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造全等三角形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1) 借助全等三角形的有关性质,进行线段的等量代换。
(2) 初步掌握如何构造三角形全等证明线段的和差问题;
2、 能力目标:
(1) 通过“以前的例题”的练习,提高学生的辨析能力;
(2) 通过对例2的学习,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及创新的能力.
3、 情感目标:
(1) 通过学习的发展体验获取数学知识的感受;
(2) 通过知识的纵横迁移感受数学的辩证特征。
本节内容的难点是:如何构造全等三角形;
1、 例题分析
例1 如图,在△ABC中,AD为BC边上的中线。求证:
分析:要证明结论成立,注意到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所以只要想办法
把边平移到同一个三角形里去即可。而平移往往是通过构造三角形全等
例2:已知 在 ABC中,
求证:BC=AC+AD
,
为了证明这两条线段和等于BC,这要在BC上选取一点适当的点,使得其中一条线段等于
AC,然后再证明剩下的线段等于AD即可.
证明:(略)
小结:在证明线段的和差问题时我们有时会用截长补短法。
例4 已知,如图,AD为△ABC的中线,且∠1=∠2,∠3=∠4。求证:BE+CF>EF
分析:此题是上面添就辅助线方法的应用
例4已知:如上图, AB∥CD,∠1=∠2,∠3=∠4。
求证:BC=AB+CD。
分析:本题显然要经过等量代换把这三条线段放在同一个三角形中去考虑,所以此题关键
是如何构造三角形。
思维拓广:
以上两道题是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以及训练他们的思维。
6、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
(1) 倍长中线法
(2) 截长补短法
让学生自由表述,其它学生补充,自己将知识系统化,以自己的方式进行建构。
5、布置作业:
补充
板书设计:
B
C
B
D
A
C
D
B
D
C
A
E
习题课 浅谈构造全等三角形证明线段的和差问题
小结:
例1:
例2:
例3:
例4:
A
PAGE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