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重难点综合自检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重难点综合自检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79.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3-04 18:29: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三单元重难点综合自检卷-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部编版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对的一组是( )
A.富裕(yǔ) 缥缈(piāo) 温馨(xīn) 咔嚓(kā)
B.默书簿(bó) 惆怅(chóu) 急遽(jù) 宝藏(cáng)
C.头涔涔(céng) 念叨(dāo) 消逝(shì) 原谅(liáng)
D.泪潸潸(shān) 溶解(róng) 薄雾(bó) 不禁(jin)
2.“整个上午我就跟在母亲腿底下:去吗?去吧,走吧,怎么还不走啊?走吧……”句子中省略号的作用是(  )
A.表示列举的省略。 B.表示引文的省略。
C.表示声音的延长。 D.表示说话的断断续续。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我的弟弟活泼可爱,伶伶俐俐的,很讨人喜欢。
B.他还没走进屋,就轻轻悄悄地嚷开了,真是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啊!
C.身处异乡繁华的街市,他心中却感到空空落落的,有一种说不出的孤独与怅惘。
D.时光就像永无休止的转盘,时刻不停地转动着。
4.对下面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比喻)
B.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排比)
C.母爱是什么?母爱是润物的细雨。(设问)
D.教室里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夸张)
5.下列关于习作知识的说法错误的是哪一项?( )
A.习作过程中,插入适当的内心独白,可以更加直接而强烈地表达心情。
B.“情以物迁,辞以情发。”习作时,要选择合适的内容抒发自己的真实情感。
C.习作时,我们可以把情感融入具体的人、事或景物之中,也可以把心里想说的话直接写出来。
D.习作时,我们只要把印象深刻的内容写具体即可,在事情发展过程中,不用把情感变化写清楚。
6.品读下列诗句,其中不是用来劝人珍惜时间的一项是(   )
A.光景不待人,须臾发成丝。
B.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C.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D.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二、填空题
7.看拼音,写词语。
(1)过去的日子如薄雾,被初阳zhēnɡ rónɡ( )了,没有留下一丝痕迹,光阴无可挽回地xiāo shì( ),我内心感到chóu chànɡ( ),感到jīnɡ huánɡ( )。
(2)当我正pái huái( )不定时,爸爸突然开口说话了:“我yuán liànɡ( )你了,虽然你dān wù( )了我的正事。”
8.先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按要求做题。
全神( )( ) ( )面( )息 ( )( )不安
骄阳( )( ) ( )泪( )眶 ( )喜( )狂
(1)与“聚精会神”意思相近的词语是 ____,与“镇定自若”意思相反的词语是___。
(2)含有比喻的词语是 ______,像这样的词语还有:______、_____ 。
(3)形容高兴、兴奋到了极致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填空。
(1)《匆匆》是现代著名作家____写的一篇脍炙人口的___。文章紧扣“___”二字,细腻地刻画了____,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_____。
(2)《那个星期天》的作者是现代著名作家______。文章主要记叙了一个星期天母亲答应带“我”出去,但是由于家务繁忙,一次次爽约,最后没有去成的事。在那个星期天,“我”经历了从等待开始时的______、心怀欢喜,到继续等待时的___、仍然有所期盼,再到等待未果时的______,到最后等待结束,____的心理过程。
三、语言表达
10.按要求写句子。
(1)您不是说买菜回来就走吗?(将句子换一种语气,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走吧,您不是说买菜回来就走吗?好啦好啦,没看我正忙呢吗?(在句中添加人称和引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们多少日子,而且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口语交际。
电脑已进入千家万户,我们写文章、写信都可以用电脑来代替,且打印出来的字美观、整齐,有人就认为有了现代化的书写工具,不必再费神去练字了。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先表明自己的观点,再说明理由。(不少于5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课内阅读
《匆匆》选段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得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  )过,从我脚边(  )走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  )走了一日;我掩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  )过了。
12.从下面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文中的括号内。(填序号)
A.闪 B.飞 C.溜 D.跨
13.这一段文字,作者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多选)
A.排比 B.对比 C.拟人 D.比喻
14.文中划线的句字应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时间还会从哪些地方过去呢?请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仿文中的写法写两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由于时间是这样的来去匆匆,自古有志者都很珍惜时间,请你写一句珍惜时间的名言,送给同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阅读
向日葵
早上出门时,气候微凉,我穿了一袭宽松的棉质衣裙,没带外套。天色愈暗,气温愈低,傍晚时气温居然降至6℃。我和丈夫早十分钟来到游人寂寥的小公园,那种刺骨的寒风夺命似的想把人的脸皮整层刮掉,我冷得几乎连血液也凝结了。到了七点整,一向准时的女儿不见踪影,我们的手机偏偏又落在公寓里忘了带,无法联系。
晶莹剔透的寒气肆无忌惮,我冻成了冰湖底下一尾郁悒的鱼。看着时间滴滴答答地流走,怒气像蚂蟥一样往我心里钻。到了七点半,我的脸已幽幽地长出一层青苔。“天气这么冷,她竟不为我们着想!”我口出怨言,“简直就是个工作狂!”
七点四十分,女儿才气喘吁吁地赶到,连声道歉:“爸爸,妈妈,对不起,对不起!工作堆积如山,做不完呀!”我和丈夫对看一眼,果然不出所料!
冻得犹如一片在树梢瑟缩颤抖的枯叶,我的声音比雪更冷:“工作做不完,不是还有明天吗?你过去守时的好习惯,去了哪里?”说着,径自往前走,不再看她一眼。
到了餐馆,女儿轻车熟路地安排着各种美食。刺身、煎和牛、鳗鱼饭、酱渍豆腐、软蟹手卷、天妇罗……可口的美食一道接一道地上,然而,我觉得心叶冒出了很多冻疮,灼灼地痛,半点胃口也没有。
女儿欢欢喜喜地说着办公室里的一些趣事,我没有搭腔,只一筷一筷闷闷地吃,一心只想快点回家盖上厚厚的被子蒙头大睡。
第二天,日上三竿才醒来。薄薄扁扁的阳光从窗隙硬生生地挤了进来,看看钟,哟,九点多了!奇怪的是,厅里竟传来了女儿和她爸爸说话的声音。我翻身起床,走出厅外,还没开口,女儿便说了:“妈妈,我今天请假。”我讶异地问:“咦,你的工作不是堆积如山吗?”她笑嘻嘻地说:“工作做不完,不是还有明天吗?”
桌上,放了一大束精神抖擞的向日葵,黄艳艳,大蓬大蓬的热情源源不绝地释放。向日葵旁边,有个奶油蛋糕,还有一张卡片。
卡片里,装着女儿圆润的字体:“亲爱的妈妈:记得吗?那一年,您到土耳其旅行,看到漫天漫地的向日葵,回来向我出示照片,满脸陶醉地说:‘那种美啊,简直惊心动魄呢!’您每回看到玫瑰花、荷花和桂花,都露出馋馋的目光,想吃它们;唯独向日葵,您打心里爱着它、宠着它。妈妈,我和哥哥们,其实都是您的向日葵;而您,就是我们的阳光。”
读毕,抬起头来时,女儿絮絮地说道:“妈妈,昨天下班后,我赶去办公室附近那家花店,不巧它因事休业;匆匆坐计程车去另一家,又碰上塞车,我真的急坏了呀!终于买到了您最喜欢的向日葵,然后赶回家把它藏好,这样一来一往,才会迟到的呀!”说着,又笑眯眯地自问自答:“您猜我把花偷藏在哪儿?贮藏室!可是我又担心它难以透气,半夜起来还浇水呢!”
这一天,是我的生日。可是,在这一刻,我的眼眶里,却都是泪。
17.文题《向日葵》的含义是( )
A.向日葵指文中女儿送给母亲的那束向日葵。
B.向日葵指在母爱阳光照耀下的母亲的儿女们。
C.向日葵既指文中女儿送给母亲的那束向日葵,也指在母爱阳光照耀下的母亲的儿女们。
D.土耳其的向日葵。
18.对“我”情感态度变化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 )→ 冷淡心痛 →( )→( )
A.生气抱怨 惊讶诧异 高兴感动 B.生气抱怨 惴惴不安 高兴感动
C.开心等待 惊讶诧异 高兴感动 D.生气抱怨 惊讶诧异 心绪不宁
19.被“我”责怪后,女儿依旧“欢欢喜喜”的原因是( )
A.女儿感情木讷。
B.女儿对母亲的态度变化视而不见。
C.女儿对母亲的孝心深重,不会因为母亲的生气责怪而改变。
D.女儿对母亲完全不放在心上。
20.用自己的话说说为何生日这天,“我”的眼眶里却都是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21.习作。
作文题目:以“难忘的第一次”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把第一次的经历写清楚,还要写出在经历“第一次”之后获得了哪些启示。不少于450字。
参考答案:
1.D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字音的识记。
A.富裕(yǔ)——yù。
B.默书簿(bó)——bù;宝藏(cáng)——zàng。
C.头涔涔(céng)——cén;原谅(liáng)——liàng。
故选D。
2.B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标点符号的作用分析。
本题中结合语境的含义进行分析。句中引用的是“我”心理的想法,我心中还有很多想法,没有全部写出来,省略了。所以句中引号表示引文的省略。
3.B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成语的理解与运用能力。
B答案中“轻轻悄悄”和“嚷开”搭配不当,所以选B答案。
伶伶俐俐:机灵;灵活的意思。
轻轻悄悄:轻轻地、悄悄地。
空空落落:空旷冷落。
永无休止:永不停止。
4.A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对修辞手法的理解和分析。
结合题干的内容,可以得出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项,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把太阳当成人来写。
B项:三句相同的句式,是排比的修辞手法。
C项:有问有答,是设问的修辞手法。
D项:“雷鸣般的掌声”是夸张的修辞手法。
5.D
【详解】本题考查习作材料与方法。
D项:习作时,要把印象最深刻的内容写具体,把情感真实自然地表达出来。如果在事情发展的过程中,情感有所变化,要把情感的变化也写清楚。
6.C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掌握情况。
C项:“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北宋诗人苏轼的《水调歌头》,指希望自己思念的人平安长久,不管相隔千山万水,都可以一起看到明月皎洁美好的样子。人们常用此句来表达对远方亲人、朋友的思念之情以及美好的祝愿。因此,C选项不是表示珍惜时间的。
7. 蒸融 消逝 惆怅 惊惶 徘徊 原谅 耽误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
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
书写时要注意“蒸融、逝、惆怅、惶、徘徊、耽”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8. 贯 注 掩 叹 惴 惴 似 火 热 盈 欣 若 全神贯注 惴惴不安 骄阳似火 洞若观火 柔情似水 欣喜若狂
【详解】本题考查成语的识记和理解运用,学生平时要注意积累。
全神贯注:全部精神集中在一点上。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
掩面叹息:捂着脸唉声叹气,形容惋惜、哀叹。
惴惴不安:形容因害怕或担心而不安。
骄阳似火:形容太阳灼热地照射着。
热泪盈眶:因感情激动而使眼泪充满了眼眶,形容感动至极或非常悲伤。
欣喜若狂:形容高兴、兴奋到了极点。
(1)聚精会神:形容专心致志,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样子。
综上,与“聚精会神”意思相近的词语是全神贯注。
镇定自若:在情况紧急时不慌不乱,当作没什么事情似的。
综上,与“镇定自若”意思相反的词语是惴惴不安。
(2)含有比喻的词语是骄阳似火。
像这样含有比喻的词语很多,学生写出两个即可,如:光阴似箭、料事如神。
(3)综上,形容高兴、兴奋到了极致的词语是:欣喜若狂。
9. 朱自清 散文 匆匆 时间流逝的踪迹 无奈和惋惜 史铁生 兴奋期待 焦急无奈 失望委屈 彻底绝望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把握,平时要注意积累。
(1)《匆匆》是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写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文章紧扣“匆匆”二字,先写日子一去不复返的特点;再写自己八千多个日子来去匆匆和稍纵即逝,作者思绪万千,由景及人,叹息不已;最后,作者发出内心的感叹,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
(2)《那个星期天》是中国作家、散文家史铁生的作品,写了一个小男孩盼着母亲兑现在星期天带他出去玩的承诺,表现了小男孩由开始时的兴奋期待、心怀欢喜,到后来由于母亲的一拖再拖而到继续等待时产生的焦急无奈,到因母亲没有兑现承诺而感到失望委屈,到最后等待结束,“彻底绝望”的心理变化过程,同时也表现了母亲的无奈以及对孩子的爱。
10. 您说买菜回来就走的。 我说:“妈,走吧,您不是说买菜回来就走吗?”妈妈说:“好啦好啦,没看我正忙呢吗?” 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们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
【详解】(1)本题考查反问句改为陈述句。首先将反问句中的肯定词改为否定词,或将否定词改为肯定词;(有不去不,没不加不。)其次将反问句中的反问语气词(怎、怎么、难道等)去掉;最后将句末的疑问助词(呢、吗等)去掉,问号改为句号。
本题改为:您说买菜回来就走的。
(2)本题考查改变句式。要改成对话形式,注意直接引用要注意加上冒号和引号,还要加上称呼。
改为:我说:“妈,走吧,您不是说买菜回来就走吗?”妈妈说:“好啦好啦,没看我正忙呢吗?”
(3)本题考查修改病句。首先认真读原句,弄清句子要表达的意思。然后找出有毛病的地方,根据病因修改。其中要注意修改病句不能改变原句的意思。检查修改后的句子,看句子是否完整、通顺、合理。
本题关联词运用不当,句子间具有转折关系,后半句和前半句意思不一致,“而且”改为“但”。
11.观点:需要练字。理由:因为漂亮的书写是门面,代表了一个人的素养和知识水平,练字也是陶冶情操的过程,可以让自己静下心来去欣赏美,提高审美能力。
【详解】本题考查观点的表达。观点可以是需要练字,也可以不需要练字。理由一定要充分合理。表述观点明确,理由充分,语意清晰连贯即可。从中国的传统和写一笔好字的优点阐述要练字的理由,从时代发展的角度阐述不需要练字的理由,答案不唯一,言之有理即可。
继续练字的理由:字如其人,书法是中国的传统艺术,要继续保持。
反对练字的理由是:新的书写工具已经可以代替笔,要顺应时代。
12.DBCA 13.AC 14.拟人,生动形象的写出了太阳移动的样子 15.看电视时,日子从眼睛旁过去;聊天时,日子从嘴巴边过去。 16.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解析】12.本题考查学生选词填空的能力。
闪:闪避。飞:在空中飘浮游动。溜:偷偷地走开或进入。跨:迈步越过。语段出自课文《匆匆》,结合课文原句“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完成作答。
13.本题考查学生对修辞方法的理解。
结合内容理解,从“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可知,作者将太阳拟人化,“……时”用一种整齐的排比句式。因此本段中作者主要应用了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
14.本题考查修辞方法的解析和运用。
首先要了解常见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设问、反问等,然后通读整句,了解句意,抓住关键信息,辨析所用的修辞方法。
“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将太阳拟人化,生动形象的写出了太阳移动的样子。
15.本题考查的是仿写句子。
注意加点词和例句的结构,仿写要注意使用相同的修辞手法和结构即可。注意仿写的合理,不要有错别字。
示例:玩耍时,日子从欢笑声过去;难过时,日子从泪水中过去;走路时,日子从脚边飞去。
16.本题考查名人名言。
写一句有关珍惜时间的名言即可。
示例: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速度,时间就是力量。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17.C 18.A 19.C 20.一是因为自己误解女儿而内疚;二是被女儿的孝心感动。
【解析】17.本题考查文章题目的含义。
首先要了解标题的作用。常见作用为:作为线索贯穿全文、概括主要内容、揭示主旨、交代主要人物、比喻义或象征义、设置悬念。
根据文章第9段“唯独向日葵,您打心里爱着它、宠着它。妈妈,我和哥哥们,其实都是您的向日葵;而您,就是我们的阳光”可知,文题《向日葵》的含义指文中女儿送给母亲的那束向日葵,也指在母爱阳光照耀下的母亲的儿女们。
故C选项正确。
18.本题考查人物情感变化,注意阅读文章内容分析。
阅读文章可知“我”一开始认为女儿忙工作忘记了“我”的生日,“我”是生气抱怨的。后来收到女儿的鲜花和卡片,以及女儿告诉“我”买花的过程,“我”的心情由惊讶诧异 转变为高兴感动。
故选项A正确。
19.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注意阅读文章内容分析。
根据文章内容可知,女儿并没有忘记“我”的生日,还悄悄给“我”准备了鲜花和卡片,以及带“我”去吃美食,可以得出原因:女儿对母亲的孝心深重,不会因为母亲的生气责怪而改变。
故选C。
20.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及思维拓展能力。
作答此题时,注意把握文章主旨:母亲对女儿的爱,女儿对母亲的爱。结合文章“我”误会女儿因为工作忙忘记“我”的生日而抱怨生气,但女儿并没有忘记“我”的生日,还悄悄给“我”准备了鲜花和卡片,以及带“我”去吃美食。所以“我”的眼眶里却都是泪,一是因为自己误解女儿而内疚;二是被女儿的孝心感动。
21.范文:
难忘的第一次
人生就像一棵树,会第一次发芽,第一次茂盛,第一次飘零。则人生也是这样,没有第一次的人生是残缺的。而最使我难忘的,是我第一次抖空竹。
那天周日,我们一家人一起到古文化街逛街,走着走着,我看到一群人围在一起,不知道在看什么。于是,我灵巧的身体穿过厚厚的人墙,来到了中央。呈现在眼前的,是一位年过七旬的老爷爷,一个空竹在他的手中左右摇摆,上下挥舞,时而爬上握杆,时而飞向空中,但是一直发出一种动听的哨声,我看得入了迷。老爷爷的表演结束后,我央求妈妈也给我买一个空竹,妈妈没有办法,只好给我买了一个。
一回到家,我就把空竹从塑料袋里拿出来,那是一个天然竹制的,形状是一个细轴的两边嵌着碗状的空竹。我迫不及待地把线缠在空竹的轴上,回忆着老爷爷的动作,照猫画虎地抖起空竹来。但是,小小的空竹好像一个不听话的孩子,三番五次的从绳子上打转,甚至摔到地上。我急得皱起了眉头。怎么才能让空竹乖乖地听我的话呢?
我正在着急呢,爸爸走了过来:“不会玩了?”我看了爸爸一眼,叹了口气,又低下了头。“来,我教你。”听了这话,我好像看到了救星,眼睛一下子亮了。“爸爸,你会抖空竹?”“那当然!”
我和爸爸学习了抖空竹的技巧,又尝试着抖起来——我用双手抓住两根黑色的木棍,一只手用力,把空竹抖到空中,两只手交替着来回摆动,身体微微前倾,使空竹保持平衡。我跟着空竹不断的挪动脚步,空竹在我的手中越转越快,哨口开始发出动听的哨声,我的心里一阵激动:成功了!我学会抖空竹了!
那次抖空竹的经历,让我明白了虚心学习,不放弃,经过努力,就会到达成功的彼岸,收获成功和快乐的果实。那一次的经历真使我难忘……
【详解】本题考查书面表达。
本次习作为命题作文,要以“难忘的第一次”为题写一篇文章,因此选材要围绕“第一次”。在我们的学习与生活,有很多让我们难忘的第一次。回顾自己的学习与生活经历,想想哪些事让我们难忘,为什么难忘,过程是怎样的。选择自己印象深刻,有意义,最想分享的去写。要把第一次的经历写清楚, 还要写出在经历“第一次”之后获得了哪些启示。注意进行必要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方面的描写。在写事情的时候,要选择典型的事例。把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交代清楚。
开头:开篇点题,点出难忘的第一次是什么事。
中间:交代清楚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和起因、经过和结果。重点交代清楚在这件事中让你难忘的情节。可以运用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和心理等方面进行描写。
结尾:抒发出自己的感受。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