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8.1 中东 课后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8.1 中东 课后练习(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0.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3-03 13:52: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8.1 中东 课后练习
一、单选题
《阿拉丁和神灯》是源自西亚的神话故事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1~3小题。
1. 阿拉丁与公主交流使用的语言是(  )
A. 汉语 B. 英语 C. 西班牙语 D. 阿拉伯语
2. 今天,如果阿拉丁驾神毯遨游中东,那么他无法看到的是(  )
A. 清真寺 B. 石油钻井 C. 稻田广布 D. 沙漠无垠
3. 西亚发展农业的最大限制性因素是(  )
A. 水源 B. 光照 C. 热量 D. 温差
中东地区是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的地区,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中东地区又是伊斯兰教、基督教、犹太教的发源地,宗教关系错综复杂。据此完成7 8题。
4. 中东地区的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  )
A. 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 B. 红海及其沿岸地区 C. 地中海及其沿岸地区 D. 里海及其沿岸地区
5. 被伊斯兰教、基督教、犹太教都尊为“圣城”的城市是(  )
A. 麦加 B. 麦地那 C. 耶路撒冷 D. 大马士革
6. 2022年世界杯足球赛将在卡塔尔举行,卡塔尔是波斯湾沿岸国家。这将是首次在冬季举办世界杯足球赛。读图,完成8~10题。
下列对图示地区农业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以畜牧业和灌溉农业为主 B. 以色列长期致力于发展节水农业
C. 水热资源丰富,水稻种植面积广 D. 主要农产品有椰枣等
穆斯林是“伊斯兰”一词的派生名词,沙特麦加是穆斯林世界的圣城。2018年9月14日,麦加至麦地那双线电气化高铁建成。该工程是我国海外首条设计时速达到360km/h的海外高铁,也是沙特阿拉伯第一条双线电气化高速铁路,工程主要包括:铁路桥11座,野生骆驼通道2座,地下通道3座,涵洞135座。如图为麦麦高铁路线示意图,据此完成8~9题。
7. 修建麦麦高铁时,来自中国的建设者可能会面临(  )
①沿线大多是沙漠山峦,路况非常复杂
②55℃高温,气候炎热
③文化差异大
④生态环境脆弱
A. ①③④ B. ①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8. 下列有关麦麦高铁工程修建的意义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将有效缓解沙特麦加和麦地那之间的交通压力
B. 大幅缩短了麦加和麦地那之间的出行时间
C. 来自全球各地数百万朝圣者和游客可享受高铁所提供的便捷服务
D. 该工程建设的主要目的是加大西亚的石油输出
土耳其是分布在地中海沿岸的西亚国家,在土耳其有一种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传统民居。其一般由三至四个土塔相连组成。利用茅草和泥土作为建筑材料,墙体厚实,适应了当地“夏季炎热,冬季多雨,春秋多风沙”的气候。从高处俯视土塔,并排组合成组合起来像蜂窝一样,所以被称为“蜂巢屋”。读图,回答10~12题。
9. “蜂巢屋”反映了当地的自然环境具有(  )的特点。
A. 河湖众多 B. 全年气候干旱 C. 森林覆盖率低 D. 沙漠广布
10. “蜂巢屋”的墙体厚达80厘米,推测其主要原因(  )
A. 夏季隔热,冬季保温 B. 墙体坚固,稳定性好 C. 抵御夏季的雨水 D. 防御冬季的风沙
11. 由于古老的蜂巢屋自身存在的不足及人为影响,近几十年来它不断遭到破坏。关于这一独特的传统文化景观的保护做法错误的是(  )
A. 选择若干集中分布区划为文化遗产地,加以保护
B. 恢复“蜂巢屋”的居住功能,作为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
C. 设立专门的“蜂巢屋”保护,维修机构
D. 全部拆除,利用现代的技术重建
二、综合题
12. 读图“世界局部地区图”,完成下列问题。
(1)a河流______(名称)是世界第一长河,②地区波斯湾及其沿岸国家分布着丰富
的______(能源)资源。
(2)①②两地的大多数男子穿白色长袍、戴头巾,他们主要信仰伊斯兰教,属于______人种;③半岛不仅是世界古文明发源地,也是______教、印度教的发源地。
(3)③半岛农业发达,但受气候影响易发生______灾害,b城市是印度最大的棉纺织工业中心,其主要原因是______,③半岛种植的农作物种类比①②两地多的自然原因是______。
A.气候炎热干燥,热量充足 B.土壤肥沃,昼夜温差大
C.季风气候显著,水热条件优越 D.人口多,劳动力丰富
答案解析
1~3.【答案】D、C、A
【解答】
解:《阿拉丁和神灯》是源自中东的神话故事,中东地区主要为阿拉伯民族,使用阿拉伯语,故阿拉丁与公主交流使用的语言是阿拉伯语。
故选: D 。
2. 【分析】
中东地处亚、非、欧三大洲的交界地带,位于阿拉伯海、红海、地中海、黑海和里海(内陆湖)之间,联系亚洲、欧洲和非洲,所以被称为“五海三洲之地”。
本题考查中东地区的地理事物,是世界的热点地区,也是中考的热点,要理解记忆。
【解答】
解:中东是伊斯兰教的发源地,阿拉伯人普遍信奉伊斯兰教,在中东地区能看到清真寺;
中东石油丰富,在中东地区能看到石油钻井;
在中东地区不能看到稻田广布,中东地区在干旱的自然环境条件下发展了畜牧业和灌溉农业;
中东炎热干燥,沙漠面积广大。
故选: C 。
3. 【分析】
民族矛盾、宗教纠纷、领土纷争、对石油和水资源的争夺,是中东地区发生战争和冲突的重要因素,其中主要原因是石油输出量大.也可以说中东的战争是为信仰而战、为水而战、为油而战、为土地而战。
考查中东的自然环境特点,要理解记忆。
【解答】
解:中东气候炎热干燥,沙漠面积广大。很多地区年降水量不足 200 毫米,有的地方甚至数年滴雨不下,水资源成为制约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阿拉伯半岛上基本没有河流。中东在干旱的自然环境条件下发展了畜牧业和灌溉农业。
故选: A 。

4~5.【答案】A、C
【解析】
4. 【解答】
解:中东是世界上石油储量最为丰富、石油产量和输出量最多的地区。中东石油的探明储量约占世界石油总探明储量的一半以上,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石油产量通常占世界总产量的 1/4 ,沙特阿拉伯、伊朗、科威特和伊拉克是世界重要的产油国。
故选: A 。
5. 【解答】
解:耶路撒冷被伊斯兰教、基督教、犹太教都奉为圣城,该城市位于西亚地区,西亚也是基督教、伊斯兰教和犹太教的发源地。
故选: C 。

6.【答案】C
【解析】 解:图示为中东地区,中东地区以畜牧业和灌溉农业为主,故 A 叙述正确;
以色列长期致力于发展农业节水,故 B 叙述正确;
中东地区主要属于热带沙漠气候,不适宜种植水稻,故 C 叙述错误;
中东地区主要农产品有小麦、椰枣、棉花等,故 D 叙述正确。
故选: C 。
7~8.【答案】B、D
【解析】
7. 【解答】
解:读图可知,麦麦高铁沿线山峦起伏,沙漠广布,路况复杂,①正确。
沙特阿拉伯属于热带沙漠气候,气候炎热是该工程建设面临的困难之一,②正确。
该地位于主要语言为阿拉伯语,信仰伊斯兰教,与我国文化差异大,语言沟通不畅,③正确。
麦麦高铁沿线生态环境脆弱,④正确。综上可知,①②③④正确。
故选: B 。
8. 【解答】
解:麦麦高铁将有效缓解沙特麦加和麦地那之间的交通压力,大大缩短了麦加和麦地那之间的出行时间,来自全球各地数百万朝圣者和游客可享受高铁所提供的便捷服务。高铁的运输对象是人,该工程不会加大西亚的石油输出。
故选: D 。

9~11.【答案】B、A、B
【解析】
9. 【解答】
解:西亚的气候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其特点是终年炎热干燥。读图可知,该建筑群墙厚窗小,反映了当地气候干旱,适应炎热干燥的环境。
故选: B 。
10. 【解答】
解:土耳其的气候类型变化很大。东南部较干旱,中部安纳托利亚高原比较凉爽。一般来说,土耳其的夏季长,气温高,降雨少;冬季寒冷,寒流带来了降雪和冷雨。为了夏季隔热,冬季保温,“蜂巢屋”的墙体厚达 80 厘米。
故选: A 。
11. 【解答】
解:对土耳其众多的“蜂巢屋”民居,我们则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且不可全部拆除,有些建筑要采用博物馆式的保存方式,有些建筑可以不改变使用性质继续利用,以便保护,有些则可以只保存外观,而对内部进行完全的改造。以上种种途径,都可以使古建筑在得到有效保护的同时被合理地利用,使其发挥自身的效用,与现代城市开发建设良好地协调配合。
故选: B 。

12.【答案】尼罗河 石油 白色 佛 旱涝 靠近原料或棉花产地 C
【解析】 解:读图分析可知:
( 1 ) a 河流是尼罗河,是世界第一长河,自南向北注入地中海;②西亚地区,波斯湾及其沿岸国家分布着丰富的石油资源。
( 2 )①北非、②西亚两地的大多数男子穿白色长袍、戴头巾,他们主要信仰伊斯兰教,属于白色人种;③印度半岛不仅是世界古文明发源地,也是佛教、印度教的发源地。
( 3 )③印度半岛农业发达,但受气候影响易发生旱涝灾害, b 城市是印度最大的棉纺织工业中心,其主要原因是靠近原料或棉花产地,③印度半岛种植的农作物种类比①②两地多的自然原因是季风气候显著,水热条件优越。
故答案为:( 1 )尼罗河;石油;( 2 )白色; 佛;( 3 )旱涝;靠近原料或棉花产地; 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