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单元基础知识过关练习-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部编版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镌刻(juān) 迸裂(bònɡ) 请勿自误(wù)
B.瞑目(mín) 呐喊(nà) 踉踉跄跄(qiānɡ)
C.猕猴(mí) 胯下(kuà) 抓耳挠腮(sāi)
D.幔子(màn) 肋骨(nèi) 芝兰相衬(zhī)
2.下列对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鲁肃私自拨了二十条快船,每条船上配三十名军士,照诸葛亮说的,布置好青布幔子和草把子,等诸葛亮调度(管理并安排)
B.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动作或说话的声音)
C.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我们看不清虚实(泛指实际情况或内部情况),不要轻易出动
D.可是这边的船顺风顺水(船行驶的方向与水流的方向、风向一致),已经驶出二十多里,要追也来不及了
3.把词语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的横线上,恰当的一组是( )
①武松见那大虫复____身回来,双手轮起梢棒,尽平生气力,从半空____将下来。
②那猴在山中,却会行走跳跃,____草木,____涧泉,采山花,觅树果。
A.翻 劈 饮 食 B.转 砍 食 饮
C.翻 劈 食 饮 D.转 劈 饮 食
4.下列选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姊妹 弥猴 霹雳 擂鼓
B.篝火 巍峨 咆哮 手帕
C.革命 筷子 汗卦 绷带
D.手镯 矜持 埋葬 冥目
5.对于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却似半天里起个霹雳,振得那山冈也动。(夸张)
B.石猴是那么顽皮,那么勇敢,那么聪明。(排比)
C.都是你自找的,我怎么帮得了你的忙?(设问)
D.大虫把这铁棒也似虎尾倒竖起来,只一剪。(比喻)
6.下面加点成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
A.看着我们的成果,我们自是喜不自胜。
B.那些大臣在皇帝面前唯唯诺诺,拱伏无违。
C.诸葛亮神机妙算,巧妙地“借”来了东风。
D.窗前的老榆树,被风一刮,踉踉跄跄。
7.“把这铁棒也似虎尾倒竖起来,只一剪。”这句话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
A.比喻 B.夸张 C.拟人 D.排比
8.下面句子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却似半天里起个霹雳,振得那山冈也动。”这句话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老虎的威猛气势。
B.“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这个句子描写的是《三国演义》中的鲁肃,他的性格忠厚,诚实守信。
C.“驿站”的意思和现在的“旅馆”不相同。
D.《鸟鸣涧》的作者是唐代诗人王维,诗中以动写静的诗句是: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9.周瑜见他立下了军令状,很高兴的原因是( )。
A.诸葛亮答应造箭。
B.马上有攻打曹军的武器了,又可以打胜仗了。
C.以为诸葛亮上了圈套,可以达到给他定罪的目的了。
10.“武松想:‘转身回酒店吧,一定会叫店家耻笑,算不得好汉,不能回去。’细想了一回,说道:‘怕什么,只管上去,看看怎么样。’”这句正确的理解是( )
A.这些话说明武松死要面子、勇敢
B.这些说明武松倔强、无畏
C.这些话说明武松豪爽、逞强
11.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的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武松见大虫翻身回来,就双手______起哨棒,使尽平生气力,从半空____下来。
那猴在山中,却会行走跳跃,______草木,______涧泉,采山花,觅树果。
A.抡 劈 饮 食 B.拿 打 食 饮
C.抡 劈 食 饮 D.拿 劈 饮 食
12.下列选项中古今说法对应错误的一项是( )
A.榜文——告示 客官——顾客
B.印信——公章 驿站——旅店
C.伙计——服务员 郎中——护士
D.货郎——商贩 客舍——酒店
1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鲁肃说:“都是你自己找的,我怎么帮得了你的忙!”
B.宝玉又兴头起来,也打发个小丫头子家去,说:“把昨儿赖大娘送我的那个大鱼取来。”
C.原来大虫抓人,只是一扑、一掀,一剪,三般都抓不着。
D.一个个序齿排班,朝上礼拜,都称:千岁大王。
14.演一部成功的课本剧,不应选择( )
A.情节曲折、生动的课文。
B.情节简单好背的课文。
C.内容比较完整的课文。
D.人物性格鲜明,人物的动作、语言相对集中的课文。
二、填空题
15.看拼音,写汉字
lèi gǔ xiōng táng shū ruǎn liàng qiàng
( ) ( ) ( ) ( )
pī lì qín ná guǎi zhàng xuè pō
( ) ( ) ( ) ( )
16.辨字组词。
讳( ) 截( ) 拳( )寨( )丞( )幔( )
伟( ) 载( ) 券( ) 赛( )蒸( ) 漫( )
17.请用“然”字组词,填入下面句子中。
⑴诸葛亮说:“( )就要交战,十天造好,( )误了大事。”
⑵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第二天,( )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
⑶鲁肃答应了。他不知道诸葛亮借船有什么用,回来报告周瑜,( )不提借船的事。
⑷诸葛亮说:“都督委托,( )照办。”
18.写出下列句子运用的描写方法。
(1)他把两眼睁得溜圆,又把头狠狠地摇了几摇。( )
(2)王熙凤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志的人物!”( )
(3)我听了他的话差点没昏过去,心里真是又气又恨又伤心。( )
三、语言表达
19.句子训练营。
(1)周瑜大吃一惊,长叹道:“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各享成家之福,何不拜我为王?(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万多名弓弩手一齐朝江中放箭。(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曹操 不 派兵 敢 一定 出来(组成意思不同的句子,再加上标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但有过往客商,可趁午间结伙成队过冈,请勿自误。(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经过一周的研读,各位小演员们已经把故事了然于胸,下面是小文同学的剧本,请你帮他完善。
时间:夜幕降临
地点:景阳冈
人物:武松
只见武松踉踉跄跄地走着,正要躺下睡觉。忽然起了一阵大风,只听见“簌簌”声,紧接着,乱树背后扑的一声响,跳出一只吊睛白额大虫来。
武松 从青石上翻身下来,把哨棒拿在手里,闪在青石旁边。
大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武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武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信息匹配
21.为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
镌刻(juān juàn) 迸裂(bìnɡ bènɡ) 姊妹(zhǐ zǐ)
踉跄(cānɡ qiànɡ) 幔子(màn wàn) 顽劣(liè lüè)
22.下面描写人物的句子,猜猜写的是谁。
A.关羽 B.林黛玉 C.吕布 D.武松
(1)弓箭随身,手持画载,坐下嘶风赤兔马。( )
(2)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 )
(3)勇猛、刚胆,快意恩仇,仗义、机智,抱打不平。( )
(4)斩颜良,诛文丑,千里走单骑;战庞德,擒于禁,放水淹七军。( )
23.把下面的歇后语补充完整,填序号。
A.满载而归 B.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C.单刀直入 D.大眼瞪小眼
张飞穿针( ) 周瑜打黄盖( ) 关公赴会( ) 草船借箭( )
24.按要求完成练习。
利用猜读的方法读名著,通常采用的方法有:
A.通过想象画面、做动作来理解。B.结合生活经验,或通过做动作来猜测。C.联系上下文。D.结合已有的阅读经验或看过的影视作品中的相关场面理解。E.抓住关键词来理解。F.猜出大致意思继续往下读。
(1)理解“喊一声,都拖男挈女,唤弟呼兄,一齐跑来”一句中加点词的意思,一句中加点词的意思,可运用方法( ),想象群猴________________的画面。
(2)理解“但有过往客商,可于巳、午、未三个时辰.结伙成队过冈。请勿自误”一句中加点词的意思,可运用方法( )(填序号),这个词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
(3)“这个宝玉,不知是怎生个惫憋人物,懵懂顽童?”可综合运用方法( )和( )(填序号)来理解加点词的意思,这个词语说明了宝玉是个____________的人。《红楼春趣》中宝玉是个____________的人。
(4)理解“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一句有点难度,运用方法( )(填序号)知道大意是写_______________即可。
参考答案:
1.C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
A选项:错误。“迸裂”的“迸”应改为(bèng)
B选项:错误。“瞑目”的“瞑”应改为(míng)“踉踉跄跄”的“跄”应改为(qiàng)
C选项:正确。故本题选C。
D选项:错误。“肋骨”的“肋”应改为(lèi)
2.B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解释,注意结合句子意思分析作答。
B项错误,动静:①动作或说话的声音。②情况,消息。在这里指的是不见诸葛亮有什么情况,消息。故错误,选B。
3.C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选字填空。
出自《景阳冈》,结合原句的内容是“武松见那大虫复翻身回来,双手轮起梢棒,尽平生气力,只一棒,从半空劈将下来。”和“那猴在山中,却会行走跳跃,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树果”可以得出相应的动词。
翻:上下或内外交换位置;歪倒;反转。
劈:用刀斧等砍或由纵面破开。
食:吃。特指吃饭。
饮:喝,有时特指喝酒。
4.B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字形易错字的积累和识记。本题中没有错别字的是B项。
A项:弥猴——猕猴:哺乳动物。猴的一种。
C项:汗卦——汗褂:即汗衫。
D项:冥目——瞑目:(动)闭上眼睛,指人死时没有牵挂。
5.C
【详解】本题考查修辞手法。
A项:夸张句:夸张,是为了达到某种表达效果的需要,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夸大或缩小的修辞方式。
“吼一声,却似半天里起个霹雳,振得那山冈也动。”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B项:排比句:排比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通常是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用来加强句子语气。
从“那么顽皮,那么勇敢,那么聪明”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
C项:有问有答是设问,有问不答是反问。“都是你自找的,我怎么帮得了你的忙?”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
D项: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本体、喻体有相似点,但不是同一类事物。
把“虎尾”比作“铁棒”,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6.D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成语的理解与应用能力。
A正确。喜不自胜:胜:能承受。喜欢得控制不了自己。形容非常高兴。
B正确。拱伏无违:意思是抱拳举到头上,弯下身子。表示毫无抵抗,全部顺从。
C正确。神机妙算:神、妙:形容高明;机、算:指计谋。惊人的机智,巧妙的计谋。形容善于估计复杂的变化的情势,决定策略。
D错误。踉踉跄跄:踉跄:走路不稳。走路歪歪斜斜的样子。这里可以改成“东倒西歪”,指行走不稳,身不由主。也形容物体倾斜不正。
7.A
【详解】本题考查修辞手法。
比喻就是打比方,即两种不同的事物,彼此有相似点,使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的修辞手法。“把这铁棒也似虎尾倒竖起来,只一剪。”把“铁棒”比作“倒竖的虎尾”,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故本题选A。
8.B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本题中说法不正确的是B项,“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这个句子描写的是《三国演义》中的张飞。
A:句子中闪是动词,躲闪的意思。后面是夸张的修辞,同时用了比喻,把吼叫声比作雷霆霹雳,然后是夸张,震得山动。描写的老虎凶恶,可怕的凶狠形象。
C:驿站:古代供传递政府文书的人及往来官员中途更换马匹或休息住宿的地方。
旅馆:是指为旅客提供住宿、饮食服务以至娱乐活动的公共建筑。
D:《鸟鸣涧》是唐代诗人王维的诗作。此诗描绘春夜空山幽静而美丽的景色,侧重于表现夜间春山的宁静幽美。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意思是明月升起,惊动几只栖息山鸟。清脆鸣叫,长久回荡空旷山涧。此句以动写静,花落,月出,鸟鸣,这些“动”景,衬托出春涧的幽静。
9.C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出自《草船借箭》,借箭由周瑜故意提出(限十天造十万支箭),机智的诸葛亮一眼识破是一条害人之计,却淡定表示“只需要三天”。后来,有鲁肃帮忙,诸葛亮再利用曹操多疑的性格,调了几条草船诱敌,终于借到了十万余支箭。本题中周瑜见他立下了军令状,很高兴的原因是诸葛亮立下军令状,周瑜认为诸葛亮不可能完成任务,如果诸葛亮不能完成任务,就可以治他的罪。从中反映出周瑜嫉贤妒能,不能接受比自己有才能的人。
10.C
【详解】本题考查对句子的理解。
“武松想:‘转身回酒店吧,一定会叫店家耻笑,算不得好汉,不能回去。’细想了一回,说道:‘怕什么,只管上去,看看怎么样。’”这句话抓住了人物的心理活动和语言描写,体现了武松的豪爽和要强的性格特点。
故答案为:C。
11.C
【详解】本题考查动词的运用。应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选词填空,使句中表达更准确。
12.C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古今近义词的辨析能力。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加以判断。
A、B、D正确;C:郎中——护士(改 医生)
13.B
【详解】此题考查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
标点符号,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是书面语的组成部分,用来表示停顿、语气以及词语的性质和作用。标点符号包括点号和标号两大类。常见的点号有七种:句号、问号、叹号、顿号、逗号、分号和冒号,常见的标号有九种: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连接号、间隔号、书名号、专名号。
A.标点符号使用有误,“都是你自己找的,我怎么帮得了你的忙!”这句话是反问句,应把最后的叹号应改为问号。
B.标点符号使用正确。
C.标点符号使用有误,句子中“一扑”“一掀”是连续的动作,中间用逗号隔开,应把顿号改逗号。
D.标点符号使用有误,“千岁大王”表示引用强调,应把冒号去掉,“千岁大王”用引号引起来。
故选B。
14.B
【详解】本题考查了学生课本剧常识的掌握。
结合部编版五年级下册《口语交际:怎么表演课本剧》的学习与交流可知,演一部成功的课本剧,应选择内容比较完整,情节曲折、生动,人物性格鲜明,人物的动作、语言相对集中的课文。其中“情节简单好背的课文。”这是课本剧不应选择的 。
15. 肋骨 胸膛 疏软 踉跄 霹雳 擒拿 拐杖 血泊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肋、胸 、疏 、踉跄 、霹雳 ”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16. 忌讳 截图 拳脚 山寨 丞相 帷幔 伟大 超载 证券 比赛 蒸鸡蛋 漫天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形近字的辨析及组词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认清字形,找出每组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读准字音,理解词语意思,掌握音形义才能正确作答。
17. 既然 必然 仍然 果然 当然
【详解】选词填空中的备选词语大多数都是同义词或近义词,通过分析、比较,会发现它们之间会有细微差别。因此,选择时我们必须结合语言环境,体会词语的区别,认真选择恰当的词语。
既然:是连词,表示先提出前提,而后加以推论,常用“就”、“也”、“还”等配搭。
必然:是指客观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合乎规律的、确定不移的趋势,是在一定条件下的不可避免性和确定性。
仍然:表示情况持续不变或恢复原状。
果然:一指确实如此,表示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二指连词,表示假设;三指饱足的样子。
当然:表示对某一行为的确认或肯定;表示就是这样、应当这样。
18. 神态描写 动作描写 语言描写 心理描写
【详解】此题是对描写方法的考查。描写方法: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事件、景物具体描绘出来的一种手法,给读者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作者一般综合使用描写、叙述等方法来塑造形象。按内容来分,描写有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两种。人物描写的方法主要有五种,即肖像描写(外貌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对人物局部细节的描写称为细节描写。景物描写则包括静态与动态、客观与主观、反衬与对比三种。
(1)从“两眼睁得溜圆”可知是神态描写,从“摇了几摇”可知是动作描写。
(2)从“笑道”可知是人物语言描写。
(3)从“心里”可知,是对人物心理描写。
19. 周瑜大吃一惊,长叹道,诸葛亮神机妙算,他真比不上诸葛亮。 各享成家之福,要拜我为王。 一万多名弓弩手一齐朝江中放箭,箭好像下雨一样。 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
曹操不一定敢派兵出来。 但凡有要过冈的客商,可以趁着中午成群结队过冈,请不要自己伤害自己。
【详解】此题考查的是句子有关知识。
(1)此题考查的是转为转述句,转述句是指将直接叙述改为间接叙述,冒号要改为逗号,双引号要去掉再加上句号,并改成第三人称的说法。该句子改为:周瑜大吃一惊,长叹道,诸葛亮神机妙算,他真比不上诸葛亮。
(2)此题考查的是反问句改陈述句:
1.去掉反问词;2.去掉反问语气;3.将问号改为句号。因此句子可以改成:各享成家之福,要拜我为王。
(3)比喻句,是一种常用修辞手法,意思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如:树上的苹果像灯笼似的又大又红;一万多名弓弩手一齐朝江中放箭,箭好像下雨一样。
(4)此题考查的是组词成句。
我们要根据句子的结构来组句子,根据所给的词语我们可知句子的结构为:某人干某事,如:曹操不一定派兵出来;曹操一定不派兵出来。
(5)此题考查句子理解,根据句子:“但有过往客商,可趁午间结伙成队过冈,请勿自误。”我们可知,该句子选自《武松打虎》,意思是指但凡有要过冈的客商,可以趁着中午成群结队过冈,请不要自己伤害自己。
20. 盯着武松,一声长吼,两只爪在地上略按一按,和身望上一扑,从半空里蹿了下来。 一惊,后背的衣服一下就被冷汗浸透,摆出防御的姿态;两脚分开,双手挡在前面,准备看看大虫想要如何。 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掀。 顿时觉得不妙,于是用力一跃,跃到了大虫的后背上,紧紧抓着大虫的两只耳朵,不让大虫咬到自己。 还没有反应过来就被武松骑上了后背,用力甩头挣扎,想把武松从自己身上甩下去。
【详解】本题考查课文理解与剧本续写。
剧本主要是由台词和舞台指示组成的,是戏剧艺术创作的文本基础,编导与演员演出的依据。剧本中的舞台指示是以剧作者的口气来写的叙述性的文字说明,包括对剧情发生的时间、地点的交代,对剧中人物的形象特征、形体动作及内心活动的描述。同学们可以根据课文来编写具体的剧本内容,题干已列好大纲,按照时间、地点、人物、内容进行设计剧本,不偏题。内容设计合情合理,表述只要合理即可。
从课文内容可以知道主要讲的是武松在阳谷县的一家酒店内开怀畅饮后,趁着酒兴上了景阳冈,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故事。其中的“武松打虎”主要人物有:武松、老虎。
示例:①看起来又饥又渴,把两只前爪按了一按,往上一扑,从半空中窜下来。②一闪,闪在大虫背后。此时的他背上吓出一身冷汗,失口大叫:“哎呀,吓死我了!”③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掀。④快速一闪,绕着大虫转圈圈。⑤大吼一声,把铁棒似的虎尾倒竖起来一剪,继续进攻。
21.juān bènɡ zǐ
qiànɡ màn liè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
镌刻[juān kè]:把铭文刻或画在某种坚硬物质上或石头上。
迸裂[bèng liè]:裂开而往外飞溅。
姊妹[zǐ mèi]:指姐姐和妹妹。
踉跄[liàng qiàng]:形容走路不稳,四处跌撞的样子。
幔子[màn zi]:悬挂起来做遮挡用的布、绸子等
顽劣[wán liè]:顽固无知;顽皮不顺从。
22. C B D A
【详解】本题考查对名著人物的分析把握能力和语言概括能力。
(1)从“手持画戟”“坐下嘶风赤兔马”,从人物的兵器和坐骑名可知人物是吕布。选C。
(2)这几句话出自《红楼梦》第三回《金陵城起复贾雨村荣国府收养林黛玉》:两弯似蹙非蹙胃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结合作品内容可知是对林黛玉的描写,选B。
(3)结合所学,可知,这描写的是武松,是施耐庵所作古典名著《水浒传》中的重要人物。选D。
(4)可从熟悉的故事情节入手,千里走单骑的主人公是关羽,是中国古典小说《三国演义》中的故事情节之一。选A。
23. D B C A
【详解】本题考查歇后语。
本题考查的都是关于《三国演义》的歇后语,根据平时积累完成。
①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意思是: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的意思是:张飞是个粗人,不会穿针引线;张飞穿针眼就要睁大眼睛盯着针眼看,就成了大眼瞪小眼了。比喻所要做的事不是自己擅长的,只能干着急,没有办法。
②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意思是:你情我愿。用以比喻两方面都愿意的事情。
③关公赴会——单刀直入。意思是:关云长一个人(一把刀)直接进入东吴。比喻认定目标,不畏凶险,勇猛精进。
④草船借箭——满载而归。意思是:”比喻轻而易举地取得很大的收获。
24. A 带领着自己的儿女和兄弟一齐跑来 C 请不要让自己受到伤害 C D 糊涂、顽皮 率性、纯真 F 宝玉玉树临风,非一般男儿气质
【详解】本题考查阅读方法和策略。
(1)通过题干中的“想象群猴……的画面”可以知道,理解“拖男挈女”可以用通过想象画面、做动作来理解。
(2)加点词“请勿自误”可以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联系上文“可于巳、午、未三个时辰.结伙成队过冈”说明冈上有危险,所以“请忽自误”是请不要让自己受伤。
(3)加点词“惫憋”可以联系上下文以及结合已有的阅读经验或看过的影视作品中的相关场面理解词语的意思。
联系上文“这个宝玉,不知是怎生个惫憋人物,懵懂顽童?”以及本句的出处《红楼春趣》可以理解“惫憋”是糊涂、顽皮的意思。
《红楼春趣》中宝玉是个率性、纯真的人。
(4)理解“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这句话不影响整体阅读,可以猜测大致意思后继续阅读。
这句话的大意是写宝玉的长相以及气质,玉树临风。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