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第1课鸦片战争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近代史上首先打开中国大门,侵略中国的国家是( )
A.俄国 B. 英国 C.法国 D.美国
【答案】B
【知识点】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解析】【分析】要求学生掌握首先打开中国大门的国家
【点评】注意区分外国列强侵略我国的时间先后。
2.(2019·雷州模拟)在福建省福州市的一个纪念馆内,一檐柱上挂着一楹联:“焚毒冲云霄,正气壮山河之色;挥旗抗敌寇,义征夺魑魅之心。”此馆纪念的应是( )
A.邓世昌 B.林则徐 C.关天培 D.陈化成
【答案】B
【知识点】林则徐禁烟运动
【解析】【分析】从材料中的“焚毒冲云霄”可以判断出,此馆纪念的是历史上的禁毒英雄林则徐,另外林则徐是今福建福州人,故选B。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学生要能从材料提取有效信息,分析判断得出结论。
3.(2016八上·普宁期末)曾经不可一世高高在上的大清帝国一夜之间被英国人打得颜面扫地,这掀开了中国一百多年的屈辱史。这场导致中国走进屈辱历史的战争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中法战争
【答案】A
【知识点】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解析】【分析】由题干中“大清帝国”“被英国打的颜面扫地”可知这场战争是鸦片战争。1840年﹣1842年的鸦片战争,中国战败后签订了《南京条约》。《南京条约》是近代史上中国被迫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鸦片战争的相关知识。本题考查了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4.范文澜在《中国史纲要》中写道:“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是中国遭受帝国主义奴役的起点。中国……从此发生了根本变化。”这里的“根本变化”主要是指( )
A.中国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漩涡 B.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
C.民族矛盾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 D.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
【答案】D
【知识点】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中英鸦片战争的史实,鸦片战争是中英之间的第一次正面交锋,这次战争,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中国的社会性质,主要矛盾,革命任务都发生了变化,而起决定作用的则是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中国有原来主权独立的封建社会开始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中国开始步入近代,因此本题选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历史问题的识记和分析理解能力,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受屈辱的开始,中英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改变了中国社会的性质,它使中国开始了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社会的历程,是考试的重点,因此同学们要对该战争的原因,时间,性质,战败的原因以及给我们的启示及影响进行全方位的掌握。
5.鸦片战争的爆发揭开了侵略与对抗、中西社会冲突的帷幕,中国自此被轰出中世纪,进入近代,产生了前所未有的一系列变化。鸦片战争爆发于( )
A.1840年 B.1856年 C.1894年 D.1900年
【答案】A
【知识点】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解析】【分析】为了打开中国市场,1840年英国发动了侵华的鸦片战争,开始了中国屈辱的近代历史。故选A
6.(2016八上·汕头期中)“请君莫畏大炮子,百炮才闻几个死?……我所畏者鸦片烟,杀人不计亿万千……不知吃烟肠胃皆煎熬……不知买烟费尽囊中钱。”对这首《炮子谣》理解正确的是( )
A.因为吸烟,中国人内部仇杀亿万千人
B.说明中国人民勇敢,不怕刀枪火炮
C.刀枪火炮都有较大危害
D.揭示毒品输入的危害
【答案】D
【知识点】林则徐禁烟运动
【解析】【分析】据“请君莫畏大炮子,百炮才闻几个死?…我所畏者鸦片烟,杀人不计亿万千…不知吃烟肠胃皆煎熬…不知买烟费尽囊中钱。”可知,这首《炮子谣》揭示了毒品输入对中国的危害。鸦片的大量倾销,使中国的白银大量外流,加剧了中国的贫弱,更使中国人民的身心健康受到严重摧残,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灾难。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林则徐的虎门销烟。
7.(2017八上·福清月考)下图是1820—1840年间,中国一项进口物品的统计图。请根据这一时段的历史知识作出判断,该物品指的是( )
A.谷物 B.棉纱 C.鸦片 D.茶叶
【答案】C
【知识点】林则徐禁烟运动
【解析】【分析】本题是图表题,考查学生识图能力。学生结合题干分析右图,从1820——1840年,中国进口的这种商品的数量持续迅速增加。根据课本所学,1820年正处于清朝,中国是个农业大国,谷物,棉纱和茶叶中国不需要进口。而19世纪上半期,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后,为打开中国市场,不断向中国倾销鸦片。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材料的解读理解和分析。考查鸦片战争的知识。本题难度适中。
8.鸦片战争期间,英军进攻虎门,率兵奋勇抵抗,最后战死在炮台上的清军将领是( )
A.林则徐 B.关天培 C.琦善 D.邓廷桢
【答案】B
【知识点】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解析】【分析】结合题干中的提示词“鸦片战争”和“虎门”,可知这位英雄人物是当时的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鸦片战争期间,英军进攻虎门,关天培率军奋起抵抗,他亲自点燃火炮轰击敌人。当英军拥上炮台时,他又拔刀与敌人搏斗,最后战死在炮台上。
【点评】学会对历史人物的分析。
9.林则徐是中国近代史上民族英雄,下列对其事迹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①向道光帝上书禁烟 ②禁止外国商人进行的正当贸易活动
③在广州他命令外商必须交出囤积的所有鸦片 ④在虎门销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C
【知识点】林则徐禁烟运动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林则徐在担任湖广总督时,坚决收缴鸦片和烟枪,强制吸食者限期戒毒;他上书道光帝要严厉禁烟;1839年6月,他把收缴的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由此分析①③④符合题意,而②项不符合史实。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林则徐所做事迹的相关知识。
10.(2017八下·临泽期中)闻一多先生的《七子之歌》表达了被列强割占或租占的七个地区渴望重回母亲怀抱的感情。其中一首写道:“我好比凤阁阶前守夜的黄豹,母亲啊,我身份虽微,地位险要。如今狞恶的海狮扑在我身上,啖着我的骨肉……母亲!我要回来,母亲!”1997年7月1日,“守夜的黄豹”终于回到祖国怀抱。“黄豹”指什么 它的割占与哪一条约有关( )
A.澳门《南京条约》 B.香港《马关条约》
C.香港《南京条约》 D.台湾《马关条约》
【答案】C
【知识点】香港回归;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解析】【分析】从题中材料中“1997年7月1日,“守夜的黄豹”“终于回到祖国怀抱。”可知,“黄豹”指香港。依据北师大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课鸦片战争的烽烟,第二子目中英《南京条约》中的内容:“1842年8月,英国舰队沿长江而上,直逼南京城下,用武力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条约主要内容:割让香港岛给英国。”可知,1842年中英签订的《南京条约》规定清政府割香港岛给英国,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中英《南京条约》史实的识记。
11.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 )
A.开展同中国的贸易
B.林则徐禁烟运动
C.割占中国领土
D.开辟国外市场、掠夺廉价工业原料
【答案】D
【知识点】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英国工业革命完成后,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急需广阔的市场和廉价的原料和劳动力,为了满足这些要求,英国就以中国的禁烟运动为借口,发动了对中国的侵略战争,所以,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要打开中国市场,掠夺廉价工业原料,选D。A项不符合题意,B项是属于英国为发动战争制造的借口,C项是南京条约的内容。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察同学们对鸦片战争目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关于鸦片战争,同学们不仅要识记它的基础知识点,还要对鸦片战争的原因、目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深入的分析理解。
12.鸦片战争以清政府的失败而告终的根本原因是( )
A.清政府军事技术落后 B.军事指挥不当
C.清王朝封建制度腐朽落后 D.清闭关锁国
【答案】C
【知识点】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
【解析】【分析】阅读题文所给提示信息:鸦片战争以清政府的失败而告终的根本原因。因为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是清政府制度腐朽,经济落后。只有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鸦片战争相关的知识点。
13.(2018八下·武邑开学考)某校八年级(3)班的历史兴趣小组准备对一个历史课题进行研究,他们搜集了以下一些历史资料:①林则徐生平事迹;②英国军队侵华暴行;③割让香港岛示意图。根据这些历史资料,他们研究的课题应该是( )
A.第二次鸦片战争 B.虎门销烟
C.鸦片战争 D.甲午中日战争
【答案】C
【知识点】林则徐禁烟运动;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中国近代史上曾因林则徐禁毒引发了一场战争指的是英国发动的鸦片战争。鸦片战争中,1842年中国被迫签订中英《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史实。本题难度适中。
二、材料分析题
14.读图《鸦片战争形势图》后,回答问题。
(1)请写出鸦片战争爆发的时间,鸦片战争失败后,清政府被迫签订的条约的名称。
(2)ABCDE这五处鸦片战争后开放的通商口岸中哪一处位于长江口岸(写字母代号)?写出在这次战争中被割占的地点F的名称。
(3)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原因是什么?清朝战败的原因是什么?
(4)请说出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最严重的影响是什么?
【答案】(1)1840年6月。《南京条约》。
(2)E。香港岛。
(3)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19世纪上半期,为了开辟中国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中国战败的原因:清王朝政治腐败,经济和军事技术落后,道光帝忽战忽和。
(4)影响: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丧失了独立自主的地位。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知识点】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解析】【分析】(1)考查的是鸦片战争的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是1840年英国侵略者为了打开中国的市场,向中国武力发动的侵略战争,结束的时间为1842年清政府向英军投降签订条约结束。1842年英国侵略者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英《南京条约》,严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使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中国结束了古代社会而进入近代历史。(2)首先明白鸦片战争后开放的五处通商口岸为哪五处。1842年签订的《南京条约》中清政府被迫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其中前四个都位于中国的东南沿岸,只有上海位于长江口岸。在《南京条约》中清政府被迫把香港岛割给英国,严重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和完整。(3)中的鸦片战争发动和失败的原因需要从战争双方来寻找原因。19世纪上半期,为了开辟中国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英国把侵略矛头指向了中国;鸦片战争爆发时清政府已经处于没落时期,政治腐败,军事落后,对外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思想闭目塞听,这时的中国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再加上战争过程中统治者的妥协态度使清政府最后求和签订了不平等条约。(4)考查了鸦片战争对中国的深远影响。鸦片战争的失败及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贸易主权和关税主权,使中国由独立主权的国家沦为半殖民地国家;中国的封建经济逐入解体,中国成为半封建社会的国家;中国开始了救亡图存的近代化探索之路,因此鸦片战争成为了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点评】本题较为简单,考查的是鸦片战争的知识。
1 / 1部编版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第1课鸦片战争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近代史上首先打开中国大门,侵略中国的国家是( )
A.俄国 B. 英国 C.法国 D.美国
2.(2019·雷州模拟)在福建省福州市的一个纪念馆内,一檐柱上挂着一楹联:“焚毒冲云霄,正气壮山河之色;挥旗抗敌寇,义征夺魑魅之心。”此馆纪念的应是( )
A.邓世昌 B.林则徐 C.关天培 D.陈化成
3.(2016八上·普宁期末)曾经不可一世高高在上的大清帝国一夜之间被英国人打得颜面扫地,这掀开了中国一百多年的屈辱史。这场导致中国走进屈辱历史的战争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中法战争
4.范文澜在《中国史纲要》中写道:“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是中国遭受帝国主义奴役的起点。中国……从此发生了根本变化。”这里的“根本变化”主要是指( )
A.中国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漩涡 B.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
C.民族矛盾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 D.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
5.鸦片战争的爆发揭开了侵略与对抗、中西社会冲突的帷幕,中国自此被轰出中世纪,进入近代,产生了前所未有的一系列变化。鸦片战争爆发于( )
A.1840年 B.1856年 C.1894年 D.1900年
6.(2016八上·汕头期中)“请君莫畏大炮子,百炮才闻几个死?……我所畏者鸦片烟,杀人不计亿万千……不知吃烟肠胃皆煎熬……不知买烟费尽囊中钱。”对这首《炮子谣》理解正确的是( )
A.因为吸烟,中国人内部仇杀亿万千人
B.说明中国人民勇敢,不怕刀枪火炮
C.刀枪火炮都有较大危害
D.揭示毒品输入的危害
7.(2017八上·福清月考)下图是1820—1840年间,中国一项进口物品的统计图。请根据这一时段的历史知识作出判断,该物品指的是( )
A.谷物 B.棉纱 C.鸦片 D.茶叶
8.鸦片战争期间,英军进攻虎门,率兵奋勇抵抗,最后战死在炮台上的清军将领是( )
A.林则徐 B.关天培 C.琦善 D.邓廷桢
9.林则徐是中国近代史上民族英雄,下列对其事迹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①向道光帝上书禁烟 ②禁止外国商人进行的正当贸易活动
③在广州他命令外商必须交出囤积的所有鸦片 ④在虎门销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0.(2017八下·临泽期中)闻一多先生的《七子之歌》表达了被列强割占或租占的七个地区渴望重回母亲怀抱的感情。其中一首写道:“我好比凤阁阶前守夜的黄豹,母亲啊,我身份虽微,地位险要。如今狞恶的海狮扑在我身上,啖着我的骨肉……母亲!我要回来,母亲!”1997年7月1日,“守夜的黄豹”终于回到祖国怀抱。“黄豹”指什么 它的割占与哪一条约有关( )
A.澳门《南京条约》 B.香港《马关条约》
C.香港《南京条约》 D.台湾《马关条约》
11.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 )
A.开展同中国的贸易
B.林则徐禁烟运动
C.割占中国领土
D.开辟国外市场、掠夺廉价工业原料
12.鸦片战争以清政府的失败而告终的根本原因是( )
A.清政府军事技术落后 B.军事指挥不当
C.清王朝封建制度腐朽落后 D.清闭关锁国
13.(2018八下·武邑开学考)某校八年级(3)班的历史兴趣小组准备对一个历史课题进行研究,他们搜集了以下一些历史资料:①林则徐生平事迹;②英国军队侵华暴行;③割让香港岛示意图。根据这些历史资料,他们研究的课题应该是( )
A.第二次鸦片战争 B.虎门销烟
C.鸦片战争 D.甲午中日战争
二、材料分析题
14.读图《鸦片战争形势图》后,回答问题。
(1)请写出鸦片战争爆发的时间,鸦片战争失败后,清政府被迫签订的条约的名称。
(2)ABCDE这五处鸦片战争后开放的通商口岸中哪一处位于长江口岸(写字母代号)?写出在这次战争中被割占的地点F的名称。
(3)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原因是什么?清朝战败的原因是什么?
(4)请说出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最严重的影响是什么?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解析】【分析】要求学生掌握首先打开中国大门的国家
【点评】注意区分外国列强侵略我国的时间先后。
2.【答案】B
【知识点】林则徐禁烟运动
【解析】【分析】从材料中的“焚毒冲云霄”可以判断出,此馆纪念的是历史上的禁毒英雄林则徐,另外林则徐是今福建福州人,故选B。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学生要能从材料提取有效信息,分析判断得出结论。
3.【答案】A
【知识点】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解析】【分析】由题干中“大清帝国”“被英国打的颜面扫地”可知这场战争是鸦片战争。1840年﹣1842年的鸦片战争,中国战败后签订了《南京条约》。《南京条约》是近代史上中国被迫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鸦片战争的相关知识。本题考查了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4.【答案】D
【知识点】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中英鸦片战争的史实,鸦片战争是中英之间的第一次正面交锋,这次战争,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中国的社会性质,主要矛盾,革命任务都发生了变化,而起决定作用的则是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中国有原来主权独立的封建社会开始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中国开始步入近代,因此本题选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历史问题的识记和分析理解能力,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受屈辱的开始,中英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改变了中国社会的性质,它使中国开始了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社会的历程,是考试的重点,因此同学们要对该战争的原因,时间,性质,战败的原因以及给我们的启示及影响进行全方位的掌握。
5.【答案】A
【知识点】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解析】【分析】为了打开中国市场,1840年英国发动了侵华的鸦片战争,开始了中国屈辱的近代历史。故选A
6.【答案】D
【知识点】林则徐禁烟运动
【解析】【分析】据“请君莫畏大炮子,百炮才闻几个死?…我所畏者鸦片烟,杀人不计亿万千…不知吃烟肠胃皆煎熬…不知买烟费尽囊中钱。”可知,这首《炮子谣》揭示了毒品输入对中国的危害。鸦片的大量倾销,使中国的白银大量外流,加剧了中国的贫弱,更使中国人民的身心健康受到严重摧残,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灾难。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林则徐的虎门销烟。
7.【答案】C
【知识点】林则徐禁烟运动
【解析】【分析】本题是图表题,考查学生识图能力。学生结合题干分析右图,从1820——1840年,中国进口的这种商品的数量持续迅速增加。根据课本所学,1820年正处于清朝,中国是个农业大国,谷物,棉纱和茶叶中国不需要进口。而19世纪上半期,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后,为打开中国市场,不断向中国倾销鸦片。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材料的解读理解和分析。考查鸦片战争的知识。本题难度适中。
8.【答案】B
【知识点】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解析】【分析】结合题干中的提示词“鸦片战争”和“虎门”,可知这位英雄人物是当时的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鸦片战争期间,英军进攻虎门,关天培率军奋起抵抗,他亲自点燃火炮轰击敌人。当英军拥上炮台时,他又拔刀与敌人搏斗,最后战死在炮台上。
【点评】学会对历史人物的分析。
9.【答案】C
【知识点】林则徐禁烟运动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林则徐在担任湖广总督时,坚决收缴鸦片和烟枪,强制吸食者限期戒毒;他上书道光帝要严厉禁烟;1839年6月,他把收缴的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由此分析①③④符合题意,而②项不符合史实。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林则徐所做事迹的相关知识。
10.【答案】C
【知识点】香港回归;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解析】【分析】从题中材料中“1997年7月1日,“守夜的黄豹”“终于回到祖国怀抱。”可知,“黄豹”指香港。依据北师大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课鸦片战争的烽烟,第二子目中英《南京条约》中的内容:“1842年8月,英国舰队沿长江而上,直逼南京城下,用武力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条约主要内容:割让香港岛给英国。”可知,1842年中英签订的《南京条约》规定清政府割香港岛给英国,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中英《南京条约》史实的识记。
11.【答案】D
【知识点】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英国工业革命完成后,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急需广阔的市场和廉价的原料和劳动力,为了满足这些要求,英国就以中国的禁烟运动为借口,发动了对中国的侵略战争,所以,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要打开中国市场,掠夺廉价工业原料,选D。A项不符合题意,B项是属于英国为发动战争制造的借口,C项是南京条约的内容。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察同学们对鸦片战争目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关于鸦片战争,同学们不仅要识记它的基础知识点,还要对鸦片战争的原因、目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深入的分析理解。
12.【答案】C
【知识点】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
【解析】【分析】阅读题文所给提示信息:鸦片战争以清政府的失败而告终的根本原因。因为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是清政府制度腐朽,经济落后。只有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鸦片战争相关的知识点。
13.【答案】C
【知识点】林则徐禁烟运动;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中国近代史上曾因林则徐禁毒引发了一场战争指的是英国发动的鸦片战争。鸦片战争中,1842年中国被迫签订中英《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史实。本题难度适中。
14.【答案】(1)1840年6月。《南京条约》。
(2)E。香港岛。
(3)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19世纪上半期,为了开辟中国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中国战败的原因:清王朝政治腐败,经济和军事技术落后,道光帝忽战忽和。
(4)影响: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丧失了独立自主的地位。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知识点】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解析】【分析】(1)考查的是鸦片战争的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是1840年英国侵略者为了打开中国的市场,向中国武力发动的侵略战争,结束的时间为1842年清政府向英军投降签订条约结束。1842年英国侵略者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英《南京条约》,严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使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中国结束了古代社会而进入近代历史。(2)首先明白鸦片战争后开放的五处通商口岸为哪五处。1842年签订的《南京条约》中清政府被迫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其中前四个都位于中国的东南沿岸,只有上海位于长江口岸。在《南京条约》中清政府被迫把香港岛割给英国,严重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和完整。(3)中的鸦片战争发动和失败的原因需要从战争双方来寻找原因。19世纪上半期,为了开辟中国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英国把侵略矛头指向了中国;鸦片战争爆发时清政府已经处于没落时期,政治腐败,军事落后,对外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思想闭目塞听,这时的中国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再加上战争过程中统治者的妥协态度使清政府最后求和签订了不平等条约。(4)考查了鸦片战争对中国的深远影响。鸦片战争的失败及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贸易主权和关税主权,使中国由独立主权的国家沦为半殖民地国家;中国的封建经济逐入解体,中国成为半封建社会的国家;中国开始了救亡图存的近代化探索之路,因此鸦片战争成为了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点评】本题较为简单,考查的是鸦片战争的知识。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