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高考地理信息快递--地球仪和地图(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2014高考地理信息快递--地球仪和地图(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27.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4-04-10 15:43: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4高考地理信息快递
地球仪和地图
( http: / / www.21cnjy.com )
下图是经纬网图层和中国省级行政中心图层的叠加图,图中经纬线间隔度数相等。读图,回答第(1)—(2)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1)经纬网的纬线间距为
A.3° ( http: / / www.21cnjy.com ) B.5° C.8° D.10°
(2)图上标出的经纬网格区中
A.②与③都处于暖温带
B.随地球自转,③的角速度比④小
C.从春分到夏至,①比④的昼长变化幅度大
D.从夏至到秋分,②比⑤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幅度大
【试题解析】
本组题从知识点角度来看是考查“利用经纬网进 ( http: / / www.21cnjy.com )行区域定位”,从能力角度来看,是考查“学生以某地经纬线网和陆地轮廓图的区域定位的能力”和“运用所学规律、原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此不难看出高考试题的命题导向,常常以某个区域地图为载体,考察相关的地理事物、地理现象和地理规律。经纬网的应用已经成为高考的一项最基本技能。从经纬网知识、中国陆地行政区划的范围及轮廓、省级行政中心的大致位置,中国的温度带分布、地球自转运动角速度、昼夜长短变化规律、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规律以及读图判断分析问题的能力。
【答案】(1)B(2)C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下图示意某小区域地形。图中等高距为100米,瀑布的落差为72米。据此完成(1)~(2)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1) Q地的海拔可能为
A.90米 B. 230米 C. 340米 D. 420米
(2)桥梁附近河岸与山峰的高差最接近
A.260米 B. 310米 C. 360米 D. 410米
【试题分析】
本题从知识点角度来看是考查“等值线的判读与 ( http: / / www.21cnjy.com )计算(等高线数值的判读和相对高度的计算)”,从能力角度来看,是考查“从试题的文字、图形资料中,利用储备的学科知识、技能获取相关信息并解读从而解决问题”的能力。判读等值线是高考重要的考点,但本题与平时教学中完整的等值线图相比,构图留白(未给出每条等高线的数值),图文结合(解题需结合图形和文字材料的相关信息)。由此可以看出本考点的命题趋势,用新颖的情景呈现方式、巧妙的图形来考查等值线的判读和计算。
【答案】(1)D (2)C
( http: / / www.21cnjy.com )
1.经线和纬线的特点
纬线 经线
特点 线圈形状 圆;每一条纬线均可自成纬线圈,只有赤道能平分地球 半圆;两条正相对的经线组成经线圈且每个经线圈均可平分地球
长度 从赤道向两极逐渐变短,赤道最长,在两极收缩成一个点。南、北纬度数相同的纬线长度相等 所有的经线长度都相等
2.经纬度的分布及判读
(1)纬度的判断
①某地的纬度,也就是该地向地心做的铅垂线与赤道平面的夹角。
②北半球某地的纬度数,是该地看北极星的仰角,或者说就是北极星的地平高度(南半球看不到北极星)。
③自南向北数值增大者为北纬,数值减小者则是南纬。
④纬度相隔1°,其间的经线长度约为111千米,因此,南北方向两点相隔的纬度数,大致等于其直线距离除以111千米得到的商。
(2)经度的判断
①自西向东(或顺地球自转方向)数值逐渐增大则为东经,数值逐渐减小则为西经。
②两条正相对的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已知一条经线的经度为x,则与它正相对的另一条经线的经度y=180°-x(x、y所属的东、西经不同)
3.主要经纬线及其作用
经线 纬线
主要经、纬线 本初子午线、180°经线、20°W、160°E 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
作用 划分半球 20°W~0°~160°E为东 半球,160°E~180°~20°W为西半球 赤道划分南北半球;低、中、高纬度的划分;热带、温带、寒带的划分
定距离 同一经线上纬度相差1度的水平距离约111千米 在纬度为φ的纬线上每一个经度的纬线长度约是111·cos φ千米
定位置 地球仪上,经纬线相互交织,构成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确定任何一点的地理位置(地理坐标——纬度、经度)
定方向 指示南北方向(北极是地球上最北的地点,南极是地球上最南的地点) 指示东西方向(劣弧定向)
4.等值线的判读和应用主要体现在等值线的共性特征与常考等值线图的判读要领。
(1)等值线的共性特征
①同线等值:据此可比较不同点的数值大小。
②同图等距:要根据图中提供的数据,判读相临两条等值线的差值(可多看两组)。
③凸高为低,凸低为高:某等值线向高值方向凸出,则此处的数值较两侧偏小;反之偏大。
(2)常考等值线图的判读要领
判读等值线图要“五读一分析”。即读数值范围和极值、读延伸方向、读疏密程度、读弯曲方向、读局部小范围闭合等值线、分析成因。
等高线 等温线 等压线
数值范围和极值 ①区域地势起伏大小②海拔最大、最小值 ①所在南北半球:向北递减为北半球;向南递减为南半球②区域气温差的大小 ①判断高低气压中心②区域气压差大小
延伸方向 地形走向 ①与纬线平行(太阳辐射)②与海岸线平行(海陆位置)③与等高线平行(地形地势)
疏密程度 ①坡度陡缓:密陡疏缓②坡面凸凹:凹坡是高密低疏;凸坡是高疏低密 ①温差大小:密大疏小②冬季密,夏季疏③温带密,热带疏④陆地密,海洋疏 风速大小:密集风速大、稀疏风速小
弯曲方向 ①山脊:凸向低数值处②山谷:凸向高数值处③鞍部:两山或两谷之间 ①向高纬凸:夏季的陆地、冬季的海洋、暖流经过和地势低的地方②向低纬凸:冬季的陆地,夏季的海洋,寒流经过和地势高的地方 ①高压脊:凸向低压处②低压槽:凸向高压处
局部小范围闭合 ①山顶、山峰:中间高,四周低;②盆地、洼地:四周高,中间低;③表示高度不在正常范围。特点是“大于大的”或“小于小的” ①盆地闭合曲线:夏季炎热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心,冬季温暖中心;②山地高原闭合曲线——冬夏均为低温区;③表示温度不在正常范围,特点是“大于大的”或“小于小的”。 ①高气压中心:中间高,四周低;②低气压中心:四周高,中间低;③表示气压不在正常范围。特点是“大于大的”或“小于小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
1.世界区域经纬度空间定位法
(1)牢记各大洲东西南北四个边缘大致经 ( http: / / www.21cnjy.com )纬度。这样,我们在做题的过程中就能够一眼判断出这一地区是哪一大洲,进而再根据具体的地物特征推断出该区城属哪一地区 。
亚洲(50°E——150°E,10°N——70°N)
欧洲(0°E——60°E,40°N—— 70° N)
非洲(20°W——40°E,30°S——30°N)、
大洋洲(110°E——150°E,15°S——35°S)
北美洲(70°W—— 120°W,30°N——70°N)
南美洲(40°W——80°W,10°N——40°S)
南极洲 (360°, 62°S--90°S)
(2)西半球南北美,六九十、河入海。
南北美洲都处在西半球,60°W穿过 ( http: / / www.21cnjy.com )北美洲的中部,90°W穿过南美洲的中部,且经过两河河口,一个是拉普拉塔河的河口,一个是密西西比河的河口,分别对应两个重要的城市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和美国石油化工和造船为主的城市新奥尔良。
(3)北纬30°通过四条河流的河口:
四条河流分别是埃及尼罗河河口(30 ( http: / / www.21cnjy.com )°N、30°E)、西亚两河河口(30°N、50°E)、中国钱塘江河口(30°N、120°E)、美国密西西比河河口(30°N、90°W)。
2.中国区域经纬度空间定位法
(1)画图定位——三个矩形(具体画法见右图)。
(2)棋子定位——8个棋子从上到下,从左到右 ( http: / / www.21cnjy.com )分别是:吐鲁番盆地南面、河西走廊附近、河套平原南部、秦皇岛、拉萨附近、横断山脉、巫山、杭州(作为定位的标杆)
(3)四至定位:最北端53°N附近,最南端4°N附近,最东端135°E附近,最西端73°E附近。④南北分界线定位:34°N~35°N。
3.闭合曲线及其内部数值的判读
1.闭合曲线的数值判读——相邻等值线的数值
两条等值线之间的闭合等值线的取值有两种情况,为相邻两条等值线的数值,如下图所示:闭合曲线M的取值为200或300。
4.闭合曲线内部的数值判读——大于大的、小于小的
两条等值线间闭合曲 ( http: / / www.21cnjy.com )线内部的数值,若闭合曲线数值等于其中较大的数值,则闭合区域内的数值大于较大值;若闭合曲线数值等于较小的数值,则闭合区域内的数值小于较小值。如图所示:
图中a外围闭合曲线的数值为200,相对于300而言是小值,故其内部的取值范围比200还小为(100,200);
图中b外围闭合曲线的数值为300,相对于200而言是大值,故其内部的取值范围比300还大为(300,400)。
5.等值线数值的计算——交叉相减
在高考中,这一考点主要是等高线相对高度的计算,一般方法是交叉相减。
例如图示表示等高线(单位 ( http: / / www.21cnjy.com ):米),求a、b两地的相对高度。首先读出两地的高度,a(100,200),b(300,400);然后将b的最大值减去a的最小值,b的最小值减去a的最大值,即可得出两地的相对高度差:(100,300)。如下右图所示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
一、选择题
1.如下图的四个区域中,甲地在乙地西北,丙地在丁地东南的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
1 B 本题考查在经纬网地图上判断 ( http: / / www.21cnjy.com )两点的相对方向。A图的经纬网都是直线,方向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B、C两图的经纬线都是弯曲的,先根据某两点距极点的远近确定相对的南或北方向,再根据地球自转方向辨别其相对的东或西方向,以C图为例:甲在乙的东北,丙在丁的东南。D图是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据地球自转方向和两点间弧长较短(即经度差小于180°)的区间来确定其东西方向,再根据纬度判断南北方向。
2.读局部地区经纬网图,回答问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关于图中各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②两地位于中纬度 B.③④两地位于东经度
C.①地位于a区域的东南方向 D.④地位于②地的西北方向
2 C ①地位于中纬度;②地位于低纬度;③为东经度,④为西经度;④地位于②地的东北方向。
下图是地球经纬网示意图。读图判断3~4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3.图中各点位于北半球、西半球的是 (  )
A ③④ B ①② C ⑤⑥ D ③⑦
4.图中④点位于⑧点的 (  )
A 东北方向 B 西北方向 C 东南方向 D 西南方向
3 B 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可以看出:左右两幅图分别以北极点和南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图中①②位于180°附近在西半球
4 A 图中每格跨20°,则④点位于10°E、⑧点位于10°W,故④点位于⑧点得东北方向。
下图为我国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5~6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5.图示区域内M悬崖最大相对高差可能为(  )
A.99米B.149米C.199米D.201米
6.该地区的主要地形类型为(  )
A.山地B.丘陵C.低缓高原D.平原
5 C 陡崖相对高度的计算公式是(n- ( http: / / www.21cnjy.com )1)d≤△H<(n+1)d,图中等高距为50米,相交于陡崖处的等高线为3条,则陡崖的相对高度为100~200米,但不能是200米,因此最大相对高差可能为199米。
6 B 该区域海拔在500米以下,地形崎岖,说明其以丘陵地形为主。
下图示意北半球某区域2012年1月5日14时和6日8时海平面气压(单位:百帕)分布。读图完成7~8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7.5日14时至6日8时,①地 (  )。
A.阴转多云,气温、气压都升高
B.阴转多云,气压升高、气温降低
C.天气晴朗,气温升高、气压降低
D.天气晴朗,气温降低、气压升高
8.5日14时至6日8时,下列地点中风向变化最明显的是 (  )。
A.② B.③ C.④ D.⑤
7 D 从两幅图中可以看出,① ( http: / / www.21cnjy.com )地一直为高压中心,因此天气晴朗。根据等值线数值可以判断,5日14时①地气压小于1 028百帕,6日8时①地气压大于1 028百帕,且5日14时为5日一天中气温较高时刻,6日8时为第二天清晨,气温较低。
8 B 看风向关键是要看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③地由偏北风转为偏东风。
读“亚洲东部某时刻等压线(单位:百帕)分布图,”完成9~10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9.若图中P气压中心的势力逐渐减弱,则此时可能是 (  )。
A.春末 B.盛夏 C.初秋 D.严冬
10.Q处气压值可能是 (  )。
A.1 007 B.1 008 C.1 009 D.1 010
9 C  P为夏威夷高压,是副热带高气压带被印度低压切断形成的。初秋,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南移,印度低压逐渐减弱,夏威夷高压随之减弱。
10 A Q处气压值可能小于1 008大于1 006或大于1 010小于1 012。
二、综合题
11.甲、乙两图分别表示两个不同地区的地形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1)图甲中B点位于图乙中A点什么方向?两点的相对高度是多少?
(2)比较甲、乙两图比例尺的大小,并说明判断依据。
(3)根据图中信息分析甲、乙两图所示区域的地形特征。
解析 第(1)题,根据经纬度可知,B点位 ( http: / / www.21cnjy.com )于A点的东南方向。A点海拔为200米,B点海拔为900米,两地相对高度为700米。第(2)题,两图图幅面积相差不大,但是图甲所跨经纬度范围明显小于图乙,因而比例尺大。第(3)题,从地势起伏、地形分布角度分析。
答案 (1)东南方向。700米。
(2)甲>乙。依据:两图图幅大致相同,图甲所跨经纬度范围明显小于图乙,说明图甲所示区域比图乙小。
(3)图甲:东部以山地为主,西部以平原为主;地势东高西低。
图乙:以台地丘陵为主;中间高且平坦,四周低且较陡。
12.图(a)是世界某区域的年降水量和年平均等温线图,图(b)是其区域简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a) (b)
(1)读图(a),描述回归线地区年降水量的分布特征,并分析原因。
(2)图(a)中回归线地区沿海与内陆、东岸与西岸的年均温差异很大,试分析原因。
(3)分析图(b)中M城市的气候类型及其成因。
(4)图(b)中大陆西侧海域渔业资源丰富,试分析其成因。
12【答案】(1)大致上由东岸向西岸 ( http: / / www.21cnjy.com )逐渐减少。湿润的东南信风给东岸带来大量水汽,受地形抬升降水多;向西则信风越来越干燥;东岸受暖流影响,西岸受寒流影响。
(2)内陆比沿海气温高, 是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所导致;东岸比西岸气温高,是因为洋流的影响。
(3)热带草原气候。夏季(1月)信风带来水汽;冬季(7月)受副高控制。
(4)北部:离岸风,上升流。南部:寒暖流交汇。
【解析】第(1)题,结合图中信息进行描 ( http: / / www.21cnjy.com )述;从大气环流、地形和洋流等对气候的影响分析原因。第(2)题,受海陆位置和洋流等因素影响,回归线地区沿海与内陆、东岸与西岸的年均温差异很大。第(3)题,结合M城市所处地理位置判断气候类型并说明原因。第(4)题,结合洋流对海洋生物的影响说明渔业资源丰富的原因。
考点1
经纬网应用

考点2
等值线的判读和应用

M(200或300)
300
200
300
200
200
300
a
b
b的取值为(300,400)
a的取值为(100,200)
a (100,200)
b (300,400)
差值 (100,300)
300
200
200
300
a
b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