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重难点综合自检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重难点综合自检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99.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3-04 18:30: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三单元重难点综合自检卷-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部编版
一、选择题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是哪一项?( )
A.归巢(cáo) 占有(zhàn) B.霸占(bà)芦苇(wéi)
C.睡眠(mián) 剪秋罗(luó) D.做梦(mèn)斜阳(xié)
2.下列词语中,不能表示傍晚太阳的是哪一项?( )
A.夕阳 B.朝阳 C.斜阳 D.残阳
3.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拟人修辞手法的是哪一项?( )
A.鸟儿临走时尽管是倦了,还不停地唱着歌儿。
B.你看,你看,那如雪的云已经霸占了半个天。
C.田间的那头小花牛,正把小尾巴甩得滴溜溜。
D.花牛在草地里做梦,太阳偷渡了西山的青峰。
4.为配合朗诵活动,下列最适合选为本次活动标语的一项是( )
A.诵国学经典,品盛世文明。
B.热爱书籍,享受阅读。
C.手下留情,足下留青。
D.诵读现代诗文,享受美好人生。
5.“半明半昧”一词中,“昧”的意思是( )
A.躲藏 B.昏暗
C.光亮 D.害羞
6.下列词语中,含有不能形容星星的一项是( )
A.星群密布 密密麻麻
B.半明半昧 摇摇欲坠
C.繁星点点 群星闪耀
D.繁星满天 皓月当空
二、填空题
7.给多音字组词。
抹:mǒ( ) mā( ) 曝 : pù( ) bào( )
叉:chā( ) chá( ) chǎ( ) chà( )
8.照样子写词语
姗姗来迟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白雪皑皑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毛茸茸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流苏如画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9.《在天晴了的时候》描绘了天晴后诗人在小径上看到的种种美景,展现了不同景物的独特之处。阅读诗歌,根据诗歌内容进行梳理。
10.按原文填空。
(1)《白桦》以_____为中心意象,展现了白桦的_____之美,流露出诗人对 _____和_____之情。
(2)这些事——是永不漫灭的回忆:______,_______,______。
(3)大海啊!_________?_________?哪一次我的思潮里__________
(4)母亲啊!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它的巢里;__________
(5)刮的风是绿的,____是绿的,____是绿的,____也是绿的。所有的绿集中起来,挤在一起,重叠在一起,静静地____。突然一阵风,好像舞蹈教练在____,所有的绿就整齐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诗的国度里徜徉,每个人的感受各不相同。艾青说“_________。”朱光潜说:“_______,_____。”英国的华兹华斯说________
三、语言表达
11.按要求写句子。
(1)我望着那许多认识的星,我仿佛看见它们在对我眨眼,我仿佛听见它们在小声说话。(仿写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仿写排比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渐渐地我的眼睛模糊了,我好像看见无数萤火虫在我的周围飞舞。(仿写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语段,完成练习。
你悄悄地走来,带来一件黄衣裳,一件红衣裳。瞧,这边的山,像是镀上了一层金色。飘飘悠悠从上面飞下无数黄蝴蝶,在半空中盘旋。不知过了多长时间,深黄的衣裳变成了浅黄,浅黄又变成了褐色。你看,它多像一个顽皮的小孩。
12.找出描写颜色的语句,画上“____”。
13.从这些语句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我也会写一段颜色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阅读。
无声的尊重
①一个冬日的傍晚,我如往常一样加入候车队伍。候车的有五六个人,有序而安静。此时,一个人牵着一只狗,从远处走来。
②渐行渐近,只见年轻男子高大魁梧,腰板挺直,紧贴着他的德国牧羊犬配有专业的拉杆——这是导盲犬的标准装备。哦,是一位盲人。
③没有人招呼那盲人男子,我也犹豫着是否上前领他过来,却见候车队伍中为首的中年男子,瞬间收起手中正在阅读的书籍,已然大跨步走到盲人男子身后,其他候车人也陆续紧随其后,没有一丝骚动。我身旁一个火红短发打扮成朋克风格的女孩,瞥了一眼导盲犬,想必是怕烟味影响到它的嗅觉,稍作迟疑后指灭了刚刚点燃的烟,跟了过去。
④一个新的候车队伍,在一人一狗的身后排开。陌生的人们在无声之中达成的默契,令我惊异。
⑤沉默依旧,直到公交车到来。“您稍等一下,我这就……”司机刚要离开驾驶座准备搀扶盲人男子上车,却被他谢绝了:“谢谢,不用。”盲人男子执意在导盲犬的引领下,自行上车。正值下班高峰,车上已满是乘客。然而,自那名男子上车后,人们迅速向后部集中,在狭促的车厢里为他腾出了一小块空间。
⑥紧挨着司机身后,坐着一位六七岁的小男孩,站在旁边的妈妈猛地拉起小男孩,让出了座位。虽然妈妈举动突然,但乖巧的小男孩没有流露出一丝不悦。导盲犬抬头看了一眼,便将主人引领到空座上,然后静静地趴在一旁。
⑦“您好,您要去哪里?”“您好!我要去莫尔大街。”“好的,陛下!”司机诙谐的回答惹得车内一阵欢笑。汽车载着欢乐的人们继续前行……
⑧车上,人们都在默默地打量着憨态可掬的导盲犬。与平日里对待宠物狗的情形不同,没有人试图靠近去抚摸它,或是用手机拍照。
⑨小城不大,男子很快到站了,跟司机简短道别后,与导盲犬下了车。公交车内沉默依旧。而此时的我,在沉默中体会到了无声的关爱、深沉的尊重。
⑩窗外,寒风习习;心里,暖意融融……
15.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1)默契:__________________
(2)憨态可掬:_________________
16.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1)车站上,当大家看到那个带着导盲犬的盲人来乘车时,表现不同的是:候车队伍中为首的中年男子______;打扮成朋克风格的女孩_______。相同的是_______。
(2)短文中两次出现了“沉默依旧”,第一次大家沉默是因为___;第二次大家沉默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画波浪线句子中的“谢绝”能否换成“拒绝”?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窗外,寒风习习;心里,暖意融融?”此时,作者的心里为什么会“暖意融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19.习作练习。
在欣赏诗歌的时候,我们可以肆意想象,可以尽情享受,也可以充分描摹。诗歌是心灵的告白,徜徉诗海会让我们遇见不一样的美好!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你对诗歌一定有不同的感受,想一想,以“我和诗歌的故事”为题写一篇350字左右的作文。
参考答案:
1.C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
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要注意区分平、翘舌音和前、后鼻音;还要注意多音字在不同词组中的不同读音。平时要多读、多练。
A.归巢(cáo)——归巢(cháo):回窝、回家。
B.芦苇(wéi)——芦苇(wěi):植物名。禾本科芦属,多年生草本。
C.正确。
D.做梦(mèn)——做梦(mèng):睡眠中因大脑里的抑制过程不彻底,在意识中呈现种种幻象。
2.B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理解。
A.夕阳:指傍晚的太阳,也指山的西面,另外还用以比喻晚年。
B.朝阳:初升的太阳。
C.斜阳:傍晚时西斜的太阳。
D.残阳:将要落下的太阳;夕阳。
3.C
【详解】考查修辞手法。
A.“唱着歌儿”把鸟儿当作人来写,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B.“霸占”把云当作人来写,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C.写出了小花牛的可爱,没有运用修辞手法。
D.“偷渡”把太阳当作人来写,没有运用修辞手法。
4.D
【详解】本题考查实践能力。
本单元的主题是:轻叩诗歌的大门。故开办朗诵活动,就是诵读诗文,从而最适合本次活动的标语应该与诗歌有关的。故选:D。
5.B
【详解】本题考查字义。
半明半昧:形容有时明亮,有时昏暗。故“昧”的意思是:昏暗。选B。
6.D
【详解】考查词语运用。
A.“星群密布、密密麻麻”形容星星很多。
星群密布的意思就是:像星星一样密密麻麻的分布着,形容很多,而且很密集的意思。
密密麻麻,意思是表示非常的密集,形容又多又密。
B.半明半昧形容有时明亮,有时昏暗。
摇摇欲坠,形容十分危险,很快就要掉下来,或不稳固。形容闪亮的星星。
C.繁星点点的意思:远的夜空,星星很多,夜空星星很遥远,故小。
群星闪耀,很多星星在闪耀。可以用来形容星星。
D.繁星满天,形容天上星星很多。
皓月当空,,意思是明亮的月亮在空中照耀着大地,形容月光皎洁,天气晴和。月明的话,星星就比较稀少,故这个词侧重形容月亮,故不合适。
7. 涂抹 抹布 曝晒 曝光 交叉 叉住 叉开腿 分叉
【详解】考查多音字。

[mǒ]1. 涂。2. 揩,擦 。3. 除去,勾掉,不计在内。4. 轻微的痕迹。组词:涂抹、抹粉、抹黑、抹子。
[mā]1. 擦。2. 按着向下移动、除去 ~不下脸来(碍于脸面或情面)。组词:抹布、抹搭、抹不下脸、抹澡。

[pù]晒。组词:一曝十寒、曝背、曝书、曝场。
[bào]1. 使照相底片或感光纸感光。2. 比喻隐秘的事(多指不光彩的)显露出来,被众人知道。组词:曝光。

[chā]1. 叉子,一端有两个以上长齿,用以刺取物体的器具。2. 用叉子刺取。3. 像叉的形状。也指叉形符号。组词:铁叉、叉车、夜叉、叉子。
[chà]劈叉,两腿分开成一字形落地,是戏曲、杂技、体操、武术等的一种动作。组词:河叉、劈叉。
[chǎ]分开。组词:四仰八叉、叉腿。
[chá]堵住;卡住。组词:叉住。
8. 彬彬有礼 落落大方 莘莘学子 目光炯炯 想入非非 得意洋洋 白花花 绿油油 红彤彤 朝阳似火 心急如焚 如鱼得水
【详解】本题考查仿写词语。
“姗姗来迟”是AABC式的词语,如:头头是道、念念不忘、斤斤计较、欣欣向荣、代代相传、遥遥相对、步步登高。
“白雪皑皑”是ABCC式的词语,如:天网恢恢、波光粼粼、生机勃勃、怒气冲冲、议论纷纷、大名鼎鼎、目光炯炯。
“毛茸茸”是ABB式的词语,如:亮闪闪、静悄悄、香喷喷、黑沉沉、金灿灿、亮晶晶、笑哈哈、黑压压、水汪汪、胖乎乎、气冲冲。
“流苏如画”是运用比喻手法的词语,如:柔情似水、恩重如山、健壮如牛、大智若愚、如花似玉、如花似锦。
9.①泥路、小草、小白菊、凤蝶儿
②新泥、溪流
③新阳、溪水、云
【详解】本题考查课文内容的理解与填空。
《在天晴了的时候》是现代诗人戴望舒的作品。
第1节:在天晴了的时候,该到小径中去走走:给雨润过的泥路,一定是凉爽又温柔;炫耀着新绿的小草,已一下子洗净了尘垢;不再胆怯的小白菊,慢慢地抬起它们的头,试试寒,试试暖,然后一瓣瓣地绽透;抖去水珠的凤蝶儿在木叶间自在闲游,把它五彩的智慧书页曝着阳光一开一收。
第1小节主要写的景物:泥路、小草、小白菊、凤蝶儿
第2节:到小径中去走走吧,在天晴了的时候:赤着脚,携着手,踏着新泥,涉过溪流。
第2小节主要写的景物:新泥、溪流
第3节:新阳推开了阴霾了,溪水在温风中晕皱,看山间移动的暗绿——云的脚迹——它也在闲游。
第3小节主要写的景物:新阳、溪水、云
10. 白桦 高洁 家乡 大自然的热爱 月明的园中 藤萝的叶下 母亲的膝上 哪一颗星没有光 哪一朵花没有香 没有你波涛的清响 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下的雨 流的水 阳光 交叉在一起 指挥 按着节拍飘动在一起 诗是人类向未来寄发的信息,诗给人类以朝向理想的勇气。 诗和音乐一样 生命全在节奏 诗是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它源于宁静中回忆起来的情感。
【详解】考查课文内容理解与默写。
(1)《白桦》以白桦为中心意象,用“银霜”和“雪花”写桦树通体洁白的形象。一个“涂”字准确表现出桦树主干上一层洁白的细皮;一个“披”字把桦树拟人化了,表明桦树对一身洁白的喜爱,突出白桦的高洁。这首诗前两节重在描摹白桦的外在形象,后两节重在表现白桦的内在气质。为了突出白桦的形象气质,字里行间充溢着对白桦由衷的喜爱、赞美和崇敬之情
(2)出自冰心《繁星·七一》,全诗为这些事是永不漫灭的回忆:月明的园中,藤萝的叶下,母亲的膝上。
(3)出自冰心《繁星·一三一》,全诗为大海呵,哪一颗星没有光?哪一朵花没有香?哪一次我的思潮里没有你波涛的清响?
(4)出自冰心《繁星·一五七》,全诗为母亲啊!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它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 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5)出自艾青的《绿》,原诗为绿得发黑、绿得出奇;刮的风是绿的,下的雨是绿的,流的水是绿的,阳光也是绿的;所有的绿集中起来,挤在一起,重叠在一起,静静地交叉在一起。突然一阵风,好像舞蹈教练在指挥,所有的绿就整齐地按着节拍飘动在一起……
(6)出自艾青的名言,“诗是人类向未来寄发的信息,诗给人类以朝向理想的勇气”。这句话是说诗有催人奋进的作用。
出自朱光潜的名言,“诗和音乐一样,生命全在节奏”诗句要有鲜明的停顿及抑扬的节拍感,亦如音乐必需的节拍和旋律感。说明了诗的节奏的重要。
出自华兹华斯的名言,“诗是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它源于宁静中回忆起来的情感。”意思是诗表达的情感可能非常强烈,非常炙热,充满激情。
11. 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 善良是温暖的心,是甘甜的露,是早晨的阳光。 弯弯的月亮像一条小船挂在夜空中。
【详解】(1)本题考查仿写拟人句。
拟人就是把物当作人来写,将本来不具备人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具有动作和感情的样子。
例句赋予“星”人的特征,是拟人句,据此仿写一句拟人句即可。示例:月亮一露面,满天的星星惊散了。
(2)本题考查仿写排比句。
把三个或以上意义相关或相近、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相同的词组或句子并排在一起,就叫做排比。
此句是由“是……”引导的排比句。据此仿写一句排比句即可。示例:这儿是花的海洋,是歌的世界,是孩子们的乐园。
(3)本题考查仿写比喻句。
比喻是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是修辞学的辞格之一。学生容易搞混比喻句和“像”字句,在这里教师要明确,比喻句不仅要有比喻词,还要把一个事物比作另一个事物,两个事物不能是同类。
例句把“星星”比作“萤火虫”,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据此仿写一句比喻句即可。示例:美丽的彩虹就像一座七彩的桥一样高挂在雨后的天空。
12.带来一件黄衣裳,一件红衣裳;飘飘悠悠从上面飞下无数黄蝴蝶;深黄的衣裳变成了浅黄,浅黄又变成了褐色 13.我体会到了深秋的美丽以及作者对秋天的热爱。 14.月季红艳艳的花儿在枝头怒放,颜色是那么浓,那么纯,没有一点杂色,简直像一团燃烧的火焰。
【解析】12.考查提取关键信息。
结合“你悄悄地走来,带来一件黄衣裳,一件红衣裳。瞧,这边的山,像是镀上了一层金色。飘飘悠悠从上面飞下无数黄蝴蝶,在半空中盘旋。不知过了多长时间,深黄的衣裳变成了浅黄,浅黄又变成了褐色。”可知描写颜色的语句有带来一件黄衣裳,一件红衣裳;飘飘悠悠从上面飞下无数黄蝴蝶;深黄的衣裳变成了浅黄,浅黄又变成了褐色。
13.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文段描写了秋天各种各样的颜色,详细写了山和树叶,把秋天比作一个顽皮的小孩,写出了深秋的美丽以及作者对秋天的热爱。
14.考查仿写句子。
要注意例句的写作手法,如修辞手法、对偶、排比等。词性要与例句中的词语相当。语段中是颜色的句子,仿写时也要描写颜色。
比如:柳树舒展开了黄绿嫩叶的枝条,在微微的春风中轻柔地拂动,就像一群群身着绿装的仙女在翩翩起舞。夹在柳树中间的桃树也开出了鲜艳的花朵,绿的柳,红的花,真是美极了!
15. 双方的意思没有明白说出而彼此有一致的了解。 形容天真单纯,招人喜欢。 16. 收起手中正在阅读的书籍,走到盲人男子身后,掐灭了刚刚点燃的烟, 跟了过去他们都自觉地排到盲人身后, 给予他无声的帮助和尊重 这行动是自发的,都不想被盲人知道他们在帮助他 他们认为这样的帮助是理所当然的,是不值得炫耀的,大家也都被这种不约而同的无声的帮助和尊重所感动 17.不能。因为“拒绝”是强硬地回绝,语气比较生硬。文中盲人面对别人善意的帮助是礼貌地表示不需要,所以要用“谢绝”。 18.因为作者深刻体会到了人们对盲人那真诚的关爱和深沉的重,被人们的善良和温情所感动。这份感动,让身处寒冷天气中的“我”心里充满了温暖。
【解析】15.本题考查的是词语解释,仔细分析词语的含义以及上下文的语境,写出词语的含义,注意分析词语本身的含义以及在语境中深层含义。
16.本题考查的是根据原文内容填空,仔细阅读文章,从“没有人招呼那盲人男子,我也犹豫着是否上前领他过来,却见候车队伍中为首的中年男子,瞬间收起手中正在阅读的书籍,已然大跨步走到盲人男子身后,其他候车人也陆续紧随其后,没有一丝骚动。我身旁一个火红短发打扮成朋克风格的女孩,瞥了一眼导盲犬,想必是怕烟味影响到它的嗅觉,稍作迟疑后指灭了刚刚点燃的烟,跟了过去。”可以得出相关内容。结合短文的内容,两次出现了“沉默依旧”,结合上下文语境,可知第一次大家沉默是因为这行动是自发的,都不想被盲人知道他们在帮助他,第二次大家沉默是因为他们认为这样的帮助是理所当然的,是不值得炫耀的,大家也都被这种不约而同的无声的帮助和尊重所感动。
17.本题考查的是对原文语句内容的分析,结合原文的语句,分别回答出能换或者不能换的理由,两个词语的区别即可。在本题中,波浪线句子中的“谢绝”不能换成“拒绝”,因为“拒绝”是强硬地回绝,语气比较生硬。文中盲人面对别人善意的帮助是礼貌地表示不需要,所以要用“谢绝”。
18.本题考查的是主观性题目,结合文章的主要内容以及作者此时的感情进行分析,虽然“窗外,寒风习习;心里,暖意融融”此时,作者的心里为什么会“暖意融融”是因为作者深刻体会到了人们对盲人那真诚的关爱和深沉的重,被人们的善良和温情所感动。这份感动,让身处寒冷天气中的“我”心里充满了温暖。
19.范文:
我和诗歌的故事
马可波罗曾经说过:“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诗词是一名诗人浓厚的感情结晶,我读诗是为了让我的情感更加丰富,在茫茫诗海中,我最喜欢诗人徐志摩的《再别康桥》。
每一次朗读《再别康桥》的时候,我的心中就会泛起一道道波纹。当我读到“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心头荡漾。”就这么简简单单的几个文字,却把夕阳下的柳树写的亭亭玉立、如盛装出席的新娘子一般美丽。这棵在别人眼里平平无奇的小树却在诗人的笔下被写得如此生动形象。
当读到:“那榆阴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的;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这句诗句让我的大脑展开了想象,让我的大脑里充满了梦幻的彩色,一潭普通的泉水被写成了彩色的泉水。这样的描写让我更加向往自由自在的生活。
每次在读完《再别康桥》时,我的四周都会变的很美好,那一棵棵树木被我当做保卫国家的勇士,那一只只筑巢的鸟儿被我当成修筑楼台的建筑师,那水里的鱼儿被我当做嬉戏的儿童,到处都是那么美好,那么生动。
  徐志摩,他以简单的语句勾勒出一幅幅美丽图画,也给我的精神带来了大大的提升。
【详解】本题考查命题作文。
要求以“我和诗歌的故事”为题写一篇作文。你平时喜欢读诗吗,喜欢现代诗还是古诗,读哪些诗,读的时候会有哪些感想或者感受,你和诗歌有着怎样的故事,你从诗中读懂了哪些生活或者处事的道理。把你印象深刻的写下来,注意把事例写具体、写生动,写作时要合理安排材料,重点部分要详细写,其他部分可略写,还要注意语句要通顺,用词要恰当。写作过程中注意运用学到的写作方法及修辞手法,用到积累的好词佳句。
开头:引用诗词名句引出下文。
中间部分:你和诗歌有哪些故事,结合具体的事例写清楚。
结尾:写你从诗中懂得的道理,表达你对诗歌的感情。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