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课件(共2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6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课件(共26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0.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3-04 08:55: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6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阿西莫夫(1920-1992),出生在苏联斯摩棱斯克附近的彼得罗维奇小镇。美国科普作家、科幻小说家。他一生著作量惊人,写了400多本书,题材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文学艺术等许多领域,代表作有《基地》《新疆域》等。他与儒勒·凡尔纳、赫伯特·乔治·威尔斯并称为科幻文学历史里的三巨头,被读者誉为“神一样的人”“永远的科幻教父”。
预学1
遗 骸 蟾 蜍 褶 皱 劫 难 追 溯 两 栖 鸟臀目
hái
chánchú
zhě
jié


tún
【遗骸】遗体、尸体。
【褶皱】由于地壳运动,岩层受到挤压而形成连续弯曲的构造形式。
【劫难】灾难。
【致密】细致精密。
【追溯】原意是逆流而上。现常比喻探索事物的由来。
【天衣无缝】神话传说,仙女穿的天衣,没有缝儿。比喻事物没有一点破绽。
预学2
学习目标
1. 通过梳理文章内在的逻辑关系,把握文章阐述的事理。
2. 比较分析两文的说明对象和说明角度的异同,了解它们因为说明的
问题不同,采用的角度也不同的特点。
3. 学习本文把观点与事实联系起来的方法。
4. 学习作者运用丰富的科学知识、敏锐的科学眼光探索未知的精神。
恐 龙 日 常
恐龙无处不在
活动1 补充下列思维导图,回答“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由何而知?
詹姆斯罗斯岛发现了鸟臀目恐龙化石骨骼
其他大陆上也都发现有恐龙化石
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
该岛处在南极海岸的一小片冰冻陆地
在南极出现恐龙
任务一 整体阅读,了解内容,培养科学推理思维
活动2 同学共同完成 “ ‘大陆漂移’使恐龙遍布世界的说法由何而来”的思维导图
恐龙无处不有
恐龙不适应寒冷的气候
南极确实发现恐龙化石
恐龙不可能在每一块大陆上独立生存
恐龙如何进到另
一个陆地上去的呢?
大陆漂移
文字表达:科学家并不满足于南极发现恐龙化石最直接的结论----“恐龙无处不有”。他们就此产生了更多的疑问,如"恐龙何以在南极生存?"“恐龙是如何越过大洋进到另一个陆地上去的呢?”深入研究得出的结论是“是大陆漂移把恐龙带到了南极”。
南极发现恐龙化石
恐龙无处不在
恐龙不会迁徙
大陆漂移
南极外各洲发现恐龙化石
综述“大陆漂移”学说推断思路:
活动3 复述“泛大陆”分离成七大洲的过程,了解“大陆漂移”理论。
2.25亿年前,泛大陆形成,恐龙舒适生活
2亿年前,分裂四部分
随着时间的流逝,北美又与亚洲和欧洲分开,南美也与非洲相离。南极和澳大利亚也已相互分离
6500万年以前,大陆也已完全分开恐龙都灭绝了
5000万年前,印度北移,与亚洲相碰撞,形成喜马拉雅山脉
大陆漂移学说:德国地球物理学家魏格纳于1912年提出。他根据大西洋两岸的非洲和南美洲两个大陆海岸的形状、地质构造、古生物等的相似性,认为在二三亿年以前,地球上只有一整块联合古陆(也称泛大陆),它的周围是海洋。后来,在地球自转所产生的离心力和天体引潮力的作用下,这一块联合古陆开始分离。由较轻的硅铝层组成的陆块,像冰块浮在水面上一样,在较重的硅镁层上漂移,逐渐形成了现代的海陆分布状况。
问题:南极恐龙化石的发现与“大陆漂移”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南极洲恐龙化石的发现,为支持“大陆漂移”提供了另一个强有力的证据。
活动4 回读课文第一段,想想与下文有什么关系?
开头突发议论,这两句议论是全篇行文的逻辑基础。用“紧密相连”“影响”等词语揭示事物之间的联系。
“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
恐龙化石的分布
古生物学
地质学
板块构造
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
(举例)
《恐龙无处不在》开篇提出科学领域是紧密相连的,各自的发明都有可能得到相互启发,以引起读者的兴趣:"紧密相连"表现在哪里 有哪些事实能证明它们是互相"产生影响"的 然后举南极发现恐龙化石的例子,提出既然寒冷的气候不适应恐龙的生活,恐龙是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去的问题。围绕这个问题,引出板块构造理论,说明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得出在南极发现恐龙化石这一事件,为板块构造理论的成立提供了有力证明的结论。
梳理行文思路:
任务二 梳理说明顺序,探究创造性思维,谈谈你的启示
活动1 绘制流程图来探究本文的说明顺序
科学领域是紧密相连的
支持“板块理论”
( )
(事实)
(结论)
找出答案
南极发现恐龙
大陆在漂移
发现问题
逻 辑 顺 序
核心:观点与事实之间建立联系
南极内外发现恐龙化石
事理
逻 辑 思 维
活动2 小组探究:从这篇文章中看出科学家们在科学研究中发挥了哪些创造性的思维?
1. 联想、想象:生物界的恐龙迁移到地质界的板块漂移,使科学研究有了新的方向和突破。
2. 科学假设、推理:南极发现恐龙化石—恐龙不可能迁移—不可能单独生活----设想----大陆漂移。
3. 多角度思考问题:同一问题(南极为什么出现恐龙化石),生物界、地质界多学科思考,把生物界和地质界的知识融合在一起,在开阔的视野中综合思考,在科学研究中出现了新的境界——板块漂移学说。
追问:这样的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和严密的逻辑推理对我们又什么启示?
1、科学家能从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中产生联想与想象,经过怀疑、推测、研究、论证之后有新的发现。启发我们,善于多角度思考问题,以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去找寻自己的新发现。
2、本文的推论又严密的逻辑支撑,逻辑就是事理、规律。在问题的研究中,以事实为依据,以逻辑为支撑的推理,不管多么的惊世骇俗,都站得住脚,形成这样的思维习惯,是事理说明文给予我们的重要启示。
被压扁的沙子
任务一 阅读课文,了解两种理论,理解作者推理的过程
活动1 阅读思考科学界存在着哪两种对立的说法?各自的依据是什么?
“撞击说”
“火山说”
在一个6500万年前形成的沉积物薄层中,发现了稀有金属铱,它的含量异常丰富。一些人认为,这可能是一个巨大的小行星或彗星撞击地球的结果。这种撞击也许深入到了地壳内部,引起火山喷发,造成大火和潮汐大浪,许多尘埃进入了平流层中,结果造成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阳光无法抵达地球表面。这也许是导致包括所有恐龙在内的许多地球生物灭绝的原因。
如果地球突然经历了一个火山爆发期,许多火山大致同时喷发,那么也能造成一个足以使生物大量灭绝的巨大灾难。
“撞击说”的依据
“火山说”的依据
活动2 感受作者严密的推理
斯石英和沙子在高温、高压、原子斥力作用下相互转化
自然界中斯石英出现在沙子被强烈挤压的地方,而不是火山喷发的地方
拉顿地区6500万年前的土层里有斯石英
外星撞击地球,恐龙灭绝
《恐龙无处不有》
恐龙在6500万年前灭绝
6500万年前大陆地已经完全分开(结论)
《被压扁的沙子》
6500万年前形成的岩层含有斯石英(证据)
6500万前恐龙灭亡于外来天体撞击
活动1 比较阅读两文,两篇文章都提到"恐龙灭绝"这一现象,它在两篇文章中的作用一样吗?
任务二 对比阅读 ,比较异同,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证据)
(推论)
《恐龙无处不有》 生物 地理(大陆漂移理论)
《被压扁的沙子》 物理 天文(外星撞击地球)
生物(恐龙灭绝)
活动2 思考:哪一个理念引领了两篇文章的研究方法?你认同这个理念吗?
理念: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
《被压扁的沙子》
《恐龙无处不有》
说明内容
从恐龙化石遍布全球的角度来谈大陆板块的移动
从探究斯石英的分布推断恐龙灭绝的原因是撞击造成的
说明顺序
两篇文章的说明顺序都是逻辑顺序,运用“科学发现→观点产生→科学研究→印证观点”的顺序,说明事理。这是一种追本溯源、由因到果的逻辑顺序
说明语言
都准确简练,浅显易懂,幽默风趣
活动3 比较本文与《恐龙无处不有》的异同
学习本文,我们不仅了解到关于地球板块漂移和恐龙灭亡原因的科学知识,还学习了作者的思维方式。作者以事实为基础,打破科学界限,大胆地联想与想象,严谨地分析与推理,把看似毫无关联的现象和观点建立起具有说服力的联系,得出新的科学结论。这种创造性思维方法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总 结
这一句补充说明了大陆漂移学说的一个最显而易见的证据,即南美洲与非洲海岸线惊人的吻合,这不是能用巧合来解释的,只能说明它们原来在一起。
1、随着时间的流逝,北美又与亚洲和欧洲分开,南美也与非洲相离。(如果看一张地图,并假定
把非洲和南美洲拼合在一起,你就会看到它们拼合得多么天衣无缝。)
2、这不仅仅是一个学术问题,因为我们将来也许还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大灾难(万一
哪天某个星体要撞击地球,我们也许会知道如何来避免这种撞击)。
这是俏皮话,但也并非无稽之谈。星体撞击地球虽然极为罕见,但在地球的历史上确实发生过。作者做这样的假设意在强调这一研究的现实意义。
补充 再读课文,画出这些句子并分析其作用
3、1961年,一位名叫S.M.斯季绍夫的苏联科学家发现,如果二氧化硅(即非常纯的沙子)
处于高压状态……
“二氧化硅”即沙子的学名,是科学术语,括号里的内容是起到了解释说明的作用,帮助读者明白二氧化硅为何物;另外也强调了只有非常纯的沙子才能称得上是二氧化
硅,一般的沙子都含有杂质。
4、因此,如果在850℃的温度下把斯石英加热30分钟,它将变为普通沙子。(你也可以在真
空中对金刚石加热,从而把它恢复到原始碳的状态,但谁愿意这样做呢?)
这一句话以金刚石经过高温加热可以变为普通的碳,类比斯石英经过高温加热可以变为普通的沙子,从而使人们更容易理解这个道理。作者随笔幽默了一下,也表现了作者思维的活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