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战火重燃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世界战火重燃 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04-10 11:02:07

文档简介

CAI课件评比申请表
课件名称
《世界战火重燃》
学科
历史
适用年级

适用范围
中学
制作人
段雪红
联系电话
15100459901
制作单位
涉县更乐镇中学
邮编
056404
开发工具
Powerpoint 2003
操作系统
Windowsxp/win7
硬件环境
CPU   内存:1G以上 显示器分辨率:1024*768
文件说明:1、运行程序及调用程序:世界战火重燃.pps
     2、源程序;世界战火重燃.ppt
     3、说明文件:readme.doc
操作说明:(1)课件内容播放以单击鼠标完成。
(2)课件中的音乐和视频资料的播放可单击相应的控制按钮进行播放、关闭等操作。
内容简介及设计思想(含主要模块)
首先引导学生回忆上节内容,归纳法西斯侵略罪行;然后通过地图使学生形象直观的理解慕尼黑会议和德军闪击波兰,从而深刻理解绥靖政策。
推荐单位意见: 
                 盖 章                           2013年  9月 27 日 
课件34张PPT。×××× 涉县更乐中学
段雪红世界战火重燃●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掌握:20世纪30年代法西斯侵略扩张的史实;慕尼黑会议,法西斯德国吞并捷克斯洛伐克;德军“闪击”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2.理解:慕尼黑阴谋的含义,绥靖政策的原因和结果;波兰迅速灭亡的原因。   3.通过对绥靖政策、德军“闪击”波兰的教学,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物原因、本质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复习中国史和本书前面所学内容,掌握20世纪30年代法西斯国家的侵略史实。   2.充分利用音视频等资料,帮助学生身临其境的学习历史。   3.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使学生学会合作式学习的方法,共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认识慕尼黑阴谋是帝国主义大国英、法牺牲小国利益,以达到祸水东引的一次大阴谋。英、法等纵容法西斯侵略,其结果只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慕尼黑会议。
(二)教学难点
绥靖政策。1.法西斯的侵略扩张2.慕尼黑会议的恶果3.德军“闪击”波兰×× 德、意、日法西斯对内都实行了哪些恐怖统治? ×复习*意:排斥打击一切反对派,逮捕迫害反法西斯领导人和民主人士
*德:制造“国会纵火案”,逮捕迫害共产党和进步人士,实行纳粹党一党独裁 ,迫害犹太人
*日:禁止工会运动,压制言论自由,迫害共产党和进步人士×复习  回忆中国近代史,说说日本法西斯在20世纪30年代对中国进行了哪些侵略? ×温故知新×温故知新×温故知新归纳×德、意、日对外侵略扩张史实
20世纪30年代
到了亚、非、欧三大洲
法西斯的侵略战火已经蔓延法西斯国家实力大增1、1931年,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强占我国东北2、1937年7月,日本挑起卢沟桥事变,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
3、1935年,意大利法西斯入侵埃塞俄比亚。
4、1936年,德意法西斯出兵干涉西班牙内战。×20世纪30年代后半期
法西斯侵略集团
“柏林——罗马——东京”轴心形成奥地利德国1938年德国吞并
奥地利德国
法西斯
扩张×奥地利德国国际社会
不闻不问×德国的侵略野心进一步膨胀
下一个目标会是 1938年德国吞并
奥地利奥地利德国×捷克斯洛伐克捷克斯洛伐克苏台德区奥地利德国×捷克斯洛伐克捷克斯洛伐克苏台德区占领苏台德区 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视频慕尼黑会议× 《慕尼黑协定》的内容主要是关于捷克斯洛伐克和德国的,可为什么与会国却没有捷克斯洛伐克呢? 想一想× 《慕尼黑协定》的内容主要是关于捷克斯洛伐克和德国的,可为什么与会国却没有捷克斯洛伐克呢? 想一想× 你能得出怎样的信息? 含义× 英法两国政府为了自己的“安全”,纵容法西斯,不惜牺牲小国利益,去满足德国法西斯的要求,这一事件被称为“慕尼黑阴谋”。 奥地利德国×捷克斯洛伐克捷克斯洛伐克1939年3月吞并
整个捷克斯洛伐克 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捷克斯洛伐克德国扩张后
的德国  西方大国在面对法西斯国家的不断侵略中,不是加以制裁,而是希望以牺牲弱小国家的利益,来安抚侵略者,这种政策就叫做绥靖政策,其顶峰是慕尼黑阴谋。含义×  西方大国为什么实行绥靖政策? 讨论×  西方大国为什么实行绥靖政策? 讨论×  绥靖政策导致了怎样的后果? 希
腊德国攻陷波兰1939年9月
德军闪击波兰英法被
迫对德
宣战第二次
世界大战
全面爆发×9月,华沙陷
落,波兰覆亡视频 德国入侵波兰× 为什么波兰在这么短时间内就被灭亡了呢?想一想×想一想×静坐战争 材料一 (捷克斯洛伐克)同法国有牢固的同盟关系,……它又同苏联结盟,而苏联是按照法国盟友所起作用的大小来提供援助的。……捷克斯洛伐克有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有重要的军火工业,还有防御德国的坚固工事。……这些工事正好设在……苏台德区。
——引自(美)帕尔默。科尔顿著《近现代世界史》(下册)
材料二 德军当时只能部署五十五个师,而且其中五个作战师和七个后备师必须放在西线,因而只有四十三个师可以部署在捷克斯洛伐克等地。而当时捷克斯洛伐克有四十五个师拥有数达百万人的武装力量……加上当时法国有一百个师的兵力。捷、法加在一起,兵力超过德国人一倍以上。在兵力对比上,德国实际上处于劣势。9月27日,德军参谋本部给希特勒送了一份备忘录。……得出结论说:“纵使小小的捷克斯洛伐克单独作战—…·也能抵抗三个月;假如它得到外援,则德军实在无力两线作战。”
——引自朱忠武等编著《德国现代史(1918~1945)》
材料三 我们对一个在强大邻邦压境下的小国不论抱有多大同情,但总不能仅仅为了它而不顾一切地使整个大不列颠帝国卷入一场战争。如果我们不得不进行战斗的话,那也必须为了比这更为重大的问题。
——1938年9月27日张伯伦发表的广播讲话
 
拓展 
(1)材料中描述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2)法国为什么要出卖自己的盟友?
(3)这一事件造成的严重后果是什么?
  解析:解答本题最重要的是要准确提取有效信息,特别是材料三中的时间,这样就可以把解题思路集中到二战前的欧洲。
想一想答案:
(1)慕尼黑阴谋。
(2)推行纵容政策,牺牲弱小国家保全自己。
(3)它助长了法西斯的侵略扩张,希特勒看到英法等国对侵略的纵容,便得寸进尺,与1939年3月吞并了整个捷克斯洛伐克,德国在较短的时间内增强了自己的经济和军事力量,在战略上处于更有利的地位,随即把侵略的矛头指向了波兰,最终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