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单元基础知识专题训练-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部编版
一、选择题
1.下面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即刻 上卿 鲫鱼 既然
B.开辟 墙壁 完璧归赵 逃避
C.宾馆 滨江 五彩缤纷 兵法
D.冠军 冠名 夺冠 三连冠
2.选出下面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 )
A.我愿意立下军中令壮,三天造不好, 甘受惩罚 。
B.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
C.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
D.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大声呐喊。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甚聪惠(很,非常) B.手疾眼快(快,迅速)
C.竭尽全力(全部用出) D.瞑目蹲身(昏花迷离)
4.下列哪些选项看不出诸葛亮“神机妙算”?( )
A.三天四更时分一定有大雾。
B.他算好了受箭的方法,二十条船可以绳索相连,一字排开,两面受箭。
C.他算好了人,知道鲁肃忠厚诚信向他借船没事,周瑜聪明过人,曹操生性多疑。
D.诸葛亮能算,因为他是神仙。
5.下面词语意思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货郎:在城乡流动地贩卖日用品的人。 B.伙计:旧时称店员或长工。
C.店家:旧时指酒馆、饭铺的主人或管事的人。 D.郎中:新郎在中间。
6.下面加点成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
A.看着我们的成果,我们自是喜不自胜。
B.那些大臣在皇帝面前唯唯诺诺,拱伏无违。
C.诸葛亮神机妙算,巧妙地“借”来了东风。
D.窗前的老榆树,被风一刮,踉踉跄跄。
7.下面名著中的描写,与人物相对应的一项是( )
A.为首闪出一将,身长七尺,细眼长髯,官拜骑都尉,沛国谯郡人也。——《三国演义》中的刘备
B.那官人生的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八尺长短身材,三十四五年纪。——《水浒传》中的林冲
C.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脸若银盆,眼如水杏。——《红楼梦》中的林黛玉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是( )
A.卢沟桥的狮子真多,一眼望去,预计有好几百个。
B.任何胆敢触犯法律的人,都会受到严厉的惩罚。
C.战术,指的是在战场中如何调度兵马以赢得胜利的技巧。
D.他跑完马拉松,双腿已经酥软无力了。
9.下列句子中,不能体现出武松有勇有谋这一性格特点的是( )
A.武松见大虫扑来,一闪,闪在大虫背后。大虫背后看人最难,就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掀。武松一闪,又闪在一边。
B.武松把半截哨棒丢在一边,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揪住,按下地去。
C.武松回到青石上坐了半歇,想道:“天色看看黑了,如果再跳出一只大虫来,却怎么斗得过?还是先下冈去,明早再来理会。”
D.武松拿起碗来一饮而尽,叫道:“这酒真有气力!主人家,有饱肚的拿些来吃。”
10.《水浒传》中的打虎英雄中没有哪一人?( )
A.武松 B.鲁智深 C.李逵
11.《西游记》中玉帝第一次封了孙悟空什么官职?( )
A.齐天大圣 B.弼马温 C.御马监
12.下面的对联说的是《三国演义》中的哪个人?( )
志见出师表,好为梁父吟
A.刘备 B.曹操 C.诸葛亮
13.《红楼梦》第五回“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这句判词写的是何人?( )
A.林黛玉和薛宝钗。 B.史湘云和探春。 C.妙玉和迎春。
14.下面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曹:曰部,11画,上下结构,第四笔是“丨”。
B.遮:辶部,13画,半包围结构,第五笔是“丿”。
C.承:乛部,8画,独体结构,第六笔是“フ”。
15.羽毛球比赛时,原来处于领先位置的种子选手几个回合后居然落后了,急得同伴自言自语:“这局势,真是__________。”横线处应该填的歇后语是( )
A.孔明借东风——巧用天时 B.关公赴会——单刀直入
C.孙猴子的脸——说变就变 D.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16.以下词语搭配全部恰当的一项是( )
A.军情紧急 酒力发生 芝兰相衬 树木遮阴
B.轻易出动 齐声高喊 虎豹为群 獐鹿为友
C.说下军令状 靠近水寨 插在腰间 寻看源流
D.一个红日 一个山神庙 一块仙石 一盘熟菜
二、信息匹配
17.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迸裂(bèng bìng) 胸膛(tán táng) 踉跄(liàng niàng)
顽劣(lüè liè) 高墩(dēn dūn) 敞地(cǎng chǎng)
18.从武松的言行中体会他的性格,填序号。
A.勇猛 B.豪放 C.胆大,无所畏惧
D.机敏 E.心细 F.倔强,爱面子
(1)便有大虫,我也不怕。( )
(2)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大虫扑来,只一闪,闪在大虫背后。( )
(3)我回去时,须吃他耻笑,不是好汉,难以转去。( )
(4)休要胡说。没地不还你钱,再筛三碗来我吃。( )
(5)只怕大虫不死,把棒概又打了ー回。那大虫气都没了。( )
19.选择句子运用的描写方法,将序号填入括号里。
A.神态描写 B.动作描写 C.语言描写
(1)他暝目蹲身,将身一纵,径跳入瀑布泉中。( )
(2)诸葛亮笑着说:“雾这么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雾散了就回去。”( )
(3)石猴喜不自胜。( )
20.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忌jì ㄐì①嫉妒,憎恨:猜~|~才。②怕,畏惧:顾~|肆无~惮。③禁戒:~酒|~口|~食生冷|~讳。
(1)这些歹徒的嚣张行为已到了肆无忌惮的地步。( )
(2)医生说这种病在治疗期间不用忌口,唯一要注意的是不能着凉。( )
(3)谁取得了好成绩,我们就应该向谁学习,而不是妒忌人家。( )
21.选字填空。
【梢 稍】( )棒( )微【碟 蝶】碗( )蝴( )
【托 拖】( )累( )管【榜 傍】( )晚( )样
22.找出下列对应的反义词。
生疏 悲痛 崭新 繁忙 悠闲 富裕
慌张 熟练 清贫 镇定 陈旧 喜悦
( )——( ) ( )——( ) ( )——( )
( )——( ) ( )——( ) ( )——( )
23.用“___”画出句子中不恰当的词语,把正确的写在括号里。
(1)爱迪生经过反复试验终于发现了灯泡。( )
(2)同学们把零花钱存进“红领巾”小银行,支持国家建设,这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 )( )
(3)王强做值日很详细,把桌子擦得一尘不染。( )
24.下列句子中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将序号填在括号里。
A.比喻 B.拟人 C.夸张 D.排比 E.反问
(1)在风光旖旎的瑞士莱芜湖上,在无垠的非洲大沙漠中,在碧波万顷的大海中,在巍峨雄奇的高山上,我都看到过月亮。( )
(2)十万支箭,三天怎么造得成呢? ( )
(3)这榆树在园子的西北角上,来了风,榆树先呼叫。( )
(4)三万里河东人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
(5)武松把左手紧紧地揪住顶花皮,偷出右手来,提起铁锤般大小拳头,尽平生之力,只顾打。( )
25.给下列句子中的引号选择正确的用法。(填序号)
①表示引用部分,②表示特定称谓;③表示讽刺或否定;④表特殊含义
(1)自此,石猴高登王位,将“石”字隐去,遂称美猴王。( )
(2)在我这个小孩子眼中,虽不能像洞庭湖“八月湖水平”那样气派,但也颇有一点儿烟波浩渺之势。( )
(3)但我说出那几件“传世宝”来,岂不要叫那些富翁们齿冷三天?( )
(4)只有怕死鬼才乞求“自由”。 ( )
26.选择合适的关联词语填空。
如果……就…… 因为……所以…… 只有……才…… 虽然……可是……
无论……都……
(1)( )平时刻苦学习,( )有可能取得好成绩。
(2)敌人忽然来攻,我们( )看不清虚实,( )不要轻易出动。
(3)店家道:“我家的酒( )是村里的酒,( )比得上老酒的滋味。”
(4)( )店家怎样劝武松,武松( )不听,执意上冈。
参考答案:
1.D
【详解】略
2.A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中汉字的正确辨析。A中应为“军令状”。
3.D
【详解】略
4.D
【详解】本题考查课文内容理解和填空。
《草船借箭》主要内容::周瑜十分妒忌诸葛亮的才干。一天周瑜在商议军事时提出让诸葛亮赶制10万枝箭。诸葛亮答应三天造好,立下了军令状。诸葛亮事后请鲁肃帮他借船、军士和草把子。第三天,诸葛亮请鲁肃一起去取箭。这天,大雾漫天,对面看不清人。天还不亮,诸葛亮下令开船,并让军士擂鼓呐喊。曹操只叫弓箭手朝来船射箭。船两边都插满了箭。诸葛亮下令回师,这时曹操想追也来不及了。10万支箭“借”到了手。周瑜得知借箭的经过后长叹一声:我真不如他!从ABC可以看出诸葛亮“神机妙算”。D项说法不正确。故选D。
5.D
【解析】略
6.D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成语的理解与应用能力。
A正确。喜不自胜:胜:能承受。喜欢得控制不了自己。形容非常高兴。
B正确。拱伏无违:意思是抱拳举到头上,弯下身子。表示毫无抵抗,全部顺从。
C正确。神机妙算:神、妙:形容高明;机、算:指计谋。惊人的机智,巧妙的计谋。形容善于估计复杂的变化的情势,决定策略。
D错误。踉踉跄跄:踉跄:走路不稳。走路歪歪斜斜的样子。这里可以改成“东倒西歪”,指行走不稳,身不由主。也形容物体倾斜不正。
7.B
【详解】考查了名人名著作品的积累。
平时多读书,熟读书,增加自己的文学修养。读文学作品,是一种知识的累积,一种智慧的累积。本题中对应正确的是B项。
A.不对应,这是《三国演义》中的曹操。
B.与人物相对应。
C.不对应,这是《红楼梦》中的薛宝钗。
8.A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的正确使用。
A项词语运用错误,《卢沟桥的狮子》原文中提到卢沟桥的狮子很多,数不清。而“预计”是预先计算的意思,这里用得不准确,应改为“估计”。
B项严厉:严肃而厉害,一般指做错事情后给予的厉害的、高层度的惩罚,不姑息。
C项技巧:指表现在文学、工艺、体育等方面的巧妙的技能。
D项酥软:身体软弱无力。解释身体软弱无力。
9.D
【详解】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和分析,在解答时可以从人物的动作、语言等分析人物形象,注意表达清楚,正确分析人物形象。
本题是知道人物的特点,反推人物的动作、心理、语言等。
武松拿起碗来一饮而尽,叫道:“这酒真有气力!主人家,有饱肚的拿些来吃。”体现了武松豪爽的特点。
10.B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水浒传》的掌握。
A 武松是施耐庵所作古典名著《水浒传》中的重要人物。血溅鸳鸯楼后,为躲避官府抓捕,改作头陀打扮,江湖人称“行者武松”。武松曾经在景阳冈上空手打死一只吊睛白额虎,因此,“武松打虎”的事迹在后世广为流传。曾与鲁智深、杨志等人聚义青州二龙山,三山聚义时归顺梁山,坐第十四把交椅,为十大步军头领之一,后受朝廷招安随宋江征讨辽国,田虎,王庆,方腊,最终在征方腊过程中被飞刀所伤,痛失左臂,被封为清忠祖师,最后在杭州六和寺病逝,寿至八十。
武松打虎,施耐庵所著《水浒传》中的故事,主要讲述梁山好汉武松回家探望兄长,途经景阳冈,至酒家沽饮十八碗,醉后欲行赶路。酒家告以冈上有虎伤人,劝其勿行。武松不信,在冈上果遇一条吊睛白额大虫。武松奋起平生之力以双拳将虎打死,为当地老百姓除去一大害。
B 鲁智深是《水浒传》中的人物,绰号花和尚。他本名鲁达,是渭州经略府提辖,因打抱不平三拳打死恶霸镇关西,为了躲避官府缉捕便出家做了和尚,法名智深。后又因搭救林冲,流落江湖,与杨志、武松一同在二龙山落草。三山聚义后加入梁山泊,排第十三位,上应天孤星,担任步军头领。他在征四寇的战役中累立战功,生擒方腊后在杭州圆寂,追赠义烈昭暨禅师。鲁智深是中国传统文学的经典人物形象之一,其事迹如“拳打镇关西”、“大闹五台山”、“大闹桃花村”、“倒拔垂杨柳”、“大闹野猪林”等通过评书、戏曲等方式在民间广为流传。
但鲁智深没有打过老虎。
C 李逵,小说《水浒传》中主要人物,梁山108将之一。祖籍沂州沂水县百丈村人,又叫李铁牛;肤色黝黑,性格暴烈,心粗胆大,绰号“黑旋风”。惯使一双板斧,梁山排座次时,位列第二十二位,是梁山第五位步军头领。梁山受招安后,随军征讨辽国、田虎、王庆、方腊;战事结束后被封为镇江润州都统制。因宋江饮高俅等奸臣送来的毒酒中毒后,担心李逵再次起兵造反复仇,便让李逵也饮下毒酒,李逵随后身亡。
李逵沂岭杀四虎:上梁山后,李逵思母心切,为了让母亲享福,特地回家去接老母亲。路遇李鬼扮成“李逵”剪径,李鬼谎称家中有九十老母,便被李逵放走。后来李逵路过李鬼家,发现李鬼不仅所言不实,且企图害他,便将他杀了。回到家中后,李逵背着双目失明的老母亲奔梁山而去,途中路过沂岭时,李逵放下母亲去接水。回来后,发现老母被老虎所吃。李逵气愤之下杀了一窝四只老虎。
所以选B。
11.B
【详解】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名著的阅读积累。
通过阅读《西游记》可知,孙悟空在太白金星的引荐下,第一次上天后,被玉帝封为管理御马监的弼马温。故本题选B。
12.C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知识的掌握情况。
对于课本上的课文涉及到的名著,尤其是所收录的名作家的文章、作品,不仅要知道文章的作者出处、作者的相关常识,还要对文章(名著)的内容、人物、主题等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与熟记。
“志见出师表,好为梁父吟”是郭沫若赞扬诸葛亮的一副对联。对联中的《出师表》是诸葛亮统军伐魏时上给蜀汉后主刘禅的奉章,他平生的志向抱负都体现在里面。《梁父吟》是一种古乐府曲调。诸葛亮在降中时,喜爱吟诵这支歌曲,以抒发他忧国忧民的怀抱。传说他曾写过一首《梁父吟》的歌词,里面有感慨不平的意思。
故“志见出师表,好为梁父吟”说的是《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选C。
13.A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经典名著的识记与理解能力。
玉带林中挂:是暗指林黛玉。“带”与“黛”同音,林指姓“林”,“玉带林”倒过来读为林黛玉,挂:挂起来了,没有使用。暗示林黛玉空来尘世走一遭,最终没能和心爱的人结合。
金钗雪里埋:金钗就是宝钗,雪谐薛,是她的姓,埋:埋没,暗指天生丽质、聪慧无双的薛宝钗,没有完美幸福的一生,白白的被埋没了。
14.C
【详解】本题考查字形,学生注意平时要多积累。
A项,“曹”的部首为“曰”部,11画,上下结构。
笔顺为:
第四笔为“一”。故错误。
B项,“遮”的部首为“辶”部,14画,半包围结构。
笔顺为:
第五笔是“丨”。故错误。
C项,“承”的部首为“乛”部,8画,独体结构。
笔顺为:
第六笔是“フ”。故选C。
15.C
【详解】考查歇后语的使用。
理解歇后语的意思,根据语境选择。
A孔明借东风——巧用天时,孔明巧复妙地利用天时,借来了东风,帮助周瑜火攻曹操,取得胜利。 比喻巧妙地利用某种时机进行活动,获得成功。
B关公赴会——单刀直入,典自关云长单刀赴会。“单刀直入”同样是一个双关的概念,且是成语。一、关云长一个人(一把刀)直接进入东吴。二、比喻关云长认定目标,不畏凶险,勇猛精进。
C孙猴子的脸——说变就变,《西游记》中,孙悟空有七十二般变化,需要时说变就变。比喻变化频繁且无常。句中是指原来处于领先位置的种子选手几个回合后居然落后了,局势发生了变化。故选C
D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徐庶是三国时期有名的奇才,当时曹操为了得到徐庶,于是使用了不光彩的手段把徐庶骗到了许昌,这才有了徐庶在曹营一言不发的典故,表示徐庶进曹营之后不会为曹操出谋划策。用以比喻不善言谈或是惜语如金的人。
16.B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搭配。A项中,“酒力发生”不对,应为“酒力发作”;C项中,“说下军令状”应改为“立下军令状”;D项中,“一只红日”中的量词运用不当,应是“一轮红日”。
17.bèng táng liàng
liè dūn chǎng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
18. C D F B E
【详解】考查了人物描写的运用和理解,描写方法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事件、景物具体描绘出来的一种手法,给读者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1)“便有大虫,我也不怕。”是武松说的话,属于语言描写,写出了武松的胆大;
(2)这句话是武松打虎的动作描写,从“一闪”可以看出武松的机敏;
(3)此句属于心理描写,从“须吃他耻笑,不是好汉,难以转去”可以看出武松倔强,爱面子的性格特点。
(4)“别胡说!难道不付你钱!再筛三碗来”,是武松说的话,属于语言描写,写出了武松的豪放;
(5)这句话是武松怕老虎没有死又打了一回的动作,属于动作描写,写出了武松的心细。
19. B C A
【详解】本题考查人物的细节描写。
(1)从“蹲”“纵”“跳”这些动词,可知描写的是石猴的动作。
(2)从“诸葛亮笑着说”以及他说的内容,可知这是对诸葛亮的语言描写。
(3)“喜不自胜”是指高兴得自己都觉得受不了,形容喜悦到了极点。这里描写的是石猴发现水帘洞时,激动兴奋的神情,可以看作神态描写。
20. ② ③ ①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多义字的理解和运用能力。首先要回忆相关字的意思,再根据词语的意思,对选项进行排查。
(1)肆无忌惮,指恣意妄行,毫无顾忌。忌:怕,畏惧。
(2)忌口,因有病或其他原因忌吃不相宜的食品。也说忌嘴。忌:禁戒。
(3)妒忌,意思是指在某人想法中,某种重要关系被第三者所破坏衰弱或影响,或者别人拥有自己没有的某种资源或特点,在爱情之中常有“吃醋”的说法。忌:嫉妒,憎恨。
21. 梢 稍 碟 蝶 拖 托 傍 榜
【详解】解析本题考查对易混字的辨析。可以在理解词语意思的基础上进行选择;也可以根据字的偏旁判断字的意思,然后进行选择。做完本题后可以再多读几遍。
22. 悲痛 喜悦 繁忙 悠闲 清贫 富裕 熟练 生疏 镇定 慌张 崭新 陈旧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反义词的辨析能力。反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反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从剩余词语中找出词语的反义词。
23.(1)发现——发明
(2)支持——支援 意思——意义
(3)详细——仔细
【详解】本题考查对词语的理解和对近义词的掌握,结合语境分析词语运用是否得当,并用合适的词语代替。
(1)“发现”的意思是看到或找到以前不知道的事物或规律,本句是说爱迪生创造了灯泡,应该将“发现”改为“发明”。
(2)“支持”的意思是赞同鼓励,本题的意思是同学们存零花钱援助国家的建设,应该将“支持”改为“支援”,同学们做的这件事是很有价值的事,应将“意思”改为“意义”。
(3)“详细”的意思是周密完备,本句的意思是王强做值日很细心、细致,应将“详细”改为“仔细”。
24. D E B C A
【详解】本题考查对修辞手法的理解与辨析,要熟练掌握各修辞手法的特点。
(1)四个“在……”构成排比句。
(2)反问是借助疑问句来传递确定信息,以加强肯定或否定语气的一种修辞方式。本句虽然是问句,但表达的意思是三天造不成十万支箭。
(3)“呼叫”的意思是大声呼喊。本句中用来形容树,是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4)“三万里河东人海,五千仞岳上摩天”的意思是三万里长的黄河奔腾向东流入大海,五千仞高的华山耸入云霄上摩青天。“三万里”和“五千仞”是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形容黄河很长,华山很高。
(5)本句是一个比喻句,将武松的拳头比作铁锤。
25. ② ① ④ ③
【详解】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引号的用法。
引号的用法一般有以下几点:
1、表直接引用,一般引号冒号都用:(引号内的内容必须忠实于原文)
例:毛主席教导我们说:“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转述大意时不用引号,冒号改成逗号。如:他说过,没有人的时候是一定要关门的)
2、间接引用:引文已成为说话人句子的一个组成部分,分两种情况:
引文结束前不需停顿,那么其后不能有任何点号。“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儒子牛”是鲁迅先生的行动写照。
引文结束时刚好需要停顿,那么点号应在引号后。黑格尔曾指出过,错误本身乃是“达到其理的一个必然的环节”,这是很有见解的。
2、表示特殊意义
例:更有两位虎头虎脑的青年,他们走过“天下最难走的路”,现在却静静地坐着,文雅得合闺女一般。(“天下最难走的路”不是一般意义的路,而是两万五千里长征之路。)
3、表特殊称谓
例:老根据地人民做的鞋是“量天尺”。
4、表强调突出
例:从某种意义上说,“说”就是做。
5、表讽刺、否定
例: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做“发扬国光”。
例: 他们(指友邦人士)的维持他们的“秩序”的监狱,就撕掉了他们的“文明”的面具。
例句中的引号,表明秩序是不合理,文明是自我标榜,其实一点也不文明,用的是反话正说,具有嘲笑的客观效果。
6、用于某种特定的名称、简称、节日、纪念日等
如“五一”等。
7、表引用成语、熟语、谚语等
8、引号除了引用外,还具有强调的作用,例如:
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
26. 只有 才 因为 所以 虽然 可是 无论 都
【详解】本题考查对关联词的理解和运用,解答时要先理解分句前后表示的是何种关系,再根据句子的意思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写。
(1)本句中取得好成绩的前提条件是刻苦学习,分句前后是条件关系,故选“只有……才……”。
(2)本句中不轻易出动的原因是看不清虚实,分句前后是因果关系,故选“因为……所以……”。
(3)本句前面是说店家的酒是村里的酒,但后半句却说这酒比得上老酒,是对前半句的转折,分句前后是转折关系,故选“虽然……可是……”。
(4)本句中店家劝武松是条件,武松不听,执意上冈是这一条件下产生的结果,分句前后是条件关系,故选“无论……都……”。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