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温州市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科学期中测试(到第2章,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江省温州市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科学期中测试(到第2章,Word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4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03-04 19:28:31

文档简介

2020-2021 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期中测试-科学试题卷
参考答案及评分建议
一、选择题(本题有 1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B A A B B C B A A B A C D D B
二、填空题(本题有 5 小题,16 题每空 1 分,其他每空 2 分,共 30 分)
+6
16.O3 3NO 2Mg2+2 nFe2+ H2O Na2 S O4
17.如图
18.
(1)34∶32∶4∶4∶1
56n
(2)
0.335%
19.
(1)三 金属
(2)得到 S2

(3)氯
(4)从左到右,依次增加
20.
(1)C4H10 CnH2n+2
(2)随着碳原子数目增加,沸点越来越高,相对密度越来越大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有 3 小题,每空 2 分,共 22 分)
21.(6 分)
(1)原子核很小,原子内部有很大空间
(2)不能
(3)质子
22.(8 分)
(1)①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发生偏转
②相反
③导体切割磁感线
(2)C
23.(8 分)
(1)右 G 到 H
(2)GH
(3)拉动铜管 EF 过程中机械能转化为电能,铜管 GH 跟着运动时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八年级科学参考答案第1页(共2页)
四、解答题(本题有 2 小题,共 18 分)
24.(10 分)
解:(1)亚氯酸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23+35.5+16×2=90.5 ································· (2 分)
(2)设亚氯酸钠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x
+1+x+(-2)×2=0
x=+3 ························································································· (2 分)
35.5
(3)亚氯酸钠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 100% 39.2% ··························· (2 分)
90.5
(4)亚氯酸钠中钠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23∶(16×2)=23∶32 ·················· (2 分)
(5)Ca(ClO)2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40+(35.5+16)×2=143,
设 181 克亚氯酸钠中氯元素的质量与 m 克次氯酸钙中氯元素的质量相等,则
35.5 71
181g ( 100%) = mg ( 100%)
90.5 143
解得 m=143 ················································································ (2 分)
答:(1)亚氯酸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90.5;
(2)亚氯酸钠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3;
(3)亚氯酸钠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39.2%;
(4)亚氯酸钠中钠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23∶32;
(5)181 克亚氯酸钠中氯元素的质量和 143 克的次氯酸钙 Ca(ClO)2中氯元素的质量相等。
25.(8 分)
36 cd
解:(1) (2 分)
E
(2)I=250mA=0.25A
U 6V
R 总= = =24Ω
I 0.25A
R=R 总-R0=9Ω
查表得 E 最小=4.0cd ········································································ (4 分)
(3)上方(2 分)
八年级科学参考答案第2页(共2页)2020-2021 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期中测试
试卷说明 1. 本试卷考核范围: 浙教版八下第 1 章至第 2 章。 2. 本试卷共 6 页,满分 100 分。 3. 答题结束可扫描左侧二维码, 查看习题视频解析及相关知识点讲解 课程,并可查看同类题推送及创建电子错题本进行知识巩固。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23 S—32 Cl—35.5
Fe—56 Ca—40
科 学 试 题 卷
卷 Ⅰ
一、选择题(本题有 15 小题,每小题 2 分, 共 3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不选、 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 . 电能的利用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很多方便,但如果使用不当也会带来危害,下列 做法中正确的是 ( )
A .发现有人触电,应当先救人后断电
B .三孔插座要保证良好接地
C .保险丝被烧断后,可以用铜丝代替保险丝接入电路
D .使用测电笔时,不能用手接触到笔尾的金属体
2 . 小红梳理反思了“磁场和磁感线”的相关知识,她归纳整理如下,其中正确的有 ( )
①磁场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可以借助小磁针感知它的存在
②磁感线是磁体周围空间实际存在的曲线
③磁感线是由铁屑组成的
④地磁场的磁感线是从地球南极附近发出回到北极附近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② D .②④
3 . 国际通用的元素符号是用 1 个或 2 个拉丁文字母表示的,其中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 字母小写。镍元素的拉丁文名称为 Niccolum,则镍的元素符号为 ( )
A .Ni B .NI C .N D .Na
4 . 处理水的过程中常使用的一种净水剂,它的有效成分为 Al2(OH)nClm,其中 m 等于 ( )
A .3-n B .6-n C .6+n D .3+n
5 .据报道,欧洲一科学小组发现了第 112 号元素的质量数为 227 的同位素,其中子数为( )
A .114 B .115 C .116 D .117
6 . 辨析概念或物质之间的区别十分重要,下列有关分析中合理的是 ( )
A .分子与原子的主要区别在于:是否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B .氢的三种同位素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不同
C .电动机与发电机在构造上的主要区别在于:工作电路中是否有电源
D .元素和原子的区别在于:元素只讲种类,而原子只讲个数
7 . 生日蛋糕是当代少年儿童生日时爱吃的食物,生日蛋糕中的奶油含有对人体有害的反式 脂肪酸,其化学式为 C18H34O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反式脂肪酸分子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八年级科学第1页(共6页)
B .反式脂肪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C .反式脂肪酸由 54 个原子构成
D .反式脂肪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282 克
8 . 对于构成物质的分子、原子和离子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两种原子的质量之比等于它们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
B .原子得失电子变成离子后,元素的种类发生了变化
C .构成分子的原子能保持该物质的化学性质
D .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离子间没有相互作用
9 . 化学用语是国际上通用的化学语言。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 .2O 表示两个氧原子 B .C60 表示 60 个碳原子
C .CO3 -2 表示碳酸根离子 D .表示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10 .如图所示的装置中, 所有部件都静止时,小磁针亦静止于如图所示的位置。在下述四种 情况下,小磁针发生偏转的是 ( )
A .磁铁不动,导线 ab 向左运动 B .导线 ab 不动,磁铁向下运动
C .磁铁与导线以相同的速度同时下落 D .磁铁与导线以相同的速度同时上升
11 .如图给出了小明设计的楼梯照明电灯的四种控制电路, 其中 S1 、S2 分别为楼上和楼下的 开关 (都是单刀双掷开关) 。要求拨动其中任一开关,都能改变电灯原来发光或熄灭的 状态。在实际应用中最好的方案是 ( )
A B C D
12 .法国科学家阿尔贝 · 费尔和德国彼得 ·格林贝格尔由于发现了巨磁电阻(GMR)效应,荣 获了 2007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如图是研究巨磁电阻特性的原理示意图。实验发现, 闭合 S1 、S2 后, 当滑片 P 向左滑动的过程中,指示灯明显变亮,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电磁铁右端为 N 极
B .滑片 P 向右滑动的过程中电磁铁的磁性增强
C .巨磁电阻的阻值随磁场的减弱而明显增大
D .巨磁电阻的阻值随磁场的减弱而明显减小
八年级科学第2页(共6页)
13 .农民使用的氮肥硝酸铵中的含氮量经测定为 34.7%,如果其中只含有一种杂质,则这种 杂质不可能为 ( )
A .NH4HCO3 B .(NH4)2SO4 C .NH4Cl D .CO(NH2)2
14 .如图所示为某家庭卫生间电路图,电灯和电热器都在正常工作。在三线插座上刚插上洗衣 机(开关未闭合) 的插头时,所有用电器都停止工作,拔出洗衣机的插头后,用测电笔测 试三线插座的左右两孔,氖管都发光,且发现有一根熔丝熔断了。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
A .零线、火线上的熔丝都有可能熔断了
B .断开 S1 、S2 ,再用测电笔检测三线插座的左右两孔,氖管都发光
C .只断开 S1 ,再用测电笔检测开关 S1 的两个接线柱,只有上接线柱氖管发光
D .只断开 S2 ,再用测电笔检测开关 S1 的两个接线柱,氖管都发光
15 .如图所示,一个带金属外壳的用电器,有甲 、乙、丙三个触点(可接通或断开) 。使用 过程中,当人站在地上, 身体一部分接触到金属外壳时,最有可能造成触电事故的是三 个触点处于 ( )
A .触点甲、乙、丙均接通 B .触点甲、丙断开,触点乙接通
C .触点甲、乙断开,触点丙接通 D .触点甲接通,触点乙、丙断开
卷 Ⅱ
二、填空题(本题有 5 小题, 16 题每空 1 分,其他每空 2 分,共 30 分)
16.用化学符号表示: 臭氧分子 ;3 个二氧化氮分子 ;2 个镁离子 ; n 个亚铁离子 ,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 ,写出硫酸钠的化学式并 标出其中硫元素的化合价 。
17 .小磁针静止在如图所示的位置,请你在图中标出小磁针的 N 极和 S 极。
18 .2016 年 5 月 31 日是第 29 个世界无烟日, 世卫组织确定的主题是“为平装做好准备”, 我国的活动主题是“拒绝烟草的危害”。香烟的烟气中含有几百种有毒物质,其中的一 氧化碳能与血红蛋白结合,可能导致人体缺氧窒息。血红素是血红蛋白分子上的主要稳 定结构, 为血红蛋白、肌红蛋白等的辅基, 其分子式是 C34H32N4FeO4。请回答下列问题:
八年级科学第3页(共6页)
(1)血红素中 C 、H 、O 、N 、Fe 五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是 。
(2) 经测定血红蛋白中铁的质量分数为 0.335%,每个血红蛋白分子中含有 n 个铁原子, 则血红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可用含 n 的代数式表示为 (不必化简) 。
19 .原子序数为 1~ 18 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等信息如图,请认真回答下列问题。
(1)原子序数为 13 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 周期,它属于 (选填 “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2)在化学反应中,原子序数为 16 的元素的原子容易 (选填“得到”或“失 去”)电子,所形成的粒子的符号是 。
(3)根据氟原子结构示意图分析,氟元素与 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
(4)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各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变化规律是 。
20 .由碳、氢元素组成的物质种类繁多,烷烃就是其中一类重要的物质,表中列出了烷烃的 一些信息。
名称 甲烷 乙烷 丙烷 丁烷 戊烷 十一烷 十六烷
化学式 CH4 C2H6 C3H8 ? C5H12 C11H24 C16H34
沸点(℃) -164 -88.6 -42.1 -0.5 36.1 194.5 287.5
相对密度 0.501 0.579 0.626 0.741 0.774
分析表中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表中丁烷的化学式 ;n 烷的化学式 。
(2)总结丙烷到十六烷物理性质的递变规律: 。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有 3 小题,每空 2 分,共 22 分)
21 .卢瑟福用 α 粒子(α 粒子是带两个单位正电荷的氦原子核)轰击金箔的实验,推翻了汤 姆生在 1903 年提出的原子结构模型,为建立现代原子理论打下了基础(如图)。
现象 1:大多数 α 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
现象 2:一小部分 α 粒子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
八年级科学第4页(共6页)
现象 3:极少数 α 粒子被弹了回来。
(1)请你根据原子结构知识分析现象 1 产生的原因: 。
(2) 通过该实验的上述三种现象 (选填“能”或“不能”) 获得核外电子带有 负电荷的结论。
(3) 1919 年,卢瑟福用加速了的高能 α 粒子轰击氮原子,结果有种微粒从氮原子中被 打出, 而 α 粒子留在了氮原子中, 使氮原子变成了氧原子, 从现代观点看, 被打出 的微粒一定是 。
22 .小华在探究电磁现象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1) ①在图甲中将磁体向右插入螺线管中时, 观察到 ,由此可知: 电路中有感 应电流产生。
②将磁体从螺线管中向左拔出时,会观察到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偏转方向与① (选 填“相同”或“相反”)。
③通过前两步实验,可得出感应电流的方向与 的方向有关。
(2) 图乙装置的实验为了使实验效果更明显,图中悬挂在细线下的长直棒最好选 用 (填选项) 。
A.铁棒 B.玻璃棒 C.铝棒 D.铜棒
23 .如图所示, AB 和 CD 是两根固定且平行的水平金属导轨,符号“×”表示垂直于纸面向 里的磁场的磁感线。现将空心簿铜管 EF 和 GH 垂直放在滑轨上, 当拉动铜管 EF 使其向 左移动时,发现铜管 GH 也立即向左运动起来,此时铜管 EF 的电流方向为 E 到 F。
(1) 若拉动铜管 EF 使其向右移动时, 则铜管 GH 应向 (选填“左”或“右”) 移动,此时通过铜管 GH 的电流方向是 (选填“G 到 H”或“H 到 G”)。
(2) 当拉动铜管 EF 使其向右移动, 铜管 GH 紧跟着运动的过程中, 导轨上的两根簿铜 管可分别看作是电动机和发电机,其中铜管 可以看作电动机。
(3)请具体描述 (2) 中能量转化的过程 。
四、解答题(本题有 2 小题,24 题 10 分, 25 题 8 分, 共 18 分)
24 .发生地震后,为了防止灾后疫情发生,防疫人员使用了多种消毒剂对环境进行消毒,亚 氯酸钠(NaClO2)是其中的一种消毒剂。试计算:
(1)亚氯酸钠的相对分子质量。
(2)亚氯酸钠中氯元素的化合价。
(3)亚氯酸钠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 (计算结果精确到0.1%)
八年级科学第5页(共6页)
(4)亚氯酸钠中钠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
(5)181 克亚氯酸钠中氯元素的质量和多少克的次氯酸钙Ca(ClO)2 中氯元素的质量相等。
25 .小明在观看了宾馆等处的光电烟雾探测器后, 自己设计了一只“火灾报警器” ,如图所 示。该报警器由“控制电路”和“工作电路”所组成, 其中“控制电路”由光敏电阻 R、 电磁铁(线圈阻值 R0=15 Ω)、电源 U=6 V、开关等组成; “工作电路”由工作电源、 电铃、导线等组成。小明的设计思想:当光敏电阻接收到的光照减弱到一定程度时,工 作电路接通, 电铃报警。已知该光敏电阻的阻值 R 与光强 E 之间的一组实验数据如表所 示:( “光强”表示光的强弱程度,符号为 E,单位为 cd。)
光强 E/cd 1.0 2.0 3.0 4.0 5.0 6.0
光敏电阻 R/Ω 36.0 18.0 12.0 9.0 7.2 6.0
(1)分析表中的数据,根据光敏电阻的阻值 R 随光强 E 变化的规律,归纳出光敏电阻 的阻值 R 随光强 E 变化的关系式为R= 。
(2)闭合电键 S,如果当线圈中的电流大于或等于 250 mA 时,继电器的衔铁被吸合, 则光敏电阻接收到的光照强度需要在多少 cd 以上?
(3)按小明的设计,当室内烟雾增大时,光照减弱,光敏电阻的阻值增大到一定值时, 衔铁与 (选填“上方”或“下方”)的 M、N 接触, 电铃工作报警。
八年级科学第6页(共6页)2020-2021 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期中测试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科学答题卡
二、填空题(本题有 5 小题,共 30 分) 22.(8 分)
学校: 16.(6 分)
(1)①
条 形 码
姓名: ② 粘 贴 处
班级: ③
(2)
考试编号 注意事项: 17.(2 分)
23.(8 分)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信息填写清楚。
(1)
2.选择题作答必须用 2B 铅笔填涂,修改时用橡 (2)
皮擦干净。
(3)

3.非选择题作答必须用黑色签字笔填写,答题

不得超过答题边框区域。 18.(4 分) 四、解答题(本题有 2 小题,共 18 分)

24.(10 分)
4.保持答题卡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 (1)
(1)

5.正确填涂:
(2)

6.错误填涂:
19.(12 分) (2)
此方框为缺考学生标记
,由监考员用 2B 铅笔填涂 (1)
(2) (3)
一、选择题(本题有 1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 (3)
1 6 (4)
(4)
2 7
20.(6 分)
3 8 (5)
(1)
4 9
(2)
5 10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有 3 小题,共 22 分) 25.(8 分)
11 (1)
21.(6 分)
12 (2)
(1)
13
(2)
14
15 (3)
(3)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 请 请
勿 勿 勿
在 在 在
此 此 此
区 区 区
域 域 域
内 内 内
作 作 作
答 答 答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