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2022-2023学年人教版八下地理第九章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2022八下·沙河期末)下列叙述,最能体现青藏地区主要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
A.冷湿 B.高寒 C.干旱 D.湿热
【答案】B
【知识点】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青藏地区的主体是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由于地势高,气温低,最大的自然环境特点是高寒。故答案为:B。
【点评】青藏地区位于我国的青藏高原,主要包括青海省和西藏自治区。这里海拔高,终年较为寒冷,生态环境脆弱,太阳光照强。这里适于耕种的土地很少,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区,著名的有雅鲁藏布江谷底和湟水谷地,称为河谷农业。但是草场广布,属于我国四大牧区,主要畜种有牦牛、藏绵羊、藏山羊等。青藏高原有世界屋脊之称, 黄河、长江、澜沧江都发源在这里。青藏高原的柴达木盆地也成为我国海拔最高的盆地。青藏地区有丰富的太阳能、地热和水能资源。青藏地区是藏族的主要聚居区,大多信奉藏传佛教。
2.(2022八下·沙河期末)读牦牛示意图,该畜种所在地区有( )的美称
A.“世界屋脊” B.“塞外江南”
C.“鱼米之乡” D.“白山黑水”
【答案】A
【知识点】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图中畜种是牦牛,牦牛是青藏地区代表性的畜种,青藏地区的主体是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本区是全国重要的牧区,主要牲畜有牦牛、藏绵羊、藏山羊,A正确。河套平原被称为“塞外江南”,长江中下游平原被称为“鱼米之乡”,东北平原被称为“白山黑水”,BCD错误。故答案为:A。
【点评】青藏地区位于我国的青藏高原,主要包括青海省和西藏自治区。这里海拔高,终年较为寒冷,生态环境脆弱,太阳光照强。这里适于耕种的土地很少,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区,著名的有雅鲁藏布江谷底和湟水谷地,称为河谷农业。但是草场广布,属于我国四大牧区,主要畜种有牦牛、藏绵羊、藏山羊等。青藏高原有世界屋脊之称, 黄河、长江、澜沧江都发源在这里。青藏高原的柴达木盆地也成为我国海拔最高的盆地。青藏地区有丰富的太阳能、地热和水能资源。青藏地区是藏族的主要聚居区,大多信奉藏传佛教。
3.(2022八下·开江期末)下列能反映青藏地区特点的是( )
A.肥沃的黑土地 B.高寒
C.鱼米之乡 D.干旱
【答案】B
【知识点】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肥沃的黑土地是我国东北地区的特点,A错误;高寒是我国青藏地区的特点,B正确;“鱼米之乡”描述的是我国南方地区,C错误;干旱是我国西北地区的显著特征,D错误。故答案为:B。
【点评】青藏高原,亚洲内陆高原,是中国最大、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南起喜马拉雅山脉南缘,北至昆仑山、阿尔金山和祁连山北缘,西部为帕米尔高原和喀喇昆仑山脉,东及东北部与秦岭山脉西段和黄土高原相接,光照和地热资源充足。高原上冻土广布,植被多为天然草原。
4.(2022八下·开江期末)被称为“日光城”的城市是( )
A.拉萨 B.重庆 C.武汉 D.广州
【答案】A
【知识点】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青藏地区太阳能资源丰富,而西藏的省会拉萨更因太阳能丰富而被称为“日光城”,A正确。重庆、武汉和广州降水丰富,太阳辐射弱,BCD错误,故答案为:A。
【点评】拉萨位于青藏高原的中部,海拔3650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城市之一,地势北高南低,由东向西倾斜,气候属高原温带半干旱季风气候区,年日照时数3000小时,比四川省成都市多1800小时,比中国最大的东部城市上海市多1100小时,在中国各城市中名列前茅,故有“日光城”的美称。
5.(2022八下·沙河期末)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农业都以( )为主
A.畜牧业 B.种植业 C.林业 D.加工业
【答案】A
【知识点】高原牧区和河谷农业;因地制宜发展农业;西北地区的牧区和灌溉农业区
【解析】【分析】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农业都以畜牧业为主,该地区深居内陆,降水稀少,草原面积广阔,适宜发展畜牧业,A正确;排除BCD,选A。
【点评】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距海遥远,主要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严寒而干燥,夏季高温,降水稀少,自东向西递减。自然景观从东到西为森林草原--草原--荒漠草原--荒漠;河流多为内流河,塔里木河为我国最大内流河;灌溉农业,绿洲农业较为发达;石油天然气丰富,著名的有轮南油田。
6.(2022八下·沙河期末)青藏地区种植的小麦等农作物穗大粒饱,单产高,下列原因与此无关的是( )
A.光照强,日照时间长 B.昼夜温差大,积累的有机物多
C.热量不足,生长速度慢 D.气温低,病虫害少
【答案】D
【知识点】高原牧区和河谷农业
【解析】【分析】青藏地区种植的小麦等农作物穗大粒饱,单产高,原因是这里日照时间长,有利于作物的光合作用;昼夜温差大,有利于作物养分的积累;气温低,热量不足,作物的生长期长,生长速度慢。病虫害少跟农作物穗大粒饱,单产高的关系不大。故答案为:D,ABC错误。
【点评】青藏地区位于我国的青藏高原,主要包括青海省和西藏自治区。这里海拔高,终年较为寒冷,生态环境脆弱,太阳光照强。这里适于耕种的土地很少,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区,著名的有雅鲁藏布江谷底和湟水谷地,称为河谷农业。但是草场广布,属于我国四大牧区,主要畜种有牦牛、藏绵羊、藏山羊等。青藏高原有世界屋脊之称, 黄河、长江、澜沧江都发源在这里。青藏高原的柴达木盆地也成为我国海拔最高的盆地。青藏地区有丰富的太阳能、地热和水能资源。青藏地区是藏族的主要聚居区,大多信奉藏传佛教。
7.(2022八下·沙河期末)当今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离不开充足的能源,更离不开良好的生态环境,开发利用好各地的清洁能源尤为重要。以丰富的水能、地热能、太阳能而著称的地区是( )
A.南方地区 B.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答案】D
【知识点】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青藏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
【解析】【分析】青藏地区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得到的热量多,降水少,日照时间长,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少,太阳能丰富;青藏地区处在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地带,岩浆活动散发热量,地热能丰富;该地是大江大河的发源地,地势高,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D正确;排除ABC,选D。
【点评】青藏地区位于我国的青藏高原,主要包括青海省和西藏自治区。这里海拔高,终年较为寒冷,生态环境脆弱,太阳光照强。这里适于耕种的土地很少,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区,著名的有雅鲁藏布江谷底和湟水谷地,称为河谷农业。但是草场广布,属于我国四大牧区,主要畜种有牦牛、藏绵羊、藏山羊等。青藏高原有世界屋脊之称, 黄河、长江、澜沧江都发源在这里。青藏高原的柴达木盆地也成为我国海拔最高的盆地。青藏地区有丰富的太阳能、地热和水能资源。青藏地区是藏族的主要聚居区,大多信奉藏传佛教。
(2022八下·承德期末) 下图是中国国家画院一幅典藏版画作品。请从地理视角欣赏这幅版画,完成下面小题。
8. 图中人物的民族服饰特点( )
A.符合东北少数民族服饰的特点 B.符合东南少数民族服饰的特点
C.与地势低洼的区域特征相关 D.与高寒气候昼夜温差大相关
9. 图中描绘的丰收场景最可能是( )
A.高原河谷,人们收获青稞和小麦
B.河套平原,人们运送茶叶和甘蔗
C.内蒙古高原,牧民们在放牧牛羊
D.长江三角洲,农民们在收割水稻
【答案】8.D
9.A
【知识点】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高原牧区和河谷农业;自然环境对民居、服饰、饮食、文化的影响
【解析】【点评】(1)藏袍是藏族的传统服饰。这是因为藏族人民居住在青藏高原上,海拔高,昼夜温差大,气温日较差可达20°C,有“一年无四季,一日见四季”之说。高原早晚很冷,藏民可以将双手藏在藏袍袖中,紧裹藏袍而御寒;而一到中午,日照强烈,气温上升,则可以脱下一只袖子,或脱下两只袖子系在腰间。
(2)青藏地区海拔高、气温低,主要自然特征是高寒,主要发展河谷农业,青藏地区的两大农业区:青海省的湟水谷地和西藏的雅鲁藏布江谷地,主要农作物有青稞、小麦、豌豆等。
8.图中人物身穿掉袖藏袍,是我国藏族同胞的传统民族服饰,藏族居民主要分布在青藏地区,青藏地区气候高寒,昼夜温差大。藏袍腰肥襟大,白天气温升高时,可方便地褪去一只袖,调节体温,当衣穿;晚上气温下降,还可当铺盖,和衣而眠;该服饰与高寒气候区昼夜温差大的气候特征相适应。D正确,ABC错误。故答案为:D。
9.读图文资料和上题可知为藏版画作品和藏袍,描绘的是青藏地区的景观。青藏地区海拔高,气温低,高寒是其显著的自然环境特征。由于海拔高,气温低,热量不足,人们在海拔相对较低、水热条件较好的地方发展河谷农业,主要种植青稞、小麦、豌豆等农作物。图中的丰收场景可能是高原河谷,人们收获青稞和小麦。A正确,BCD错误。故答案为:A。
(2022八下·南昌期末) 三江源是长江、黄河、澜沧江源区的总称,被誉为“中华水塔”。完成下面小题。
10. 下列河流不发源于三江源地区的是( )
A.澜沧江 B.雅鲁藏布江 C.黄河 D.长江
11. 三江源地区被誉为“中华水塔”,这里江河的最初水源来自( )
A.地下水 B.雪山和冰川的融水
C.山地降水 D.海洋水汽
【答案】10.B
11.B
【知识点】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高原牧区和河谷农业
【解析】【点评】(1)三江源地区:三江源地区位于我国青海省南部,平均海拔3500~4800米,是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腹地,为孕育中华民族、中南半岛悠久文明历史的世界著名江河: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源头汇水区。三江源地区是世界上高海拔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之一。也是世界上水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因此被誉为“中华水塔”。
(2)我们把最终流入海洋的河流叫外流河,我们把最终未流入海洋的河流叫内流河。外流河的流域叫外流区,内流河的流域叫内流区。外流河河水主要来自天然降水,影响外流河水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是季风;内流河河水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影响内流河水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是气温。
10.三江源地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青海省南部,是长江源区、黄河源区、澜沧江源区的总称。三江源地区如同一个巨大的蓄水塔,长江、黄河、澜沧江就像一条条“输水管道”,源源不断地向下游地区输水。长江总水量的25%、黄河总水量的49%、澜沧江总水量的15%均来源于这里,因此,三江源地区被誉为“中华水塔”。不发源于三江源地区的是雅鲁藏布江,B正确,ACD错误,故答案为:B。
11.三江源地区湖泊众多,湖泊是河流的补给水源之一,同时还对河流流量起着天然的调蓄作用。三江源地区还是我国重要的天然沼泽分布区,广布的沼泽像海绵一样,吸纳雪山和冰川川的融水,汇成江河的最初水源,B正确。三江源地区地下水埋藏深,水量少,A错误。深居内陆,山地降水少,受海洋影响小,CD错误。故答案为:B。
12.(2022八下·江都期中)下列地理现象中,与青藏地区“高寒”特征无关的是( )
A.地热资源丰富
B.太阳能资源丰富
C.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D.种植业多分布在海拔较低的河谷两岸
【答案】A
【知识点】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青藏高原位于我国西南部,面积约230万平方千米,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高山终年积雪、冰川广布;冰雪消融后,成为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的重要水源。由于海拔高、云层薄,成为我国年太阳辐射最高的区域。同时由于海拔高、气温低,种植业以河谷农业为主。地热丰富是与青藏地区处于板块交界处有关,与“高寒”无关,故A正确、BCD错误。故答案为:A。
【点评】青藏高原,亚洲内陆高原,是中国最大、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南起喜马拉雅山脉南缘,北至昆仑山、阿尔金山和祁连山北缘,西部为帕米尔高原和喀喇昆仑山脉,东及东北部与秦岭山脉西段和黄土高原相接,光照和地热资源充足。高原上冻土广布,植被多为天然草原。
(2023八上·阳西期末)下图为我国部分区域耕地面积及平均等级结构图,耕地等级数值越小,表示耕地质量越优。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3.耕地质量最优的地区是( )
A.黄土高原区 B.黄淮海区
C.长江中下游区 D.东北区
14.青藏区耕地面积少的主要原因是( )
A.位于高寒区,冻土荒漠广布 B.盐碱化、水土流失严重
C.位置偏远,农业技术落后 D.人口少,耕地需求小
【答案】13.D
14.A
【知识点】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现状
【解析】【点评】(1)东北三省地形以平原和山地为主,东部为长白山地,北部为小兴安岭,西倚大兴安岭,在山地之间分布着东北平原,以肥沃的黑土著称;东北平原的外围是图们江、黑龙江、乌苏里江、鸭绿江,内部是广阔的平原。 因此, 人们常用“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来形容东北三省的山河大势。
(2)青藏地区位于中国西南部,横断山脉以西,喜马拉雅山以北,昆仑山和阿尔金山、祁连山以南,包括青海、西藏和四川西部。面积约占全国的25%,人口不足全国的1%。这里是中国藏族聚居的地区。
13.根据题意可知, 图中耕地等级数值越小,表示耕地质量越优。读图分析可知, 东北区耕地等级数值最小,因此耕地质量最优。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14.读图分析可知, 青藏区耕地面积少。主要原因是该地区位于高寒区,冻土荒漠广布。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2022·青海) 青海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和特色产品,但本地特色产品很难销往全国。近年来,“直播带货”成为青海部分农牧民脱贫致富的重要手段之一。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 “直播带货”的青海特色产品是( )
A.牦牛肉 B.葡萄干 C.菠萝蜜 D.野山参
16. 下列关于促进青海特色经济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利用能源优势,发展高耗能产业
B.大力开垦草地,发展现代种植业
C.保护生态环境,促进旅游业发展
D.增加牛羊数量,扩大放牧区范围
【答案】15.A
16.C
【知识点】高原牧区和河谷农业
【解析】【点评】青藏高原是我国的高寒牧区,在独特的高寒环境下,生长着耐寒的特殊牲畜,例如牦牛,藏绵羊,藏山羊等,而在一些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区气温较高,土质肥沃,适宜青稞,小麦,豌豆等作物的生长,河谷农业区主要分布在南部的雅鲁藏布江谷地核东部的湟水谷地。
15.青海省位于青藏地区,牦牛是青藏地区特有的畜牧品种,被称为“高原之舟”,所以牦牛肉是“直播带货”的青海特色产品,A正确;葡萄干是新疆的特色农产品,菠萝蜜是我国广东、海南、广西、福建、云南的特色产品,野山参是我国东北地区的特色农产品,BCD错误。故答案为:A。
16.青海省生态环境脆弱,发展高耗能产业、大力开垦草地或增加牛羊数量,会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ABD错误;青海省拥有独特的高原风光和少数民族风情,旅游资源丰富,发展旅游业既可以促进经济发展,又可以保护生态环境,C正确。故答案为:C。
17.(2022·绥化)青藏高原是世界最高的大高原,被称为( )
A.世界屋脊 B.塞上江南 C.鱼米之乡 D.林海雪原
【答案】A
【知识点】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世界上最高的大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有“世界屋脊”称号的是青藏高原。“塞上江南”是指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鱼米之乡”是指长江中下游平原,“林海雪原”是指大小兴安岭。故答案为:A。
【点评】青藏高原,亚洲内陆高原,是中国最大、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南起喜马拉雅山脉南缘,北至昆仑山、阿尔金山和祁连山北缘,西部为帕米尔高原和喀喇昆仑山脉,东及东北部与秦岭山脉西段和黄土高原相接,光照和地热资源充足。高原上冻土广布,植被多为天然草原。
(2022·大庆)钱币因其上面有每个国家著名的自然和人文事物,被称为国家的“名片”。第五套人民币50元纸币的背面主景是西藏自治区的布达拉宫风景名胜。完成下面小题。
18.青藏地区气候高寒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因素 B.海陆因素 C.地形因素 D.植被因素
19.下列符合青藏高原地形显著特征的是( )
A.“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B.“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C.“石灰岩广布,多石林、溶洞”
D.“远看是山,近看是川”
20.青藏地区具有的特色种植业是( )
A.绿洲农业 B.河谷农业 C.灌农业 D.水田农业
【答案】18.C
19.D
20.B
【知识点】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高原牧区和河谷农业
【解析】【点评】(1)青藏高原,亚洲内陆高原,是中国最大、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南起喜马拉雅山脉南缘,北至昆仑山、阿尔金山和祁连山北缘,西部为帕米尔高原和喀喇昆仑山脉,东及东北部与秦岭山脉西段和黄土高原相接,光照和地热资源充足。高原上冻土广布,植被多为天然草原。
(2)青藏高原是我国的高寒牧区,在独特的高寒环境下,生长着耐寒的特殊牲畜,例如牦牛,藏绵羊,藏山羊等,而在一些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区气温较高,土质肥沃,适宜青稞,小麦,豌豆等作物的生长,河谷农业区主要分布在南部的雅鲁藏布江谷地核东部的湟水谷地。
18.青藏地区气候由于海拔高,形成了高寒的特点,因此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因素,ABD错,故答案为:C。
19.由于青藏高原海拔很高,但高原内部的山脉相对高度不大,山脉之间,起伏平缓,故有“远看是山,近看成川”(川指平地),故D对;“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是我国云贵高原的地形特点,故A错; “千沟万壑,支离破碎”是黄土高原的地形特点,故B错; “石灰岩广布,多石林、溶洞” 是云贵高原的特点,故C错;故答案为:D。
20.青藏高原的特色种植业是河谷农业,故B正确;绿洲农业是新疆沙漠的农业类型,故A错;灌溉农业属于西北地区的农业,故C错;水田农业属于南方地区的农业,故D错;故答案为:B。
(2022·丹东) 川藏铁路东起成都西至拉萨,全线长1838千米,桥隧比(桥梁、隧道长度占线路总长度的比值)高达81%。读“川藏铁路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21. 川藏铁路桥隧比高的原因是( )
A.沿线地区人烟稀少 B.沿线地区多受台风影响
C.沿线跨越山脉河流多 D.沿线地区以种植业为主
22. 川藏铁路的终点拉萨位于( )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答案】21.C
22.D
【知识点】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点评】川藏铁路是中国境内一条连接四川省与西藏自治区的快速铁路,呈东西走向,东起四川省成都市、西至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是中国国内第二条进藏铁路,也是中国西南地区的干线铁路之一。
21.川藏铁路东起成都,西至拉萨,川藏铁路主要经过横断山区,横断山区山河相间,纵列分布,跨越大河都需要建桥,穿越大山需要开凿隧道,C正确。人烟稀少、台风、种植业与桥梁、隧道无关,ABD错误。故答案为:C。
22.综合位置、自然、人文等方面的不同特点的基础上,将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其中,拉萨是西藏自治区的省会,位于青藏地区。D正确,ABC错误。故答案为:D。
二、图文分析题
23.(2022·成都)青藏高原素有“世界屋脊”之称,孕育了长江、黄河等众多大江大河。为认识青藏高原独特的地理环境、了解藏族同胞民风民俗,某地理兴趣小组模拟了一次从西宁乘火车到拉萨的雪域高原研学之旅。下图是青藏高原区城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主题一 探秘雪域高原
从西宁前往青海湖的研学旅程中,向北遥望①山脉,其山脉名称是 ;对河流②的研学中,观察到该河流流入我国最大的内陆湖泊一青海湖,因此判断河流②是 (选填“内流河”或“外流河”)。
(2)在野生动物的天堂三江源地区,找到了长江的源头是 (填数字);观察到能适应青藏高原独特的 气候的黑颈鹤,通过查询资料知道黑颈鹤是唯一生长繁殖在青藏高原的鹤类。
(3)主题二 解码高原农业
在青藏铁路沿途,常见到被称为“高原之舟”的牦牛,请你从形态特征等方面推测牦牛是如何适应高原环境的 (至少两点)。
(4)在青藏铁路南端的雅鲁藏布江谷地,见到了当地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 和小麦。
(5)主题三 寻访特色民俗
在与藏族同胞交往中,发现藏民早晚将双手藏于藏袍袖中,中午脱下一只或两只袖子,系于腰间,该独特的穿衣方式与当地气候的关系是 。
(6)在当地特色民居 (填民居名称)住宿时,发现其多用石块砌成,窗小墙厚,门低矮。
【答案】(1)祁连山脉;内流河
(2)④;高寒
(3)毛长皮厚、体矮身健适应高寒、缺氧、低气压等高原环境。
(4)青稞
(5)适应昼夜温差大的气候特点。
(6)碉房
【知识点】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高原牧区和河谷农业
【解析】【分析】(1)从西宁前往青海湖的研学旅程中,向北遥望①山脉,该山脉是祁连山脉,该山脉是青海省与甘肃省的分界线;②是黄河的支流--湟水,该河流流入我国最大的内陆湖泊一青海湖,②湟水是内流河。
(2)在野生动物的天堂--三江源地区,找到了长江的源头是④沱沱河;青藏高原独特的气候特点是高寒,黑颈鹤是唯一生长繁殖在青藏高原的鹤类。
(3)在青藏铁路沿途,常见到被称为“高原之舟”的牦牛,该畜种毛长皮厚、体矮身健适应高寒、缺氧、低气压等高原环境。
(4)青藏铁路南端的雅鲁藏布江谷地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是青稞和小麦,该地区农业主要属于河谷农业。
(5)藏民早晚将双手藏于藏袍袖中,中午脱下一只或两只袖子,系于腰间,该独特的穿衣方式与当地气候的关系是:适应昼夜温差大的气候特点。
(6)青藏地区的特色民居是碉房,其多用石块砌成,窗小墙厚,门低矮。
【点评】(1)我国内外流域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祁连山脉东端,此线以西是内流区,以东是外流区,内流河是指最终没有流入海洋的河流,外流河是指最终流入海洋的河流,内流河的补给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外流河的补给主要来自降水。
(2)三江源地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是长江源区,黄河源区,澜沧江源区的总称,被誉为“中华水塔”,沼泽和湖泊是重要的调蓄器,三江源地区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湿地,也是世界上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近年来,由于全球变暖,冰川逐年萎缩,导致湖泊,湿地面积不断缩小甚至消失,过度放牧,滥砍滥伐也给生态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为了保护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国家设立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退耕还林还草,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生态的恶化。
(3)青藏高原是我国的高寒牧区,在独特的高寒环境下,生长着耐寒的特殊牲畜,例如牦牛,藏绵羊,藏山羊等,而在一些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区气温较高,土质肥沃,适宜青稞,小麦,豌豆等作物的生长,河谷农业区主要分布在南部的雅鲁藏布江谷地核东部的湟水谷地。
24.(2023·泸县模拟)阿克苏“冰糖心”苹果和隆子黑青稞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其质量、声誉和特性取决于产地的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
材料一:阿克苏“冰糖心”苹果产于新疆阿克苏,位于天山南麓,被称为新疆的“水果皇后”,以其独特的“冰糖心”闻名国内外。
材料二:隆子黑青稞产自西藏自治区隆子县,具有特殊高抗氧化性且营养含量高。
(1)结合所学知识及图文资料,分析阿克苏“冰糖心”苹果种植的有利条件。
(2)读“西藏自治区简图”,归纳隆子黑青稞主要分布在 地带,请分析这里发展种植业的有利条件 。
(3)结合两省区的自然特征,推断可共同开发利用的新能源有 、 等。
(4)据图说明天山北坡经济区城市的分布特点。
(5)结合图文资料,分析天山北坡经济区发展的优势条件。
【答案】(1)夏季气温高,光照时间长(或晴天多、光照强);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糖分积累;
(2)河谷或雅鲁藏布江谷地或藏南谷底;海拔低、气温高;地形平坦、水源充足、昼夜温差大
(3)风能;太阳能 天山北坡经济区位于天山北麓,准噶尔盆地南缘,是丝绸之路经济带面向中亚和欧洲的重要枢纽,成为新疆经济最发达的地区。
(4)沿天山山麓或者盆地边缘分布;分布在矿产资源附近;沿铁路分布
(5)煤、铁、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丰富;(铁路)交通便利;发展灌溉农业和畜牧业,销售农产品;邻国多,有利于发展对外贸易(或市场广大;是通向中亚的重要门户);
【知识点】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高原牧区和河谷农业;西北地区的牧区和灌溉农业区
【解析】【分析】(1)由题目可知,阿在苏“冰糖心”苹果种植的有利条件是地处西北内陆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高温、晴天多,光照强,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糖分的积累。
(2)从图中可以看出,隆子黑青稞主要分布在雅鲁藏布江谷地,这里种植青稞的有利条件是海拔低、气温较高、有河流提供水源、土壤肥沃、地形平坦,加上高原气候、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
(3)新疆和西藏两自治区均降水少,晴天多,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同时也有丰富的风能资源。
(4)由图可以看出,天山北坡经济区城市沿天山麓或是分布在盆地边缘,附近矿产资源丰富;大致沿交通线(铁路)分布。
(5)从图中可知,天山北坡经济区发展经济的优势条件是:煤、铁、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冰雪融水可提供灌溉水源,有利于发展灌溉农业和畜牧业,销售农产品;加上邻国多、有利于发展对外贸易,有广阔的消费市场,是通向中亚的重要门户。
【点评】(1)西藏自治区简称藏,行政中心拉萨,是我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西藏位于青藏高原西南部,是中国西南边陲的重要门户,无出海口。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素有“世界屋脊”之称。 藏族人民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重要一员。西藏畜牧业发展规模大,是我国四大牧区之一,主要畜种有牦牛、藏绵羊、藏山羊等。
(2)新疆位于我国西北地区,是我国陆地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单位,也是我国邻国最多的省级行政单位。该区域深居内陆,距海遥远,主要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严寒而干燥,夏季高温,降水稀少。地形以山地和盆地为主,地形特征三山夹两盆,河流多为内流河,塔里木河为我国最大内流河;区内的塔里木盆地绿洲农业较为发达,主要采用的的灌溉方式是坎儿井灌溉;石油天然气丰富,著名的有轮南油田,是我国重要的油气资源基地。
25.(2022八上·青岛期末)近年来,政府因地制宜开展青藏地区的脱贫工作,实现共同富裕。结合材料读图,完成下列题目。
材料一:位于青海省共和县塔拉滩的光伏扶贫发电园区,由于有光伏板的覆盖,减少了地表蒸发量,植被得到了恢复。不过,如果草长得太高,则会遮光伏板,也会影响发电效率,于是电站动员周边的牧民,在这里养起了几千只“光伏羊”(左图)
材料二:我国正在修建第二条进藏铁路——川藏铁路,被誉为21世纪的现代化“天路”。右图为青藏地区图。
(1)我国正在修建的“川藏铁路”从四川穿过 山脉,攀上“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
(2)青藏地区随处可见晾晒的牦牛粪,当地百姓用牛粪做燃料生火做饭,而山东省的边远农村一般用小麦、玉米等秸秆烧火做饭。这反映了青藏地区普遍饲养的优良畜种为 ,山东则 (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广泛,种植业发达。
(3)青藏地区发展种植业的不利条件是 ,因此种植业主要分布在 地区(如雅鲁藏布江谷地、湟水谷地)。该地区农作物穗大粒饱,品质优良,主要原因是 。
(4)结合材料一分析,共和县地面有光伏板覆盖的好处是 。
(5)下图青海省共和县发展“光伏羊”项目的优势条件,请你在横线处补充完整。
① ② ③
【答案】(1)横断
(2)牦牛;旱地
(3)热量不足,降水少;河谷;地势低平,气温高,水源较为充足
(4)减少了地表蒸发量,改变地表环境
(5)高;太阳能;畜牧业
【知识点】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高原牧区和河谷农业;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
【解析】【分析】(1)由图可知,我国正在修建的“川藏铁路”从四川穿过地形有山高谷深、纵列分布特征的横断山脉,攀上“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
(2)由题意“西藏乡村地区,随处可见晾晒的牦牛粪,当地百姓用牛粪做燃料生火做饭,而山东省的边远农村一般用小麦、玉米等秸秆烧火做饭“可知,西藏的农业类型为畜牧业,普遍饲养的优良畜种为牦牛;山东地区降水较多,位于我国的北方地区,耕地分布较多,耕地以旱地为主,种植业发达。
(3)青藏高原是世界最高的高原,海拔高,农业发展的不利条件是气温低,热量不足,降水偏少,种植业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区;在河谷地区地势较低,气温较高,热量条件较好,灌溉水源较为充足,所以农作物穗大粒饱,品质优良。
(4)光伏产业园内大面积铺设的太阳能光伏板,改变了地表环境,减少了地表蒸发量,植被得到了恢复。
(5)青海省因海拔高、大气稀薄,太阳能资源丰富,可利用光伏来发电;加上当地草场资源丰富,可发展畜牧业,实现了“光伏羊”的经营模式。
【点评】(1)青藏高原是我国的高寒牧区,在独特的高寒环境下,生长着耐寒的特殊牲畜,例如牦牛,藏绵羊,藏山羊等,而在一些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区气温较高,土质肥沃,适宜青稞,小麦,豌豆等作物的生长,河谷农业区主要分布在南部的雅鲁藏布江谷地核东部的湟水谷地。
(2)光伏,即光伏发电系统,是利用半导体材料的光伏效应,将太阳辐射能转化为电能的一种发电系统。光伏发电系统的能量来源于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太阳能,是一种清洁、安全和可再生的能源。光伏发电过程不污染环境,不破坏生态。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2022-2023学年人教版八下地理第九章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2022八下·沙河期末)下列叙述,最能体现青藏地区主要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
A.冷湿 B.高寒 C.干旱 D.湿热
2.(2022八下·沙河期末)读牦牛示意图,该畜种所在地区有( )的美称
A.“世界屋脊” B.“塞外江南”
C.“鱼米之乡” D.“白山黑水”
3.(2022八下·开江期末)下列能反映青藏地区特点的是( )
A.肥沃的黑土地 B.高寒
C.鱼米之乡 D.干旱
4.(2022八下·开江期末)被称为“日光城”的城市是( )
A.拉萨 B.重庆 C.武汉 D.广州
5.(2022八下·沙河期末)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农业都以( )为主
A.畜牧业 B.种植业 C.林业 D.加工业
6.(2022八下·沙河期末)青藏地区种植的小麦等农作物穗大粒饱,单产高,下列原因与此无关的是( )
A.光照强,日照时间长 B.昼夜温差大,积累的有机物多
C.热量不足,生长速度慢 D.气温低,病虫害少
7.(2022八下·沙河期末)当今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离不开充足的能源,更离不开良好的生态环境,开发利用好各地的清洁能源尤为重要。以丰富的水能、地热能、太阳能而著称的地区是( )
A.南方地区 B.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2022八下·承德期末) 下图是中国国家画院一幅典藏版画作品。请从地理视角欣赏这幅版画,完成下面小题。
8. 图中人物的民族服饰特点( )
A.符合东北少数民族服饰的特点 B.符合东南少数民族服饰的特点
C.与地势低洼的区域特征相关 D.与高寒气候昼夜温差大相关
9. 图中描绘的丰收场景最可能是( )
A.高原河谷,人们收获青稞和小麦
B.河套平原,人们运送茶叶和甘蔗
C.内蒙古高原,牧民们在放牧牛羊
D.长江三角洲,农民们在收割水稻
(2022八下·南昌期末) 三江源是长江、黄河、澜沧江源区的总称,被誉为“中华水塔”。完成下面小题。
10. 下列河流不发源于三江源地区的是( )
A.澜沧江 B.雅鲁藏布江 C.黄河 D.长江
11. 三江源地区被誉为“中华水塔”,这里江河的最初水源来自( )
A.地下水 B.雪山和冰川的融水
C.山地降水 D.海洋水汽
12.(2022八下·江都期中)下列地理现象中,与青藏地区“高寒”特征无关的是( )
A.地热资源丰富
B.太阳能资源丰富
C.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D.种植业多分布在海拔较低的河谷两岸
(2023八上·阳西期末)下图为我国部分区域耕地面积及平均等级结构图,耕地等级数值越小,表示耕地质量越优。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3.耕地质量最优的地区是( )
A.黄土高原区 B.黄淮海区
C.长江中下游区 D.东北区
14.青藏区耕地面积少的主要原因是( )
A.位于高寒区,冻土荒漠广布 B.盐碱化、水土流失严重
C.位置偏远,农业技术落后 D.人口少,耕地需求小
(2022·青海) 青海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和特色产品,但本地特色产品很难销往全国。近年来,“直播带货”成为青海部分农牧民脱贫致富的重要手段之一。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 “直播带货”的青海特色产品是( )
A.牦牛肉 B.葡萄干 C.菠萝蜜 D.野山参
16. 下列关于促进青海特色经济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利用能源优势,发展高耗能产业
B.大力开垦草地,发展现代种植业
C.保护生态环境,促进旅游业发展
D.增加牛羊数量,扩大放牧区范围
17.(2022·绥化)青藏高原是世界最高的大高原,被称为( )
A.世界屋脊 B.塞上江南 C.鱼米之乡 D.林海雪原
(2022·大庆)钱币因其上面有每个国家著名的自然和人文事物,被称为国家的“名片”。第五套人民币50元纸币的背面主景是西藏自治区的布达拉宫风景名胜。完成下面小题。
18.青藏地区气候高寒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因素 B.海陆因素 C.地形因素 D.植被因素
19.下列符合青藏高原地形显著特征的是( )
A.“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B.“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C.“石灰岩广布,多石林、溶洞”
D.“远看是山,近看是川”
20.青藏地区具有的特色种植业是( )
A.绿洲农业 B.河谷农业 C.灌农业 D.水田农业
(2022·丹东) 川藏铁路东起成都西至拉萨,全线长1838千米,桥隧比(桥梁、隧道长度占线路总长度的比值)高达81%。读“川藏铁路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21. 川藏铁路桥隧比高的原因是( )
A.沿线地区人烟稀少 B.沿线地区多受台风影响
C.沿线跨越山脉河流多 D.沿线地区以种植业为主
22. 川藏铁路的终点拉萨位于( )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二、图文分析题
23.(2022·成都)青藏高原素有“世界屋脊”之称,孕育了长江、黄河等众多大江大河。为认识青藏高原独特的地理环境、了解藏族同胞民风民俗,某地理兴趣小组模拟了一次从西宁乘火车到拉萨的雪域高原研学之旅。下图是青藏高原区城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主题一 探秘雪域高原
从西宁前往青海湖的研学旅程中,向北遥望①山脉,其山脉名称是 ;对河流②的研学中,观察到该河流流入我国最大的内陆湖泊一青海湖,因此判断河流②是 (选填“内流河”或“外流河”)。
(2)在野生动物的天堂三江源地区,找到了长江的源头是 (填数字);观察到能适应青藏高原独特的 气候的黑颈鹤,通过查询资料知道黑颈鹤是唯一生长繁殖在青藏高原的鹤类。
(3)主题二 解码高原农业
在青藏铁路沿途,常见到被称为“高原之舟”的牦牛,请你从形态特征等方面推测牦牛是如何适应高原环境的 (至少两点)。
(4)在青藏铁路南端的雅鲁藏布江谷地,见到了当地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 和小麦。
(5)主题三 寻访特色民俗
在与藏族同胞交往中,发现藏民早晚将双手藏于藏袍袖中,中午脱下一只或两只袖子,系于腰间,该独特的穿衣方式与当地气候的关系是 。
(6)在当地特色民居 (填民居名称)住宿时,发现其多用石块砌成,窗小墙厚,门低矮。
24.(2023·泸县模拟)阿克苏“冰糖心”苹果和隆子黑青稞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其质量、声誉和特性取决于产地的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
材料一:阿克苏“冰糖心”苹果产于新疆阿克苏,位于天山南麓,被称为新疆的“水果皇后”,以其独特的“冰糖心”闻名国内外。
材料二:隆子黑青稞产自西藏自治区隆子县,具有特殊高抗氧化性且营养含量高。
(1)结合所学知识及图文资料,分析阿克苏“冰糖心”苹果种植的有利条件。
(2)读“西藏自治区简图”,归纳隆子黑青稞主要分布在 地带,请分析这里发展种植业的有利条件 。
(3)结合两省区的自然特征,推断可共同开发利用的新能源有 、 等。
(4)据图说明天山北坡经济区城市的分布特点。
(5)结合图文资料,分析天山北坡经济区发展的优势条件。
25.(2022八上·青岛期末)近年来,政府因地制宜开展青藏地区的脱贫工作,实现共同富裕。结合材料读图,完成下列题目。
材料一:位于青海省共和县塔拉滩的光伏扶贫发电园区,由于有光伏板的覆盖,减少了地表蒸发量,植被得到了恢复。不过,如果草长得太高,则会遮光伏板,也会影响发电效率,于是电站动员周边的牧民,在这里养起了几千只“光伏羊”(左图)
材料二:我国正在修建第二条进藏铁路——川藏铁路,被誉为21世纪的现代化“天路”。右图为青藏地区图。
(1)我国正在修建的“川藏铁路”从四川穿过 山脉,攀上“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
(2)青藏地区随处可见晾晒的牦牛粪,当地百姓用牛粪做燃料生火做饭,而山东省的边远农村一般用小麦、玉米等秸秆烧火做饭。这反映了青藏地区普遍饲养的优良畜种为 ,山东则 (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广泛,种植业发达。
(3)青藏地区发展种植业的不利条件是 ,因此种植业主要分布在 地区(如雅鲁藏布江谷地、湟水谷地)。该地区农作物穗大粒饱,品质优良,主要原因是 。
(4)结合材料一分析,共和县地面有光伏板覆盖的好处是 。
(5)下图青海省共和县发展“光伏羊”项目的优势条件,请你在横线处补充完整。
① ② ③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青藏地区的主体是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由于地势高,气温低,最大的自然环境特点是高寒。故答案为:B。
【点评】青藏地区位于我国的青藏高原,主要包括青海省和西藏自治区。这里海拔高,终年较为寒冷,生态环境脆弱,太阳光照强。这里适于耕种的土地很少,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区,著名的有雅鲁藏布江谷底和湟水谷地,称为河谷农业。但是草场广布,属于我国四大牧区,主要畜种有牦牛、藏绵羊、藏山羊等。青藏高原有世界屋脊之称, 黄河、长江、澜沧江都发源在这里。青藏高原的柴达木盆地也成为我国海拔最高的盆地。青藏地区有丰富的太阳能、地热和水能资源。青藏地区是藏族的主要聚居区,大多信奉藏传佛教。
2.【答案】A
【知识点】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图中畜种是牦牛,牦牛是青藏地区代表性的畜种,青藏地区的主体是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本区是全国重要的牧区,主要牲畜有牦牛、藏绵羊、藏山羊,A正确。河套平原被称为“塞外江南”,长江中下游平原被称为“鱼米之乡”,东北平原被称为“白山黑水”,BCD错误。故答案为:A。
【点评】青藏地区位于我国的青藏高原,主要包括青海省和西藏自治区。这里海拔高,终年较为寒冷,生态环境脆弱,太阳光照强。这里适于耕种的土地很少,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区,著名的有雅鲁藏布江谷底和湟水谷地,称为河谷农业。但是草场广布,属于我国四大牧区,主要畜种有牦牛、藏绵羊、藏山羊等。青藏高原有世界屋脊之称, 黄河、长江、澜沧江都发源在这里。青藏高原的柴达木盆地也成为我国海拔最高的盆地。青藏地区有丰富的太阳能、地热和水能资源。青藏地区是藏族的主要聚居区,大多信奉藏传佛教。
3.【答案】B
【知识点】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肥沃的黑土地是我国东北地区的特点,A错误;高寒是我国青藏地区的特点,B正确;“鱼米之乡”描述的是我国南方地区,C错误;干旱是我国西北地区的显著特征,D错误。故答案为:B。
【点评】青藏高原,亚洲内陆高原,是中国最大、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南起喜马拉雅山脉南缘,北至昆仑山、阿尔金山和祁连山北缘,西部为帕米尔高原和喀喇昆仑山脉,东及东北部与秦岭山脉西段和黄土高原相接,光照和地热资源充足。高原上冻土广布,植被多为天然草原。
4.【答案】A
【知识点】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青藏地区太阳能资源丰富,而西藏的省会拉萨更因太阳能丰富而被称为“日光城”,A正确。重庆、武汉和广州降水丰富,太阳辐射弱,BCD错误,故答案为:A。
【点评】拉萨位于青藏高原的中部,海拔3650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城市之一,地势北高南低,由东向西倾斜,气候属高原温带半干旱季风气候区,年日照时数3000小时,比四川省成都市多1800小时,比中国最大的东部城市上海市多1100小时,在中国各城市中名列前茅,故有“日光城”的美称。
5.【答案】A
【知识点】高原牧区和河谷农业;因地制宜发展农业;西北地区的牧区和灌溉农业区
【解析】【分析】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农业都以畜牧业为主,该地区深居内陆,降水稀少,草原面积广阔,适宜发展畜牧业,A正确;排除BCD,选A。
【点评】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距海遥远,主要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严寒而干燥,夏季高温,降水稀少,自东向西递减。自然景观从东到西为森林草原--草原--荒漠草原--荒漠;河流多为内流河,塔里木河为我国最大内流河;灌溉农业,绿洲农业较为发达;石油天然气丰富,著名的有轮南油田。
6.【答案】D
【知识点】高原牧区和河谷农业
【解析】【分析】青藏地区种植的小麦等农作物穗大粒饱,单产高,原因是这里日照时间长,有利于作物的光合作用;昼夜温差大,有利于作物养分的积累;气温低,热量不足,作物的生长期长,生长速度慢。病虫害少跟农作物穗大粒饱,单产高的关系不大。故答案为:D,ABC错误。
【点评】青藏地区位于我国的青藏高原,主要包括青海省和西藏自治区。这里海拔高,终年较为寒冷,生态环境脆弱,太阳光照强。这里适于耕种的土地很少,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区,著名的有雅鲁藏布江谷底和湟水谷地,称为河谷农业。但是草场广布,属于我国四大牧区,主要畜种有牦牛、藏绵羊、藏山羊等。青藏高原有世界屋脊之称, 黄河、长江、澜沧江都发源在这里。青藏高原的柴达木盆地也成为我国海拔最高的盆地。青藏地区有丰富的太阳能、地热和水能资源。青藏地区是藏族的主要聚居区,大多信奉藏传佛教。
7.【答案】D
【知识点】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青藏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
【解析】【分析】青藏地区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得到的热量多,降水少,日照时间长,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少,太阳能丰富;青藏地区处在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地带,岩浆活动散发热量,地热能丰富;该地是大江大河的发源地,地势高,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D正确;排除ABC,选D。
【点评】青藏地区位于我国的青藏高原,主要包括青海省和西藏自治区。这里海拔高,终年较为寒冷,生态环境脆弱,太阳光照强。这里适于耕种的土地很少,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区,著名的有雅鲁藏布江谷底和湟水谷地,称为河谷农业。但是草场广布,属于我国四大牧区,主要畜种有牦牛、藏绵羊、藏山羊等。青藏高原有世界屋脊之称, 黄河、长江、澜沧江都发源在这里。青藏高原的柴达木盆地也成为我国海拔最高的盆地。青藏地区有丰富的太阳能、地热和水能资源。青藏地区是藏族的主要聚居区,大多信奉藏传佛教。
【答案】8.D
9.A
【知识点】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高原牧区和河谷农业;自然环境对民居、服饰、饮食、文化的影响
【解析】【点评】(1)藏袍是藏族的传统服饰。这是因为藏族人民居住在青藏高原上,海拔高,昼夜温差大,气温日较差可达20°C,有“一年无四季,一日见四季”之说。高原早晚很冷,藏民可以将双手藏在藏袍袖中,紧裹藏袍而御寒;而一到中午,日照强烈,气温上升,则可以脱下一只袖子,或脱下两只袖子系在腰间。
(2)青藏地区海拔高、气温低,主要自然特征是高寒,主要发展河谷农业,青藏地区的两大农业区:青海省的湟水谷地和西藏的雅鲁藏布江谷地,主要农作物有青稞、小麦、豌豆等。
8.图中人物身穿掉袖藏袍,是我国藏族同胞的传统民族服饰,藏族居民主要分布在青藏地区,青藏地区气候高寒,昼夜温差大。藏袍腰肥襟大,白天气温升高时,可方便地褪去一只袖,调节体温,当衣穿;晚上气温下降,还可当铺盖,和衣而眠;该服饰与高寒气候区昼夜温差大的气候特征相适应。D正确,ABC错误。故答案为:D。
9.读图文资料和上题可知为藏版画作品和藏袍,描绘的是青藏地区的景观。青藏地区海拔高,气温低,高寒是其显著的自然环境特征。由于海拔高,气温低,热量不足,人们在海拔相对较低、水热条件较好的地方发展河谷农业,主要种植青稞、小麦、豌豆等农作物。图中的丰收场景可能是高原河谷,人们收获青稞和小麦。A正确,BCD错误。故答案为:A。
【答案】10.B
11.B
【知识点】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高原牧区和河谷农业
【解析】【点评】(1)三江源地区:三江源地区位于我国青海省南部,平均海拔3500~4800米,是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腹地,为孕育中华民族、中南半岛悠久文明历史的世界著名江河: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源头汇水区。三江源地区是世界上高海拔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之一。也是世界上水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因此被誉为“中华水塔”。
(2)我们把最终流入海洋的河流叫外流河,我们把最终未流入海洋的河流叫内流河。外流河的流域叫外流区,内流河的流域叫内流区。外流河河水主要来自天然降水,影响外流河水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是季风;内流河河水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影响内流河水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是气温。
10.三江源地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青海省南部,是长江源区、黄河源区、澜沧江源区的总称。三江源地区如同一个巨大的蓄水塔,长江、黄河、澜沧江就像一条条“输水管道”,源源不断地向下游地区输水。长江总水量的25%、黄河总水量的49%、澜沧江总水量的15%均来源于这里,因此,三江源地区被誉为“中华水塔”。不发源于三江源地区的是雅鲁藏布江,B正确,ACD错误,故答案为:B。
11.三江源地区湖泊众多,湖泊是河流的补给水源之一,同时还对河流流量起着天然的调蓄作用。三江源地区还是我国重要的天然沼泽分布区,广布的沼泽像海绵一样,吸纳雪山和冰川川的融水,汇成江河的最初水源,B正确。三江源地区地下水埋藏深,水量少,A错误。深居内陆,山地降水少,受海洋影响小,CD错误。故答案为:B。
12.【答案】A
【知识点】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青藏高原位于我国西南部,面积约230万平方千米,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高山终年积雪、冰川广布;冰雪消融后,成为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的重要水源。由于海拔高、云层薄,成为我国年太阳辐射最高的区域。同时由于海拔高、气温低,种植业以河谷农业为主。地热丰富是与青藏地区处于板块交界处有关,与“高寒”无关,故A正确、BCD错误。故答案为:A。
【点评】青藏高原,亚洲内陆高原,是中国最大、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南起喜马拉雅山脉南缘,北至昆仑山、阿尔金山和祁连山北缘,西部为帕米尔高原和喀喇昆仑山脉,东及东北部与秦岭山脉西段和黄土高原相接,光照和地热资源充足。高原上冻土广布,植被多为天然草原。
【答案】13.D
14.A
【知识点】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现状
【解析】【点评】(1)东北三省地形以平原和山地为主,东部为长白山地,北部为小兴安岭,西倚大兴安岭,在山地之间分布着东北平原,以肥沃的黑土著称;东北平原的外围是图们江、黑龙江、乌苏里江、鸭绿江,内部是广阔的平原。 因此, 人们常用“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来形容东北三省的山河大势。
(2)青藏地区位于中国西南部,横断山脉以西,喜马拉雅山以北,昆仑山和阿尔金山、祁连山以南,包括青海、西藏和四川西部。面积约占全国的25%,人口不足全国的1%。这里是中国藏族聚居的地区。
13.根据题意可知, 图中耕地等级数值越小,表示耕地质量越优。读图分析可知, 东北区耕地等级数值最小,因此耕地质量最优。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14.读图分析可知, 青藏区耕地面积少。主要原因是该地区位于高寒区,冻土荒漠广布。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答案】15.A
16.C
【知识点】高原牧区和河谷农业
【解析】【点评】青藏高原是我国的高寒牧区,在独特的高寒环境下,生长着耐寒的特殊牲畜,例如牦牛,藏绵羊,藏山羊等,而在一些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区气温较高,土质肥沃,适宜青稞,小麦,豌豆等作物的生长,河谷农业区主要分布在南部的雅鲁藏布江谷地核东部的湟水谷地。
15.青海省位于青藏地区,牦牛是青藏地区特有的畜牧品种,被称为“高原之舟”,所以牦牛肉是“直播带货”的青海特色产品,A正确;葡萄干是新疆的特色农产品,菠萝蜜是我国广东、海南、广西、福建、云南的特色产品,野山参是我国东北地区的特色农产品,BCD错误。故答案为:A。
16.青海省生态环境脆弱,发展高耗能产业、大力开垦草地或增加牛羊数量,会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ABD错误;青海省拥有独特的高原风光和少数民族风情,旅游资源丰富,发展旅游业既可以促进经济发展,又可以保护生态环境,C正确。故答案为:C。
17.【答案】A
【知识点】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世界上最高的大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有“世界屋脊”称号的是青藏高原。“塞上江南”是指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鱼米之乡”是指长江中下游平原,“林海雪原”是指大小兴安岭。故答案为:A。
【点评】青藏高原,亚洲内陆高原,是中国最大、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南起喜马拉雅山脉南缘,北至昆仑山、阿尔金山和祁连山北缘,西部为帕米尔高原和喀喇昆仑山脉,东及东北部与秦岭山脉西段和黄土高原相接,光照和地热资源充足。高原上冻土广布,植被多为天然草原。
【答案】18.C
19.D
20.B
【知识点】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高原牧区和河谷农业
【解析】【点评】(1)青藏高原,亚洲内陆高原,是中国最大、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南起喜马拉雅山脉南缘,北至昆仑山、阿尔金山和祁连山北缘,西部为帕米尔高原和喀喇昆仑山脉,东及东北部与秦岭山脉西段和黄土高原相接,光照和地热资源充足。高原上冻土广布,植被多为天然草原。
(2)青藏高原是我国的高寒牧区,在独特的高寒环境下,生长着耐寒的特殊牲畜,例如牦牛,藏绵羊,藏山羊等,而在一些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区气温较高,土质肥沃,适宜青稞,小麦,豌豆等作物的生长,河谷农业区主要分布在南部的雅鲁藏布江谷地核东部的湟水谷地。
18.青藏地区气候由于海拔高,形成了高寒的特点,因此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因素,ABD错,故答案为:C。
19.由于青藏高原海拔很高,但高原内部的山脉相对高度不大,山脉之间,起伏平缓,故有“远看是山,近看成川”(川指平地),故D对;“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是我国云贵高原的地形特点,故A错; “千沟万壑,支离破碎”是黄土高原的地形特点,故B错; “石灰岩广布,多石林、溶洞” 是云贵高原的特点,故C错;故答案为:D。
20.青藏高原的特色种植业是河谷农业,故B正确;绿洲农业是新疆沙漠的农业类型,故A错;灌溉农业属于西北地区的农业,故C错;水田农业属于南方地区的农业,故D错;故答案为:B。
【答案】21.C
22.D
【知识点】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点评】川藏铁路是中国境内一条连接四川省与西藏自治区的快速铁路,呈东西走向,东起四川省成都市、西至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是中国国内第二条进藏铁路,也是中国西南地区的干线铁路之一。
21.川藏铁路东起成都,西至拉萨,川藏铁路主要经过横断山区,横断山区山河相间,纵列分布,跨越大河都需要建桥,穿越大山需要开凿隧道,C正确。人烟稀少、台风、种植业与桥梁、隧道无关,ABD错误。故答案为:C。
22.综合位置、自然、人文等方面的不同特点的基础上,将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其中,拉萨是西藏自治区的省会,位于青藏地区。D正确,ABC错误。故答案为:D。
23.【答案】(1)祁连山脉;内流河
(2)④;高寒
(3)毛长皮厚、体矮身健适应高寒、缺氧、低气压等高原环境。
(4)青稞
(5)适应昼夜温差大的气候特点。
(6)碉房
【知识点】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高原牧区和河谷农业
【解析】【分析】(1)从西宁前往青海湖的研学旅程中,向北遥望①山脉,该山脉是祁连山脉,该山脉是青海省与甘肃省的分界线;②是黄河的支流--湟水,该河流流入我国最大的内陆湖泊一青海湖,②湟水是内流河。
(2)在野生动物的天堂--三江源地区,找到了长江的源头是④沱沱河;青藏高原独特的气候特点是高寒,黑颈鹤是唯一生长繁殖在青藏高原的鹤类。
(3)在青藏铁路沿途,常见到被称为“高原之舟”的牦牛,该畜种毛长皮厚、体矮身健适应高寒、缺氧、低气压等高原环境。
(4)青藏铁路南端的雅鲁藏布江谷地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是青稞和小麦,该地区农业主要属于河谷农业。
(5)藏民早晚将双手藏于藏袍袖中,中午脱下一只或两只袖子,系于腰间,该独特的穿衣方式与当地气候的关系是:适应昼夜温差大的气候特点。
(6)青藏地区的特色民居是碉房,其多用石块砌成,窗小墙厚,门低矮。
【点评】(1)我国内外流域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祁连山脉东端,此线以西是内流区,以东是外流区,内流河是指最终没有流入海洋的河流,外流河是指最终流入海洋的河流,内流河的补给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外流河的补给主要来自降水。
(2)三江源地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是长江源区,黄河源区,澜沧江源区的总称,被誉为“中华水塔”,沼泽和湖泊是重要的调蓄器,三江源地区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湿地,也是世界上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近年来,由于全球变暖,冰川逐年萎缩,导致湖泊,湿地面积不断缩小甚至消失,过度放牧,滥砍滥伐也给生态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为了保护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国家设立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退耕还林还草,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生态的恶化。
(3)青藏高原是我国的高寒牧区,在独特的高寒环境下,生长着耐寒的特殊牲畜,例如牦牛,藏绵羊,藏山羊等,而在一些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区气温较高,土质肥沃,适宜青稞,小麦,豌豆等作物的生长,河谷农业区主要分布在南部的雅鲁藏布江谷地核东部的湟水谷地。
24.【答案】(1)夏季气温高,光照时间长(或晴天多、光照强);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糖分积累;
(2)河谷或雅鲁藏布江谷地或藏南谷底;海拔低、气温高;地形平坦、水源充足、昼夜温差大
(3)风能;太阳能 天山北坡经济区位于天山北麓,准噶尔盆地南缘,是丝绸之路经济带面向中亚和欧洲的重要枢纽,成为新疆经济最发达的地区。
(4)沿天山山麓或者盆地边缘分布;分布在矿产资源附近;沿铁路分布
(5)煤、铁、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丰富;(铁路)交通便利;发展灌溉农业和畜牧业,销售农产品;邻国多,有利于发展对外贸易(或市场广大;是通向中亚的重要门户);
【知识点】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高原牧区和河谷农业;西北地区的牧区和灌溉农业区
【解析】【分析】(1)由题目可知,阿在苏“冰糖心”苹果种植的有利条件是地处西北内陆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高温、晴天多,光照强,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糖分的积累。
(2)从图中可以看出,隆子黑青稞主要分布在雅鲁藏布江谷地,这里种植青稞的有利条件是海拔低、气温较高、有河流提供水源、土壤肥沃、地形平坦,加上高原气候、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
(3)新疆和西藏两自治区均降水少,晴天多,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同时也有丰富的风能资源。
(4)由图可以看出,天山北坡经济区城市沿天山麓或是分布在盆地边缘,附近矿产资源丰富;大致沿交通线(铁路)分布。
(5)从图中可知,天山北坡经济区发展经济的优势条件是:煤、铁、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冰雪融水可提供灌溉水源,有利于发展灌溉农业和畜牧业,销售农产品;加上邻国多、有利于发展对外贸易,有广阔的消费市场,是通向中亚的重要门户。
【点评】(1)西藏自治区简称藏,行政中心拉萨,是我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西藏位于青藏高原西南部,是中国西南边陲的重要门户,无出海口。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素有“世界屋脊”之称。 藏族人民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重要一员。西藏畜牧业发展规模大,是我国四大牧区之一,主要畜种有牦牛、藏绵羊、藏山羊等。
(2)新疆位于我国西北地区,是我国陆地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单位,也是我国邻国最多的省级行政单位。该区域深居内陆,距海遥远,主要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严寒而干燥,夏季高温,降水稀少。地形以山地和盆地为主,地形特征三山夹两盆,河流多为内流河,塔里木河为我国最大内流河;区内的塔里木盆地绿洲农业较为发达,主要采用的的灌溉方式是坎儿井灌溉;石油天然气丰富,著名的有轮南油田,是我国重要的油气资源基地。
25.【答案】(1)横断
(2)牦牛;旱地
(3)热量不足,降水少;河谷;地势低平,气温高,水源较为充足
(4)减少了地表蒸发量,改变地表环境
(5)高;太阳能;畜牧业
【知识点】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高原牧区和河谷农业;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
【解析】【分析】(1)由图可知,我国正在修建的“川藏铁路”从四川穿过地形有山高谷深、纵列分布特征的横断山脉,攀上“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
(2)由题意“西藏乡村地区,随处可见晾晒的牦牛粪,当地百姓用牛粪做燃料生火做饭,而山东省的边远农村一般用小麦、玉米等秸秆烧火做饭“可知,西藏的农业类型为畜牧业,普遍饲养的优良畜种为牦牛;山东地区降水较多,位于我国的北方地区,耕地分布较多,耕地以旱地为主,种植业发达。
(3)青藏高原是世界最高的高原,海拔高,农业发展的不利条件是气温低,热量不足,降水偏少,种植业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区;在河谷地区地势较低,气温较高,热量条件较好,灌溉水源较为充足,所以农作物穗大粒饱,品质优良。
(4)光伏产业园内大面积铺设的太阳能光伏板,改变了地表环境,减少了地表蒸发量,植被得到了恢复。
(5)青海省因海拔高、大气稀薄,太阳能资源丰富,可利用光伏来发电;加上当地草场资源丰富,可发展畜牧业,实现了“光伏羊”的经营模式。
【点评】(1)青藏高原是我国的高寒牧区,在独特的高寒环境下,生长着耐寒的特殊牲畜,例如牦牛,藏绵羊,藏山羊等,而在一些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区气温较高,土质肥沃,适宜青稞,小麦,豌豆等作物的生长,河谷农业区主要分布在南部的雅鲁藏布江谷地核东部的湟水谷地。
(2)光伏,即光伏发电系统,是利用半导体材料的光伏效应,将太阳辐射能转化为电能的一种发电系统。光伏发电系统的能量来源于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太阳能,是一种清洁、安全和可再生的能源。光伏发电过程不污染环境,不破坏生态。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