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滑轮及其应用
1. 定滑轮、动滑轮
2. 斜面
实质:省力机械,省力费距离,高度相同的斜面,斜面越长越省力.
应用:盘山公路.
二、机械效率
1. 有用功、额外功、总功
(1)有用功:无论是否使用机械,必须要做的功,用W有表示.
(2)额外功:使用机械时,并非需要又不得不做的功,用W额表示.
(3)总功:使用机械做的功之和,用W总表示. W总=W有+W额.
2. 机械效率:物理学中,将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叫做机械效率.
公式η=.
3. 功的原理:使用任何机械都不可避免地要做额外功,有用功总是小于总功,所以机械效率总是小于(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
4. 三种模型的机械效率
注:以上公式均忽略绳重及摩擦.
5. 提高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方法:
(1)减小动滑轮的重量;(2)增大物体的重量;(3)减小摩擦(摩擦不能忽略时).
例1、如图所示,用同一滑轮组分别将物体A和物体B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与提升B相比,提升A的过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较大.若不计绳重与摩擦的影响,则提升A的过程( )
A. 额外功较小 B. 额外功较大 C. 总功较小 D. 总功较大
例2、工人用如图所示的机械将物体匀速提升到某一高度,若物体的重力与滑轮的重力之比G物∶G滑轮=9∶1,忽略绳重与摩擦的影响,则机械效率为( )
A. 10% B. 45%C. 80% D. 90%
例3、如图所示,工人用160 N的拉力F将重为300 N木箱10 s内匀速拉到长3 m、高1 m的斜面顶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拉力F做功的功率是16 W
B. 克服木箱重力做功是900 J
C. 斜面的机械效率是62.5%
D. 若只改变斜面的倾斜角度,斜面的机械效率不变
例4、如图所示,分别用甲、乙两种形式的滑轮组把重为400 N的物体匀速向上提起;已知每个滑轮重20 N,忽略绳子的重力以及滑轮与绳子的摩擦,图甲中车对绳子的拉力为_______N,图乙中人对绳子的拉力为_____N.
例5、一工人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提升一重200N的货物,所用拉力为125N,他在4s内将货物向上提升了2m,求在这个过程中:
(1)工人所做的有用功和额外功;
(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3)工人拉动绳子做功的功率。
1.用一个动滑轮和一个定滑轮组成的滑轮组甲和乙,分别匀速提升同一重物时,滑轮组甲和乙的机械效率分别为 80%和 75%,不计绳重和摩擦,滑轮组甲和乙中的动滑轮重力之比为( )
A. 4∶3 B. 3∶4 C. 5∶4 D. 4∶5
2.工人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在时间t内,将重为G的货物匀速提升了h,人对绳子竖直向下的拉力恒为F.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拉力F的功率为Fh/t
B. 额外功为(2F-G)h
C.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G/3F
D.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随h的增大而增大
3.如图所示,F1=4N,F2=3N,此时物体A相对于地面静止,物体B以0.1m/s的速度在物体A表面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不计弹簧测力计、滑轮和绳子的自重及滑轮和绳子之间的摩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F2的功率为0.6W
B.弹簧测力计读数为9N
C.物体A和地面之间有摩擦力
D.如果增大F2,物体A可能向左运动
4.如图所示,用相同的滑轮安装成甲、乙两种装置,分别用FA、FB匀速提升重力为GA、GB的A、B两物体,不计绳重和摩擦.若GA>GB,则η甲____η乙;若FA=FB,则GA____GB.(均选填“>”“=”或“<”)
5.如图甲是小红“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装置。
(1)实验时小红沿竖直方向________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上升10cm,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若每个物块重2N,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
(2)小红做完实验,通过和其他小组交流,了解到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动滑轮重有关系,接着她改变动滑轮重,提升同一物体进行多次实验,获得数据并绘制出如图乙的图像。由图像可知:被提升物体所受的重力相同时,动滑轮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________。若不计绳重和摩擦,分析图像中的A点可知,被提升物体所受的重力为________N。
6.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提升重物,人以 60N 的力向下拉动绕在滑轮组的绳子一端 10 秒,使绳端匀速向下移动了 1.5 m,已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80%,绳重及摩擦不计,请回答下列问题。
(1)重物上升的高度;
(2)人所做功的功率:
(3)被吊起的重物所受的重力;
(4)如果绳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 90N,那么该滑轮组最大可吊起多重的物体
1.工人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运送砂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滑轮组中的定滑轮能改变拉力的大小
B. 图中动滑轮相当于一个省力杠杆
C. 绳子自由端下拉1 m,桶上升2 m
D. 质量为65 kg的工人利用该滑轮组能提起150kg的砂石
2.如图所示,用甲、乙滑轮组在相同时间内分别将A、B物体匀速提升相同高度,已知物体受到的重力GA>GB,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甲<η乙(忽略绳重和摩擦).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两滑轮组绳端移动的距离相等
B. 甲滑轮组的有用功比乙的少
C. 甲滑轮组的总功率比乙的小
D. 甲滑轮组的动滑轮比乙的重
3.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拉动物体A,使物体A以0.2 m/s的速度水平向左匀速运动10 s.已知物体A重500 N,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为120 N,拉力F的功率为30 W.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2 m
B. 拉力F的大小为40 N
C.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
D. 滑轮组对物体A所做的功为1 000 J
4.如图所示,拉力F为5N,物体A以0.1m/s的速度在物体B表面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B表面足够长);物体B静止在地面上,受到地面水平向左4N的摩擦力,弹簧测力计示数为12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为10N B.拉力F的功率为1.5W
C.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 D.拉力F增大到15N时,物体B开始向左运动
5.如图所示,用12N的水平力F拉滑轮,使重10N的物体A以0.2m/s的速度在水平地面上匀速运动,物体B重6N,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N且不变。若不计滑轮重、弹簧测力计重及绳重和滑轮轴摩擦,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B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右 B.滑轮移动的速度为0.4m/s
C.2秒内水平拉力F做功4.8J D.地面受到的摩擦力为4N
6.小亮同学想把重200N的物体拉到距地面3m高的地方,用了三种不同的方法:
(1)如图(甲)所示:小亮用竖直向上的力F甲将物体匀速提升3m,求拉力Fw所做的功。
(2)如图(乙)所示:斜面长5m,高3m,拉力F乙=150N,小亮沿斜面匀速拉动物体至斜面顶端,求使用该斜面工作时的机械效率。
(3)如图(丙)所示:在2s内将重物匀速提升3m,已知动滑轮的重为10N.求拉力F丙做功的功率。(不计绳重及摩擦)。
参考答案
例1、D 例2、D 例3、C 例4、400 210
例5、(1)滑轮组做的有用功为:W有=Gh=200N×2m=400J;做的总功为:W总=Fs=Fnh=125N×(2m×2)=500J; 做的额外功:W额=W总-W有=500J-400J=100J。
(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η=W有/W总=400J/500J=80%;
(3)工人拉绳子的功率:P=W总/t=500J/4s=125W
1.B 2.B 3.D 4.> < 5.(1)匀速;83.3%(2)低;3
6.(1)根据图片可知,承担重物的绳子段数n=3;
那么重物上升的高度为:;
(2)人做的功W=Fs=60N×1.5m=90J;
人做功的功率为:;
(3)根据公式得到:;
解得:G=144N。
(4)动滑轮的重力:G动=nF-G=3×60N-144N=36N。
该滑轮组最大可吊起物体的重力:G物=nF-G动=3×90N-36N=234N。
1.B 2.D 3.C 4.C 5.D
6.(1)拉力F甲所做的功为600J。
(2)使用该斜面工作时的机械效率为80%。
(3)拉力F丙的功率为315W。
【备考2023】浙教版科学中考第二轮复习--第13讲
滑轮组、机械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