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部编版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策划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国家是( )
A.英、法 B.英、法、俄
C.英、法、美 D.英、法、美、俄
【答案】D
【知识点】第二次鸦片战争
【解析】【分析】1856年10月至1860年10月,英法联军为主凶,美俄两国为帮凶,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点评】让学生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发起者,学生往往漏掉美俄。
2.(2017八上·钦州月考)有人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海盗式的扩张”,给中国文化和人类文明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下列各项最能说明这一点的是( )
A.外国列强侵占了中国的大片领土
B.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C.列强获取大量赔款
D.英法联军攻占北京,洗劫烧毁圆明园
【答案】D
【知识点】第二次鸦片战争;火烧圆明园;沙俄侵占中国领土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第二次鸦片战争、给中国文化和人类文明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带来的是双重损失。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在其他侵华战争中都有体现,由此分析ABC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英法联军攻占北京,洗劫烧毁圆明园,最能体现题干的意图。本题难度适中。
3.(2016八上·东莞期中)下列关于第一、第二次鸦片战争说法正确的是( )
①都是外国资本主义列强为打开中国市场而发动的 ②都使中国丧失了领土和主权 ③都强迫中国签订了不平等条约 ④两次战争的侵略者都有英国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D
【知识点】第二次鸦片战争;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一、第二次鸦片战争①都是外国资本主义列强为打开中国市场而发动的、②都使中国丧失了领土和主权、③都强迫中国签订了不平等条约、④两次战争的侵略者都有英国。因而①②③④均符合题意。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第一、第二次鸦片战争。本题考查第一、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相同点。考查学生对比识记历史知识的能力。
4.中国近代史上割地最多的不平等条约是( )
A.中英《南京条约》 B.中俄《瑷珲条约》
C.中俄《北京条约》 D.中俄《尼布楚条约》
【答案】B
【知识点】沙俄侵占中国领土
【解析】1858年,中俄签订《瑷珲条约》,割占中国领土面积60多万平方千米,是当时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条约。
【点评】学生了解不平等条约中割占我国领土的数目。
5.(2018八下·太平开学考)“最近这两天发生在那里的景象却是用任何笔杆子都无法恰当描述的……”1860年10月9日美国《纽约时报》的一篇报道。这则报道记录了英法联军摧残中华文明的滔天罪行( )
A.占领香港岛 B.火烧圆明园
C.割占辽东半岛 D.南京大屠杀
【答案】B
【知识点】火烧圆明园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可知,1860年10月,英法联军占领北京并火烧圆明园,B项符合题意;
占领香港岛的是鸦片战争中英国,时间是1841年初;
割占辽东半岛是1895年《马关条约》内容;
南京大屠杀是日本全面侵华战争中犯下的滔天罪行,时间是1937年12月到1938年1月。
ACD三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通过分析题干中的时间和国家分析出具体事件,也可通过分析选项事件的发生时间以及相应的国家,与题干对比排除不一致的选项。本题难度适中。
6.(2016八上·宜兴期末)恩格斯说,不费一枪一弹“从中国夺取了一块大小等于法德两国面积的领土和一条同多瑙河一样长的河流”这个国家是( )
A.英国 B.日本 C.俄国 D.法国
【答案】C
【知识点】沙俄侵占中国领土
【解析】【分析】根据已学知识可知,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趁火打劫,迫使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达150多万平方千米,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俄国侵占中国领土的史实。本题主要考查俄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趁火打劫侵占我国领土的史实。主要考查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能力。
7.(2017八上·固始期中)下图是沙俄割占中国领土的示意图,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被沙俄侵占的土地一共有多少( )
A.60多万平方千米 B.100多万平方千米
C.150多万平方千米 D.44万多平方千米
【答案】C
【知识点】沙俄侵占中国领土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采取武力占领、签订条约等卑劣手段,共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地区15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C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准确识记知识的能力。学生还要掌握沙俄同清政府签订的几个不平等条约。本题难度适中。
8.“增开天津为商埠”的条约是( )
A.《天津条约》 B.《北京条约》
C.《爱珲条约》 D.《黄埔条约》
【答案】B
【知识点】第二次鸦片战争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在1860年签订的《北京条约》中规定:开放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给英国,赔偿英法白银各800万两。其他选项的条约中没有题干中的内容。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北京条约》的知识,属于知识层面的识记,难度不大。抓住信息“增开天津为商埠”是解题的关键,这是《北京条约》的内容。
9.规定外国公使可以进驻北京的不平等条约是( )
A.《北京条约》 B.《爱浑条约》
C.《天津条约》 D.《黄埔条约》
【答案】C
【知识点】第二次鸦片战争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858年签订的《天津条约》中规定,外国公使可以进驻北京;增开南京、汉口等10处为通商口岸;外国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其他选项的条约中没有题干中的内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天津条约》的知识,属于知识层面的识记,难度不大。抓住信息“规定外国公使可以进驻北京”是解题的关键,这是《天津条约》的内容。
10.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充当“帮凶”,且又单独“作案”的国家是( )
A.英国 B.俄国 C.法国 D.美国
【答案】B
【知识点】沙俄侵占中国领土
【解析】【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俄国除了是帮凶外,还占领了我国大片领土,所以说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俄国即充当“帮凶”,且又单独“作案”
【点评】此题作中考察俄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占领我国大量领土。
11.(2017八上·启东月考)英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借口是( )
A.“亚罗号事件” B.“马神甫事件”
C.虎门销烟 D.扩大侵略权益
【答案】A
【知识点】第二次鸦片战争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可知,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在华侵略利益、趁中国太平天国运动之际,以“亚罗号事件”为借口,1856年英军炮轰广州,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A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学生还要掌握英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本题难度适中。
12.(2015八上·昭阳期末)列强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是( )
A.是鸦片的贸易合法化 B.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的市场
C.外国使者进入北京 D.侵占中国的领土
【答案】B
【知识点】第二次鸦片战争
【解析】【分析】因为第一次鸦片战争只是打开了中国的市场,但是远远不能满足英国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因此,急需一场战争进一步打开中国内地市场,所以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沿长江开设了通商口岸,目的就是打开中国广大内陆的市场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所以答案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相关知识。
二、材料分析题
1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42年,“他”当皇帝时,清政府签订了近代第一份不平等的条约,这份条约既有割地,也有赔款。
材料二: “它”位于北京西郊,历时l50多年的修建,成为一座著名的皇家园林,第二次鸦片战争,一把大火,让无数的炎黄子孙为他哭泣。
材料三: 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它”趁火打劫,北方那么多的大好河山开始沦丧。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他”指谁 “条约”指哪一个?割让了哪块土地
(2)材料二中的“它”指什么
(3)材料三中的“它”指哪个国家
(4)三则材料给你怎样的启示
【答案】(1)道光帝;《南京条约》;香港岛 。
(2)圆明园。
(3)沙俄。
(4)落后就要挨打等(言之有理即可)。
【知识点】火烧圆明园;沙俄侵占中国领土;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解析】【分析】(1)主要考查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依据已学知识可知,1842年清政府签订的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南京条约》,当时在位的清朝皇帝是道光帝,《南京条约》规定割香港岛给英国,所以材料一中的“他”指道光帝,“条约”指《南京条约》,割地指香港。(2)主要考查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内容。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1860年英法联军占领北京,将一座富丽堂皇的皇家园林圆明园洗劫一空,为掩盖罪行放火焚烧,大火烧了三天三夜,所以材料二中的“它”指的就是被英法联军焚毁的圆明园。(3)主要考查俄国侵占我国大片领土的内容,依据已学知识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趁火打劫,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千米,所以材料三中所提到的“它”指的是俄国,或者指沙俄。(4)主要考查学生感悟历史的能力。依据三则材料,列强通过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等等,强迫腐朽落后的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迫使中国开放通商口岸,赔偿列强大量赔款,割让大片领土等,中国丧失了大量领土和主权,所以给我们的启示就是落后就要挨打。
14.材料一:“在地球的另一角落里有着一个人间奇迹,它叫夏宫。……人们的想象力所能创造的一切几乎神话性的东西都体现在这座宫殿中。……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了夏宫,一个动手抢劫,一个把它付之一炬。原来胜利就是进行一场掠夺。胜利者窃走了夏宫的全部财富。……然后,他们双双拉着手荣归欧洲。”
材料二:美国的特命全权公使被委派到世界那一边(中国),站在树底下,手里拿着筐子,等着接他在树上的伙伴所摇撼下来的果子。甚至他还接到训令,万一树上的人和果园的主人发生纠纷,他应当出来调停。
——美国学者德涅特《美国东亚外交史》
(1)两则材料反映的事件发生在哪一战争中?
(2)材料一中的“两个强盗”、 材料二中的“树上的伙伴”是指谁?“果园的主人”指谁?在这一事件中美国扮演了什么角色?
(3)与上述材料有关的这场战争给中国造成了什么严重影响?
【答案】(1)第二次鸦片战争
(2)英国和法国;清政府;帮凶。
(3)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
【知识点】第二次鸦片战争;火烧圆明园
【解析】【分析】⑴根据所学可知,夏宫即圆明园,材料中圆明园被抢劫和焚毁的史实发生于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材料二,美国人居中调停,充当帮凶的侵略中国的战争也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故两则材料反映的事件均发生与第二次鸦片战争中。
⑵第一小问,根据所学可知,“两个强盗”正是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英国和法国;根据材料意思可知,“树上的伙伴”指直接参与侵略中国的国家,即英国和法国;第二小问,根据材料意思可知,材料把中国比作果园,那么果园的主人即指当时的中国政府,即清政府。第三小问,根据材料可知,美国“出来调停”即充当帮凶的角色。
⑶根据所学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中国丧失更多主权,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故答案为:(1)第二次鸦片战争(2)英国和法国;清政府;帮凶。(3)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
【点评】解题时重点是对两则材料进行分析,得出具体的战争史实和相关国家是哪些,对战争影响的分析可通过所学史实,特别是条约进行分析总结,最后得出结论。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部编版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策划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国家是( )
A.英、法 B.英、法、俄
C.英、法、美 D.英、法、美、俄
2.(2017八上·钦州月考)有人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海盗式的扩张”,给中国文化和人类文明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下列各项最能说明这一点的是( )
A.外国列强侵占了中国的大片领土
B.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C.列强获取大量赔款
D.英法联军攻占北京,洗劫烧毁圆明园
3.(2016八上·东莞期中)下列关于第一、第二次鸦片战争说法正确的是( )
①都是外国资本主义列强为打开中国市场而发动的 ②都使中国丧失了领土和主权 ③都强迫中国签订了不平等条约 ④两次战争的侵略者都有英国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4.中国近代史上割地最多的不平等条约是( )
A.中英《南京条约》 B.中俄《瑷珲条约》
C.中俄《北京条约》 D.中俄《尼布楚条约》
5.(2018八下·太平开学考)“最近这两天发生在那里的景象却是用任何笔杆子都无法恰当描述的……”1860年10月9日美国《纽约时报》的一篇报道。这则报道记录了英法联军摧残中华文明的滔天罪行( )
A.占领香港岛 B.火烧圆明园
C.割占辽东半岛 D.南京大屠杀
6.(2016八上·宜兴期末)恩格斯说,不费一枪一弹“从中国夺取了一块大小等于法德两国面积的领土和一条同多瑙河一样长的河流”这个国家是( )
A.英国 B.日本 C.俄国 D.法国
7.(2017八上·固始期中)下图是沙俄割占中国领土的示意图,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被沙俄侵占的土地一共有多少( )
A.60多万平方千米 B.100多万平方千米
C.150多万平方千米 D.44万多平方千米
8.“增开天津为商埠”的条约是( )
A.《天津条约》 B.《北京条约》
C.《爱珲条约》 D.《黄埔条约》
9.规定外国公使可以进驻北京的不平等条约是( )
A.《北京条约》 B.《爱浑条约》
C.《天津条约》 D.《黄埔条约》
10.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充当“帮凶”,且又单独“作案”的国家是( )
A.英国 B.俄国 C.法国 D.美国
11.(2017八上·启东月考)英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借口是( )
A.“亚罗号事件” B.“马神甫事件”
C.虎门销烟 D.扩大侵略权益
12.(2015八上·昭阳期末)列强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是( )
A.是鸦片的贸易合法化 B.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的市场
C.外国使者进入北京 D.侵占中国的领土
二、材料分析题
1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42年,“他”当皇帝时,清政府签订了近代第一份不平等的条约,这份条约既有割地,也有赔款。
材料二: “它”位于北京西郊,历时l50多年的修建,成为一座著名的皇家园林,第二次鸦片战争,一把大火,让无数的炎黄子孙为他哭泣。
材料三: 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它”趁火打劫,北方那么多的大好河山开始沦丧。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他”指谁 “条约”指哪一个?割让了哪块土地
(2)材料二中的“它”指什么
(3)材料三中的“它”指哪个国家
(4)三则材料给你怎样的启示
14.材料一:“在地球的另一角落里有着一个人间奇迹,它叫夏宫。……人们的想象力所能创造的一切几乎神话性的东西都体现在这座宫殿中。……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了夏宫,一个动手抢劫,一个把它付之一炬。原来胜利就是进行一场掠夺。胜利者窃走了夏宫的全部财富。……然后,他们双双拉着手荣归欧洲。”
材料二:美国的特命全权公使被委派到世界那一边(中国),站在树底下,手里拿着筐子,等着接他在树上的伙伴所摇撼下来的果子。甚至他还接到训令,万一树上的人和果园的主人发生纠纷,他应当出来调停。
——美国学者德涅特《美国东亚外交史》
(1)两则材料反映的事件发生在哪一战争中?
(2)材料一中的“两个强盗”、 材料二中的“树上的伙伴”是指谁?“果园的主人”指谁?在这一事件中美国扮演了什么角色?
(3)与上述材料有关的这场战争给中国造成了什么严重影响?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第二次鸦片战争
【解析】【分析】1856年10月至1860年10月,英法联军为主凶,美俄两国为帮凶,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点评】让学生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发起者,学生往往漏掉美俄。
2.【答案】D
【知识点】第二次鸦片战争;火烧圆明园;沙俄侵占中国领土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第二次鸦片战争、给中国文化和人类文明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带来的是双重损失。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在其他侵华战争中都有体现,由此分析ABC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英法联军攻占北京,洗劫烧毁圆明园,最能体现题干的意图。本题难度适中。
3.【答案】D
【知识点】第二次鸦片战争;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一、第二次鸦片战争①都是外国资本主义列强为打开中国市场而发动的、②都使中国丧失了领土和主权、③都强迫中国签订了不平等条约、④两次战争的侵略者都有英国。因而①②③④均符合题意。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第一、第二次鸦片战争。本题考查第一、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相同点。考查学生对比识记历史知识的能力。
4.【答案】B
【知识点】沙俄侵占中国领土
【解析】1858年,中俄签订《瑷珲条约》,割占中国领土面积60多万平方千米,是当时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条约。
【点评】学生了解不平等条约中割占我国领土的数目。
5.【答案】B
【知识点】火烧圆明园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可知,1860年10月,英法联军占领北京并火烧圆明园,B项符合题意;
占领香港岛的是鸦片战争中英国,时间是1841年初;
割占辽东半岛是1895年《马关条约》内容;
南京大屠杀是日本全面侵华战争中犯下的滔天罪行,时间是1937年12月到1938年1月。
ACD三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通过分析题干中的时间和国家分析出具体事件,也可通过分析选项事件的发生时间以及相应的国家,与题干对比排除不一致的选项。本题难度适中。
6.【答案】C
【知识点】沙俄侵占中国领土
【解析】【分析】根据已学知识可知,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趁火打劫,迫使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达150多万平方千米,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俄国侵占中国领土的史实。本题主要考查俄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趁火打劫侵占我国领土的史实。主要考查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能力。
7.【答案】C
【知识点】沙俄侵占中国领土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采取武力占领、签订条约等卑劣手段,共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地区15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C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准确识记知识的能力。学生还要掌握沙俄同清政府签订的几个不平等条约。本题难度适中。
8.【答案】B
【知识点】第二次鸦片战争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在1860年签订的《北京条约》中规定:开放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给英国,赔偿英法白银各800万两。其他选项的条约中没有题干中的内容。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北京条约》的知识,属于知识层面的识记,难度不大。抓住信息“增开天津为商埠”是解题的关键,这是《北京条约》的内容。
9.【答案】C
【知识点】第二次鸦片战争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858年签订的《天津条约》中规定,外国公使可以进驻北京;增开南京、汉口等10处为通商口岸;外国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其他选项的条约中没有题干中的内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天津条约》的知识,属于知识层面的识记,难度不大。抓住信息“规定外国公使可以进驻北京”是解题的关键,这是《天津条约》的内容。
10.【答案】B
【知识点】沙俄侵占中国领土
【解析】【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俄国除了是帮凶外,还占领了我国大片领土,所以说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俄国即充当“帮凶”,且又单独“作案”
【点评】此题作中考察俄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占领我国大量领土。
11.【答案】A
【知识点】第二次鸦片战争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可知,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在华侵略利益、趁中国太平天国运动之际,以“亚罗号事件”为借口,1856年英军炮轰广州,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A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学生还要掌握英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本题难度适中。
12.【答案】B
【知识点】第二次鸦片战争
【解析】【分析】因为第一次鸦片战争只是打开了中国的市场,但是远远不能满足英国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因此,急需一场战争进一步打开中国内地市场,所以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沿长江开设了通商口岸,目的就是打开中国广大内陆的市场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所以答案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相关知识。
13.【答案】(1)道光帝;《南京条约》;香港岛 。
(2)圆明园。
(3)沙俄。
(4)落后就要挨打等(言之有理即可)。
【知识点】火烧圆明园;沙俄侵占中国领土;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解析】【分析】(1)主要考查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依据已学知识可知,1842年清政府签订的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南京条约》,当时在位的清朝皇帝是道光帝,《南京条约》规定割香港岛给英国,所以材料一中的“他”指道光帝,“条约”指《南京条约》,割地指香港。(2)主要考查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内容。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1860年英法联军占领北京,将一座富丽堂皇的皇家园林圆明园洗劫一空,为掩盖罪行放火焚烧,大火烧了三天三夜,所以材料二中的“它”指的就是被英法联军焚毁的圆明园。(3)主要考查俄国侵占我国大片领土的内容,依据已学知识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趁火打劫,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千米,所以材料三中所提到的“它”指的是俄国,或者指沙俄。(4)主要考查学生感悟历史的能力。依据三则材料,列强通过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等等,强迫腐朽落后的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迫使中国开放通商口岸,赔偿列强大量赔款,割让大片领土等,中国丧失了大量领土和主权,所以给我们的启示就是落后就要挨打。
14.【答案】(1)第二次鸦片战争
(2)英国和法国;清政府;帮凶。
(3)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
【知识点】第二次鸦片战争;火烧圆明园
【解析】【分析】⑴根据所学可知,夏宫即圆明园,材料中圆明园被抢劫和焚毁的史实发生于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材料二,美国人居中调停,充当帮凶的侵略中国的战争也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故两则材料反映的事件均发生与第二次鸦片战争中。
⑵第一小问,根据所学可知,“两个强盗”正是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英国和法国;根据材料意思可知,“树上的伙伴”指直接参与侵略中国的国家,即英国和法国;第二小问,根据材料意思可知,材料把中国比作果园,那么果园的主人即指当时的中国政府,即清政府。第三小问,根据材料可知,美国“出来调停”即充当帮凶的角色。
⑶根据所学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中国丧失更多主权,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故答案为:(1)第二次鸦片战争(2)英国和法国;清政府;帮凶。(3)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
【点评】解题时重点是对两则材料进行分析,得出具体的战争史实和相关国家是哪些,对战争影响的分析可通过所学史实,特别是条约进行分析总结,最后得出结论。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