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初中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第六章 我们生活的大洲 ——亚洲单元检测 (培优卷)
一、单选题
(2022七下·巴南期末) 图是亚洲大陆轮廓图,完成下面小题。
1. 关于亚洲地理位置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太平洋西岸 B.亚欧大陆北部
C.太平洋东岸 D.亚欧大陆南部
2. 亚洲大陆横跨寒、温、热三带,据此判断图示L线为( )
A.南回归线 B.南极圈 C.北回归线 D.北极圈
3. 有关亚洲位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大部分位于北半球 B.大部分位于南半球
C.全部位于东半球 D.全部位于西半球
(2022七下·临沭期末) 某中学地理学习小组,绘制了一幅框图,解释某大洲自然地理要素的作用与影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 有关①处大洲的地理位置,叙述正确的是( )
A.亚洲大部分位于热带
B.亚洲位于太平洋的西部
C.亚洲全部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D.亚洲东北隔土耳其海峡与北美洲相望
5. 在框图中,各数码与其填入的内容,不合适的是( )
A.①跨经度最广的大洲 B.②气候复杂多样
C.③季风气候显著 D.④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6.(2019七下·容县月考)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人口超过1亿的亚洲国家有几个?( )
A.3个 B.5个 C.6个 D.8个
7.(2017七下·濮阳期中)比较下列五个亚洲国家,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③、④位于东南亚 B.①、④、⑤与我国相邻
C.⑤为亚洲人口最多的国家 D.②、④、⑤为发达国家
8.(2017七下·东莞期中)下列关于亚洲不同民族的服饰与相应国家和地区搭配,正确的一组是( )
A.以皮衣、皮靴为主——东南亚各国
B.单衣、薄裙——西伯利亚地区
C.白色织物裹着全身——西亚的阿拉伯国家
D.和服——蒙古
(2022七下·中山期中) 中亚国家塔吉克斯坦位于帕米尔高原上,山区占总面积的93%,一半以上的地区海拔高于3000米,群山顶上冰川广布,该国拥有整个中亚60%的水资源。读“塔吉克斯坦区域图”(图3),完成下列小题。
9.塔吉克斯坦成为中亚地区水资源最丰富国家的原因是( )
A.多外流河和外流湖 B.山区海拔高,冰川融水多
C.气候湿润,降水丰沛 D.离海洋较近,降水丰沛
10.塔吉克斯坦的城市集中分布在该国西南部的原因是( )
A.纬度较低,阳光充足 B.地势较低,水源充足
C.气候温和多雨 D.平原面积广大
11.(2019七下·马山月考)如果沿北回归线从东向西穿越亚洲,所经过地区的气候类型依次为( )
A.热带季风气候、热带雨林气候、热带沙漠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沙漠气候
C.地中海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
D.地中海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沙漠气候
读马来群岛某岛屿水系图,完成下列小题。
12.以下各大洲水系特征与该岛水系特征类似的是( )
A.非洲 B.亚洲 C.北美洲 D.欧洲
13.由该岛水系特征可知其地势特征是( )
A.南北高,中间低 B.四周高,中间低
C.东西高,中间低 D.中部高,四周低
(2022七下·南山期末)亚洲面积广大,各地居民都有独特的生活习惯。甲地的阿拉伯人身着宽大的长袍,头戴头巾;骆驼是我国维吾尔族人(居住在乙地)的传统交通运输工具,骆驼因为其特殊的生理结构,可以在不喝水的条件下生存三周;丙地的因纽特人捕猎海鱼,习惯吃生肉;丁地的高脚屋是达雅克人的传统建筑,墙体较薄,窗户较大,木桩架空离地数尺。图为亚洲气候类型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由图可知,亚洲的气候特点是( )
A.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 B.均为热带气候,普遍炎热
C.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D.降水多,是世界最湿润的大洲
15.四地中,全年降水特点相似的是( )
A.甲乙丙 B.甲乙丁 C.乙丙丁 D.甲丙丁
16.下列关于四地居民生活习惯成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阿拉伯人:当地常年低温,长袍可以防寒保暖
B.因纽特人:当地降水丰富,不利于生火
C.达雅克人:当地多火山地震,住高脚屋更安全
D.维吾尔族人:当地干旱多沙漠,使用骆驼更合适
(2022七下·平原期末) 下图为亚洲的位置和范围图,完成下面小题。
17. 亚洲自然地理环境复杂多样,这是因为( )
①纬度范围广,经度跨度大②四面均濒临海洋
③地形复杂多样,地势起伏大④大部分地处高纬度地区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③
18. 亚洲季风气侯显著的原因( )
A.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
B.地处面积最大的大陆,面向世界最大的大洋
C.地形起伏最大的大洲
D.地跨纬度最广的大洲
二、综合题
19.(2022七下·长安期末)仔细观察亚洲范围示意图(下图),请描述亚洲的地理位置。
(1)从东西半球看,大部分位于 半球;
(2)从南北半球看,大部分位于 半球;
(3)从地球五带的划分看,大部分处 带;
(4)从海陆位置看,西与A 洲接壤,西南C 半岛,并以 海与B 洲为界;东临E 洋,南临F 洋,北临G 洋。
20.(2019七下·泰兴期末)读“亚洲地区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东西半球看,亚洲大部分位于 半球,从南北半球看,亚洲大部分位于 半球。
(2)亚洲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 大陆东部,东临E 洋,南临F 洋。
(3)亚洲南北跨纬度广,大部分位于 带。
(4)人们根据亚洲的地理特点,把亚洲分为六大地理单元,图中字母C位于 亚,中国位于 亚。
21.(2019七下·容县月考)读“亚洲气候类型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出图中数码所代表的气候类型名称:
① ,② ,③ ,④ ,
⑤ ,⑥ ,⑦ ,⑧ 。
(2)亚洲气候具 、 气候显著和 气候分布广的特点。
(3)亚洲 部夏季降水的多少与夏季风的强弱有着密切的关系。一般说来,夏季风强的年份,从海洋上带来的 多, 也多。
22.(2022七下·长春期末)我们生活的大洲一一亚洲:河、禾、合,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河:亚洲地势的特点是 。受地势影响,亚洲河流呈 状流入海洋,众多的大江大河孕育了多彩的亚洲文明。处在北回归线附近的①为 气候,降水量比②处 (多/少),产生此种差异的原因是 。
(2)禾:东南亚和南亚两地区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是 ,亚洲人民勤劳智慧为世界粮食安全做出积极贡献。这里有利于该农作物生长的气候条件是 。
(3)合:自新冠疫情发生以来,亚洲和世界各国共克疫情,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从纬度位置来看,亚洲大部分地区位于 (五带)。ABCD四地中,人口稠密的地区是 (填字母)地,亚洲东部居民多为 人种。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A
2.D
3.A
【知识点】亚洲概况(位置和范围、地理分区)
【解析】【点评】亚洲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是世界上面积最大,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地跨寒温热三带,绝大部分地区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亚洲的平均海拔高,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因此河流大多发源于中部山地地区,呈放射状向周围注入海洋,青藏高原位于亚洲的中部,平原大多分布在大陆边缘地带。
1.亚洲位于太平洋的西岸,南临印度洋,北临北冰洋,A正确;C错误;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BD错误;排除BCD,选A。
2.亚洲大陆地跨寒、温、热三个气候带,北极圈穿过北部,赤道穿过南部,大部分属于北温带,图中L线为北极圈,D正确;排除ABC,选D。
3.亚洲主要位于亚欧大陆东岸和太平洋西岸,同时跨东半球、西半球、北半球和南半球四个半球,亚洲绝大部分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A正确;排除BCD,选A。
【答案】4.B
5.A
【知识点】亚洲概况(位置和范围、地理分区)
【解析】【点评】亚洲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是世界上面积最大,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地跨寒温热三带,绝大部分地区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亚洲的平均海拔高,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因此河流大多发源于中部山地地区,呈放射状向周围注入海洋,青藏高原位于亚洲的中部,平原大多分布在大陆边缘地带。
4.该大洲为亚洲,北极圈和北回归线分别穿过亚洲的北部和南部,因此亚洲地跨北寒带、北温带和热带三带,其中大部分位于北温带,A错误。亚洲位于太平洋的西部,东临太平洋,B正确。160°E经线穿过亚洲东部,因此亚洲地跨东西半球,赤道穿过亚洲南部岛屿,因此亚洲地跨南北半球,C错误。亚洲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 D错误。故答案为:B。
5.读图可知,①亚洲应该是跨纬度最广的大洲,故A错误。②表示的亚洲跨纬度广,导致气候复杂多样,故B正确。③是亚洲地处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季风气候显著,故C正确。④表示陆地面积广阔,大陆性气候分布广,故D正确。故答案为:A。
6.【答案】C
【知识点】亚洲的人口与国家
【解析】【分析】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人口超过1亿的亚洲国家有6个:
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日本。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截至2005年,世界上人口超过1亿的有12个国家,它们是中国、印度、美国、印度尼西亚、巴西、巴基斯坦、俄罗斯、尼日利亚、孟加拉国、日本和墨西哥、菲律宾。
7.【答案】B
【知识点】亚洲的人口与国家
【解析】【分析】东南亚在亚洲的东南部,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大部分。主要的国家有越南、老挝、缅甸、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据图可知:①是缅甸,②是日本,③是伊朗,④是印度,⑤是越南。其中伊朗位于西亚,印度位于南亚;越南、印度和缅甸与我国相邻;中国是亚洲人口最多的国家,日本是亚洲唯一一个发达国家,故本题选B。
8.【答案】C
【知识点】亚洲不同地区居民生活差异;亚洲概况(位置和范围、地理分区);亚洲的人口与国家
【解析】【分析】东南亚地区地处热带,气温较高,当地民居不可能以皮衣、皮靴为主,而应以透气凉爽的服饰为主,A选项错误;西伯利亚地区地处高纬,气温较低,不可能以单衣、单裙为主,应以皮衣、皮靴为主,B选项错误;西亚的阿拉伯国家的气候属于热带沙漠气候,极其的炎热,所以,为了反射阳光,遮挡风沙,其居民用白色织物裹着全身,C选项正确;和服是日本的传统服装,D选项错误;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答案】9.B
10.B
【知识点】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形成条件、分布、形态、民居与环境);亚洲的自然环境(地形地势、气候、河流);亚洲概况(位置和范围、地理分区)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塔吉克斯坦成为中亚地区水资源最丰富国家的原因,根据材料信息理解解答即可。
(2)塔吉克斯坦地处山区,境内山地和高原占90%,其中约一半在海拔3000米以上,有“高山国”之称。北部山脉属天山山系,中部属吉萨尔-阿尔泰山系,东南部为冰雪覆盖的帕米尔高原,最高的为共产主义峰,海拔为7495米。北部是费尔干纳盆地的西缘,西南部有瓦赫什谷地、吉萨尔谷地和喷赤谷地等。
9.根据题意分析可知, 塔吉克斯坦山区面积广大,海拔高,冰川融水多,因此成为中亚地区水资源最丰富的国家。塔吉克斯坦深居内陆,踞海远,降水少, 多内流河和内流湖 。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0.读图分析可知, 塔吉克斯坦的城市集中分布在该国西南部,原因是该地区地势较低,水源充足。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1.【答案】B
【知识点】亚洲的自然环境(地形地势、气候、河流)
【解析】【分析】根据亚洲气候类型分布图可知,如果沿北回归线从东向西穿越亚洲,所经过地区的气候类型依次为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沙漠气候。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亚洲面积广大,地跨寒温热三带,且地形复杂多样,因此气候复杂多样;亚洲位于亚欧大陆东部,东临太平洋,海陆差异显著,因此季风气候显著;亚洲大部分地区位于内陆地区,距离海洋较远,海洋湿润气流难以到达,降水较少,大陆性特征显著。
【答案】12.B
13.D
【知识点】亚洲的自然环境(地形地势、气候、河流)
【解析】【点评】(1)亚洲河流大部分呈放射状向四周分流。主要河流有:东亚的长江、黄河、珠江、黑龙江;南亚的印度河、恒河;东南亚的湄公河;西亚的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北亚的勒拿河、叶尼塞河、鄂毕河。
(2)本题考查马来群岛某岛屿的地势特征,根据河流流向理解解答即可。
12.根据马来群岛某岛屿水系图分析可知,该岛河流由中部流向四周。各选项大洲中,只有亚洲水系特征是由中部流向四周。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3.根据马来群岛某岛屿水系图分析可知,该岛河流由中部流向四周。 因此可知其地势特征是中部高,四周低。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答案】14.C
15.A
16.D
【知识点】亚洲的自然环境(地形地势、气候、河流)
【解析】【点评】(1)受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的综合影响,亚洲的气候特点具有复杂多样,季风性气候显著,大陆性气候分布广的特点,其中有分布在东部太平洋沿海的温带季风气候,分布在中国、朝鲜半岛和日本南部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印度半岛、中南半岛、海南岛和菲律宾群岛的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亚洲大陆内部大部分地区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在东南亚的热带雨林气候,分布在阿拉伯半岛的热带沙漠气候,分布在地中海沿岸的地中海气候,分布在北冰洋沿岸的寒带气候和分布在青藏高原和高山地区的高原山地气候。
(2)当地的建筑风格大多是为了适应当地的地形和气候,例如北方地区的墙体大多厚实防风防寒,南方地区的墙体大多轻薄,通风透气。
14.根据图示可以判断,亚洲的气候类型复杂多样,气候包括热带雨林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极地苔原和冰原气候、高山高寒气候等气候都有分布。故答案为:C正确,亚洲缺少温带海洋性气候,最湿润的大洲是指南美洲,ABD错误。故答案为:C。
15.根据图示可以判断,甲乙丙三地的降水特点是全年降水稀少,降水特点相似。丁地全年多雨,故答案为:A正确,BCD错误。故答案为:A。
16.阿拉伯人的传统服装白色长袍。由于阿拉伯人主要居住在西亚和北非地区,西亚和北非的气候类型是炎热干燥的热带沙漠气候。阿拉伯人多喜欢穿白色的长袍,目的是为了反射较强的太阳光线和抵御风沙,故答案为:A错误。因纽特人主要生活在北极圈内,当地降水不丰富,故答案为:B错误。达雅克人主要生活在气候炎热多雨的区域,因此住在高脚楼中,可以避免地面的湿气,故答案为:C错误。维吾尔族人由于当地气候干燥,多沙漠分布,因此多使用骆驼,故答案为:D正确。故答案为:D。
【答案】17.B
18.B
【知识点】亚洲的自然环境(地形地势、气候、河流)
【解析】【点评】(1)亚洲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是世界上面积最大,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地跨寒温热三带,绝大部分地区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亚洲的平均海拔高,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因此河流大多发源于中部山地地区,呈放射状向周围注入海洋,青藏高原位于亚洲的中部,平原大多分布在大陆边缘地带。
(2)受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的综合影响,亚洲的气候特点具有复杂多样,季风性气候显著,大陆性气候分布广的特点,其中有分布在东部太平洋沿海的温带季风气候,分布在中国、朝鲜半岛和日本南部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印度半岛、中南半岛、海南岛和菲律宾群岛的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亚洲大陆内部大部分地区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在东南亚的热带雨林气候,分布在阿拉伯半岛的热带沙漠气候,分布在地中海沿岸的地中海气候,分布在北冰洋沿岸的寒带气候和分布在青藏高原和高山地区的高原山地气候。
17.亚洲纬度范围广,经度跨度大,面积广大。同时,地形复杂多样,地势起伏大,自然地理环境复杂多样,①③正确。亚洲东临太平洋,南邻印度洋,北临北冰洋,并未四面均濒临海洋,②错。亚洲纬度跨度大,大部分处于中纬度地区,④错。故答案为:B。
18.亚洲地处面积最大的大陆,面向世界最大的洋,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使得不同季节风向以及盛行风的性质差异巨大,形成世界上典型的季风气候,B正确。季风气候的形成与其东西距离、南北纬度跨度关系不大,AD错。地形起伏导致气候复杂多样,不是导致季风气候显著的原因,C错。故答案为:B。
19.【答案】(1)东
(2)北
(3)北温
(4)欧;阿拉伯;红;非;太平;印度;北冰
【知识点】东西半球的划分;季节变化和五带的划分;亚洲概况(位置和范围、地理分区)
【解析】【分析】(1)读图分析可知,亚洲经度大部分在30°E-170°W之间,大部分位于东半球。
(2)读图分析可知, 亚洲大部分位于赤道以北,因此从南北半球看,大部分位于北半球。
(3)读图分析可知,亚洲大部分位于北回归线和北极圈之间,位于北温带。
(4)读图分析可知, 从海陆位置看,西与欧A洲接壤,西南C阿拉伯半岛,并以红海与B非洲为界;东临E太平洋,南临F印度洋,北临G北冰洋。
故答案为:(1)东;(2)北;(3)北温;(4)欧;阿拉伯;红;非;太平;印度;北冰。
【点评】(1)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
(2)以赤道为界将地球划分为南北半球,赤道以北为北半球,赤道以南为南半球。
(3)23.5°N—23.5°S之间为热带,23.5°N—66..5°N之间为北温带,23.5°S—66..5°S之间为南温带,66.5°N—90°N之间为北寒带,66.5°S—90°S之间为南寒带。
(4)世界共有七大洲,按照面积由大到小排列依次是: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世界共有四大洋,按照面积由大到小排列依次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20.【答案】(1)东;北
(2)亚欧;太平;印度
(3)北温
(4)西;东
【知识点】亚洲概况(位置和范围、地理分区)
【解析】【分析】解:(1)从东西半球看,亚洲大部分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看,亚洲大部分位于赤道以北,大部分位于北半球。(2)亚洲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东部,东临E太平洋,南临F印度洋。(3)亚洲南北跨纬度广,亚洲北部深入北极圈内,南部延伸到赤道以南,大部分位于北温带。(4)人们根据亚洲的地理特点,把亚洲分为六大地理单元,图中字母C为阿拉伯半岛,位于亚洲西部属于西亚地区,中国位于东亚。
【点评】亚洲地理位置:亚洲位于北半球以及东半球,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北临北冰洋,西部以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和土耳其海峡为界与欧洲相邻,西南以苏伊士运河为界与非洲相邻,东南隔海与大洋洲相望,东北以白令海峡为界与北美洲相望。亚洲的地理分区: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北亚。
21.【答案】(1)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热带雨林气候;热带沙漠气候;高原高山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极地气候
(2)复杂多样;季风;温带大陆性
(3)东;湿润气流;降水
【知识点】亚洲的自然环境(地形地势、气候、河流)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 图中数码所代表的气候类型名称分别是:①是热带季风气候,②是亚热带季风气候,③是温带季风气候,④是热带雨林气候,⑤是热带沙漠气候,⑥是高原高山气候,⑦是温带大陆性气候,⑧是极地气候。
(2)亚洲面积广大,地跨寒温热三带,且地形复杂多样,因此气候复杂多样;亚洲位于亚欧大陆东部,东临太平洋,海陆差异显著,因此季风气候显著;亚洲大部分地区位于内陆地区,距离海洋较远,海洋湿润气流难以到达,降水较少,大陆性特征显著。
(3) 亚洲东部季风气候显著,夏季降水的多少与夏季风的强弱有着密切的关系。一般说来,夏季风强的年份,从海洋上带来的湿润气流多,降水也多。
故答案为:(1)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热带雨林气候;热带沙漠气候;高原高山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极地气候;(2)复杂多样;季风;温带大陆性;(3)东;湿润气流;降水。
【点评】(1)本题考查亚洲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读图牢记即可。
(2)(3)亚洲气候复杂多样,唯一缺少的气候类型是温带海洋性气候;东部和南部季风气候显著,冬季盛行偏北风,寒冷干燥;夏季盛行偏南风,高温多雨;亚洲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
22.【答案】(1)中部高,四周低;放射;亚热带季风;多;海陆位置
(2)水稻;雨热同期或夏季高温多雨
(3)北温带;B;黄色
【知识点】亚洲的自然环境(地形地势、气候、河流);亚洲的人口与国家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亚洲的河流多从中部呈放射状流向四周的海洋,说明亚洲的地势特点是中部高,四周低;北回归线附近的①处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②处为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高温少雨,所以①处降水量比②处多,主要是因为①处位于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东岸,②处位于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受海陆位置影响,两地降水也有差异。
(2)东南亚和东南地区主要为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水热充足,适合种植水稻,所以这两个区域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是水稻。
(3)读图可知,北回归线穿过亚洲和南部,北极圈穿过亚洲的北部,所以亚洲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图中A地亚洲中部内陆地区,由于距海较远,水汽难以到达,气候干旱,降水较少,人口分布稀疏;B地位于亚洲南部地区,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属于季风区,水热充足,有利于生产和生活,人口分布稠密,有世界第二人口大国分布在这里;C地位于亚洲北部,所处纬度较高,气温较低,不适合人类居住,人口分布稀疏;D地位于亚洲西部地区,主要为热带沙漠气候,全年炎热干燥,气候干旱,降水稀少,人口分布稀疏;亚洲东部主要有中国、蒙古、朝鲜、韩国和日本等国家,主要为黄色人种。
【点评】(1)亚洲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是世界上面积最大,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地跨寒温热三带,绝大部分地区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亚洲的平均海拔高,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因此河流大多发源于中部山地地区,呈放射状向周围注入海洋,青藏高原位于亚洲的中部,平原大多分布在大陆边缘地带。
(2)受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的综合影响,亚洲的气候特点具有复杂多样,季风性气候显著,大陆性气候分布广的特点,其中有分布在东部太平洋沿海的温带季风气候,分布在中国、朝鲜半岛和日本南部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印度半岛、中南半岛、海南岛和菲律宾群岛的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亚洲大陆内部大部分地区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在东南亚的热带雨林气候,分布在阿拉伯半岛的热带沙漠气候,分布在地中海沿岸的地中海气候,分布在北冰洋沿岸的寒带气候和分布在青藏高原和高山地区的高原山地气候。
(3)东南亚位于亚洲东南部,由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组成,气候高温多雨,耕地少,人口稠密,主要的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其中东南亚是世界上天然橡胶、棕榈油、椰子和蕉麻的最大产地。中南半岛的北部及菲律宾群岛的北部为热带季风气候,赤道附近马来群岛的大部分地区和马来半岛南部为热带雨林气候。湄公河是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在我国又被称为澜沧江,有“亚洲的多瑙河”之称。
(4)南亚北靠喜马拉雅山脉,南临印度洋,西濒阿拉伯海,东濒孟加拉湾,大体在喜马拉雅山脉和印度洋之间,地形自北向南分为三大地形区,北部是喜马拉雅山脉,中部是恒河平原和印度河平原,南部是德干高原。气候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降水按时间分布是每年的6-9月降水丰富,10月到次年5月降水稀少,影响因素是来自印度洋的季风。按地区分布是以印度半岛的东西两侧和东北部地区降水最丰富,其中位于印度东北部的乞拉朋齐,被称为世界的“雨极”。南亚的主要景观是热带草原。其中西南季风对农业产生较大影响,西南季风较弱时容易发生干旱,较强则容易发生洪涝灾害,影响农业生产。
(5)世界人口分布极度不平衡,人口一般分布在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以及北美洲东部的沿海和平原地区,人口稀疏的地区在极端干旱的沙漠,过于湿热的热带雨林区,高纬度的寒冷地区和地势严峻的高原山地地区。
1 / 12022-2023学年初中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第六章 我们生活的大洲 ——亚洲单元检测 (培优卷)
一、单选题
(2022七下·巴南期末) 图是亚洲大陆轮廓图,完成下面小题。
1. 关于亚洲地理位置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太平洋西岸 B.亚欧大陆北部
C.太平洋东岸 D.亚欧大陆南部
2. 亚洲大陆横跨寒、温、热三带,据此判断图示L线为( )
A.南回归线 B.南极圈 C.北回归线 D.北极圈
3. 有关亚洲位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大部分位于北半球 B.大部分位于南半球
C.全部位于东半球 D.全部位于西半球
【答案】1.A
2.D
3.A
【知识点】亚洲概况(位置和范围、地理分区)
【解析】【点评】亚洲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是世界上面积最大,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地跨寒温热三带,绝大部分地区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亚洲的平均海拔高,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因此河流大多发源于中部山地地区,呈放射状向周围注入海洋,青藏高原位于亚洲的中部,平原大多分布在大陆边缘地带。
1.亚洲位于太平洋的西岸,南临印度洋,北临北冰洋,A正确;C错误;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BD错误;排除BCD,选A。
2.亚洲大陆地跨寒、温、热三个气候带,北极圈穿过北部,赤道穿过南部,大部分属于北温带,图中L线为北极圈,D正确;排除ABC,选D。
3.亚洲主要位于亚欧大陆东岸和太平洋西岸,同时跨东半球、西半球、北半球和南半球四个半球,亚洲绝大部分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A正确;排除BCD,选A。
(2022七下·临沭期末) 某中学地理学习小组,绘制了一幅框图,解释某大洲自然地理要素的作用与影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 有关①处大洲的地理位置,叙述正确的是( )
A.亚洲大部分位于热带
B.亚洲位于太平洋的西部
C.亚洲全部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D.亚洲东北隔土耳其海峡与北美洲相望
5. 在框图中,各数码与其填入的内容,不合适的是( )
A.①跨经度最广的大洲 B.②气候复杂多样
C.③季风气候显著 D.④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答案】4.B
5.A
【知识点】亚洲概况(位置和范围、地理分区)
【解析】【点评】亚洲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是世界上面积最大,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地跨寒温热三带,绝大部分地区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亚洲的平均海拔高,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因此河流大多发源于中部山地地区,呈放射状向周围注入海洋,青藏高原位于亚洲的中部,平原大多分布在大陆边缘地带。
4.该大洲为亚洲,北极圈和北回归线分别穿过亚洲的北部和南部,因此亚洲地跨北寒带、北温带和热带三带,其中大部分位于北温带,A错误。亚洲位于太平洋的西部,东临太平洋,B正确。160°E经线穿过亚洲东部,因此亚洲地跨东西半球,赤道穿过亚洲南部岛屿,因此亚洲地跨南北半球,C错误。亚洲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 D错误。故答案为:B。
5.读图可知,①亚洲应该是跨纬度最广的大洲,故A错误。②表示的亚洲跨纬度广,导致气候复杂多样,故B正确。③是亚洲地处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季风气候显著,故C正确。④表示陆地面积广阔,大陆性气候分布广,故D正确。故答案为:A。
6.(2019七下·容县月考)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人口超过1亿的亚洲国家有几个?( )
A.3个 B.5个 C.6个 D.8个
【答案】C
【知识点】亚洲的人口与国家
【解析】【分析】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人口超过1亿的亚洲国家有6个:
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日本。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截至2005年,世界上人口超过1亿的有12个国家,它们是中国、印度、美国、印度尼西亚、巴西、巴基斯坦、俄罗斯、尼日利亚、孟加拉国、日本和墨西哥、菲律宾。
7.(2017七下·濮阳期中)比较下列五个亚洲国家,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③、④位于东南亚 B.①、④、⑤与我国相邻
C.⑤为亚洲人口最多的国家 D.②、④、⑤为发达国家
【答案】B
【知识点】亚洲的人口与国家
【解析】【分析】东南亚在亚洲的东南部,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大部分。主要的国家有越南、老挝、缅甸、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据图可知:①是缅甸,②是日本,③是伊朗,④是印度,⑤是越南。其中伊朗位于西亚,印度位于南亚;越南、印度和缅甸与我国相邻;中国是亚洲人口最多的国家,日本是亚洲唯一一个发达国家,故本题选B。
8.(2017七下·东莞期中)下列关于亚洲不同民族的服饰与相应国家和地区搭配,正确的一组是( )
A.以皮衣、皮靴为主——东南亚各国
B.单衣、薄裙——西伯利亚地区
C.白色织物裹着全身——西亚的阿拉伯国家
D.和服——蒙古
【答案】C
【知识点】亚洲不同地区居民生活差异;亚洲概况(位置和范围、地理分区);亚洲的人口与国家
【解析】【分析】东南亚地区地处热带,气温较高,当地民居不可能以皮衣、皮靴为主,而应以透气凉爽的服饰为主,A选项错误;西伯利亚地区地处高纬,气温较低,不可能以单衣、单裙为主,应以皮衣、皮靴为主,B选项错误;西亚的阿拉伯国家的气候属于热带沙漠气候,极其的炎热,所以,为了反射阳光,遮挡风沙,其居民用白色织物裹着全身,C选项正确;和服是日本的传统服装,D选项错误;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2022七下·中山期中) 中亚国家塔吉克斯坦位于帕米尔高原上,山区占总面积的93%,一半以上的地区海拔高于3000米,群山顶上冰川广布,该国拥有整个中亚60%的水资源。读“塔吉克斯坦区域图”(图3),完成下列小题。
9.塔吉克斯坦成为中亚地区水资源最丰富国家的原因是( )
A.多外流河和外流湖 B.山区海拔高,冰川融水多
C.气候湿润,降水丰沛 D.离海洋较近,降水丰沛
10.塔吉克斯坦的城市集中分布在该国西南部的原因是( )
A.纬度较低,阳光充足 B.地势较低,水源充足
C.气候温和多雨 D.平原面积广大
【答案】9.B
10.B
【知识点】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形成条件、分布、形态、民居与环境);亚洲的自然环境(地形地势、气候、河流);亚洲概况(位置和范围、地理分区)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塔吉克斯坦成为中亚地区水资源最丰富国家的原因,根据材料信息理解解答即可。
(2)塔吉克斯坦地处山区,境内山地和高原占90%,其中约一半在海拔3000米以上,有“高山国”之称。北部山脉属天山山系,中部属吉萨尔-阿尔泰山系,东南部为冰雪覆盖的帕米尔高原,最高的为共产主义峰,海拔为7495米。北部是费尔干纳盆地的西缘,西南部有瓦赫什谷地、吉萨尔谷地和喷赤谷地等。
9.根据题意分析可知, 塔吉克斯坦山区面积广大,海拔高,冰川融水多,因此成为中亚地区水资源最丰富的国家。塔吉克斯坦深居内陆,踞海远,降水少, 多内流河和内流湖 。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0.读图分析可知, 塔吉克斯坦的城市集中分布在该国西南部,原因是该地区地势较低,水源充足。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1.(2019七下·马山月考)如果沿北回归线从东向西穿越亚洲,所经过地区的气候类型依次为( )
A.热带季风气候、热带雨林气候、热带沙漠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沙漠气候
C.地中海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
D.地中海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沙漠气候
【答案】B
【知识点】亚洲的自然环境(地形地势、气候、河流)
【解析】【分析】根据亚洲气候类型分布图可知,如果沿北回归线从东向西穿越亚洲,所经过地区的气候类型依次为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沙漠气候。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亚洲面积广大,地跨寒温热三带,且地形复杂多样,因此气候复杂多样;亚洲位于亚欧大陆东部,东临太平洋,海陆差异显著,因此季风气候显著;亚洲大部分地区位于内陆地区,距离海洋较远,海洋湿润气流难以到达,降水较少,大陆性特征显著。
读马来群岛某岛屿水系图,完成下列小题。
12.以下各大洲水系特征与该岛水系特征类似的是( )
A.非洲 B.亚洲 C.北美洲 D.欧洲
13.由该岛水系特征可知其地势特征是( )
A.南北高,中间低 B.四周高,中间低
C.东西高,中间低 D.中部高,四周低
【答案】12.B
13.D
【知识点】亚洲的自然环境(地形地势、气候、河流)
【解析】【点评】(1)亚洲河流大部分呈放射状向四周分流。主要河流有:东亚的长江、黄河、珠江、黑龙江;南亚的印度河、恒河;东南亚的湄公河;西亚的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北亚的勒拿河、叶尼塞河、鄂毕河。
(2)本题考查马来群岛某岛屿的地势特征,根据河流流向理解解答即可。
12.根据马来群岛某岛屿水系图分析可知,该岛河流由中部流向四周。各选项大洲中,只有亚洲水系特征是由中部流向四周。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3.根据马来群岛某岛屿水系图分析可知,该岛河流由中部流向四周。 因此可知其地势特征是中部高,四周低。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2022七下·南山期末)亚洲面积广大,各地居民都有独特的生活习惯。甲地的阿拉伯人身着宽大的长袍,头戴头巾;骆驼是我国维吾尔族人(居住在乙地)的传统交通运输工具,骆驼因为其特殊的生理结构,可以在不喝水的条件下生存三周;丙地的因纽特人捕猎海鱼,习惯吃生肉;丁地的高脚屋是达雅克人的传统建筑,墙体较薄,窗户较大,木桩架空离地数尺。图为亚洲气候类型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由图可知,亚洲的气候特点是( )
A.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 B.均为热带气候,普遍炎热
C.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D.降水多,是世界最湿润的大洲
15.四地中,全年降水特点相似的是( )
A.甲乙丙 B.甲乙丁 C.乙丙丁 D.甲丙丁
16.下列关于四地居民生活习惯成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阿拉伯人:当地常年低温,长袍可以防寒保暖
B.因纽特人:当地降水丰富,不利于生火
C.达雅克人:当地多火山地震,住高脚屋更安全
D.维吾尔族人:当地干旱多沙漠,使用骆驼更合适
【答案】14.C
15.A
16.D
【知识点】亚洲的自然环境(地形地势、气候、河流)
【解析】【点评】(1)受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的综合影响,亚洲的气候特点具有复杂多样,季风性气候显著,大陆性气候分布广的特点,其中有分布在东部太平洋沿海的温带季风气候,分布在中国、朝鲜半岛和日本南部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印度半岛、中南半岛、海南岛和菲律宾群岛的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亚洲大陆内部大部分地区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在东南亚的热带雨林气候,分布在阿拉伯半岛的热带沙漠气候,分布在地中海沿岸的地中海气候,分布在北冰洋沿岸的寒带气候和分布在青藏高原和高山地区的高原山地气候。
(2)当地的建筑风格大多是为了适应当地的地形和气候,例如北方地区的墙体大多厚实防风防寒,南方地区的墙体大多轻薄,通风透气。
14.根据图示可以判断,亚洲的气候类型复杂多样,气候包括热带雨林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极地苔原和冰原气候、高山高寒气候等气候都有分布。故答案为:C正确,亚洲缺少温带海洋性气候,最湿润的大洲是指南美洲,ABD错误。故答案为:C。
15.根据图示可以判断,甲乙丙三地的降水特点是全年降水稀少,降水特点相似。丁地全年多雨,故答案为:A正确,BCD错误。故答案为:A。
16.阿拉伯人的传统服装白色长袍。由于阿拉伯人主要居住在西亚和北非地区,西亚和北非的气候类型是炎热干燥的热带沙漠气候。阿拉伯人多喜欢穿白色的长袍,目的是为了反射较强的太阳光线和抵御风沙,故答案为:A错误。因纽特人主要生活在北极圈内,当地降水不丰富,故答案为:B错误。达雅克人主要生活在气候炎热多雨的区域,因此住在高脚楼中,可以避免地面的湿气,故答案为:C错误。维吾尔族人由于当地气候干燥,多沙漠分布,因此多使用骆驼,故答案为:D正确。故答案为:D。
(2022七下·平原期末) 下图为亚洲的位置和范围图,完成下面小题。
17. 亚洲自然地理环境复杂多样,这是因为( )
①纬度范围广,经度跨度大②四面均濒临海洋
③地形复杂多样,地势起伏大④大部分地处高纬度地区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③
18. 亚洲季风气侯显著的原因( )
A.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
B.地处面积最大的大陆,面向世界最大的大洋
C.地形起伏最大的大洲
D.地跨纬度最广的大洲
【答案】17.B
18.B
【知识点】亚洲的自然环境(地形地势、气候、河流)
【解析】【点评】(1)亚洲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是世界上面积最大,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地跨寒温热三带,绝大部分地区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亚洲的平均海拔高,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因此河流大多发源于中部山地地区,呈放射状向周围注入海洋,青藏高原位于亚洲的中部,平原大多分布在大陆边缘地带。
(2)受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的综合影响,亚洲的气候特点具有复杂多样,季风性气候显著,大陆性气候分布广的特点,其中有分布在东部太平洋沿海的温带季风气候,分布在中国、朝鲜半岛和日本南部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印度半岛、中南半岛、海南岛和菲律宾群岛的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亚洲大陆内部大部分地区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在东南亚的热带雨林气候,分布在阿拉伯半岛的热带沙漠气候,分布在地中海沿岸的地中海气候,分布在北冰洋沿岸的寒带气候和分布在青藏高原和高山地区的高原山地气候。
17.亚洲纬度范围广,经度跨度大,面积广大。同时,地形复杂多样,地势起伏大,自然地理环境复杂多样,①③正确。亚洲东临太平洋,南邻印度洋,北临北冰洋,并未四面均濒临海洋,②错。亚洲纬度跨度大,大部分处于中纬度地区,④错。故答案为:B。
18.亚洲地处面积最大的大陆,面向世界最大的洋,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使得不同季节风向以及盛行风的性质差异巨大,形成世界上典型的季风气候,B正确。季风气候的形成与其东西距离、南北纬度跨度关系不大,AD错。地形起伏导致气候复杂多样,不是导致季风气候显著的原因,C错。故答案为:B。
二、综合题
19.(2022七下·长安期末)仔细观察亚洲范围示意图(下图),请描述亚洲的地理位置。
(1)从东西半球看,大部分位于 半球;
(2)从南北半球看,大部分位于 半球;
(3)从地球五带的划分看,大部分处 带;
(4)从海陆位置看,西与A 洲接壤,西南C 半岛,并以 海与B 洲为界;东临E 洋,南临F 洋,北临G 洋。
【答案】(1)东
(2)北
(3)北温
(4)欧;阿拉伯;红;非;太平;印度;北冰
【知识点】东西半球的划分;季节变化和五带的划分;亚洲概况(位置和范围、地理分区)
【解析】【分析】(1)读图分析可知,亚洲经度大部分在30°E-170°W之间,大部分位于东半球。
(2)读图分析可知, 亚洲大部分位于赤道以北,因此从南北半球看,大部分位于北半球。
(3)读图分析可知,亚洲大部分位于北回归线和北极圈之间,位于北温带。
(4)读图分析可知, 从海陆位置看,西与欧A洲接壤,西南C阿拉伯半岛,并以红海与B非洲为界;东临E太平洋,南临F印度洋,北临G北冰洋。
故答案为:(1)东;(2)北;(3)北温;(4)欧;阿拉伯;红;非;太平;印度;北冰。
【点评】(1)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
(2)以赤道为界将地球划分为南北半球,赤道以北为北半球,赤道以南为南半球。
(3)23.5°N—23.5°S之间为热带,23.5°N—66..5°N之间为北温带,23.5°S—66..5°S之间为南温带,66.5°N—90°N之间为北寒带,66.5°S—90°S之间为南寒带。
(4)世界共有七大洲,按照面积由大到小排列依次是: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世界共有四大洋,按照面积由大到小排列依次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20.(2019七下·泰兴期末)读“亚洲地区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东西半球看,亚洲大部分位于 半球,从南北半球看,亚洲大部分位于 半球。
(2)亚洲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 大陆东部,东临E 洋,南临F 洋。
(3)亚洲南北跨纬度广,大部分位于 带。
(4)人们根据亚洲的地理特点,把亚洲分为六大地理单元,图中字母C位于 亚,中国位于 亚。
【答案】(1)东;北
(2)亚欧;太平;印度
(3)北温
(4)西;东
【知识点】亚洲概况(位置和范围、地理分区)
【解析】【分析】解:(1)从东西半球看,亚洲大部分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看,亚洲大部分位于赤道以北,大部分位于北半球。(2)亚洲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东部,东临E太平洋,南临F印度洋。(3)亚洲南北跨纬度广,亚洲北部深入北极圈内,南部延伸到赤道以南,大部分位于北温带。(4)人们根据亚洲的地理特点,把亚洲分为六大地理单元,图中字母C为阿拉伯半岛,位于亚洲西部属于西亚地区,中国位于东亚。
【点评】亚洲地理位置:亚洲位于北半球以及东半球,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北临北冰洋,西部以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和土耳其海峡为界与欧洲相邻,西南以苏伊士运河为界与非洲相邻,东南隔海与大洋洲相望,东北以白令海峡为界与北美洲相望。亚洲的地理分区: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北亚。
21.(2019七下·容县月考)读“亚洲气候类型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出图中数码所代表的气候类型名称:
① ,② ,③ ,④ ,
⑤ ,⑥ ,⑦ ,⑧ 。
(2)亚洲气候具 、 气候显著和 气候分布广的特点。
(3)亚洲 部夏季降水的多少与夏季风的强弱有着密切的关系。一般说来,夏季风强的年份,从海洋上带来的 多, 也多。
【答案】(1)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热带雨林气候;热带沙漠气候;高原高山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极地气候
(2)复杂多样;季风;温带大陆性
(3)东;湿润气流;降水
【知识点】亚洲的自然环境(地形地势、气候、河流)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 图中数码所代表的气候类型名称分别是:①是热带季风气候,②是亚热带季风气候,③是温带季风气候,④是热带雨林气候,⑤是热带沙漠气候,⑥是高原高山气候,⑦是温带大陆性气候,⑧是极地气候。
(2)亚洲面积广大,地跨寒温热三带,且地形复杂多样,因此气候复杂多样;亚洲位于亚欧大陆东部,东临太平洋,海陆差异显著,因此季风气候显著;亚洲大部分地区位于内陆地区,距离海洋较远,海洋湿润气流难以到达,降水较少,大陆性特征显著。
(3) 亚洲东部季风气候显著,夏季降水的多少与夏季风的强弱有着密切的关系。一般说来,夏季风强的年份,从海洋上带来的湿润气流多,降水也多。
故答案为:(1)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热带雨林气候;热带沙漠气候;高原高山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极地气候;(2)复杂多样;季风;温带大陆性;(3)东;湿润气流;降水。
【点评】(1)本题考查亚洲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读图牢记即可。
(2)(3)亚洲气候复杂多样,唯一缺少的气候类型是温带海洋性气候;东部和南部季风气候显著,冬季盛行偏北风,寒冷干燥;夏季盛行偏南风,高温多雨;亚洲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
22.(2022七下·长春期末)我们生活的大洲一一亚洲:河、禾、合,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河:亚洲地势的特点是 。受地势影响,亚洲河流呈 状流入海洋,众多的大江大河孕育了多彩的亚洲文明。处在北回归线附近的①为 气候,降水量比②处 (多/少),产生此种差异的原因是 。
(2)禾:东南亚和南亚两地区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是 ,亚洲人民勤劳智慧为世界粮食安全做出积极贡献。这里有利于该农作物生长的气候条件是 。
(3)合:自新冠疫情发生以来,亚洲和世界各国共克疫情,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从纬度位置来看,亚洲大部分地区位于 (五带)。ABCD四地中,人口稠密的地区是 (填字母)地,亚洲东部居民多为 人种。
【答案】(1)中部高,四周低;放射;亚热带季风;多;海陆位置
(2)水稻;雨热同期或夏季高温多雨
(3)北温带;B;黄色
【知识点】亚洲的自然环境(地形地势、气候、河流);亚洲的人口与国家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亚洲的河流多从中部呈放射状流向四周的海洋,说明亚洲的地势特点是中部高,四周低;北回归线附近的①处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②处为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高温少雨,所以①处降水量比②处多,主要是因为①处位于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东岸,②处位于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受海陆位置影响,两地降水也有差异。
(2)东南亚和东南地区主要为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水热充足,适合种植水稻,所以这两个区域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是水稻。
(3)读图可知,北回归线穿过亚洲和南部,北极圈穿过亚洲的北部,所以亚洲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图中A地亚洲中部内陆地区,由于距海较远,水汽难以到达,气候干旱,降水较少,人口分布稀疏;B地位于亚洲南部地区,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属于季风区,水热充足,有利于生产和生活,人口分布稠密,有世界第二人口大国分布在这里;C地位于亚洲北部,所处纬度较高,气温较低,不适合人类居住,人口分布稀疏;D地位于亚洲西部地区,主要为热带沙漠气候,全年炎热干燥,气候干旱,降水稀少,人口分布稀疏;亚洲东部主要有中国、蒙古、朝鲜、韩国和日本等国家,主要为黄色人种。
【点评】(1)亚洲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是世界上面积最大,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地跨寒温热三带,绝大部分地区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亚洲的平均海拔高,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因此河流大多发源于中部山地地区,呈放射状向周围注入海洋,青藏高原位于亚洲的中部,平原大多分布在大陆边缘地带。
(2)受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的综合影响,亚洲的气候特点具有复杂多样,季风性气候显著,大陆性气候分布广的特点,其中有分布在东部太平洋沿海的温带季风气候,分布在中国、朝鲜半岛和日本南部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印度半岛、中南半岛、海南岛和菲律宾群岛的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亚洲大陆内部大部分地区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在东南亚的热带雨林气候,分布在阿拉伯半岛的热带沙漠气候,分布在地中海沿岸的地中海气候,分布在北冰洋沿岸的寒带气候和分布在青藏高原和高山地区的高原山地气候。
(3)东南亚位于亚洲东南部,由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组成,气候高温多雨,耕地少,人口稠密,主要的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其中东南亚是世界上天然橡胶、棕榈油、椰子和蕉麻的最大产地。中南半岛的北部及菲律宾群岛的北部为热带季风气候,赤道附近马来群岛的大部分地区和马来半岛南部为热带雨林气候。湄公河是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在我国又被称为澜沧江,有“亚洲的多瑙河”之称。
(4)南亚北靠喜马拉雅山脉,南临印度洋,西濒阿拉伯海,东濒孟加拉湾,大体在喜马拉雅山脉和印度洋之间,地形自北向南分为三大地形区,北部是喜马拉雅山脉,中部是恒河平原和印度河平原,南部是德干高原。气候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降水按时间分布是每年的6-9月降水丰富,10月到次年5月降水稀少,影响因素是来自印度洋的季风。按地区分布是以印度半岛的东西两侧和东北部地区降水最丰富,其中位于印度东北部的乞拉朋齐,被称为世界的“雨极”。南亚的主要景观是热带草原。其中西南季风对农业产生较大影响,西南季风较弱时容易发生干旱,较强则容易发生洪涝灾害,影响农业生产。
(5)世界人口分布极度不平衡,人口一般分布在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以及北美洲东部的沿海和平原地区,人口稀疏的地区在极端干旱的沙漠,过于湿热的热带雨林区,高纬度的寒冷地区和地势严峻的高原山地地区。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