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84张PPT)
24 唐诗三首
石壕吏
杜 甫
背景链接
758年
759年春
为平定安史之乱,唐军围攻叛军所占的邺(yè)郡(今河南安阳),胜利在望。
形势发生逆转,唐军全线崩溃,退守河阳(今河南孟州),并四处抽丁补充兵力。杜甫此时从洛阳回华州(今属陕西渭南),途经新安、石壕、潼关等地,根据目睹的现实写了一组诗,《石壕吏》是其中一首。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西)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作者简介
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而衰的时期,其诗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种种社会现象,反映了人民的疾苦,谴责了统治阶级的残暴,揭示了尖锐的社会矛盾,被誉为“诗史”。他也被后世尊为“诗圣”。
杜甫的代表作有《望岳》以及“三吏”(《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和“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等。
文体知识
含义
特点
古体诗:也叫古诗或古风,唐代以来指区别于近体诗(律诗、绝句)的一种诗体。
①句数没有限制;
②每句的字数也无严格限制,多数通篇是五言或七言,
也有以五言或七言为主而杂有长短句的;
③用韵灵活自由,可以一韵到底,也可以中途换韵;
④对字词的平仄、对仗没有要求;
⑤语言自由,可俗可雅。
石壕吏
杜 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有感情地诵读古诗,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五言古诗:汉、魏时期形成的一种诗体。它没有一定的格律,不限长短,不讲平仄,用韵灵活自由,全篇均由五字句构成。
háo
yú
yè
shù
yù
yè
诵读指导:这是一首古体诗,应用深沉的语调朗读。全诗可按照“二三”式朗读。
诗词诵读
结合注释,读通大意。
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傍晚(我)投宿在石壕村,有差役在夜里来抓人。老头儿越墙逃走了,老妇人出门察看。
译 文
越过。
投宿。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差役大声吆喝多么凶狠!老妇人哭哭啼啼多么凄苦!
听见老妇人走上前去(对差役)说话:(我的)三个儿子都在邺城防守。一个儿子(托人)捎信回来,(说另外)两个儿子最近阵亡。活着的人姑且活一天算一天,死去的人生命永远结束了!
译 文
防守。
多么。
走上前去(对差役)说话。
捎信回来。
最近。
停止,这里指生命结束。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还在吃奶的孙子。
完整的衣服。裙,这里泛指衣服。
(因为)有孙子在,(所以)他的母亲还没有离去。
老妇。
家里再没有别的(男)人了,只有还在吃奶的孙子。有孙子在,他的母亲还没有离去,出出进进没有一件完整的衣服。老妇(我)虽年老力衰,(但)请允许我连夜跟你们回营去,赶快到河阳去服役,还能够为军队准备早饭。
译 文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形容低微、断续的哭声。
夜深了,说话声消失,隐约听到低微、断续的哭声。天亮登程赶路的时候,(我)只同那个老头儿告别。
译 文
石壕吏
杜 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小官,这里指差役。
即石壕村,在今河南三门峡东南。
全篇的总纲。
“夜”表明差役捉人之事时常发生,“捉”暗示统治者不顾百姓意愿,强迫百姓当兵,表现了统治者和差役们的凶狠残暴,含有揭露、批判之意。
··
开端:
投石壕村
寥寥数字,直叙其事,既点明“有吏夜捉人”这一主要情节,也烘托出当时兵荒马乱,百姓恐慌的社会现象。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
·
·
·
对比:一“呼”一“啼”,一“怒”一“苦”,对比鲜明,极其形象地写出了“吏”与“妇”的尖锐矛盾。
默写常考
这两句写差役进门时的凶横和老妇人的凄苦。
“一何”加重感彩,有力地渲染出差役如狼似虎的蛮横气势,为下文老妇的诉说营造出了悲痛的气氛。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兵役苛酷
发展、高潮:老妇致词,老
妇应役(全诗的主体部分)
【第一层】老妇人“致词”的前五句诉说三个儿子全都应征作战,已有两个战死沙场,说明这一家人已经为国家做出巨大牺牲。
【第二层】中间四句诉说老妇人家中悲惨现状。
【第三层】最后四句为老妇人自请应役,以保全家中其他仅存之人。
战争惨烈
丧子之苦
困窘之苦
应征之苦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
“夜久”照应开头“暮”“夜”,反映了老妇人悲惨哭诉、差役百般威逼的漫长过程。
·
“独”字暗示老妇人已被抓走,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这灾难深重的一家人的深切同情。
结局:
作别老翁
“如闻泣幽咽”一方面写出了儿媳妇因丈夫战死、婆婆被捉走、未来生活困难而在夜里啼哭的悲凉;一方面显示出诗人一直在以关切之心侧耳细听,同情难过,彻夜未能入睡。
时间
地点
人物
夜
石壕村
老妇、老翁、差役、杜甫
起因
经过
结果
有吏夜捉人
老妇前致词
登前途,独与翁别
老妇的“苦”体现在:
①担惊受怕:有吏夜捉人。
②丧子之痛:二男新战死。
③苟活无奈:存者且偷生。
④生活困窘:出入无完裙。
⑤被迫请役:请从吏夜归。
《石壕吏》中“独”字意味深长,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参考答案] “独”字是“只”的意思,暗示老妇人已经被抓,照应开头,收束全篇;于叙事中抒情,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这灾难深重的一家人的深切同情。
考点
品析诗歌字词
[答题支架]
释含义:理解字词本义及语境义
明手法
修辞手法角度:分析修辞手法(比喻、夸张、用典、对偶……)及其作用
表现手法角度:分析表现手法(对比、烘托、象征……)及其作用
词性角度
叠词:增强语言的音韵美;起强调作用,使描写更加生动形象
动词:强调过程及变化,使语言生动形象,赋予画面动态感
形容词:从形、声、色、光等方面描绘,增强画面感
数词:表现数量,巧用夸张,凸显表达效果
析感情:分析字词表现的意境或表达的情感
石壕吏
开端——投石壕村
发展——老妇哭诉
高潮——老妇应役
揭露封建暴政
反映深重灾难
同情劳动人民
结局——独别老翁
结构梳理
这首五言古诗,通过诗人亲眼所见的石壕吏乘夜捉人的故事,揭露了封建统治者的残暴,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乱引起的战争给广大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和对战争的强烈控诉。
主旨归纳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 甫
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关中地区闹饥荒,民不聊生。这年秋天,杜甫弃官到秦州(今甘肃天水),又辗转经同谷(今甘肃成县)到了四川。在亲友的帮助下,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建起了一座草堂,过上了暂时安定的生活,他感到快乐和自足,于是歌唱春雨,寻花漫步,遣兴江边,以诗酒自娱。但这种表面上的安逸掩饰不住他的贫穷,更不能冲淡他那一贯的忧国忧民情怀。上元二年(761)秋天,一场暴风雨袭击了他的茅屋,再一次把他从浪漫的隐居生活中敲醒,让他面对现实,让他忧思,于是就有了这首诗。
背景链接
文体知识
含义
特点
歌行体:又称乐府歌行体,为南朝宋鲍照所创。
①篇幅可短可长。
②保留着古乐府叙事的特点,把记人物、记言谈、发议
论、抒感慨融为一体,内容充实而生动。
③声律、韵脚比较自由,平仄不拘,可以换韵。
④句式比较灵活,一般是七言,也有的是以七言为主,
其中穿插三、五、九言。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节奏。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 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wéi
háo
chónɡ
juàn
chánɡ
ào
诗词诵读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qǐnɡ
qīn
sānɡ
shà
bì
wù
xiàn
诵读指导:朗读这首诗时,前三节语调低沉,低沉中略有上升,语速缓慢;后一节语调上扬,要读得坚定悲壮、掷地有声。本诗以七言为主,兼有二言、九言。朗读时七言句可遵循“四三”或“二二三”的节奏,九言句可根据诗句意思进行节奏划分。
结合注释,读通大意。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八月秋深,狂风怒号,卷走我屋上好多层茅草。茅草乱飞,渡过江水,散落在江边,飞得高的挂在高高的树梢上,飞得低的飘转沉到池塘水中。
译 文
挂着,挂住。罥,挂结。
多层茅草。
高。
沉到池塘水中。坳,低洼的地方。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竟然狠心这样当面做抢掠的事。忍,狠心。能,如此、这样。
喝止不住。
南村的一群顽童欺负我人老无力,竟然狠心这样当面做抢掠的事。毫无顾忌地抱着茅草跑进竹林里,(我)喊得唇焦口燥也喝止不住,(只好)回来拄着拐杖独自叹息。
译 文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一会儿风停了,乌云像墨一样黑,深秋天空阴沉迷蒙渐渐黑下来了。被子盖了多年,又冷又硬,像铁板似的,孩子睡相不好,把被里蹬破了。茅屋漏雨,床头没有一块干燥的地方,密集的雨点像下垂的麻线一样不间断。自安史之乱后,(我)睡眠的时间很少,长夜漫漫,屋漏床湿,如何挨到天亮!
译 文
一会儿。
阴沉迷蒙的样子。
渐渐黑下来。向,接近。
被子。
孩子睡相不好,把被里蹬破了。
形容雨点不间断,像下垂的麻线一样密集。
战乱,指安史之乱。
如何挨到天亮。何由,怎能、如何。彻,到,这里是“彻晓”(到天亮)的意思。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高耸的样子。
贫寒的士人。
如何能得到千万间宽敞高大的房子,广泛地遮蔽天下贫寒的士人,(让他们)都喜笑颜开!(而宽敞的房子)在风雨中也安稳得像山一样。唉!什么时候眼前才能出现这样高耸的房屋,(到那时即使)只有我的茅屋破败,(我)受冻而死也心甘情愿。
译 文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即杜甫在成都近郊的草堂。
歌行体、叙事诗
“怒号”将秋风拟人化,从听觉上写秋风威力之大,使人如闻秋风咆哮,形象生动。
··
·
“为……所……”,一种被动句式。
·
·
·
··
··
叙事:秋风破屋
第一节押“ɑo”韵:号、茅、郊、梢、坳。
秋风之效:飞、洒、挂罥、飘转(侧面描写)
秋风之声:怒号(正面描写)——秋风——秋风之威:卷(正面描写)
“卷”“飞”“洒”“挂罥”“飘转”等动词细致地写出了风吹茅草的情状,表现出诗人焦灼、痛苦的心情。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
·
·
说群童是“盗贼”是愤激之语,如实地写出了诗人的失态、率真。
“倚仗”写出诗人衰老的形态。
“自叹息”写出投诉无门的困窘之状。
叙事:
群童
抱茅
···
叹
一叹自身之苦——茅草屋被吹破,接下来日子怎么过。
二叹顽童幼稚,不明诗人痛苦。
三叹战乱给人民造成的痛苦。
“唇焦口燥呼不得”,描写诗人焦急的情态和无可奈何的心情。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
“俄顷”两句写阴沉、黑暗的雨前景象,暗示大雨将至,渲染出阴暗、愁惨的氛围,烘托出诗人凄伤、愁苦的心情。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被子比作铁,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被子的冰冷、坚硬,反映了诗人家境的艰困。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秋雨的细密、连绵,表现了诗人生活的凄苦。
用“何由”两字做诘问式的慨叹,表达了诗人既盼雨停又盼天亮的迫切心情。
“自经”两句,诗人由眼前凄苦处境想到安史之乱以来的种种痛苦经历,又回到长夜沾湿的现实,为下文的议论蓄势。
叙事:
屋漏
难眠
茅屋破
屋外
群童欺“我”
抱茅入竹
愤怒、无奈
屋内
布衾似铁
床头漏雨
丧乱少眠
长夜沾湿
凄冷、哀伤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默写常考
由个人的悲惨遭遇,想到天下穷苦的人们水深火热的苦难生活,从而产生了甘愿为天下穷苦人的幸福生活而牺牲自己的强烈愿望,表现了诗人胸怀天下、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议论抒情:
心盼广厦
(河北中考)请对这首诗中“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进行简要赏析。
[参考答案] 这三句主要运用了一系列动词,通过“飞”“渡”“洒”“挂罥” “飘转”等组成了一幅幅鲜明的图画,生动形象地写出秋风对茅屋的肆虐,表现出诗人生活处境的艰难以及焦灼苦闷的心情。
考点
赏析诗词名句
[答题支架]
定角度
析效果
题目中已给赏析角度,则根据所给角度进行赏析;题目中未给赏析角度,则可从炼字、表达技巧(修辞手法、抒情方法、表现手法等)、句式与结构特点等角度进行赏析。
结合诗词作者、题材,分析诗句创设的意境或表达的情感、理趣。
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所展现的画面。
考点
描绘诗歌画面
[答题支架]
找准意象
准确理解诗句,找出诗中描写的具体意象(一般为事物名词)。描绘画面时,原有的景物一定都要描写出来。
结合语境分析意象的特点,并在画面描绘中适当增加对诗句中原有景物情态的符合语境的修饰性描写。
适当增加一些符合语境的地点、气候的交代,可适当增加诗句中未出现的符合语境的景物描写。
语言组织要简洁流畅,有画面感。
分析特点
补充描写
组织语言
[参考答案]过了一会儿,风终于停了,天空中的云却像墨一样黑。此时已是深秋时节,天色阴沉迷蒙,渐渐黑了下来。一场大雨即将来临。
结构梳理
秋风破屋 焦灼怨愤
群童抢茅 愤懑无奈
湿夜难眠 忧思痛苦
广厦千万 大庇寒士
白天 屋外 刮风
黑夜 屋内 下雨
叙事 现实 自己
推己及人
抒情 理想 寒士
关心民生忧国忧民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这首诗描绘了秋风破屋、长夜沾湿的情景,反映了战乱中诗人的痛苦生活,表现了他对人民大众的同情,同时也表现了诗人推己及人、舍己为人的高尚品德和忧国忧民的崇高情怀。
主旨归纳
表现忧国忧民情怀的名句
1.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屈原《离骚》
【译文】我长叹一声啊,掩面拭泪,哀叹人民的生活是多么地艰难。
2.乐以天下,忧以天下。 ——《孟子·梁惠王下》
【译文】把天下人的快乐当作自己的快乐,把天下人的忧愁当作自己的忧愁。
3.向来忧国泪,寂寞洒衣巾。 ——杜甫《谒先主庙》
【译文】我一向忧国的泪水,默默地洒在衣巾之上。
拓展延伸
4.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陆游《病起书怀》(其一)
【译文】虽然职位低微,却从未敢忘记忧虑国事,功过是非须待盖棺方可论定。
5.中夜四五叹,常为大国忧。
——李白《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译文】我半夜慨叹不已,常常为国家的命运忧虑。
卖炭翁
白居易
本诗是诗人创作的组诗《新乐府》五十首中的第三十二首。诗人有自注云:“《卖炭翁》,苦宫市也。”唐德宗贞元末,宫中派宦官到民间市场强行低价买物,名为“宫市”,实为掠夺。作者写这首诗,就是为了抨击这样的黑暗现实。
背景链接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号香山居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并称“元白”。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其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作者简介
新乐府运动:
是一场诗歌革新运动,由唐代诗人白居易、元稹等倡导,主张恢复古代的采诗制度,发扬《诗经》和汉魏乐府讽喻时事的传统,使诗歌起到“补察时政”“泄导人情”的作用,强调以自创的新的乐府题目咏写时事。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节奏。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卖炭翁
白居易
bìn
niǎn
zhé
诗词诵读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chì
chì
诵读指导:
这首叙事诗情节完整,由“烧炭—运炭—炭被抢”三部分组成,整首诗感情基调悲凉。朗读时注意读出老翁的悲苦、宫使的骄横及作者的激愤。
结合注释,读通大意。
卖炭翁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有个卖炭的老翁,(整年)在终南山里砍柴烧炭。满脸灰尘,显出被烟熏火燎的颜色,两鬓灰白,十个手指也被熏得乌黑。卖炭得到钱做什么用?买身上穿的衣裳和嘴里吃的食物。
译 文
木柴。
终南山,属秦岭山脉,在长安城南。
灰白。
做什么用。营,谋求。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天明,天刚亮。
价格低。
轧着冰冻的车辙。辗,同“碾”。
城市中划定的集中进行交易的场所。唐代长安有东、西两市,各有东、西、南、北四门。
可怜他只穿着单薄的衣服,心里却担忧炭的价钱便宜,而希望天气更寒冷。夜里城外下了一尺厚的大雪,清晨,老翁驾着炭车轧着冰冻的车辙赶往集市。牛累人饿,太阳已经升得很高,牛和人就在集市南门外泥泞中休息。
译 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黄衣使者,指太监。白衫儿,指太监手下的爪牙。
轻快的样子。
公文。
指皇帝的命令。
掉转。
吆喝。
长安城宫廷在北面,集市在南面。
那两个得意忘形的骑马人是谁?是皇宫内的太监和他的手下。他们手里拿着公文,说是皇帝的命令,便掉转车头,吆喝着赶牛朝皇宫走去。
译 文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助词,用于动词之后。
同“值”,价钱。
吝惜不得。
唐代商品交易,钱帛并用,但“半匹红纱一丈绫”远远低于一车炭的价值。
挂。
一车炭,千余斤,太监差役们硬要赶走,老翁百般吝惜,但无可奈何。那些人将半匹红纱和一丈绫,朝牛头上一挂就当是买炭的钱了。
译 文
卖炭翁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乐府诗、叙事诗。
概括了复杂的工序和漫长的劳动过程,突出炭的来之不易。
“南山”表明劳动场所的偏远。
【外貌描写】抓住卖炭翁三个部位(脸、鬓、手)的三种颜色(烟火色、灰白色、黑色),生动形象地刻画出了卖炭翁烟尘满面、十指熏黑的形象,表现其年纪之大和劳作之苦。
卖炭翁劳苦悲惨的生活
概括交代卖炭翁的基本情况。
【设问】一问一答,巧妙地点明“卖炭”是卖炭翁唯一的生活来源。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
“可怜”两字直接点明了诗人对卖炭翁的情感态度——同情。
与白居易《观刈麦》诗中“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的心理如出一辙。
【心理描写】极度反常、扭曲的矛盾心理真实地反映出卖炭翁的悲惨境遇。
默写常考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
·
“辗”字既写出了天气寒冷,又写出了牛车之重,从侧面表现了卖炭翁的艰辛。
“泥中歇”写出了卖炭翁精疲力竭的情态。
卖炭翁劳苦悲惨的生活
卖炭翁赶车卖炭的情景:天气恶劣、路程遥远。
·
·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宫使对卖炭翁的掠夺
描绘“宫使”横行霸道的丑恶行径。
写被掠夺的结果。
“翩翩”写出了宫使及其爪牙横冲直撞、趾高气扬的样子。
·
·
·
·
·
·
·
【动作描写】“手把”“口称”写出了宫使的仗势欺人、专横跋扈;“回”“叱”“牵”这一连串动作,刻画出宫使蛮不讲理、霸道凶残的面目。
卖炭翁的形象
肖像描写
满面尘灰烟火色,
两鬓苍苍十指黑
烧炭艰辛、生活困苦、年岁已高
心理描写
可怜身上衣正单,
心忧炭贱愿天寒
困苦艰辛
宫使驱将惜不得
万般不舍、无可奈何
动作描写
晓驾炭车辗冰辙
市南门外泥中歇
运炭艰难
人物
境遇:南山烧炭,缺衣少食(命运苦)
面貌:烟尘满面,十指炭黑(劳作苦)
环境
时间:隆冬时节,半日奔波(经历苦)
地点:冰雪泥泞,南北通城(处境苦)
目的:衣食之本,换得温饱(贫穷之苦)
结果:强取豪夺,无可奈何(欺凌之苦)
苦不堪言
心理:天冷难耐,祈愿更寒(身心苦)
遭遇
卖炭翁之苦
这三首诗中有不少精彩之处,如《石壕吏》的巧妙构思,《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对恶劣天气和生活环境的描写,《卖炭翁》中对卖炭老人及宫使形象的刻画等。试结合具体诗句做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石壕吏》
从诗题来看,主要人物应是差役,但诗人对他用了暗写,一出场只用“吏呼一何怒”来点出他的威势,此后就让他转入“幕后”。对老妇则用明写,把她所说的那些话写成了一篇“抒情独白”。其实用心品味一番就会发现,老妇的话句句都是差役逼出来的。原来的情形很可能是这样:差役一进门就问“汝家有男丁否”,老妇答以“三男邺城戍。……”;再问“尚有他人否”,又答以“室中更无人,……”;最后是差役仍不依不饶,逼着要人,老妇只好“请从吏夜归”。三层之间的换韵处理也暗示了这一点。总之,差役的“怒”“呼”贯穿在老妇陈情的全过程中,其凶横残暴不言而喻。
诗人明写老妇,暗写差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的思想矛盾。诗人一向憎恨统治阶级压迫人民的行径,但当前这场平叛战争是国家和民族的安危所系,大敌当前,人民应当为此做出牺牲。正是出于这种考虑,他赞扬老妇自请应役的精神,而对统治阶级爪牙的残暴只是含蓄地予以揭露。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对恶劣天气和生活环境的描写:“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风怒号”以比拟手法写出秋风声势之盛,“卷”字写出狂风威力之大。“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写出了茅草漫天飞舞、无处不在的奇景,虽无一语直接写风,却让人感到风的肆虐,动态十足,惊心动魄。“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写风定云起、天色昏暗的情景,不言大雨,而给人以大雨将至的压抑之感。“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写被子破烂冰冷、屋漏湿冷,透出阵阵寒意,令人悲悯;又以“娇儿恶卧”映衬其间,更觉苦寒不堪。
对卖炭老人及宫使形象的刻画:“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这一肖像描写把卖炭老人烟尘满面、十指熏黑的形象刻画得极为生动传神。这是常年艰苦劳作留下的深刻印记,“两鬓苍苍”见其年高,“满面尘灰烟火色”“十指黑”见其极度劳苦,让人为之心酸。“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是对卖炭老人心理活动的描写,“身上衣正单”与“愿天寒”形成不合情理的鲜明对比,“心忧炭贱”则点出了个中缘由,读之催人泪下。“翩翩两骑来是谁”,“翩翩”有轻快之意,用在这里写出了宫使肆意妄为、横冲直撞、趾高气扬的动作和情态。“手把”“口称”见其仗势欺人、专横跋扈。“回”“叱”“牵”这一连串动作,则刻画出其蛮不讲理、霸道凶残的丑恶面目。
《卖炭翁》
任选一首诗,发挥想象,增加一些细节,改写成一则小故事。
《卖炭翁》改写
寒冬,长安城外郊区,终南山上。山间的小路旁,一间破茅草屋前,一个老翁面无表情地烧着炭。他花白的头发像冷风里的枯草,被炭火熏黑了的额头上,皱纹又深又密;十根手指满是裂口,乌黑发紫,手掌布满老茧……狂怒的寒风四处乱窜,终南山上的树木被刮得东摇西晃。“吃的穿的都要靠这些炭了,天再冷些吧……”老翁在心里叹息。
夜里,鹅毛般的大雪从空中飘落……老翁顿时喜上眉梢。“老天爷啊,你真是有眼啊!今天我的炭终于可以卖个好价钱了!”怀着美好的希望,老翁赶着牛车踏上了艰难的行程。
等赶到集市的南门外,太阳已经升得老高。那头老牛哼哧哼哧直喘粗气,老翁也饿得快不行了。远处,两个穿着锦缎华衣、骑着高头大马的人向集市疾驰而来。只见一个穿黄衣的宦官,高举公文,大声念道:“皇上有旨,宫廷采购,……违令者,斩!”“喂,老头儿,这车炭,宫廷要了。”说着命令老翁掉转车头,向宫廷方向驶去。一车千余斤的炭就换来了半匹红纱一丈绫。
“这日子还让人怎么过啊?”老翁不禁老泪纵横……
卖炭翁
卖炭翁
外貌——面灰鬓白十指黑
心理——矛盾复杂
悲
宫使
外貌——“翩翩”(趾高气扬)
行为——“把”“称”“回”“叱”“牵”(蛮横无理)
结果——“千余斤”换“半匹”“一丈”(强烈反差)
对不劳而获、强取豪夺的统治者的愤懑,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行动——运炭艰辛——苦
同情
批判
结构梳理
本诗通过记叙一个卖炭老翁的辛苦劳动所得被宫使掠夺一空的遭遇,揭露了“宫市”的掠夺本质,反映了中唐以后统治阶层直接剥削、压迫人民的社会现实,表达了诗人对统治者的愤懑和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主旨归纳
一、《石壕吏》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均为杜甫在安史之乱中的名作,表现了诗人对战争的控诉和对民生疾苦的关怀,但具体的写作手法有所不同。《石壕吏》只是“客观”地叙述,并无情感、态度的直接表露;《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则先描述个人遭际,结尾处借助议论和抒情升华。试结合作品分析这两种写法的表达效果。
思考探究
《石壕吏》直接讲述底层劳动人民的故事,诗人自己并不是故事的主角,而是一个近距离的“旁观者”。一方面,这个故事本身已经足以令人动容,任何直接的议论和抒情都显得多余;另一方面,诗人对这件事情的情感是复杂的、矛盾的,他高度赞扬人民的牺牲精神,而牺牲的具体方式(战争所迫,差役所胁)又是他难以接受的,甚至是需要控诉的,这种复杂的感情也难以直接表达,而蕴含在叙述之中则更能令人回味和深思。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写的是诗人自己在一场暴风雨中的经历,但诗人并未停留在对自身境遇不幸的描述,而是能够推己及人,从个人遭际联想到要为天下寒士谋取温饱,从而体现出一种广济苍生的博大胸怀,使得诗歌具有了非常深广的社会历史意义;而且诗人也并不是抽象地议论和抒情,而是借助“广厦千万间”“风雨不动安如山”这样具体、鲜明的形象,以及“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这样真挚而感人的呼告。如果不借助结尾议论和抒情的升华,诗歌的思想高度和艺术成就都要大打折扣。
《卖炭翁》揭露了当时宦官假借“宫市”之名强取豪夺民间财物,底层人民在这种掠夺之下生活困苦不堪又无力反抗的黑暗社会现实。诗人对于卖炭翁是满怀同情的,而对宦官及其爪牙则充满了憎恶。但这一切情感并未采取直抒性的
二、《卖炭翁》讲述了卖炭翁以伐薪烧炭艰难维持生计却横遭掠夺的悲惨故事,从中可以看出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诗人的态度又是怎样通过对人物、事件的描述表现出来的?
表达,而是蕴含在诗歌的叙述以及强烈的对比之中。一方面极写卖炭翁生活之困苦、心理之矛盾、烧炭运炭之艰辛,一方面又将宦官及其爪牙的飞扬跋扈、颐指气使、蛮横无理表现得淋漓尽致;此外,还有结尾处“一车炭,千余斤”之重与“半尺红纱一丈绫”之轻的强烈对比。作者的鲜明的爱憎之情都蕴含在其中了。
三、这三首诗中都有不少精彩之处,如《石壕吏》的巧妙构思,《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对恶劣天气和生活环境的描写,《卖炭翁》中对卖炭老人及宫使形象的刻画等。试结合具体诗句做简要分析。
《石壕吏》 “听妇前致词”承上启下。“听”是诗人在“听”,“致词”是老妇“哭啼”着回答差役的“怒呼”。写“致词”内容的十三句诗,多次换韵,明显地表现出多次转折,暗示了差役的多次“怒呼”、逼问。老妇人的话可分为三层:首先陈述了因战争失去两个儿子的沉重悲哀,“存
者”二句流露出老人无限的辛酸与哀伤;继而老妇人申明家中已无应征之人,“出入无完裙”一句说明这一家人的生活很困苦;最后老妇人主动请求应役。在这里,差役的话全被略去,但通过老妇的话也就从侧面表现出了差役的凶狠残暴。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风怒号”以比拟手法写出秋风声势之盛,“卷”字写出狂风威力之大。“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写出了一种茅草漫天飞舞、无处不在的奇景,虽无一语直接写风,却让人感到风的肆虐,动态十足,
惊心动魄。“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写风定云起、天色昏暗的情景,不言大雨,而给人以大雨将至的压抑之感。“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写被子破烂冰冷、屋漏湿冷,透出阵阵寒意,令人悲悯;又以“娇儿恶卧”映衬其间,更觉苦寒不堪。
《卖炭翁》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这一肖像描写把卖炭老人烟尘满面、十指熏黑的形象刻画得极为生动传神。这是常年艰苦劳作留下的深刻印记,“两鬓
苍苍”见其年高,“满面尘灰烟火色”“十指黑”见其极度劳苦,让人为之辛酸。“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是对卖炭老人心理活动的描写,“身上衣正单”与“愿天寒”形成不合理的鲜明对比,“心忧炭贱”则点出了个中缘由,读之催人泪下。“翩翩两骑来是谁”,“翩翩”有轻快之意,用在这里写出了宫使肆意妄为、横冲直撞、趾高气扬的动作和情态。“手把”“口称”见其仗势欺人、专横跋扈。“回”
“叱”“牵”这一连串动作,则刻画出其蛮不讲理、霸道凶残的丑恶面目。
描就是描绘,写就是摹写。描写就是作者对人物、事件和环境所作的具体描绘和刻画。
描写方法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事件、景物具体描绘出来的一种手法,给读者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精彩的描写
命题点
一、描写的概念
按内容来分,描写有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两种。人物描写的方法主要有六种,即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概括描写。
环境描写有自然环境描写、社会环境描写。
二、描写的种类
(1)自然环境描写
是对人物活动的地点、季节、气候、时间,以及场景的描写。它有烘托人物心情、渲染当时的气氛、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点明和突出中心的作用。
(2)社会环境描写
一般指对社会背景、时代气氛、地域风貌的描写。写出当时社会的不同背景,为下文人物性格描写做铺垫。
按叙述分可以将描写分为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1.正面描写(直接描写),是对人或环境的直接描述。
2.侧面描写(间接描写),通过对其他人或环境的描写,从侧面烘托所写人物、所写之景从而收到“烘云托月”的效果。
1.分析文章(段落)的描写方法。
2.文章(段落)运用了 描写,来表达作者的情感。
3.作者通过描写 来表达情感的,请并简要分析。
三、考查形式
答题模式:
文章运用了 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作者的 ,寄寓了作者______ 的情感。
(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苏幕遮·怀旧
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上片运用 描写,描绘了一幅 图画。
真题演练
词作上片写景,景物描写。“碧云天”一句,从大处落笔,浓墨重彩,描绘了一幅天空湛蓝、黄叶满地的秋景图。
【参考答案】
四、背诵这三首诗。
反复诵读→理解内容→背诵品味
积累拓展
积累拓展
改写指导:
1.注意诗与故事不同的文体特点,在将诗歌“散文化”的同时,注意保留一些原诗的神韵,如精彩的描写、真切的抒情等。
2.抓住原诗的主要叙事线索,展开合理想象,适当补充一些情节。
五、任选一首诗,发挥想象,增加一些细节,改写成一则小故事。
如何将诗歌改写成小故事
一、读懂原诗
只有读懂了诗歌,才能领略诗歌所叙述的故事与思想内容。
二、试讲故事
读熟诗歌之后,根据自己对诗歌的理解,酝酿故事打腹稿,把你编的故事讲给别人听。
方法拓展
三、突出三点
1.渲染美点。美在整体构思的巧妙上。采用什么样的方式和方法讲述你的故事,怎样开头,怎样过渡,怎样结尾,哪个地方最精彩……
2.雕琢亮点。抓细节,细节就是亮点。只有细节描写,才能让故事生动感人。
3.创新看点。通过合理的想象,创造出一些新的内容来完善故事情节,丰满人物形象。
阅读古诗,完成下列题目。
春 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请展开想象,把本诗改写成一篇记叙文。
真题演练
【参考答案】
山河依旧,寸土未改,本是春天,但是长安却满目荒凉,杂草丛生。战乱带走了安乐,带走了闹市,带走了昔日的繁华。唯一留下的,不过是满目苍荑,遍地尘叶。冷风过境,卷起漫天尘土飞扬,眼前一片迷茫,不觉泪涌,是风沙进了眼罢,是伤感至深也罢。清晨,鸟鸣花艳,本是好景,无奈心中苦楚,使得落泪惊心。
时过三月,战乱不断,心念家人,思乡心切。心中和火燎一般,却也无法。盼望着家人的音讯,即使珍宝也不能比。
亡国之痛痛断肠,离乡之愁愁白头。尽数青丝无几缕,竟连银发也稀疏。头发日渐脱落,快到不能插簪的地步了。
春天已至,可是真正的春天还未到。奈何,奈何,世事不回头;哀哉,哀哉,离乡又亡国;望断,望断,春天早日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