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三单元重难点综合自检卷-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部编版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嫌弃(xián qì) 谜语(mí yǔ) 输赢(sū yīnɡ)
B.喇叭(lǎ bɑ) 枇杷(pí pá) 小篆(xiǎo zhànɡ)
C.湖畔(hú pàn) 蜷曲(juǎn qū) 祭祀(jì sì)
D.铭文(mínɡ wén) 狩猎(shòu liè) 蜀国(shǔ ɡuó)
2.下列字与“痕”结构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偶 藏 枯 B.病 磨 遗 C.苦 装 延 D.困 国 厅
3.下列关于汉字字体的演变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
A.甲骨文——小篆——金文——行书——楷书
B.甲骨文——金文——小篆——楷书——隶书
C.金文——小篆——隶书——草书——楷书
D.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
4.“春风又( )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括号里应填的字最准确的一项是( )
A.过 B.绿 C.吹 D.到
5.下列不是我国古代书法家的一位是( )
A.王羲之 B.赵孟頫 C.颜真卿 D.鲁迅
6.下列关于研究报告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研究报告的标题要体现研究的主要内容。
B.写研究报告时要写出研究目的,写清楚研究方法。
C.搜集资料的办法主要有:查找图书、网络搜索、请教别人等。
D.研究报告必须包括“问题的提出”“研究方法”“资料整理”和“研究结论”。
7.下列关于隶书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隶书通行于战国晚期,形成于两汉。
B.隶书将篆书圆转的线条改为了直笔或方笔。
C.隶书的象形意味已经基本消失,笔画简化,书写方便。
D.隶书中,汉字的点、横、竖、撇、捺等基本笔画已经形成,成为汉字发展史上的分水岭。
二、填空题
8.给下面词语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搜集(shōu sōu) 酷爱(ɡù kù) 琵琶(pá bá) 隶书(lì nì)
蜀国(sǔ shǔ) 祭祀(shì sì) 蕴含(yūn yùn) 歇后语(xiè xiē)
9.给下列各字加上适当的笔画组成另一个字。
(1)加一笔:李——( ) 止——( ) 刀——( )
(2)加两笔:舌——( ) 开——( ) 力——( )
(3)加三笔:先——( ) 甲——( ) 青——( )
10.猜字谜。
(1)一块士,两人站,中间隔条线,两人看不见。(打一字)( )
(2)一只狗,两个口,谁遇它谁发愁。(打一字)( )
(3)二十四小时,莫当日字猜。(打一字)( )
11.把下列歇后语补充完整,再选择填空。(填序号)
①狗咬吕洞宾——( ) ②小葱拌豆腐——( )
③咸菜烧豆腐——( ) ④丈二的和尚——( )
⑤外甥打灯笼——( ) ⑥泥菩萨过河——( )
(1)我好心告诉他前面道路施工,不能通行,他却说我骗他,真是( )。
(2)事情已经如此紧急,别再指望他来帮助你了,我看他是( )啊!
(3)我们可是( )的,这件事你可不能反悔。
(4)明明是在讨论问题,他却忽然笑了起来,真是让我( )。
12.课文综合回顾。
(1)搜集资料一般有 、 、 等方法。
(2)汉字字体的演变过程有甲骨文 、小篆 、 。
(3)把下面汉字的艺术形式与对应的名称连起来。
(4)形声字分为形旁和声旁,分别代表了字义和读音。如“星”的形旁是 ,声旁是 。我还可以写出几个形声字: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练就古诗文的“童子功”
看中国诗词大会,很多人有这样的感受:自己脑子里残存的诗词记忆好像一下子被激活了。当电视屏幕上那些零零散散的字句呈现出来的时候,或许你已记不清诗的作者是谁,也说不出上下句还有些什么内容,但那些很久以前、在学生时代念过的诗,似乎自然而然地就被勾了出来。
我们常有这样的体会,小时候熟记的古诗文,长大后也很难忘记,即使长时间不用,但只要一提起,与之相关的记忆便会不由自主地流露出来。这种扎根在脑海深处的诗词印象、浸透在血液之中的古文积淀,正是传统文化内化于心的表现,也是“童子功”的厉害之处。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想要练就古诗文的“童子功”,多读多记是必要条件。若是腹内草莽,必然不可能口吐莲花。诗词大会舞台上,选手们出口成章的背后,又何尝不是从小的阅读背诵和长年的储存积累。
13.短文想表达的主要“观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你是怎么理解“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句话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中国诗词大会”是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于2016年推出的大型演播室文化益智节目。请根据自己的了解回答以下问题。
①你觉得中央电视台推出这档节目的意义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请写出两句带“花”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请写一句赞美老师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材料,做题。
【材料1】传说,“李”姓来源于上古时代的官名。唐代时,大量姓氏改为“李”姓,这可能为后来“李”姓人口的增长奠定了基础。
【材料2】历史上,“李”姓名人辈出。有水利专家李冰父子、军事将领李广、桥梁专家李春、“诗仙”李白、词人李清照、药物学家李时珍、革命领袖李大钊…
他们在各个领域都闪耀着光芒。
【材料3】2018年,我国户籍人口最多的姓氏是“王”姓,“李”姓排名第二。
16.“李”姓人口为什么大量增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第二自然段的资料是如何得到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选文内容属于研究报告中的_______。除此之外,研究报告还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内容。
19.请写出你知道的单姓四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复姓两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书面表达
20.习作练习。
根据自己掌握的汉字知识,写一写汉字的有趣故事。可以写搜集资料的基本方法,也可以写简单的研究性报告,也可以写自己错别字的经历或闹的笑话,还可以写学习带来的收获。
要求:①语句通顺,内容具体,表达真情实感,不少于450字;②书写规范,卷面整洁。
参考答案:
1.D
【详解】此题考查的是字音。
在选项A中,词语“输赢”应该读做:shū yíng。
在选项B中,词语“小篆”应读作:xiǎo zhuàn。
在选项C中,词语“蜷曲”应读作:quán qū。
2.B
【详解】本题考查汉字结构。首先分析例字“痕”为半包围结构。
A.“偶、枯”左右结构,“藏”上下结构。
B.都为半包围结构。
C.“苦、装”上下结构,“延”半包围结构。
D.“困、国”全包围结构,“厅”半包围结构。
3.D
【详解】本题考查了汉字的字体演变。
汉字的演变经历了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等阶段,至今普遍使用楷书来书写和应用。汉字字体的演变顺序为: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
故选D。
4.B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古诗的识记。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出自宋代王安石《泊船瓜洲》翻译:京口和瓜洲不过一水之遥,钟山也只隔着几重青山。温柔的春风又吹绿了大江南岸,天上的明月呀,你什么时候才能够照着我回家呢?“绿”字兼有其他几个字的动作含义,同时又具有关于春色的鲜明的视觉效果。因此,填“绿”字。
5.D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A项,王羲之(303年—361年,一作321年—379年),字逸少,汉族,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琅琊(今属山东临沂)人,后迁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晚年隐居剡县金庭。王羲之历任秘书郞、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后为会稽内史,领右将军。其书法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风格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王羲之代表作《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在书法史上,他与其子王献之合称为“二王”。
B项,赵孟頫[fǔ]:(1254年10月20日 -1322年7月30日 ),字子昂,汉族,号松雪道人 ,又号水晶宫道人(一说水精宫道人 )、鸥波,中年曾署孟俯。吴兴(今浙江省湖州市)人,原籍婺州兰溪 。南宋晚期至元朝初期官员、书法家、画家、诗人,宋太祖赵匡胤十一世孙、秦王赵德芳嫡派子孙。
C项,颜真卿(709年-784年8月23日),字清臣,小名羡门子,别号应方,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 ,祖籍琅玡临沂(今山东临沂)。秘书监颜师古五世从孙 、司徒颜杲卿从弟,唐代名臣、书法家。
D项,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曾用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曾留学日本仙台医科专门学校(肄业)。“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民主战士,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鲁迅是文学家。
6.D
【详解】本题考查研究报告的基本知识。
研究报告分:研究的对象和方法、研究的内容和假设、研究的步骤及过程以及研究结果的分析与讨论。研究报告内容的逻辑性是整个研究思路逻辑性的写照。报告必须绝对如实地反映客观情况,一切叙述、说明、推断引用,必须恰如其分。文字,用词应力求准确。概念表述应尽量用科学性用语,避免用常识性用语,以免读者费解或产生情义。当然,研究报告的文字也必须简单、明了、通顺、流畅,既要明白如话,又要把研究的效果准确地、科学地表达出来。通过全面的调查研究,分析论证某个建设或改造工程、某种科学研究,某项商务活动切实可行而提出的一种书面材料。 研究报告必须包括“问题的提出“研究方法”“调查研究情况和资料整理“和“研究结论”。因此D项不完整,有误。
7.A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对文学常识的理解和识记。
本题中关于隶书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项,隶书形成于战国晚期,通行于两汉。
隶书汉字的一种字体,有秦隶、汉隶等,一般认为由篆书发展而来,字形多呈宽扁,横画长而竖画短,讲究“蚕头燕尾”、“一波三折”。
8.sōu kù pá lì
shǔ sì yùn xiē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
搜集,读音sōu jí;酷爱,读音kù ài;琵琶,读音pí pá;隶书,读音lì shū;
蜀国,读音shǔ guó;祭祀,读音jì si;蕴含,读音yùn hán;歇后语,读音xiē hòu yǔ。
9. 季 正 刃 刮 并 办 洗 押 清
【详解】本题考查书写笔画。
(1)“季” 字共有 8 画,笔画顺序为: 撇、横、竖、撇、捺、横撇/横钩、竖钩、横。
“正” 字共有 5 画,笔画顺序为: 横、竖、横 、竖、横。
“刃” 字共有 3 画,笔画顺序为: 横折钩、撇 、点。
(2)“舌”加两笔: 、佸、刮、话。
“开”加两笔的字:并、邢、刑。
“力”加两笔的字:仂、劝、为、办、阞、历。
(3)“先”加三笔的字:洗、姺。
“甲”加三笔的字:果、闸、押、岬、呷。
“青”加三笔的字:菁、清、婧、情。
10. 坐 哭 旧或旦
【详解】本题考查猜字谜。
字谜又称文虎,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门综合性艺术。谜语主要着眼于事物的形体,性能,动作等特征,运用拟人,夸张、比喻等手法来描绘谜底,从而达到隐射的目的。
(1)“土”字左右有一个“人”字,是“坐”;
(2)“一只狗”可以示为“犬”,“两个口”在上边,再从明面上解释,“ 谁见谁发愁”,“哭”让人感觉很愁,所以从两个意思上表明谜底就是“哭”。
(3)二十四小时为一日,莫当日字猜,所以不是日字,因此“一”和“日”合在一起为“旧或旦”。
11. 不识好人心 一清(青)二白 有言(盐)在先 摸不着头脑 照旧(舅) 自身难保 ① ⑥ ③ ④
【详解】本题考查歇后语,学生注意平时要多积累。
①“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意思是用来骂人不识好歹。
②“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意思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也指非常清白。
③“有言(盐)在先,咸菜烧豆腐”比喻在做事之前先把条件或规则说在前面。
④“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意思是比喻弄不明情况,搞不清底细。
⑤“外甥打灯笼,照旧(舅)”就是我看着自己的外甥打着灯笼找人,就是在找自己,而在这句话里的自己指的是“舅舅”。故这个里的意思是照舅(照旧)。
⑥“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比喻连自己也保不住,怎么顾得上别人。
(1)这里表达的是“我”骂“他”不识好歹。故选①。
(2) 这里表达的是“他”连自己也保不住,怎么顾得上别人。故选⑥。
(3)这里指的是我们是做事之前先把条件或规则说在前面。故选③。
(4)这里指的是“他”让“我”弄不明情况,搞不清底细。故选④。
12.(1)网络搜索 查找图书 请教老师
(2)金文 隶书 楷书
(3)
(4)日 生 放 呼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汉字演变过程的掌握。
(1)搜集资料一般有查找图书、网络搜索、请教别人、从广播、电话等获取有关信息、阅读有关的文件、报刊、杂志、图书、资料等等。
(2)《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 我爱你,汉字》。汉字字体的演变过程是: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
(3)匾额:匾额是古建筑的必然组成部分,相当于古建筑的眼睛。
扇面:顾名思义就是扇子形状的一个面,在几何上是这样定义何为扇形的:一条弧和经过这条弧两端的两条半径所围成的图形叫扇形。
印章:用作印于文件上表示鉴定或签署的文具,一般印章都会先沾上颜料再印上,不沾颜料、印上平面后会呈现凹凸的称为钢印,有些是印于蜡或火漆上、信封上的蜡印。
剪纸:又叫刻纸,是一种镂空艺术。是中国汉族最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其在视觉上给人以透空的感觉和艺术享受。
(4)形声字是指汉字的一种造字方式,是在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的基础上形成的,由两个文或字复合成体,由表示意义范畴的意符(形旁)和表示声音类别的声符(声旁)组合而成。形声字分为形旁和声旁,分别代表了字义和读音。如“星”的形旁是日,声旁是生。我还可以写出四个形声字:钱、放、挣、呼。
13.我们要从小多读多背古诗词。 14.“三百首”是虚指,意思是我们多读诗背诗,读背多了,积累就多。这样我们在平时的语言和写作实践中,就能出口成章,落笔成文。 15. 我觉得意义在于让更多的学生、家长、老师以及观众们接触、学习并热爱中国古诗词,让国学传统文化得以更好地继承,不断发扬光大。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甘为孺子育英才,克勤尽力细心裁。
【解析】13.本题主要考查概括主要内容。
从“看中国诗词大会,很多人有这样的感受:自己脑子里残存的诗词记忆好像一下子被激活了。”“诗词大会舞台上,选手们出口成章的背后,又何尝不是从小的阅读背诵和长年的储存积累。”可知,短文想表达的主要“观点”是我们要从小多读多背古诗词,注重积累。
14.本题主要考查对诗句的理解。
从“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想要练就古诗文的‘童子功’,多读多记是必要条件。若是腹内草莽,必然不可能口吐莲花。”可知多读背古诗的重要性。“三百首”这里是虚指,意思是我们多读诗背诗,读背多了,积累就多。熟读唐诗真能到百首以上,就会在大脑里形成诗歌形式的音节韵律等惯性,一定程度上每想起诗歌就会产生条件反射,或者说熟能生巧。
15.本题主要考查对内容的理解以及诗句的积累。
①《中国诗词大会》是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自主研发的一档大型演播室文化益智节目。《中国诗词大会》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基本宗旨,力求通过对诗词知识的比拼及赏析,带动全民重温那些曾经学过的古诗词,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
②带“花”的诗句: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③赞美老师的诗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
16.唐代时,大量姓氏改为“李”姓,这可能为后来“李”姓人口的增长奠定了基础。 17.查阅图书、网络搜索、请教别人 18. 研究结论 问题的提出 研究方法 调查研究情况和资料整理 19. 赵 钱 孙 张
欧阳 上官
【解析】略
20.范文:
一次有趣的汉字游戏
今天,我们进行了一次有趣的汉字游戏。
首先,是猜字谜。大家分成两组。对方的组长刘琛说了一段开头语后,猜谜游戏就正式开始了。江彦说:“两个人是地主。”我们沉思了半天,我突然想两个人不就是双人旁吗?加一个地主的“主”就是“往”字了。哈哈,我第一个猜了出来。接着是我方刘许薇出字谜,她说:“阎罗王!”同学们想了半天都猜不出来。于是,刘许薇提示了一下:“阎罗王是干什么的?”张聪猜是“鬼”字,答案不对。最终,还是刘许薇自己说出了答案——“瑰”字。哈,原来如此。这个猜字谜活动让我们感受到了汉字组合的乐趣。
接着进行的是猜歇后语。王雅青出的题是“何家的姑娘嫁给郑家”,那会是什么呢?正当我绞尽脑汁时,夏黄大声喊了出来:“正合适。”老师让她说说理由,先听她解释说:“古时候,女子没有姓名,出嫁后就有了姓名但只是将娘家的姓与婆家的姓进行组合而成,所以谜底为——正合适(郑何氏)。”哈哈,真是长见识呀!接下来还有什么“龙门石窟——老实(石)人”,“唐僧的书——一本真(正)经”,“孔夫子搬家——尽是输(书)”……同学们真是越猜越兴奋呀!
哈哈,听了我的讲述,你一定觉得很有趣吧?你们也进行一次汉字游戏吧!
【详解】本题考查书面表达能力。
题目要求同学们根据自己掌握的汉字知识,写一写汉字的有趣故事。同学们先想一下自己与汉字的故事或者积累到的与汉字有关的知识。
写作方向:(1)搜集资料的基本方法。(2)简单的研究性报告。(3)自己与汉字有关的故事。
写作要点:(1)内容生动具体,语句通顺,有一定条理。(2)详略得当,中心突出。(3)所选事例典型,记叙内容具体,感情真挚。
写作方法:
开头:根据自己写作思路和事件的特点,选用合适的开头方法:开门见山法、对比式开头、设置悬念开头、抒发情感式开头等;
中间:叙述事例要详略得当,适当运用一些写作方法;抒发情感时要有真情实感;
结尾:可以根据开头和正文来选择合适的结尾方法:点题式结尾、抒情结尾、首尾呼应法、引用法等。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