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6张PPT)
《苗岭的早晨》
人教版 四年级下
教学目标
审美感知目标:
聆听《苗岭的早晨》,体验音乐作品的音乐情感,培养学生的意识和想象力。欣赏歌曲感受民族音乐,激发对民族音乐的热爱之情。
艺术表现目标:
通过听赏《苗岭的早晨》使学生充分感受音乐所表现的意境和情趣,培养学生区分乐曲段落的能力和音乐的记忆力,感受苗族音乐的风格特点。
创意实践目标:
通过聆听、感受、模唱等活动能够分辨《苗岭的早晨》的乐曲结构,感受不同部分的音乐情绪。通过划旋律线条、律动等方法表现歌曲。
文化理解目标:
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想象力,引导他们体验和描绘出作品所刻画的形象,充分理解音乐的内涵。激发学生对中国民族音乐的热爱之情,扩大学生的视野。
01
新知导入
新知导入
《飞歌》是苗族歌曲的一种,流行于台江、剑河、凯里等一带。以台江施洞地区歌曲最为优美。飞歌的音调高亢嘹亮,豪迈奔放、明快,唱时声振山谷,有强烈的感染力。这种歌曲多为青年妇女所唱,有时,青年男子也唱,独唱较少。每逢农历三月十五的姊妹节、五月的独木龙舟节、十月的过苗年、苗家婚嫁等节日喜庆活动,一般都会唱飞歌来表达喜悦和欢庆之情。
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飞歌吗?
新知导入
让我们通过歌曲来感受一下苗族飞歌
02
新知讲解
背景简介
《苗岭的早晨》是1974年白诚仁先生特意为俞逊发新发明的口笛”创作的曲目,曾被中国艺术团在世界演出,享誉海外。1975年由作曲家陈钢创编成为小提琴曲。作曲家白诚仁为学生俞逊发创作口笛曲目,以苗族“飞歌”特有的旋律音调,采用了苗族生活素材来进行创作的,取凯里一带流传的飞歌《歌唱美丽的家乡》为创作蓝本,在这首民歌的基础上进行了重新的编创,曲调保存了飞歌原有的风格特点,运用转调、节奏变化以及模拟鸟鸣等手法,使乐曲有了较大的发展。
作者简介
陈钢,1935年出生于上海市,是中国当代著名的作曲家之一。早年,他即师从于父亲陈歌辛和匈牙利钢琴家瓦拉学习作曲和钢琴。1955年考入上海音乐学院后,他又师从于丁善德院长和苏联音乐专家阿尔扎马诺夫学习作曲与理论。早在求学期间,他即以其与何占豪合作之小提琴协奏曲《梁祝》蜚声中外乐坛。此外,他在七十年代创作的小提琴独奏曲“苗岭的早晨”、“金色的炉台”、“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恩情”和八十年代创作的小提琴协奏曲“王昭君”等,也都成为著名的中国小提琴音乐文献。
新知讲解
随琴哼唱《歌唱美丽的家乡》,请记住这段旋律,在之后的学习中找到它。
新知讲解
你在乐曲中听到了什么声音?
清脆的鸟叫声
如此清脆的鸟叫声是会是一天中的什么时候呢?
清晨
聆听《苗岭的早晨》
新知讲解
聆听《苗岭的早晨》
乐曲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
小提琴
乐曲可以分为几部分?
三部分
音乐知识
小提琴,是一种弦乐器。总共有四根弦。靠弦和弓摩擦产生振动,进而通过共鸣箱内的音柱将振动传导至背板,由这几部分产生的共振,发出和谐明亮琴音。小提琴广泛流传于世界各国,是现代管弦乐队弦乐组中最主要的乐器。它在器乐中占非常重要的地位,是现代交响乐队的支柱,也是具有高难度演奏技巧的独奏乐器,与钢琴、古典吉他并称为世界三大乐器。
新知讲解
聆听《苗岭的早晨》A部分
这段乐曲是什么速度?
速度缓慢、节奏自由
这段乐曲情绪是怎样的?
情绪舒展轻柔
新知讲解
A部分你是否觉得熟悉呢?与哪首歌相似?
A部分与飞歌《歌唱美丽的家乡》相似,我们也可以把它叫做“飞歌”主题。
聆听《苗岭的早晨》A部分
新知讲解
A部分是什么拍子?
散板:中国音乐术语,指一种速度缓慢节奏不规则的自由节拍。
聆听《苗岭的早晨》A部分
新知讲解
A部分表现了什么呢?
从中想象到苗岭早晨的美丽景色和宁静的气氛。
聆听《苗岭的早晨》A部分
新知讲解
学生跟随钢琴哼唱乐曲主题。
聆听《苗岭的早晨》A部分
新知讲解
聆听《苗岭的早晨》B部分
跟第一部分比速度有什么变化?
节奏活泼、旋律欢快
这段乐曲可以分为几个乐段?
3个乐段
新知讲解
聆听《苗岭的早晨》B部分a片段
这段乐曲的速度是怎样的?
速度较快
这段乐曲情绪是怎样的?
热烈、活泼
新知讲解
学生跟随钢琴哼唱乐曲主题。
聆听《苗岭的早晨》B部分a片段
新知讲解
聆听《苗岭的早晨》B部分b片段
这段音乐你觉得熟悉吗?
这段音乐是怎么表现这个主题的?
这段音乐小提琴从高音转向中音区,小提琴和钢琴先后演奏了飞歌主题,音乐此起彼伏、相互呼应,表现出一片热闹的景象。
新知讲解
小提琴是在哪个音区演奏的?
聆听《苗岭的早晨》B部分c片段
旋律的速度和情绪发生了什么变化?
小提琴在低音区奏出了犹如劳动号子版粗犷有力的音调
音乐逐渐加快,高涨的音乐生动的描绘出苗族人们愉快劳动的情景。
新知讲解
聆听《苗岭的早晨》A’部分
这一段与哪一段乐曲相似?
第一段
仿佛又出现了一个怎样的画面?
重现了苗寨的锦绣山川和悦耳的鸟啼
新知讲解
完整聆听《苗岭的早晨》
请同学们将乐曲三部分的速度、情绪以及所表现的场景进行归纳总结。
乐段 速度 情绪 场景
A 自由 心旷神怡 晨曦微露,峰峦起伏
B 快速 活泼热烈 欢歌曼舞,愉快劳动
A’ 自由 幸福愉悦 清新幽静,美丽和谐
让我们完整的欣赏《苗岭的早晨》
同学们可以随着音乐轻轻哼唱
欣赏乐曲
03
巩固拓展
根据对乐曲的内容认识,分组创编属于自己组的舞蹈,根据每一段乐曲情绪的不同,创编不同的舞蹈,让我们一起跳起来吧!
我会这样跳
请同学们分组,一组视唱飞歌主题,一组利用打击乐器为乐器伴奏,请大家一起来试试吧!
我会这样唱
我们今天学习的《苗岭的早晨是1975年由作曲家陈钢创编成为小提琴曲,最初是1974年白诚仁先生特意为俞逊发新发明的口笛”创作的曲目
04
课堂小结
课堂小结
本节课通过欣赏《苗岭的早晨》,取自贵州黔东南苗族飞歌的音调,具有苗族飞歌优美、质朴、高亢、委婉的特点,小提琴独奏来诠释苗族人民乐观开朗、热情豪放的民族性格。使同学们了解了苗族的“飞歌”以及苗族的风土人情,希望同学们在课后可以了解更多不同民族的风土人情。
05
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
《苗岭的早晨》
乐段 速度 情绪 场景
A 自由 心旷神怡 晨曦微露,峰峦起伏
B 快速 活泼热烈 欢歌曼舞,愉快劳动
A’ 自由 幸福愉悦 清新幽静,美丽和谐
作业布置
会哼唱
《苗岭的早晨》
飞歌主题
谢谢观赏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