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古代诗歌阅读—形象鉴赏之景物形象必备知识+方法技能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古代诗歌阅读—形象鉴赏之景物形象必备知识+方法技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3-03 16:41: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3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古代诗歌阅读—形象鉴赏之景物形象必备知识+方法技能
鉴赏景物形象
景物形象是指诗歌中描绘的自然景物和人文景物。诗中的景物形象是情中之景,有单个景物形象,也有由多个景物形象组合成的意境。从高考命题来看,对景物形象的考查往往有三种类型:一是画面描述题,二是意境赏析题,二是写景作用题。
素养导向
常见诗词意境特点
意境特点 举例
雄浑壮丽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壮阔苍茫 西风残照,汉家陵阙。(李白《忆秦娥》)
苍凉悲壮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杜甫《旅夜书怀》)
闲适恬淡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
清幽明净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
明丽清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刘禹锡《竹枝词二首·其一》)
萧疏凄寂 秋山起暮钟,楚雨连沧海。(韦应物《淮上即事,寄广陵亲故》)
安谧美好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王维《辛夷坞》)
高远深邃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淡雅幽远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秦观《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
清冷幽静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王维《过香积寺》)
课内奠基
塑造景物形象的方法
概括这些诗(词)句表现出来的意境特点。
(1)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清新自然)
(2)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明净绚丽)
(3)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
(清冷孤寂)
(4)荒戌落黄叶,浩然离故关。高风汉阳渡,初日郢门山。江上几人在,天涯孤棹还。何当重相见,樽酒慰离颜。
(辽阔深远)
(5)江南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缥缈哀婉)
(6)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孤寂闲适)
(7)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雄阔悲壮)
(8)钓罢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
(幽深美好)
(9)星辰冷落碧潭水,鸿雁悲鸣红蓼风。数点渔灯依古岸,断桥垂露滴梧桐。
(寥落悲凉)
(10)西风驿马。落月书灯。青天蜀道难,红叶吴江冷。
(萧索苍凉)
考题示例:透析考题,知能迁移
常见设问方式 1.(2020·高考天津卷)“酿酒迎新社,遥砧送暮晖”描写了什么样的乡村场景? 2.(2019·天津卷)“山色远寂寞,江光夕滋漫”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3.(2018·天津卷)“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4.(2017·天津卷)第二联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5.(2016·全国Ⅰ卷)诗的前四句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这样写有什么用意? 6.(2012·湖南卷)请从意境营造的角度,赏析全诗。
审题要点定向 1.题干中有“意境”字样。 2.题干有两问时,第一个问题是关于“画面”的,第二个问题是关于“情感”的。
相关答题术语 类型 术语
动 活泼、热烈、喧闹
静 恬静、幽静、宁静、静谧、恬淡、幽远
悲 悲凉、孤寂、清冷、凄凉、萧瑟
壮 壮阔、壮丽、高远、清远、雄浑
美 优美、明丽、清新、自然
答题步骤 1.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或指出描写的具体景象、意象)。 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要注意两点:一要忠实于原诗,用自己的语言,切忌直接引用;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要描摹出主要的景物,不必每句、每个景物都写到,但要写到主要的景物语言力求优美。 2.概括景物营造的氛围(意境)特点。 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概括这些景物所营造的情境的氛围特点,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3.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规范答题样式 这首诗(词)借……等意象,描绘了一幅……的图画,(步骤1)营造了一种……的氛围,(步骤2)从而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心情、心境)。(步骤3)
分析写景作用
写景的作用与诗歌所要表达的主旨密不可分,这一点是分析写景作用的根本。但面对具体的诗歌、特定的要求,一定要指出其作用的独特性,若面面俱到,或牵强附会,皆不可取。
1.把握景物描写的一般作用
(1)交代事件发生的时令、地点。
(2)渲染气氛,营造氛围。如《琵琶行并序》中的“枫叶荻花秋瑟瑟”句,就营造出与朋友离别时的萧瑟、落寞氛围。
(3)烘托人物的形象或心理。在表达技巧上,常用象征手法或比喻的修辞手法,如雪、竹、梅、松、鹤、荷、金风玉露等等,衬托人物品行高洁、性格坚毅、情感纯洁等。
(4)在情节结构中的作用。
开篇:引出下文,为下文做铺垫,奠定情感基调。
中间:承上启下,推动情节的发展。
结尾:照应开头,使结构更加完整。
以景结情,含蓄蕴藉,回味无穷。
(5)写景的作用还有寄情、寓理、显志等。如“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包孕着对晚唐衰败的叹息;“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蕴含着变化发展不以人意志为转移的哲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显现出对隐逸生活的快意。
2.分析写景的作用,一定要联系诗歌的主旨,一定要遵照题干所指定的方向思考作答。
答题规范:
(1)首先,明确指出其作用。
(2)然后对所写景物进行分析,一定要与“作用”对应。
(3)若“作用”是多方面的,可按题干要求逐条亮明观点并作具体分析。
【典例】(2020·天津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按要求作答。
纪村事 [唐]韦庄
绿蔓映双扉,循墙一径微。雨多庭果烂,稻熟渚禽肥。
酿酒迎新社,遥砧送暮晖。数声牛上笛,何处饷田注归。
【注】饷田:到田间送饭。
“酿酒迎新社,遥砧送暮晖”描写了什么样的乡村场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为准备祭祀、祈求丰收,农人在忙于酿酒;暮色渐浓,远处飘来捣衣的声音。描写了忙碌而祥和的农村生活场景。
【解析】本题考查赏析诗句的能力。解答这类题一般需要翻译诗句,即解读浅层内容,然后深层理解情感主旨,最后结合手法、语言等明确表达效果,有结构作用的话也要指出来。题干为:“酿酒迎新社,遥砧送暮晖”描写了什么样的乡村场景?可见赏析角度不用面面俱到,侧重内容氛围,情感态度和诗人思想。
首先翻译句子“酿酒迎新社,遥砧送暮晖”:为准备祭祀、祈求丰收,农人在忙于酿酒;暮色渐浓,远处飘来捣衣的声音。
其次概括出场景特色:描写了繁忙、充实、安宁、丰足的农村劳动、生活场景,赞扬田园的美好怡人温馨。
最后总结效果:视觉、听觉结合,抓住时间变化,以点带面,从中可想见百姓的安居乐业,极富感染力和画面性,让人身临其境,不自禁地向往大自然。
【练习】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
春日怀秦髯 李彭
山雨萧萧作快晴,郊园物物近清明。
花如解语迎人笑,草不知名随意生。
晚节渐于春事懒,病躯却怕酒壶倾。
睡余苦忆旧交友,应在日边听流莺。
颔联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花朵好像听懂了人的语言一样对着人笑,不知名的草随意地生长。描绘了一幅生机盎然、美丽明媚的春天景象。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景物形象的能力。
此题先根据颔联的内容进行描绘,“花如解语迎人笑,草不知名随意生”是说“花朵好像听懂了人的语言一样对着人笑,不知名的草随意地生长”,然后概括出“生机盎然、美丽明媚”的特征。
“花如解语迎人笑,草不知名随意生”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花能理解人的语言,迎人而笑,春草随意而生。把盎然春意具体刻画了出来,同时也烘托出了人物欢愉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