪融水,人口和城镇大多分布其中,塔里木盆地有着丰富的油气资源,是我国西气东输的主要地区,不仅缓解了东部地区资源短缺的不足,而且还带动了西北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更多的工作岗位。
19.(2022·丹东)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我国西北内陆的重要省区。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利用暑期从托克逊出发,开启新疆地理研学之旅。阅读“新疆研学路线图”和“草方格沙障景观图”,回答下列问题。
(1)揭秘中国“干极”
托克逊是我国降水最少的地区,年平均降水量仅5.9毫米,试分析其降水稀少的原因。(答出两点)
(2)参观瓜果之乡
新疆的哈密瓜、葡萄等瓜果因甜度高、口感好深受同学们喜爱。从气候角度分析新疆瓜果品质好的原因。(答出两点)
(3)翻越天山
沿独库公路(独山子——库车)翻越天山时,山脚下酷暑难耐而山顶却白雪皑皑,形成这种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4)考察和田河
和田河因和田玉而闻名。该河夏季日出前后流量小,下午流量大,冬季会断流。据此判断影响和田河流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5)古城寻踪
研学时发现沙漠中散落着古城遗址。查资料得知这里曾经是绿洲,因水源枯竭,绿洲逐渐变为沙漠。由此推测这里曾经发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 。
(6)探究治沙方式
草方格沙障是当地常见的固沙工程,人们将秸秆、芦苇等插在沙土中,制成沙障,呈方格状设置在公路两侧,阻挡风沙。同学们设计了三组实验,实验效果如图所示,同学们设计这三组实验的探究目的是 。
【答案】(1)托克逊深居内陆,距海遥远,高大山脉阻挡海洋湿润气流,使湿润气流难以到达,因此常年降水稀少。
(2)新疆属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便于糖分积累。
(3)地形地势
(4)气温
(5)土地荒漠化
(6)怎样使草方格更好的阻挡风沙
【知识点】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及其治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地理概况与区域发展
【解析】【分析】(1)托克逊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属于亚欧大陆的中心位置。由于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加上高大山脉的层层阻挡,湿润气流难以到达,因此常年降水稀少。
(2)新疆地处西北地区,属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晴朗天气多,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瓜果营养物质消耗少,便于糖分积累,所以新疆的哈密瓜、葡萄等瓜果因甜度高、口感好深受同学们喜爱。
(3)沿独库公路(独山子——库车)翻越天山时,山脚下酷暑难耐而山顶却白雪皑皑,形成这种差异的主导因素是地形地势。由于山顶与山脚下的相对高度差距较大,海拔越高气温越低,导致山顶与山脚下气温差异大。
(4)和田河流量变化主要受气温影响,夏季气温高,冰雪融水量大,流量大;尤其是中午气温高,导致夏季日出前后流量小,下午流量大。冬季气温低,冰雪冻结,导致河流流量变小,甚至枯水期河流出现断流。据此判断影响和田河流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是气温。
(5)研学时发现沙漠中散落着古城遗址。查资料得知这里曾经是绿洲,因为气候异常干旱,以及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导致水源枯竭,绿洲逐渐变为沙漠。由此推测这里曾经发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土地荒漠化。
(6)同学们设计了三组实验,三组实验的区别在于沙障的方向不同,第一组是垂直放置,第二组是顺风放置,第三组是逆风放置,可以看出同学们设计这三组实验的探究目的是怎样使草方格更好的阻挡风沙。
【点评】新疆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地形以山地和盆地为主,大势是“三山夹两盆”,气候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都大,降水稀少,多沙漠和戈壁,河流大部分为内流河,自然资源相对丰富,适合棉花和各种瓜果的生长。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2022-2023学年人教版八下地理第八章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2022八上·青岛期末) 读下图,回答问题。
1. 图中甲所在的地形区是( )
A.塔里木盆地 B.四川盆地 C.华北平原 D.云贵高原
2. 图中①→②→③降水量逐渐减少,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因素 B.纬度因素 C.海陆位置 D.人类活动
3. 图示区域最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
A.高寒 B.干旱 C.湿热 D.多雨
读我国某地气温、降水量和蒸发量年内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4.试推测该图所示地区可能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 )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青藏地区 D.西北地区
5.有关该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自然环境特征为“干旱” B.河流的汛期受气温的影响显著
C.位于我国的亚热带 D.我国重要的旱作农业区
6.(2022八上·歙县期中)小明乘火车从北京出发到乌鲁木齐去旅游,他在旅途中能见到的自然景观依次是( )
A.草原、荒漠、森林 B.森林草原、草原、荒漠
C.森林草原、荒漠草原、草原 D.荒漠、草原、森林
7.(2022八上·港南期中)我国在西部的一些地区大力推行“退耕还林、还草”政策,主要原因是这些地区( )
A.人口稀少,粮食需求量少
B.少数民族同胞擅长植树种草
C.气候干旱,生态环境脆弱
D.畜牧业发达,牲畜需要大量的饲料
(2022·青岛) 种业的安全关系到粮食的安全,也关系到国家的安全。从育种到制种再到大田种植,种、粮分工是现代农业的显著特,点。在中国,有一条“种子繁育黄金走廊”——河西走廊,这里独特的光热条件对种子的干燥脱水非常有利,形成了全国最大的玉米、蔬菜、瓜类、花卉等对外制种生产基地。读河西走廊部分种子生产基地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8. 河西走廊种子生产基地主要属于( )
A.育种基地 B.制种基地 C.商品粮基地 D.储备粮基地
9. 河西走廊种子基地中,属于粮食作物种子生产基地的是( )
A.玉米基地 B.油菜基地 C.瓜菜基地 D.花卉基地
10. 河西走廊发展种子生产独特的优势条件是( )
A.光热充足 B.降水丰沛 C.土壤肥沃 D.地形平坦
(2022·陇南) 古诗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古诗词中有不少反映地理环境的诗句。如“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岑参·唐)、“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苏轼·宋)等。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 我国西北地区“八月即飞雪”主要的地理原因是( )
A.纬度高海拔高 B.距海近降水多
C.塞北气候湿润 D.八月进入冬季
12.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荔枝树喜高温高湿,喜光向阳的环境。在下列省区中可能出产荔枝的是( )
A.豫 B.陕 C.粤 D.黑
(2022八下·沙河期末) 勇敢坚毅的贝贝利用暑假骑自行车进行了一次终身难忘的旅行…旅行线路如图所示。完成下面小题。
13. 旅行的线路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
A.南方地区 B.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14. 下列诗句描述的景观在出发地有可能看到的是( )
A.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B.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C.小桥流水人家 D.风吹草低见牛羊
15.(2022七下·新兴期末) 全球棉花看中国,中国棉花看新疆。新疆长绒棉,品质优,产量大,常年供不应求。国家统计局资料显示,2020年新疆棉花总产量达516.1万吨,占全国棉花总产量87.3%,约占世界棉花产量20%以上。下图为新疆棉花主要产地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新疆棉花主要产地分布在( )
A.天山山脉以北 B.昆仑山脉以南
C.准噶尔盆地边缘 D.塔里木盆地边缘
(2) 新疆棉花品质优的主要原因是( )
A.历史悠久,交通便利 B.季风气候,降水丰沛
C.河湖众多,水源充足 D.光照充足,日温差大
二、综合题
16.(2022八上·青岛期末)读“我国西北地区”,完成下列问题。
(1)本区主要位于我国地势第 级阶梯,图中丙所在的地形区是 。
(2)该地区以 气候为主,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为 ,在该自然环境的影响下,本地区的河流多为 (内流河/外流河)。
(3)新疆人们赞美自己家乡的一段歌词:“我们新疆好地方啊,天山南北好牧场,戈壁沙滩变农田,积雪融化灌农庄……”从歌词中,我们可以知道,本区域的主要农业生产部门是 ;制约新疆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是 条件,绿洲的灌溉水源主要来自 。
(4)A、B、C景观中与甲地的植被类型对应的 。
(5)从气候条件分析,新疆瓜果特别甜的原因。
17.(2022八上·南安期中)2020年嫦娥五号探测器在我国海南文昌发射,同年嫦娥五号圆满完成探月任务,在内蒙古四子王旗安全着陆。下图示意内蒙古等降水量分布,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内蒙古自治区的行政中心是 ,该省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点是 ,主要影响因素为 。
(2)四子王旗年降水量在 毫米到350毫米之间,主要位于 (干湿区),降水量较少。
(3)发射期间,四子王旗滴水成冰,而海南文昌温暖如春,造成两地景观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4)内蒙古四子王旗着陆场位于 (地形区),请分析嫦娥五号返回器选择在此着陆的原因 。(提示:从地形、人口密度、天气等方面回答。)
18.(2022·兴安盟)读西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左图)和塔里木盆地地形图(右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a到b再到c,自然景观依次为 、 、 。
(2)西北地区自然环境最显著的特征是 。
(3)塔里木盆地的主要城镇的分布特点是 。
19.(2022·丹东)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我国西北内陆的重要省区。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利用暑期从托克逊出发,开启新疆地理研学之旅。阅读“新疆研学路线图”和“草方格沙障景观图”,回答下列问题。
(1)揭秘中国“干极”
托克逊是我国降水最少的地区,年平均降水量仅5.9毫米,试分析其降水稀少的原因。(答出两点)
(2)参观瓜果之乡
新疆的哈密瓜、葡萄等瓜果因甜度高、口感好深受同学们喜爱。从气候角度分析新疆瓜果品质好的原因。(答出两点)
(3)翻越天山
沿独库公路(独山子——库车)翻越天山时,山脚下酷暑难耐而山顶却白雪皑皑,形成这种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4)考察和田河
和田河因和田玉而闻名。该河夏季日出前后流量小,下午流量大,冬季会断流。据此判断影响和田河流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5)古城寻踪
研学时发现沙漠中散落着古城遗址。查资料得知这里曾经是绿洲,因水源枯竭,绿洲逐渐变为沙漠。由此推测这里曾经发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 。
(6)探究治沙方式
草方格沙障是当地常见的固沙工程,人们将秸秆、芦苇等插在沙土中,制成沙障,呈方格状设置在公路两侧,阻挡风沙。同学们设计了三组实验,实验效果如图所示,同学们设计这三组实验的探究目的是 。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A
2.C
3.B
【知识点】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点评】西北地区主要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阶梯,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突出的气候特征是干旱,因为其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加上高大的山脉阻隔,使得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无法到达此地,所以西北地区大多降水稀少,气候干旱,典型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大部分地区的年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下,河流稀少,多为内流河和季节性河流,其中塔里木河是我国最长的内流河。西北地区荒漠和草原广布,其中东部高原以草原为主,向西过渡为荒漠草原和荒漠,西部盆地有大面积的沙漠分布,只有盆地边缘呈现一点点的绿洲。
1.图中甲所在的地形区是塔里木盆地。故答案为:A。
2.图中①→②→③ 降水量逐渐减少,赞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海陆位置,距离海洋越来越远,水汽难以到达。故答案为:C。
3.图示地区为西北地区,最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干旱。故答案为:B。
【答案】4.A
5.D
【知识点】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气候类型分布;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四大地理区域的地理特点与差异;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点评】(1)我国地域辽阔,地跨众多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加上我国地形复杂,地势高低悬殊,因此我国气候复杂多样。我国东半部有大范围的季风气候,自南而北有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青藏高原地区分布着高山高原气候;西北内陆地区分布着温带大陆性气候。
(2)我国北方地区主要为温带季风气候,以旱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为小麦,主要经济作物是棉花、花生、甜菜、大豆等,主要水果有苹果、梨、桃等;南方地区主要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以水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为水稻,主要经济作物是棉花、油菜、甘蔗,主要水果有菠萝、香蕉、芒果、柑橘等。西北地区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气候干旱,主要发展灌溉农业,主要农作物有棉花、葡萄、哈密瓜等;青藏地区海拔高、气温低,主要自然特征是高寒,主要发展河谷农业,主要农作物有青稞、小麦、豌豆等。
4.读图分析可知,该地最冷月平均气温低于0℃,最热月平均气温高于20℃,降水量最丰富的时段为7、8月,应该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因此位于我国北方地区。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5.根据上题分析可知,该地区位于北方地区。
A. 西北地区自然环境特征为“干旱” ,A不符合题意;
B. 河流的汛期受降水的影响显著,B不符合题意;
C.位于我国的暖温带,C不符合题意;
D.我国重要的旱作农业区,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6.【答案】B
【知识点】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我国西北地区位于内陆地区,从北京到乌鲁木齐距海越来越远,降水越来越少。所以植被越来越少,在旅途中能见到的自然景观自东向西呈现出森林草原、草原、荒漠的景观差异。B正确,ACD错误。故答案为:B。
【点评】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距海遥远,主要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严寒而干燥,夏季高温,降水稀少,自东向西递减。自然景观从东到西为森林草原——草原——荒漠草原——荒漠;河流多为内流河,塔里木河为我国最大内流河;灌溉农业,绿洲农业较为发达;石油天然气丰富,著名的有轮南油田。
7.【答案】C
【知识点】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及其治理
【解析】【分析】西北地区地处内陆,气温冷热变化剧烈,年降水量表现出由东向西逐渐减少的态势。新疆的东部和南部降水甚少,吐鲁番盆地西部的托克逊年降水量仅5.9毫米,是全国降水最少的地方。新疆西北部因受西风气流的影响,降水略多一些.由于海拔较高和云量较少,本区成为太阳辐射高值区.本区河流稀少,且大多数是内流河。总的来说,干旱是本区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解答:我国的西部地区,分布有大面积的肥美草原,夏秋时节千里绿海,牛羊如云.在本区中部,降水明显减少,但黄河沿岸却形成了大规模的农作区,如河套平原、银川平原.在本区西部,除一部分山地和受西风显著影响的地区外,大多数地方降水甚少,生态环境脆弱,多表现为典型的荒漠景观,地表植被稀疏,或为荒凉的戈壁,或为浩瀚的沙漠,环境一旦受到破坏,难以恢复,为了脆弱的生态环境,我国西部地区实行退耕还林、退耕还草政策。故答案为:C。
【点评】西北地区主要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阶梯,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突出的气候特征是干旱,因为其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加上高大的山脉阻隔,使得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无法到达此地,所以西北地区大多降水稀少,气候干旱,典型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大部分地区的年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下,河流稀少,多为内流河和季节性河流,其中塔里木河是我国最长的内流河。西北地区荒漠和草原广布,其中东部高原以草原为主,向西过渡为荒漠草原和荒漠,西部盆地有大面积的沙漠分布,只有盆地边缘呈现一点点的绿洲。
【答案】8.B
9.A
10.A
【知识点】西北地区的牧区和灌溉农业区
【解析】【点评】河西走廊位于甘肃境内,是陆路联系亚欧大陆的走廊,该地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以荒漠和半荒漠为主,冰雪融水对绿洲的形成,人口的分布及城镇的兴起与发展起着重大的作用,河西走廊主要以灌溉农业为主,作物有春小麦,谷子,玉米等。
8.由题目可知,河西走廊等种子生产基地主要属于制种基地,育种基地是实验基地,商品粮基地和储备粮基地是大田种植,故ACD错误、B正确,根据题意,故答案为:B。
9.以上四种种子基地中,属于粮食作物种子生产基地是玉米基地,油菜、瓜菜和花卉属于经济作物,不是粮食作物,故A正确、BCD错误。故答案为:A。
10.由图可知,河西走廊地处西北内陆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发展种子生产独特的优势条件是气候干旱、降水少,光热充足;降水不足、土壤和地形都不是独特优势,故答案为:A。
【答案】11.D
12.C
【知识点】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点评】气候复杂多样和季风气候显著是我国气候的两个主要特征,其中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南地区,温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北地区,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在西北内陆地区,而高原山地气候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
11.“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出自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该诗描绘的是西北边塞的景观;此两句诗的意思是,北风席卷大地,白草被刮得折断了,塞北的天空八月就飞撒大雪。 题干中描述的是北方地区入冬早的现象,该地八月就开始进入雪季了,该现象反映出我国西北地区距离冬季风源地更近,入冬时间早,D正确。西北地区纬度适中,位于中纬度,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海拔也不高,A错误。西北地区深居内陆,降水少,B错误。西北地区气候干旱,C错误。故答案为:D。
12.荔枝树喜高温高湿,喜光向阳的环境。豫-河南省,大部分位于北方,A错误; 陕-陕西省,大部分位于北方,B错误;粤-广东省,位于东南沿海,气候湿热,雨热同期,适合荔枝生长,C正确;黑-黑龙江省,位于东北地区,气候寒冷,D错误。故答案为:C。
【答案】13.C
14.D
【知识点】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西北地区的牧区和灌溉农业区
【解析】【点评】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距海遥远,主要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严寒而干燥,夏季高温,降水稀少,自东向西递减。自然景观从东到西为森林草原--草原--荒漠草原--荒漠;河流多为内流河,塔里木河为我国最大内流河;灌溉农业,绿洲农业较为发达;石油天然气丰富,著名的有轮南油田。
13.根据区域特征的不同,综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特点,可以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读图可知,旅行的线路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西北地区,C正确,ABD错误,故答案为:C。
14.从图中看出,贝贝从大兴安岭出发,该地距海较近,降水较多,其地表景观是草原,因此旅行时,贝贝在出发地有可能看到风吹草低见牛羊景象,D正确。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小桥流水人家都是在南方地区 ,AC错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在北方地区,B错误。故答案为:D。
15.【答案】(1)D
(2)D
【知识点】西北地区的牧区和灌溉农业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地理概况与区域发展
【解析】【分析】(1)新疆喻称“三山夹二盆”。北部阿尔泰山,南部为昆仑山系;天山横亘于新疆中部,把新疆分为南北两半,南部是塔里木盆地,北部是准噶尔盆地。由图可知,新疆棉花主要集中在塔里木盆地边缘。故答案为:D。
(2)新疆位于我国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全年降水少,夏季光照充足,热量丰富,昼夜温差大,有利于作物养分的积累,新疆棉花品质优良也是缘于此。故答案为:D。
【点评】(1)本题考查新疆棉花产地主要分布地区,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2)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该地是富有特色的绿洲农业,发展农业有利条件:新疆属夏季高温,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适合多种农作物的种植。在水源丰富的绿洲地区修建引水渠、坎儿井等水利设施,发展了绿洲地区灌溉农业。不利条件:降水少,蒸发旺盛,水资源匮乏,且荒漠广布。
16.【答案】(1)二;塔里木盆地
(2)温带大陆性;干旱;内流河
(3)畜牧业;水源;冰雪融水
(4)C
(5)夏季气温高,晴天多,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知识点】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地理概况与区域发展
【解析】【分析】(1)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第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是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据此可知,西北地区位于我国第二级阶梯。图中丙是我国的塔里木盆地。
(2)新疆南疆深居内陆,距海较远,降水少,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干旱,因此该地区大部分就是内流河,这里有我国最大的内流河塔里木河。
(3)西北地区的主要农业生产部门是畜牧业,制约新疆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是水源条件。新疆绿洲的灌溉水源主要来自冰雪融水,在有水源的河流沿岸、山麓绿洲还发展了绿洲农业。
(4)我国夏季盛行从海洋吹向陆地的温暖湿润的东南风,降水丰沛。但由于我国疆域辽阔,从东南沿海到西北内陆距海洋的距离越来越远,受海洋的影响越来越小,所以降水量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据此可知,从甲地、乙地,再到丙地,地表景观依次是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5)新疆瓜果特别甜的主要原因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气温高,晴天多,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点评】(1)我国地势的总体特征是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导致我国大部分河流的流向都是自西向东。阶梯之间落差较大,水能资源十分丰富,第一级阶梯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以高原为主,主要为青藏高原,第二级阶梯在1000米到2000米,以高原和盆地为主,主要地形区是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塔里木盆地等,第三级阶梯在500米以下,以平原和丘陵为主,主要地形区是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等。我国一、二阶梯的分界线是昆仑山脉、祁连山脉和横断山脉;二、三阶梯分界线是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和雪峰山,阶梯交界处地势落差大,水能资源十分丰富。
(2)西北地区主要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阶梯,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突出的气候特征是干旱,因为其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加上高大的山脉阻隔,使得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无法到达此地,所以西北地区大多降水稀少,气候干旱,典型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大部分地区的年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下,河流稀少,多为内流河和季节性河流,其中塔里木河是我国最长的内流河。西北地区荒漠和草原广布,其中东部高原以草原为主,向西过渡为荒漠草原和荒漠,西部盆地有大面积的沙漠分布,只有盆地边缘呈现一点点的绿洲。
(3)我国内外流域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祁连山脉东端,此线以西是内流区,以东是外流区,内流河是指最终没有流入海洋的河流,外流河是指最终流入海洋的河流,内流河的补给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外流河的补给主要来自降水。
(4)新疆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地形以山地和盆地为主,大势是“三山夹两盆”,气候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都大,降水稀少,多沙漠和戈壁,河流大部分为内流河,自然资源相对丰富,适合棉花和各种瓜果的生长。
17.【答案】(1)呼和浩特;由东向西递减;海陆因素
(2)150;半干旱区
(3)四子王旗纬度较高,冬季气温低;而海南文昌纬度低,属于热带季风气候。
(4)高原;①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能见度高②地势平坦,便于搜集着陆器③人口密度小,返回舱着陆时可避免伤及居民,也避免有高大建筑物的遮挡。
【知识点】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我国降水特点和干湿地区的划分;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解析】【分析】(1)蒙古自治区的行政中心是呼和浩特。由图可知,内蒙古年降水量的分布特点是自东向西逐渐减少,主要受海陆因素的影响,因为距海近降水多,距海远降水少。
(2)由图可知,四子王旗年降水量在150毫米到350毫米之间,内蒙古大部分地区降水少于400毫米,降水少。湿润地区年降水>800mm,半湿润地区年降水400mm-800mm,半干旱地区年降水200mm-400mm,干旱地区年降水<200mm。所以当地主要位于半干旱区。
(3)发射期间,四子王旗滴水成冰,而海南文昌温暖如春,其原因是:纬度因素,因为四子王旗纬度较高,冬季气温低,而海南文昌纬度低,属于热带季风气候。
(4)内蒙古四子王旗航天着陆场位于内蒙古中部阿木古郎大草原地形以高原为主。四子王旗植被以草原为主,地势平坦,障碍物少,视野开阔,有利于航空器着陆。这里冬季严寒,夏季炎热,气温的年较差很大,昼夜温差也很大, 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全年干燥无雨,降水少,能见度高,并且地广人稀,人口密度小,返回舱着陆时可避免伤及居民,也避免有高大建筑物的遮挡,防止影响航天器的降落安全。
【点评】(1)西北地区主要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阶梯,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突出的气候特征是干旱,因为其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加上高大的山脉阻隔,使得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无法到达此地,所以西北地区大多降水稀少,气候干旱,典型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大部分地区的年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下,河流稀少,多为内流河和季节性河流,其中塔里木河是我国最长的内流河。西北地区荒漠和草原广布,其中东部高原以草原为主,向西过渡为荒漠草原和荒漠,西部盆地有大面积的沙漠分布,只有盆地边缘呈现一点点的绿洲。
(2)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主要是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因为我国南北跨度大,因此自南向北,得到的太阳光热量越来越少,气温就会越来越低,同时我国有很多高大的山地阻挡气流,造成山地两地气候差异显著。又由于我国位于亚欧大陆东南部,太平洋的西岸,是世界上受季风影响显著的国家。我国季风气候显著的最主要原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我国降水的特点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18.【答案】(1)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2)干旱
(3)分布在盆地边缘的绿洲地区
【知识点】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塔里木盆地概况
【解析】【分析】(1)从图中看出,西北地区年降水量多在400亳米以下,受海陆因素影响,从a-b-c降水量递减,受降水影响,从a-b-c自然景观依次为草原一荒漠草原一荒漠。
(2)西北地区自然环境最显著的特征是干旱,形成原因是深居内陆,距海远,海洋湿润的气流难以到达。
(3)塔里木盆地气候干旱,水资源短缺,人口和城镇的分布特点是呈环状分布在水资源比较丰富的盆地边缘的绿洲地区。
【点评】(1)西北地区主要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阶梯,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突出的气候特征是干旱,因为其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加上高大的山脉阻隔,使得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无法到达此地,所以西北地区大多降水稀少,气候干旱,典型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大部分地区的年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下,河流稀少,多为内流河和季节性河流,其中塔里木河是我国最长的内流河。西北地区荒漠和草原广布,其中东部高原以草原为主,向西过渡为荒漠草原和荒漠,西部盆地有大面积的沙漠分布,只有盆地边缘呈现一点点的绿洲。
(2)塔里木盆地是历史上“丝绸之路”的走廊,位于我国新疆南部,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气候极端干旱。远离海洋,深居内陆,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我发到达此地,戈壁,沙漠广布,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就位于此地,绿洲主要分布在盆地边缘的山麓地带和河流沿岸,绿洲主要靠山地降水和冰雪融水,人口和城镇大多分布其中,塔里木盆地有着丰富的油气资源,是我国西气东输的主要地区,不仅缓解了东部地区资源短缺的不足,而且还带动了西北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更多的工作岗位。
19.【答案】(1)托克逊深居内陆,距海遥远,高大山脉阻挡海洋湿润气流,使湿润气流难以到达,因此常年降水稀少。
(2)新疆属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便于糖分积累。
(3)地形地势
(4)气温
(5)土地荒漠化
(6)怎样使草方格更好的阻挡风沙
【知识点】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及其治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地理概况与区域发展
【解析】【分析】(1)托克逊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属于亚欧大陆的中心位置。由于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加上高大山脉的层层阻挡,湿润气流难以到达,因此常年降水稀少。
(2)新疆地处西北地区,属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晴朗天气多,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瓜果营养物质消耗少,便于糖分积累,所以新疆的哈密瓜、葡萄等瓜果因甜度高、口感好深受同学们喜爱。
(3)沿独库公路(独山子——库车)翻越天山时,山脚下酷暑难耐而山顶却白雪皑皑,形成这种差异的主导因素是地形地势。由于山顶与山脚下的相对高度差距较大,海拔越高气温越低,导致山顶与山脚下气温差异大。
(4)和田河流量变化主要受气温影响,夏季气温高,冰雪融水量大,流量大;尤其是中午气温高,导致夏季日出前后流量小,下午流量大。冬季气温低,冰雪冻结,导致河流流量变小,甚至枯水期河流出现断流。据此判断影响和田河流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是气温。
(5)研学时发现沙漠中散落着古城遗址。查资料得知这里曾经是绿洲,因为气候异常干旱,以及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导致水源枯竭,绿洲逐渐变为沙漠。由此推测这里曾经发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土地荒漠化。
(6)同学们设计了三组实验,三组实验的区别在于沙障的方向不同,第一组是垂直放置,第二组是顺风放置,第三组是逆风放置,可以看出同学们设计这三组实验的探究目的是怎样使草方格更好的阻挡风沙。
【点评】新疆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地形以山地和盆地为主,大势是“三山夹两盆”,气候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都大,降水稀少,多沙漠和戈壁,河流大部分为内流河,自然资源相对丰富,适合棉花和各种瓜果的生长。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