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卖油翁
第1课时
新课导入
咱们上学要学许多科目,语、数、外、 体、音、美……古代的学生也一样,只不过 他们学的是礼、乐、射、御、书、数,也就是礼 仪、音乐、射箭、驾驶马车、识字书写、算 术。这六项技能被称为“君子六艺”,是春 秋战国时期学校的必修课。后来由于车战 消亡,驾车课被取消,而其余五艺则一直是 读书人的必备修养,传承了上千年。
古人为什么如此看重箭术,在众多武 艺中独独把它挑出来列入“六艺”之中呢? 首先是因为它对人类文明的意义重大。弓 箭杀伤力极大,有了它,人们可更轻易地猎 杀动物,获得食物,征服自然的力量大大增 强。战争出现后,弓箭更成了冷兵器时代最致命的武器。
射箭是门必修课
在各个文明的神话传说中,许多英雄都是神箭手。比如一气射下九个太阳的后羿,堪称弓箭威力的最佳代言人。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这是苏东坡描写射手英姿的名句。我国古代的神箭手 可真不少,他们的故事你了解吗?请把下面神箭手的名字填在相应故事的括号内。
养由基 李广 吕布 长孙晟
1( )夜晚打猎,看到一块大石头误以为是老虎,忙弯弓射去,天亮后才发现,箭竟被射进石头中,拔都拔不出来。
2( )看见两只大雕争肉吃,仅用一支箭就将两只雕都射了下来,这便是成语“一箭双雕”的由来。
3( )在两军阵前一箭射死叛军主帅,一个人平息了一场叛乱。“百步穿杨”和“百发百中”两个成语,就是出自他身上。
4( )在军营门前用高超的箭术“射戟”,震住交战的双方,化解了战事。
这样高超的技术是怎么练成的呢?
今天我们来学习《卖油翁》,也许,从这里我们可以找到答案。
学习目标
壹
了解作者欧阳修及相关文学常识;积累文言实词及虚词。
贰
揣摩关键语句,感受文言表达的简洁之美。
叁
熟悉故事内容,理解文言句意,揣摩人物的心理和态度,领悟“熟能生巧”的道理。
核心素养
通过学习《卖油翁》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解“熟能生巧”的道理,培养生虚心学习,谦虚做人的好品质。
文化自信
感知文言文语言的魅力,涵养高雅情趣,培养学生具备健康的审美意识和正确的审美观念。
审美创造
理解本文的语言风格,揣摩重要词语的含义,感受语言文字的丰富内涵。
语言运用
通过学生自主阅读,锻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体会出文章所揭示的深刻道理。
思维能力
壹
贰
叁
肆
了解作者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吉州永丰(今属江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其散文说理畅达,委婉抒情,代表作有《醉翁亭记》等;诗风流畅自然,代表作有《戏答元珍》等;其词清丽深婉,代表作有
《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等。
21世纪教育网
文学常识
唐宋八大家:
韩愈、柳宗元(唐)、欧阳修、苏轼、苏旬、苏辙、王安石、曾矾(宋)。
“八大家”是指八大散文家,不是诗人。
与韩愈、柳宗元、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21世纪教育网
写作背景
出处
背景
本文选自《归田录》卷一(中华书局1981年版)。有删节。题目是编者加的。
陈尧咨是北宋名臣,于宋真宗咸平三年(1000)举进士第一,曾任龙图阁直学士、尚书工部郎中等职。陈尧咨性情刚戾,办事果决。《宋史》记载他知兵善射,“尝以钱为的,一发贯其中”,并以此自豪。本文讲述的是他与卖油翁之间的一个小故事,说明了“熟能生巧”的道理。
21世纪教育网
文体知识
笔记体小说
中国古典小说的一种,是具有小说性质,介于随笔和小说之间的一种文体。笔记体小说多以人物趣闻逸事、民间故事传说为题材,具有写人粗疏、叙事简约、篇幅短小、形式灵活、不拘一格的特点。
代表作有干宝的《搜神记》、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等。
读准字音
自矜( jīn ) 家圃( pǔ ) 睨( nì ) 矢( shǐ ) 微颔( hàn ) 忿然( fèn ) 杓( sháo )酌( zhuó ) 沥( lì ) 遣之( qiǎn )
初读课文
读准字音 读对节奏
卖 油 翁
欧阳修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译读
理解字词 疏通文意
留、替、调、补、删
卖油翁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即陈尧咨,字嘉谟,谥号康肃,阆(lànɡ)州阆中(今属四川)人,北宋官员。公,对男子的尊称。
擅长。
自夸。
康肃公陈尧咨擅长射箭,当世没有第二个人可与之媲美,他也因此而自夸。
译 文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曾经。
放下担子。
释,放下
斜着眼看,这里形容不在意的样子。
代词,指陈尧咨射箭。
发射。
箭。
于,在。
圃,园子。
射中靶子。
点头。
(他)曾经在自家园子射箭,有个卖油的老头儿放下担子,站在那儿,斜着眼睛看他,很长时间都不离去。(卖油老头儿)看到他每十箭射中八九箭,只是微微点了点头。
译 文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你。
懂得。
动词用作名词,射箭的本领。
没有别的(奥妙)
同“耳”,相当于“罢了”。
陈尧咨问道:“你也懂得射箭吗?我的射箭技艺难道不精湛吗?”卖油翁说:“(这)没有什么别的,只是手法熟练而已。”
译 文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气愤的样子。然,表示“……的样子”。
你。
怎么。
轻视。
凭,靠。
舀取,这里指倒入。
指射箭是凭手熟的道理。
陈尧咨恼怒地说:“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卖油翁说:“凭我倒油(的经验)知道这个(道理)。”
译 文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放。
用。
盖。
慢慢地。
同“勺”。
下滴。
于是。
打发。
只,不过。
(说完)就拿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用一枚铜钱盖在葫芦口上,慢慢地用勺舀起油滴入葫芦,油从铜钱的方孔注入,而铜钱没有被沾湿。于是说:“我也没有别的(奥妙),只是手法熟练罢了。”康肃公笑着打发卖油翁走了。
译 文
康肃公陈尧咨擅长射箭,当世没有第二个人可与之媲美,他也因此而自夸。(他)曾经在自家园子射箭,有个卖油的老头儿放下担子,站在那儿,斜着眼睛看他,很长时间都不离去。(卖油老头儿)看到他每十箭射中八九箭,只是微微点了点头。
陈尧咨问道:“你也懂得射箭吗?我的射箭技艺难道不精湛吗?”卖油翁说:“(这)没有什么别的,只是手法熟练而已。”陈尧咨恼怒地说:“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卖油翁说:“凭我倒油(的经验)知道这个(道理)。”(说完)就拿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用一枚铜钱盖在葫芦口上,慢慢地用勺舀起油滴入葫芦,油从铜钱的方孔注入,而铜钱没有被沾湿。于是说:“我也没有别的(奥妙),只是手法熟练罢了。”康肃公笑着打发卖油翁走了。
卖 油 翁
欧阳修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考点梳理
理解文言词语
[常见考查形式]
(1)解释加点词语。(2)翻译句子。
[答题技法]
课文求义法
利用课内学过的知识来解决新问题,即遇到某一文言词语可以联想课内曾经学过的这一词语的解释,看用它作为当前句中的解释是否合适。如,“但微颔之”(《卖油翁》)中的“但”,我们可以联想到在已学过的“但当涉猎”(《孙权劝学》)中的“但”解释为“只,只是”,这一解释用在“但微颔之”中也合适。
语境辨义法
成语对应法
代入检验法
即利用上下文来推断词语的含义。如“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狼》)中,如果不考虑语境,“犬”有可能被解释为“狗”。只有结合语境,并联系实词的特殊用法,才能推断“犬”在这里是名词作状语,意思是“像狗一样”。
成语中保留了大量的文言词语,我们可以根据一些成语的意义、用法来推断文言词义。如利用成语“不期而遇”中“期”为“约定”之意,来推断“陈太丘与友期行”(《陈太丘与友期行》)中“期”的含义。
对于选择类的词语解释题,最简单的办法莫过于将所给义项分别代入语句中进行检验,代入后句意准确而无滞碍者即为正确义项。如“有卖油翁释担而立”(《卖油翁》)中的“释”,常用义项有:①解说,解释;②消除,解脱;③放下。分别把这三个义项代入句中,可以发现义项③最合适。
研读赏析
通读全文,把握故事内容。
地点
起因
经过
结果
人物
家圃
卖油翁、陈尧咨
陈尧咨善射,卖油翁“睨之”,“但微颔之”。
陈尧咨认为卖油翁轻视他的射技,卖油翁以自己娴熟的倒油本领告诉陈尧咨“熟能生巧”的道理。
陈尧咨明白了道理,笑着把卖油翁打发走了。
学完本节课,请同学们给这幅图画配一个成语
熟能生巧
反馈练习
1.填空。
(1)《卖油翁》的作者是 代的 。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其他人分别是唐代的 、 和宋代的 、 、 、 、 。
(2)出自这篇课文的一个成语是: 。这个成语在今天的解释是: 。
宋
欧阳修
柳宗元
韩愈
苏洵
苏轼
苏辙
曾巩
王安石
熟能生巧
熟练了就能产生巧办法,或找出窍门
2.下列句子中画线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以此自矜(jīn) 徐以杓酌油沥之(zhuó)
B.尝射于家圃(pǔ) 以我酌油知之(zhuó)
C.释担而立(dān)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shǐ)
D.但微颔之(hán) 睨之久而不去(nì)
答案:B
3.下面句子翻译不准确的一项是( )
A.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译:你也懂得射箭吗?我射箭的技术不精湛吗?
B.无他,但手熟尔。译:没有别的(奥妙),只是手法技艺熟练罢了
C.尔安敢轻吾射!译:你怎么敢轻易地用箭射我!
D.以我酌油知之。译:凭我倒油(的经验)知道这个(道理)
答案:C
谢谢观看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